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浮尘劫 > 第44章 桑丘之战

浮尘劫 第44章 桑丘之战

作者:杏仁豆腐Leslie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04 20:33:42 来源:文学城

张仪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丞相,极力斡旋,促成秦魏联盟,一同征伐齐国。

嬴疾被嬴驷任命为上郡郡守,监管河西之地的防务,尘悟一家便暂时搬到了上郡。

张仪走之前拜托嬴疾举荐一位将才甘茂。尘悟听嬴疾说,甘茂很有才华,兼通诸子百家。秦国在张仪走后进攻魏国的多场硬仗,甘茂都参与了,战功十分卓著。这次伐齐,嬴驷派他做主帅,赢华做副将。

甘茂率领秦军主力越过韩、魏、卫三国,先派一小部分秦军佯攻阳晋,主力则直扑齐国西南重镇亢父。昔年尘悟踏勘齐国的时候,发现这里道路险恶,十分适合突袭。从这里北上绕过右壤便可直插南阳腹地。

齐国的主将匡章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是继孙子之后齐国的又一名兵家。他率领齐国主力驻扎桑丘,等待从阳晋走出的秦军。这是一步妙棋,以逸待劳。若只是如此,匡章最多只能算小家,他用了更毒的计策。

出兵伐齐前,嬴驷将嬴疾和尘悟招进宫,名为临别设宴,为二人践行,实则是对伐齐之事拿不准主意。

“张子信中说,魏王年迈,太子嗣掌权,一方面重用张仪连横,一方面又不阻止公孙衍合纵,摇摆不定。大秦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打一场胜仗立威。若是攻打小国,不痛不痒,显示不了我大秦的威势,是以只能择齐楚两国来打。齐王近年身体不太好,他的儿子们争权夺位忙的不亦乐乎,朝政虽未乱,却隐忧重重,此时攻齐是个好时机。胜了,便能另韩魏臣服于我。”嬴驷向二人转述张仪的想法。他见嬴疾和尘悟都不说话,便接着道出自己的忧虑,“秦齐已有多年并未交过战,且攻打齐国战线拉的太远,还要借道韩魏。韩魏朝秦暮楚之国,寡人担心他们临阵倒戈,秦军危矣。”

尘悟道:“这还不是大患,若秦军败了,届时张仪多年来苦心营造的秦国不败的言论便会被击破,容易惹来列国讨伐。”

嬴驷忧心道:“这一战于大秦是一场豪赌啊。”

嬴疾道:“既然迟早要赌一把,不如借此良机,试上一试。”

嬴驷没想到嬴疾会支持张仪,笑着问道:“这不像你平日里的秉性,今日怎么调转了?”

嬴疾道:“攻齐有两利:威慑列国,尤其是臣服韩魏,此其一;摸清齐国底细,此其二。臣心中虽然亦无甚把握,然深觉此战有打的必要。”

尘悟道:“赌是一定要赌的,只是……”

嬴驷道:“说,在寡人这里有什么不能言的。”

尘悟接着道:“既然此战非打不可,还请王上做好战败的准备,保存秦军的主力。”

嬴驷笑道:“弟妹,张仪在时,你怎么从不进这等有用之言啊,就知道和芈八子聊些闺中之事。”

尘悟也笑道:“因为尘悟要说的话都被张子说去了。”

嬴驷、嬴疾大笑。

笑过之后,嬴驷正色道:“这便是寡人为何派疾弟去上郡的原因了。一旦与齐军交战失利,魏国从半路夹击,疾弟领兵攻打魏国,一来可以接应归国的大秦将士,二来也可保张子平安。”他越说越沉重,仿佛已预料了结果。

嬴疾面露忧色,道:“臣恐怕到时候远水不能解近火。”

三人陷入了沉默。

嬴驷忽然看了尘悟一眼,却没说话。

尘悟知道他是在打自己的主意,便笑道:“若王上给尘悟个小官做做,尘悟或许能为夫君赚得些时间。”

嬴驷手指尘悟,笑着对嬴疾道:“瞧瞧你这婆姨,还是个爱官的人。”

嬴疾也被逗笑了。

尘悟笑道:“尘悟愿在秦齐交战之时,出使魏国,吓一吓这只小兔子。”

嬴驷点头赞同道:“倒是个妙计。弟妹,到了魏国若发现张子有难,可见机行事,将他救回秦国。”

这次交谈结束后,嬴疾和尘悟来到上郡,时时关注秦军的前线军报。

之前说到,秦齐两军主力在桑丘相遇,匡章以逸待劳。匡章此时若趁着秦军尚未休整迅速出击,虽然会胜,却是小胜、惨胜。秦军将士勇猛,齐军讨不了一点便宜。但是匡章看到了秦军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思,他选择整军摆阵,却不迎敌,还派了使臣送去慰问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甘茂也派出使臣回赠了礼物。如此一来二去,匡章命一部分齐军改换旗帜、衣着混入秦军。等到秦军完全松懈了,匡章突出奇兵,里应外合,大败秦军。此计不可谓不毒,却是兵者大家了。

嬴疾一接到秦军桑丘失利的消息,迅速领军出关,陈兵魏境。尘悟也率领秦国使团启程出使魏国。未至大梁城,便又收到前方军报,魏军在魏国境内劫击秦军。

尘悟命使团队伍加紧赶路,日夜兼程,终于在两日后到达大梁。

一到大梁,尘悟便请见魏王,此时的魏王已经虚弱的如同一块朽木。

尘悟向魏王行礼后,道:“秦魏结盟,我王派外臣前来送一封书信。”

魏王身边的臣子接过书信,递给魏王。魏王展开书信,惊讶道:“秦魏既已结盟,秦国为何要向魏国宣战?”

尘悟道:“王上难道不知,秦军已经压境,此时恐怕已经与魏军交战了。”

魏王气的连连咳嗽,“既是盟国,未曾宣战便已交战,欺人太甚。”

尘悟质问魏王:“秦魏结盟伐齐,魏国不出兵便罢了,为何在秦军归国途中,半路劫击?这难道是魏国对待盟国的方式吗?”

魏王争辩道:“秦齐交战,两国却互通来使,不分你我,魏军或许将秦军当成齐军劫击了。”

尘悟冷笑道:“竟有如此可笑之事,齐军不归齐国,反来魏国,王上不觉此等解释十分荒谬吗?”

魏王一时哑口,便耍无赖道:“那要是齐军越过秦军攻打魏国,你说怎么办吧?”

尘悟仍是冷笑,“这便又是一件奇事了。难不成齐军都生了翅膀,能飞过我大秦的军队?亦或王上怀疑秦国与齐国勾结,故意放齐军过来?王上如此陷秦国于不义,难道是盟友该做的吗?我王伐魏,不过是告知您请停止对秦军的夹击,否则不日攻到大梁城,魏国岂非得不偿失?”

魏王沉默了一会,勉强答应道:“既然误会已经解释清楚,魏军自然不会再攻击秦军。”

尘悟接着道:“我王还请王上准许外臣将张仪带回秦国,为秦军死难将士祭旗。”

魏王质问尘悟道:“尘悟!不要欺人太甚!你这是干涉魏国国政,堂堂魏国相国怎可送与秦国祭旗?”

尘悟道:“若非魏相张仪鼓动秦魏两国伐齐,便不会有桑丘一战失利,是以张仪罪不可赦。张仪乃魏人,魏军又毫发无损,自然是会包庇了。”

魏王见尘悟又要往他身上加罪名,而且此时连横已破,张仪已经没有作用了,便不耐烦挥手道:“带走吧,带走吧。”

尘悟长揖行礼道:“如此,外臣谢过王上通达。明日外臣便会离魏,请王上尽快派人将张仪送至秦国使团馆驿,这便告辞了。”

尘悟事先从秦国密探口中得知张仪已经被下了牢狱,趁着天黑,摸进牢狱暗中保护了他一晚。第二天一早,魏王如约派人将张仪送来。尘悟早已命令使团准备好车架,一见到张仪,便即刻将他推上车,离开大梁。

张仪窝在车里,一路无言。

快到秦魏边境的时候,张仪落下泪来,他低声道:“张仪老老实实在魏国离间便好,自作什么聪明,累的秦军将士死难沙场,陷秦国于危难,有何颜面再回秦国啊。”

尘悟笑着安慰道:“相国安然回来便好,有相国在,何愁列国为难。”

张仪扒着车帮对骑在马上的尘悟道:“尘悟又救了张仪一命。”

尘悟正色道:“尘悟与张仪乃刎颈之交,张仪若死了,尘悟岂非也不能活?况且,尘悟这次救的并非张仪的命,乃是张仪的理想。”

张仪默默垂泪,不说话。

尘悟接着道:“尘悟生来从无理想只有责任,昔日张仪离秦追逐理想之举,令尘悟震撼。”她话语忽然转折,“经此挫败,张子可曾放弃?”

张仪坚定的摇头,发狠道:“仪,这一生都不会放弃。”

“那便借着这次危难放手大干一场,洗刷前耻。”尘悟朗声道。

张仪拱手向尘悟行礼。

楚国,令尹府内。

老昭阳与芈原隔案而坐,他们看着桌案上的舆图,老昭阳叹口气道:“张仪还是太心急了。”

芈原道:“秦国此番大败,总该安静些了吧。”

老昭阳似笑非笑,“秦国想安静?先问问列国吧。”

芈原不解,拱手请教,“还请令尹大人明言。”

老昭阳用手指着舆图道:“秦国此番败于齐国,便破了张仪鼓吹的不败之语。公孙衍近来奔走列国,却迟迟不出手,等的就是这个时机。看着吧,没多久,列国便会合纵攻秦了。”

芈原拍案叹道:“妙哉,如此秦国可破,我楚国大有可为。”

老昭阳摇头道:“不好说啊。”

芈原不解问道:“以秦一国之力,还能抵御诸国?”

老昭阳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列国攻秦,秦必会以嬴疾为主将,公子疾坚韧之人,又有智囊美誉,不可小觑。桑丘失利,张仪必定回秦,以他之利口破列国合纵,并非不能。此二人外,秦国尚有许多年轻将领,或勇猛无匹,或智计无双。你那个朋友尘悟就很不简单。”

芈原沉默。对于尘悟,他充满了矛盾。

老昭阳不理芈原,手指舆图,接着分析,“若攻秦,必在函谷关,大战之地在其身侧,此谓之地利。秦国经商鞅变法,国力日盛,民心汇聚,此谓之人和。列国能不能胜,秦国能不能败,不好说啊。”

芈原听了很是感慨,又十分不甘心,思索良久,才道:“秦国桑丘大败而回,若公孙衍在秦军归国途中劫杀,是否能损其根本?”

老昭阳被他说的笑了,摇头道:“秦国已经派嬴疾驻守上郡,陈兵魏境。据说那个尘悟也去了,还做了出使魏国使团的使节,我断定他必威吓魏王,带走张仪。”

“公孙衍会听魏王的话?”芈原紧接着问。

老昭阳叹息道:“由不得他啊!嬴疾若攻至大梁,公孙衍即便重挫秦军,又能如何?况秦国败军主将是甘茂,此人以谨慎著称,在齐国吃了这么大的亏,愈发小心。嬴疾再分出千骑接应甘茂,公孙衍便无计可施。我猜接应的人乃尘悟无疑,他只需重操啮桑之举,即可解秦军之围。”

芈原震惊的说不出话。莫非天不亡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