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辅导夫君考状元 > 第12章 这样一个下午

辅导夫君考状元 第12章 这样一个下午

作者:韩小诗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9 17:33:17 来源:文学城

下午,所有的学童又欢呼起来:曾夫子中午喝酒了,下午继续酣睡,所以就没法检查大家背书了。

避免了被打戒尺,学童们都觉得有理由庆祝一番,便跑出去玩大将军率兵马讨贼的游戏。

解鉴没有去。他垂头丧气地来到后排,对肖平道:“我好不容易将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言下之意,是他丧失了一次被先生夸奖的机会。

肖平来社学之前,他是社学里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虽然曾夫子不怎么表扬学生,但是挨的戒尺最少,本身就是一种表扬。学习上的一枝独秀,让解鉴充满了优越感。如今,肖平来的第一天,就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和肖平聊了一会,发现肖平已经开始学习《论语》了,解鉴再一次受到了打击,也返回座位,找到《论语》仔细学习起来。

曾芸芸在附近游逛了一会,欣赏了一番鉴湖的景色,又去解氏宗祠和解元坊看了看。她心灵所属的时代毕竟和肖平不同,看到这些,更容易将一段时期置于整个历史的大背景中。

这一年,刚刚登基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如果历史不会发生偏差的话,万历皇帝将在位四十八年,会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接下来的十年,因为张居正执掌朝政,推行变法,朝政会出现中兴的气象。可是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长达三十年不上朝,败光了明朝的家底。万历皇帝死后二十四年,李自成便攻入北京,清军也由山海关进入中原,明朝就此灭亡。

作为穿越众之一,曾芸芸曾经思考过自己将如何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并且要做点什么。不过,她学的一直都是文史,她虽然熟悉历史的脉络,但并不具备工业救国的能力。她和肖平相依为命,目前来说还是朝不保夕,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如果将来有机会,她想让肖平考上科举,然后做一个好官,然后才去考虑其他。

一个人,一旦能够看透历史的走向,面对历史中的轨迹,就能淡然许多。现在她看不透的,只是她和肖平的个人命运而已。

当她返回社学,曾夫子的娘子正在做饭。看起来,曾夫子是这个时代占少数的一天吃三顿饭的人,曾夫子的母亲和妻子则吃两顿饭。

没有厨房,只有一个简陋的窝棚,脸色枯黄的曾家娘子一个人生火做饭。许是捡来的柴禾不是很干燥,灶膛里冒出了浓浓的烟,熏得她眼泪直流。

曾芸芸想要上前帮她烧火,她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位小姐!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说着,曾夫子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帮自己的儿媳妇,总之是没有让曾芸芸插手。

曾芸芸看到曾家娘子团了三个黑乎乎的团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锅里,其中的两个还稍稍的有点糙米,另外一个完全是米糠,几乎粘不到一起,放进锅里之后就散开了。

曾芸芸很好奇她将如何分配这三个团子,就在不远处等着,自然也就听到了她们的交谈:

“娘,湖里的鱼越来越难打了,我想在附近找个事情做。”

“孩子,你太累了,还是歇一段时间吧。”

“相公去参加乡试的盘缠我还没有凑足,不敢停歇。”

“他考了这么多次,可苦了你了。”

“娘,你说这话就见外了。”

“哎,如果这次还是考不上,我倒是希望他能安分下来,好好教书。”

“相公这次一定能考上的。”

“哎,我老了,土埋到脖子了,就希望你们两口子好好活下去,生个一儿半女。可是这些年,他光顾着科举,也不碰你,可是苦了你了。”

“娘,是我不好。”

说到这里,娘俩忍不住哭了起来。

哭过之后,曾家娘子揉着红红的眼睛,给婆婆盛了一个有米的团子,又给刚刚睡醒觉曾夫子送去一个。她自己则吃那个几乎全部是米糠的团子。因为团子已经完全散掉了,她只能用粗糙的手捧着艰难下咽。

看到这里,曾芸芸也是满腹酸楚。曾夫子一家的日子,过得比她和肖平更加艰辛。她的饭量不大,趁人不注意,她悄悄将中午剩下的一个艾米果放到了灶台上。

下午放学的时间比较早,大约也就三点多钟。这些学童打扫了一下讲堂和院子,并不着急回家,相约着去湖边玩耍,只有解鉴一个人留在讲堂里读书。

回家的路上,肖平对曾芸芸道:“先生说我的字太差,芸芸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曾芸芸道:“你可以继续练习家里的那本《多宝塔碑》,先按照父亲当年的要求,写好颜体。”

说着,曾芸芸开始在脑海中搜索关于书法的书籍。这方面的书她看过的并不多。好在,当年她是上过两个学期书法课的,虽然字没有练出来,但是书读过几本。

路过镇上,肖平要去买些纸。大概是穷惯了,他要买的是稻草纸。这种纸十分粗糙,连最差的那种书都无法印制,只能被老百姓当草纸使用。不过,这种纸倒也便宜,几文钱便能买一大叠。

不过曾芸芸制止了他:“平哥哥,还是买些竹纸吧。虽然一刀纸要十五文,但是纸张好一些,对练字还是有帮助的。”

竹纸虽然便宜,但是用来写字却不错。早在晋朝时期,竹纸便颇为流行。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很多真迹,都是在竹纸上写就的。吉安一地盛产竹子,当地的竹纸产量和质量都很高。

肖平买的这些竹纸,看起来简单,却是以将要发芽生枝的嫩竹子,在山塘中浸泡百日,然后于桶中煮上八天八夜,再加上稻草灰,经过多种工序制成。

不过这时候,适合写字的纸张有很多,富家子弟都是用宣纸。因此,竹纸的最大用途倒是在祭祀方面。

回到家中,桌子是旧的,板凳是旧的,笔墨砚台都是旧的。

肖平小心翼翼地铺开簇新的竹纸,随后在砚台中加入少量的水开始研墨。曾芸芸则站在这里,看着肖平的动作。

研墨讲究轻重、快慢适中,持墨要垂直平正。因为研墨的时间较长,为避免手酸影响写字,所以肖平自小就被肖山教育,养成了左手研墨的习惯。

当墨完全化开,肖平收敛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蘸墨之后小心临帖。

此时,曾芸芸也开始了自己的指导:“八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笔笔合得浑。所以能清能浑者,全在能留得笔住。”

肖平问:“如何留笔?”

曾芸芸回答:“留笔总在能换处,见之转换者,用笔一反一正也,此结构用笔也,即古人回腕藏锋之秘,不肯明言。所谓手授口诀者,试问笔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坠之时,方才用留,笔笔既留矣,如何能转,曰,即此提笔之果,能提笔,然又要认得换笔,自然笔笔清,笔笔浑。”

肖平不由惊叹,随即用心记忆,仔细揣摩。曾芸芸给出的这段话虽短,却给了他博大精深的感觉。

曾芸芸所述的这一段,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董其昌的弟子倪后瞻总结的。

明末清初,董其昌的书法风靡一时,受到很多人的尊崇。作为其弟子,倪后瞻首重用笔,曾言:“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用笔者,笔笔有活趣。”“古人每称弄笔,弄字最可深玩。”他用笔的技巧,确实也值得学习。所以,曾芸芸便将这些技巧教给了肖平。

当然,仅仅教授一段口诀是不够的,曾芸芸又调出了后人的注释,从细节开始讲解。

不过,每个人学书法,都有自己的心得,完全模仿他人,未必能写出有神韵的字。曾芸芸交代这些,不过是让肖平在更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窍门罢了。

肖平很用功,站在桌前,耐心地揣摩曾芸芸偶尔教授的技巧,平心静气地练了一个时辰。

曾芸芸盯着肖平看了很久,她发现,这个小夫君认真做事的时候,脸上会有一种奇异的魅力。

看到曾芸芸盯着自己,肖平有点慌:“芸芸,是我写得不好吗?”

曾芸芸轻声道:“没有,你写得很好。虽然时间很短,但明显有了进步。”

肖平疑惑:“你盯着我看,我还以为我有什么地方没让你满意。”

曾芸芸掩嘴一笑:“不过是觉得你好看罢了。”

肖平的脸立即红了:“芸芸……”

曾芸芸突然有了逗弄他的心思,问:“平哥哥,你叫我做什么?”

肖平的脸更红了:“没……”

曾芸芸站起身来,走近他,大而亮的眼睛直视着他,问:“平哥哥,你觉得我好看吗?”

肖平看了她一眼,又低下了头,声音也变得细微起来:“好……好看……”

也许是因为微微有些慌乱,他手中的毛笔不小心蹭到了刚刚写好的字幅上,洇湿了一片。

看着肖平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的手,曾芸芸忍不住笑了起来。

肖平不知道曾芸芸为何突然笑起来,他只觉得,芸芸笑的时候更美。

也许是受到了感染,远处水田里吃草的水牛抬起了头,望向这里,“哞哞”地叫了两声。曾芸芸的目光穿越了这一片片水田,抵达了一座座远山。火红的日头已经变得昏黄,却把周围的晚霞染得一片通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