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辅导夫君考状元 > 第17章 面见陈知县

辅导夫君考状元 第17章 面见陈知县

作者:韩小诗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9 17:33:17 来源:文学城

用过晚饭,肖平看到那个高个子的丫鬟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看起来,这位三老爷对肖平倒是挺重视。

曾芸芸一猜便知:这位三老爷,是肖平的三舅。

程家镇的这支程氏,乃是东晋时期从洛阳迁到安徽歙县,又于五代时从安徽回迁到河北中山博野,随后又在宋朝时迁到吉水定居。

程氏来此之后,繁衍生息,人口渐多,但是本家长房这一支因为男子多夭寿,人丁并不兴旺。此前几代都是单传,直到肖平外公这一辈,才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

肖平的外公有三子一女,分别叫程恩、程恕、程念和程意。程念虽然排第三,不过因为她是女的,所以排行第四的程意依然被称为三老爷。程念和她的这个弟弟最为亲善。之前,程念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强迫她改嫁,唯独程意帮她说话。后来,程念被两个兄长强行带回家中,也经常得到程意的照顾。

在肖平的外公程启运年老之后不再主持家事之后,程家三兄弟各自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程恩作为嫡长子,继承了他父亲族长的职务,主持家事,负责族内事务和程家镇的田产;程恕为人精明,负责县里和镇上的几处商铺;程意无心家中事务,喜欢读书,前些年便考中了秀才,平时四处游学,喜欢交朋友。

不过在饭桌上,曾芸芸听程念说,程意最近得了眼疾,一直待在家中。

“芸芸,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肖平问。

“我就不去了。你玩得开心。”曾芸芸道。

程念在吃饭时,就隐隐觉得不太对劲。她发现,曾芸芸吃饭的样子,已经没了当初的谨小慎微。不过,她也发现肖平对曾芸芸变得特别亲近。她甚至感觉,肖平对曾芸芸的亲近还在对她这个母亲之上。

听到肖平邀请曾芸芸前去,她就有点担心曾芸芸答应。在这样的人家里,很多地方都是要讲规矩的,他不希望肖平给别人留下不知礼的印象。

曾芸芸说不去,让她心中安定一些,但一句“你玩得开心”,又让她的心悬起来。这算是什么话?长辈召唤,怎么就是玩了?

谁想到,肖平竟然点点头,道:“好的。”

儿子确实变了,连带这个她之前十分看好的儿媳妇也变了。这种突然而至的陌生感让程念有点心慌和失落,但是儿子木讷的性格有了改变,如今十分开朗健谈,又让她觉得喜悦。这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

肖平感受不到母亲情绪的变化。这几日,他几乎与曾芸芸形影不离,眼下去三舅那里,突然要和曾芸芸分开一会,竟然有些不舍。因此,在出门之后,他还不忘嘱咐母亲:“母亲,你照顾好芸芸啊!”

程念听了,哑然失笑:都是儿媳妇照顾婆婆,哪有婆婆照顾儿媳的道理?可是在肖平看来,这竟然是理所当然的了。

肖平的三舅独自住着一个很大的院落。他尚未成婚,只有丫鬟春凤一个人伺候着他。

平日里比较冷清的院落,今天特别热闹。

肖平走到正屋前,看到里面坐了好几个人,他的外公、大舅和三舅都在,平日里很少回家的二舅也赶来了。大家众星捧月地围坐着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他的两个表兄程乾和程坤则小心地站在两侧侍奉着。此时的程乾,脸上已经没有丝毫的戾气,反倒是极力试图表现得十分乖巧和老实。

中年男子虽然是书生打扮,穿着也比较朴素,但是坐在上首的他,有一股贵气,倒是让以他为中心的场面显得十分合理。

春凤大概早得了嘱咐,小心地进屋在三舅的耳畔说了一句,三舅便向那书生模样的男子说了句什么,招呼肖平进来。

待肖平进去之后向给位长辈和客人见礼完毕,戴着眼罩的三舅笑着对书生模样的男子道:“陈兄,这是我姐姐的儿子,名叫肖平。”

陈姓男子点了点头,算是见过了。

肖平看外公和大舅、二舅恭敬的样子,便知道来人的身份特殊,行了礼后,便站在二表兄程坤的下手。

肖平看到陈姓男子对坐在一侧的外公道:“世伯满门锦绣,实在令人羡慕!”

外公微微一笑,小心答道:“小辈都很顽劣,倒是让县尊见笑了。”

听了外公的话,肖平这才知道,原来程家的贵客,就是新到任的陈知县。看情形,他应该是三舅的朋友。

陈知县道:“我与一任兄相交莫逆。当年我二人一同游学时,一任兄还从劫匪中救了我的性命。殿试之后,我在一直在京中候缺。谁想到竟然能到吉水为官,真乃缘分!前几日忙着交接和观风,今天才到贵府拜访,还请世伯见谅。”

陈知县所说的“一任”是程意的字。肖平刚读书时,程意曾不无得意地让肖平猜过此字何意。肖平当时并没有猜出来。后来才知,这是三舅取自陆游《卜算子》中的那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听了陈知县的话,三舅很随意地应承。他是秀才,又是陈知县的好友,倒是能保持随意,但是肖平的外公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连称公事为重,并表示陈知县能到程家一坐,便足以令家中蓬荜生辉。

陈知县挑起了话头,便提到了这几日来吉水所见风物,道:“当年王子安过洪州,曾言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到此之后,深有感触。前几日到县学和几处书院走了走,看到了许多才俊,真是后生可畏。往往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书院,里面许多学生的水平比京中大儒所授的弟子都要强一些。吉安科举兴盛,绝非浪得虚名。越是如此,我越是战战兢兢,生怕有负皇恩和百姓重托。”

陈知县如此说,大家便不好过于谦虚,都是一笑。

陈知县自然知道程家将三个晚辈叫过来的意思,便问:“三位贤侄都在哪里读书?”

程启运忙介绍道:“我这两个孙子最初都是在家塾中读书。如今二人倒是没有去书院,不过都拜了县里的王举人为师。”

陈知县问:“可是启年兄?”

程启运忙道:“正是。”

陈知县笑道:“那可真是名师出高徒了。不知二位贤侄现在在读什么书?”

程坤现在十四岁,他老实一些,小心回答:“在读《孟子》。”

陈知县点了点头。十四岁读《孟子》,倒是可以,但也谈不上出类拔萃。再说,读和熟读是两个概念。

程乾生怕弟弟抢了自己的风头,急忙道:“我已经熟读《春秋经传集解》。”

陈知县一听,微微吃惊,倒是觉得人不可貌相。他的注意力顿时被程乾所吸引,道:“《春秋》者,礼义之大宗。贤侄读此书,应该有很多收获吧?”

其实,不仅仅陈知县惊奇,程意和肖平都惊奇。倒是程乾的父亲程恩看到儿子在知县面前出了风头,极为欣喜,脸上虽然只是露出微笑,但数次将余光扫向二弟程恕,已经和儿子一般,有了耀武扬威的感觉。

作为族长和长兄,他平日里还算沉稳,原不需要如此浅薄。不过,他的身份毕竟和知县差距太大了。若不是因为程意,知县无论如何都不会到程家来的。而且他明白,若是得到了知县的赏识,程乾接下来的前程将会平坦许多。就像他的三弟程意,只是一个秀才,便有知县来拜。若是中了举人甚至进士,那还了得?

程乾倒是毫不怯场,上前一步,答道:“《春秋》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故其事非传不清,其义非解不明。这也是我精研《春秋经传集解》的原因。”

这第一句,虽然是别人的话,但十分切题,陈知县不由点点头。不过,小小儿郎,很快将熟读上升到了精研,陈知县愈发惊奇,只等他继续说。

程恩是读过书的,虽然不熟悉《春秋》,但看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觉得他出息了,不由觉得欣慰。他想:谁再说我儿子是斗鸡走狗之辈,我就把陈知县的夸赞甩在他脸上!

看到陈知县期待的表情,程乾受到了莫大的鼓励,继续道:“左丘明作《春秋》时,眼睛是瞎的。”

程乾话音刚落,一旁的程坤便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程恩不由瞪了侄子一眼,觉得他纯粹是捣乱。他也知道左丘明的眼睛是瞎的。儿子说的这句话虽然谈不上多么高妙的理论,但说的也是史实。

不过他渐渐觉得不对劲,因为陈知县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三弟程意虽然戴着眼罩,但是面上的尴尬和无奈也显露出来了。

程恩不由慌乱:到底怎么了?难道是程坤这孩子不知礼数惹恼了知县?

程乾却没有发现周围的氛围有什么不同,他的表现欲已经被彻底激发:“知县大人,我还能背诵《春秋经传集解》全文呢!”

说罢,也不待陈知县回应,便滔滔不绝地背诵起来:“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他背了这一会,陈知县和程意蹙眉听了下去,终于明白:他倒是真的能背《春秋经传集解》,可背诵的只是书中的大字,小字一个没背诵。最主要的是,他是在跳着背诵。

将一本书背诵得如此凌乱,过程却毫无滞涩,如此坦然且自信,哪怕作为进士的陈知县,也自叹弗如。他默念:“我做不到,确实做不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