肖乐乐对赵家的帝王梦并没有什么兴趣,她很担心赵晨佳的状态。虽说这些砍脑壳的大罪还没被挑到明面上来,但都已知道赵家出了极大的问题。
她每天不是拉着赵晨佳在月明宫睡,就是跑去赵晨佳宫里睡。害得江知半夜摸过来总是没找着机会见一见。
在江知打算将余海生拎去又训一通时,赵晨佳终于忍不住了:“乐乐,你能不能不要拉着我和你一起睡。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可我真的没什么。以前我就觉得我爷爷的心不小,心里一直不安得很。现在什么都知道了,他也没那本事翻天,我不知道有多轻松。真的不用天天陪我睡。”
肖乐乐不信:“我这不是担心你么。我爹爹之前说不干了的时候,你与安安还不是怕别人欺负我,天天陪着我,给我撑场面。我多陪陪你怎么了。我晚上睡觉很乖的,嬷嬷说我又不打呼又不磨牙的。”
“是,你不打呼,不磨牙,睡着了很乖。可你实在太乖了,总往我怀里钻,还要拉我的手给你当枕头,每天早上起来我的手都是麻的。有天晚上不知你是做了噩梦还是春梦,一直在我怀里喊‘拍一拍’,我像哄小孩一样,拍了你半个时辰,哄得你睡得流口水了才安生。乐乐,求求你,放过我吧。谁给你养的这鬼德性,你找谁去。”
肖乐乐:“……”这踏马不是我,一定是有人趁我睡着了,魂穿过来了。
得了消息的江知当天半夜又摸到了月明宫,他养的鬼德性,他来负责来了。可没想到,还是没能见一见,抱一抱。
守在门口的余公公告诉他,佳贵妃是没在这里歇下了,但皇后娘娘的床上又有别人了。
这回是林家那位,喝了点酒,抱着他的乐乐哭了好久,而后还要和她一起睡,便留下了。
江知愤怒了,他想将他的岳丈大人拉来看看,这后宫到底是谁的后宫,到底是谁左拥右抱莺莺燕燕。
可他不敢,他这半夜摸来就是偷偷来的。他和肖泽恩不还有个约定么,这些事情不解决以前,他不能见肖乐乐。
算了,还是回月安宫去搞事业吧。至于这肖乐乐的后宫,他迟早要给她都散了。
第二日,江知便找人给肖乐乐带了话。肖乐乐是一边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听的。昨晚她被林婉安拉着陪喝陪聊陪睡,后来林婉安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求抱抱。
她抱了,抱了一整夜。她觉得赵晨佳忍了这么久才拒绝她,是个真朋友。
江知托人带的话不少,像个空巢老人托人从远方带来的消息一样,絮絮叨叨、零零碎碎。要她放宽心休息好,不该操心的事不要去操心。说她善待他人是好事,但得有个距离感。说他最近事情很多,又瘦了一些,想喝有陈皮味的汤水了。还说办女学的地点也不用找了,他给她寻了个极好的位置,再等一些时间便知道了。
肖乐乐难得细品他这些话里的意思,她现在每天都抓紧时间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国光道长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圣灯越来越亮了,她觉得自己或许很快就会回家了。在回家之前,她想多为大月的女子们做些事情。还有这一宫的姑娘们,她还不知该怎么安顿才好。
昨晚林婉安的情绪外放是她完全没想到的。林婉安说她这些日子没来她这里,是因为不想见到赵晨佳,她对赵家有怨,怕牵怒到她身上。
然后便开始了让肖乐乐震惊的惊天大爆料。
原来那个让赵晨佳和梅香咏配服得五体投地的“双安宅人”就是林婉安!
肖乐乐还没来得及消化,林婉安就说这有什么,她怀疑“凛冬望春”就是梅香咏的马甲!
肖乐乐张大的嘴还没来得及合拢,便又听到林婉安说她取名为“双安宅人”就是因为婉安和肖安!
林婉安还说她之前差一点就成了她二嫂。说她二哥也是愿意的,她二哥还说若是怕皇上忌惮两家联姻,他可以不再当官,带着她一起四处游玩,正好还编一册《四方志》。
可没想到八字合出来极差,说肖安克她。她自小体弱,她娘一听,说什么也不同意了。
现在看来,应当是赵家在里边做了手脚。
而且若不是赵家从中作梗,乐乐还有可能成为她的三婶婶。她三叔是有些不羁,但再怎么也比在这宫里自在。
肖乐乐头摆到模糊,不可能,林勇那混蛋与她才是八字不合的。
喝了酒的林婉安看什么都是模糊的,抱着肖乐乐叫三婶婶,还要逼她叫自己二嫂嫂。
哎,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圣灯越来越亮,江知做起事来也是越来越顺。
在肖太傅的帮助下,赵国公和林将军也不再担任监国了,大月由三位监国把持朝政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三位监国的势力被完全打散,朝中已经没有了各自抱团的局面,所有官员的升迁都由极为严格的方式来决定。上上下下都呈现出崭新积极的一面。
当然,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和和气气就得来的。
林将军致仕后,兵部禹元纬因勾结户部克扣军饷被判腰斩。当天被斩的有近百人。其中,禹元经、禹源父子二人也在其中。这二人被处于腰斩前,还先被剪了舌头,行刑后要死不死之前,满口流着血啊啊啊,看上去怪惨的。
但围观都却没一个人同情他们。
来围观的人群里,有退役的老兵,有战死沙场者的遗霜,还有被禹家欺凌过的百姓,他们恨不得在这些人身上再多割几刀。
不过有心人将之前禹家与肖家的恩怨关联了起来。为什么就这二人被剪了舌头,就是因为他们说了不该说的话。肖家怎么可能会被满门抄斩,现在好了吧,这事儿落到禹家头上了。
还好当今陛下是个明君,不会祸及无辜者,不然这血怎么可以半个法场都没铺满。
林家在军队中再也没有了绝对的控制权,但如何管理军队却是个难题。又要让全军能无条件听从将军之令,又不能让将军一个人就将军队完全把持了。
这时候,肖平递上了奏书。建议由江知亲任总帅,下设东南西北四军,每军设将军一人,督军一人,将军负责练兵、行军、打仗,督军负责保障、监管、纠察。将军和督军都有直接上书,不经内阁审查之权。
江知采纳了,同时颁布新政时,还宣了一条又让人震惊的消息。大月要建立军事学院,致力培养将帅之才,由肖平任学院院长,负责此事。
大家还没来得及去肖家恭喜,肖平便离开了皇城,不知去了哪个不知名的山沟里了。
林家的事情很好处理,林将军本来就有退意,一把年纪也不适合披甲上阵,战场本就是要让给年轻人的。军队里那些仗着军功,倚老卖老走歪了的人一清除,重新整军不是什么难事。
但赵家就不一样了。光是赵世康那想翻天的念头就能让他被诛九族了,但江知却并不想这样。肖太傅主动要求与赵世康谈判,图的就是一个安宁。而且赵世康在谋逆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还罪不至其全族,他也罪不至死。
对于如何处置赵家,江知思考了许久。最后是肖太傅的话,让他做出了决定。
肖太傅说人人都觉得斩草要除根,但却忘了种善因会结善果,有时候放过别人也是为自己争取到机会。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畏惧对手的存在的,他还会因为有对手而变得更加强大。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江知放过了赵家,还给了他们一个极为体面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思量,拿着律法来比对,有罪的自行请辞。
没过多久,赵家上下及其门生共有二百八十三人请辞,还将之前亏空国库和以权谋私赚的银子都交了出来。
同时,赵家还提出不再世袭爵士位的要求,但条件是赵家子弟不得因此受任何牵连,不留任何案底,以后他们的子孙,官职与财富都凭本事来。
江知自然是允了,但那“名存实亡”三人组可没那么幸运,他们是被交给了御史台,严格法办。这下,瞎子也能看明白了,肖家有皇上撑腰,是惹不得的。
在赵家的处理上,江知得了个意外的收获。
赵世康在离开前,丢了一份名单给他。名单上全是他这一系还留在朝中的人。赵世康告诉他,这些人都是可用之材,不要因为他的问题而被埋没了。
给他这份名单的原因,是让他再去做个排除法,除去肖家、赵家和林家的人,剩下的,大多都是天教余孽。其中好些是他已经确定了的,但他不想说,若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他都处理不了,他是还可以奉旨篡位的。
关于天教余孽一事,江知其实一直有安排人在跟的。他们从孟进德口中撬出了不少东西,也知道了谁是孟进德的主公,已经在准备收网了。就是没了这三家的名单,他们也是有能力解决这个祸患的。如今有了这些,自然是省了不少力气,离他“鸟还巢”的日子自然是越来越近了。
这些事情一件件的推进,江知的政令越来越畅通,上朝时他已经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他不知是这些官员也和他一样一心为了大月,还是都开始惧怕他的威严而不敢言。
于是,他再一次调整了官员。由秦简这个不怕死的兼任谏议大夫。肖安与余铮二人分为右相左相,助他共理国事。还有承议郎赵之勉任户部尚书,国子司业方少成任工部尚书,大理司直林勇任大理寺少卿,中书舍人罗学霖任京兆尹,郭宝华任城门校尉……
这些与他年纪相仿之人,办起事来大胆直接,不会因为惧怕而完全服从于他。
但他们又过于年轻,有时也会意气用事,热血过盛。
于公于私,江知又搬了一个人,就是前任首席监国,他的岳丈,肖泽恩。命肖泽恩为辅国公,持擒龙杖上朝旁坐,负责指正帝王过错。君有过失而不改时,可杖之。
人精们虽然改变了工作的态度和方式,但他们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都还在,纷纷又开始向肖家靠拢。看看这皇上的招数,哪里是要除去权臣,分明是拉着肖家干掉了赵、林两家,然后将肖家做得更大更强了。
肖泽恩原本是不答应的,说他这些日子在家里逗孙儿开心得很,不想再管别的事了。但江知说这大月除了他皇奶奶,就肖太傅和岳丈大人敢揍他了。皇奶奶和太傅年事已高,只有辛苦岳丈大人了。
这下肖泽恩不情不愿笑咪咪地接过了擒龙杖。
天教的事就会在《此事要躬行》里聊聊,求预收呢。
世人皆知司宾寺卿梅存议最讲礼仪规矩,他的女儿梅香咏自是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但就连梅存议也不知他这女儿足不出户的原因是关起门来不断地写着大胆香艳的话本。
只是梅香咏写一部扑一部,一直飞不起来。
书屋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点拨了她一下,创作得来源于生活,没经历别瞎编,别把读者当傻子。
为了贴近生活,梅香咏女扮男装入了“风逸居”,遇到了著名的放浪世子江承恩。
江承恩一眼识破,在知道原因后,他决定亲自帮帮这位小扑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