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风雪停江湖 > 第1章 下山

风雪停江湖 第1章 下山

作者:鹤云灯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12-28 03:28:07 来源:文学城

大魏,宣和十五年。

春雨将歇,整座明山笼罩在一层蒙蒙烟色里,雾锁云埋,窥不见其原貌。

天上不见清月,只伶仃几颗星在薄云漂浮间隐隐闪烁。

江归晚穿着一身单薄春衫,在四面透风的枫亭里独坐良久,凉风吹拂周身,整个人却好似无知无觉。

她的视线隔着虚空,隔着隐入墨色的群山,落在遥遥远处,仿佛是想要瞧见万水千山之间的白驹尘影。

三个月前,静山堂的秦望长老给江归晚送来一封信。那是她爹江宣清离开明山前写下来放在皓月居,留给江归晚的。

信的篇幅不长,简单几句交代。江宣清没有言及此行要去往何处,也没有提他要去办何事,只在信的末尾留了一句:三月后可归。

这样的辞别,几乎隔几年就会有一次。

江宣清每次离开明山的时日或短或长,偶尔他会逾期个两三日,但必定会先送一封平安信,让江归晚安心。

过去数年,无论风雨如何磅礴,江宣清从不曾真正意义的失约过。唯这一次,至此时,三月之期已逾七日,不见归人,亦不见信来。

江归晚去静山堂问过秦老好几次,但秦老缄默不言,只跟她说再等等。

今夜,江归晚熄灯躺在床榻,闭眼就开始莫名心慌。她心想到院子里透透气,却不知不觉走到了枫亭来。

这会儿子时已过,十四宗除却主院和几处值班的楼阁还亮着灯,其余地方全是一片漆黑。

秦望孤身一人提了盏灯,脚步匆匆地往皓月居赶。行经至枫亭时,倏然看见一道瘦削的人影,单薄到好像随时要化入墨色,消失不见。

他心里紧绷的弦又勒紧,手往上抬,照明的灯高至眉眼处,秉着呼吸仔细分辨那人是谁。

还不待他走近几步,忽一阵清脆铃音在风中摇晃着传来他耳边。

那铃音轻灵似玉泉,但此刻像是裹了利刃,随着风刮进他的心脏。

是妙音铃。

是少宗主的妙音铃。

秦望抬着的手一顿,满目哀戚。

终是走到这一天了吗?

“少宗主,天凉的时候还是要记得添件衣衫。”

秦望把手里的灯搁置在石桌上,抬手解了身上的大髦,倾身披在江归晚肩上。他走上前一步站在江归晚的侧前方,微不足道地替她挡着些凉风。

江归晚没立刻答话,秦望也就安静地站着,等着她回神。

“秦老,我爹是不是回不来了?”

江归晚喊着秦望,声音却不大,似是自言自语。

她不是想要什么答案。

年岁大了点,能看明白事后,她发现自己像个局外人,被她爹江宣清隔绝在一旁。她只能看着她爹一次又一次悄无声息的离开,再满身疲惫的回来,然后摸摸她的头跟她说,一切安好。

可是,哪有一切安好?

她清楚地看着江宣清每次从外面回到明山,眼里的光一次比一次更灰暗。

江宣清就像戏班子里纸扎的提线木偶,内里早已枯死,没了生息,剩下的只是一副失了心的躯壳。

江归晚不由得会想,或许下一次江宣清可能就回不来,归期无有期。

即便无人和她说,可是十几年了,从没人在她面前提过她娘,更没人劝阻过她爹,她又怎会猜不到。

江归晚的神情太寥落,秦望只瞧了一眼,便不忍再看她第二眼。

秦望叹息着重新挑起灯:“少宗主莫要伤怀,随我一起进皓月居吧。”

十四宗盘踞在明山之上,大小庭院错落有数十座,唯后山海棠灼灼,连绵近十里,只有一处无人可进的皓月居。

那里是处禁地。

全宗上下,除江宣清外,唯秦望一人能进入。

秦望的右腿上有陈年旧伤,每每雨季或天寒时,都疼的走不了路。这几日春雨下得频繁,现下还是夜里,寒气更重。

江归晚看着步履蹒跚走在前面为她掌灯的秦望,身侧的手指攥了又松,松了又攥紧,想说些什么却依旧沉默着抿唇不语。

忽然间,秦望开了口。

他说:“少宗主,我还没给你讲过我这伤是怎么来的吧?”

江归晚视线重新落在秦望的右腿上,然后摇摇头回复道:“没有。”

“再等等吧,一会儿……一会儿我就把知道的都告诉少宗主。”秦望歇了口气,再开口,声音里已没了之前的困顿,“先不论路如何走,至少得先把迷障清除。少宗主,你说是不是?”

两柱香后。

秦望看着漆黑一片的皓月居,转过身来轻声交代:“少宗主请在此稍候片刻,我去点灯。”

唯一照明的光渐渐远去,江归晚再看不清一物。她安静忐忑地站在原地,不敢挪动一步,拘谨地等着屋内灯亮起。

好像她等了很久很久,又好像没有等太久。

屋内烛火明起的那刻,凉风骤起。

她忽闻背后花声簌簌,回头看去,风携海棠纷纷而下,满地缤纷,温柔着缱绻春色。

“少宗主?”秦望见江归晚迟迟不进屋,他朝门外喊了一声。

江归晚敛下思绪,应声抬步进了屋子。

这是一间不算宽敞的书房。

满屋的字画卷轴,多到放不下,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书案的正对面挂着一幅美人图——画上的女子一身红衫高坐马上,青丝如瀑,身后是海棠芳华,她一手执剑,笑得明媚。

“这是你娘。”秦望指着画像道:“你娘名叫曲云舒,是琉璃谷喻和同的女儿。你爹曾在琉璃谷待过五年,应是在那时和你娘有了缘分。”

“起初你外祖父不同意你娘远嫁,你娘……你娘原也是姓喻的,当年她是弃了父姓,改母姓,孑然一身跟着你爹来的十四宗。”

江归晚自幼长在十四宗,鲜少下山入世。

她长到现在还没有成为闭目塞听的废物,全靠着书阁里的那些藏书和弟子间流传的杂七杂八的话本子。

江归晚默默地听秦望说着,脑海里也自动搜罗着关于琉璃谷以及喻和同的记载——琉璃谷不是什么门派,它就是一处避世的桃源之地。至于那位喻和同,武功超然,一代大师,他师从武学大家剑二。

喻和同出师后,只在江湖闯荡了三年。时间虽不久,但那三年里,喻和同几乎算是称霸了大魏的江湖,纵览全天下,也少有能与之一决高下的对手。

剑二被后世称为剑仙。剑二曾经在江湖里有多大的威名,当年的喻和同就有多耀眼。

书里面写,喻和同是剑二众多弟子中,武学天赋最高的人。

喻和同曾得圣诏入帝京,与北椋来的武林高手比试,得了魏文帝钦赐的宝剑——乾坤剑,之后却不知因何弃了江湖,栖身在琉璃谷里养鸡溜鸭,成了一介闲人。

喻和同平生虽不曾开门立派,但一身功夫仍有传人,膝下也曾收过弟子。

除了他的亲生女儿曲云舒,还有一人书中倒是没有提及名姓。但按秦老所说,那人该就是她爹江宣清。

“你爹娘是在景德三十七年拜堂成的亲。喻老谷主虽不赞成这门婚事,但到底是舍不得女儿独自出嫁,赶千里的路来观礼。”秦望说着,脸上扬起一丝笑意,“你爹娘婚后恩爱,如胶似漆,喻老谷主再没了阻挠的理由。当年还在明山住了小一月。那些日子里,十四宗里满是欢声笑语。”

“生你……是在两年后。”说到此处,秦望稍稍停顿了下,笑意悉数消失,眉眼里尽是自责和悔恨,“你娘生你是早产。”

秦望说着旧事,觉得自己又被重新拽入那天的场景,那股子痛意撕裂着他的肺腑。

“当天,你爹应天武宫相邀,前往庐陵参加武林盛会。我当时和几位堂主在山下的酒楼里偷闲喝酒,收到宗里遭袭的消息赶回来,你娘……已经重伤。”

秦望赶回来时,曲云舒护着肚子半跪在血泊里,满身的血痕。

她是全靠着剑身支撑才没倒下。

偷袭的人有备而来,下手没留活路,十四宗一下子成了血流成河的活地狱,死伤近数百人。

秦望等人杀红了眼,两方搏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绝境。腿伤就是在那时落下的。每次伤痛发作,秦望就总会想起那天,想起曲云舒惨死的模样。

这么多年,他因着这份愧疚一直守着十四宗,桀骜的性子收的不剩一点痕迹,慢慢活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守山人。

“你娘该是念着你和你爹,才拼力撑着最后一口气。你爹早已找好了产婆,可是你娘哪还有力气……所以,生你的时候是开腹……”无尽的自责几乎要吞没秦望。

江归晚全身猛地一颤,整颗心疼得像是被盐水浸泡过的鞭子重重甩了几十鞭,根本回不了神。

秦望自知这些话有多残忍,可既开了口,便不能停。

这些陈年旧事被翻出来是迟早的事,即便很难,江归晚也得担着这些恩怨。

“你平安出生,你娘依旧强撑着力气。她想等你爹回来。可那时你爹远在庐陵,轻功再了得的人,赶来明山最快也要一日。”

这话的意思是,江宣清没有来得及见到曲云舒的最后一面。

江归晚忽地就明白了。明白江宣清执着多年,不肯和她提起她娘,自己一个人沉默地、执着地调查着当年的真相。

那是他心中的障,无法横跨,无法触碰。

他原谅不了自己。

“这么多年你爹独居在皓月居不插手十四宗的事,我们几人都不劝阻,也没资格劝阻。”秦望敛眸,“你爹曾半只脚踏入鬼门关。”

曲云舒下葬之后,江宣清在她墓前痴痴守了四十九天。丧期一过,江宣清像是被抽干了魂,缠绵病榻日渐枯槁。

医者来诊,只道是心病难医。

江宣清是要自己油尽灯枯,以命相陪。

幸好当时恰逢谷树医仙途经明山,一只脚踏进黄泉的江宣清才被拉了回来。

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月亮也拨云而出,江归晚倚在窗前静静地看着他爹亲手栽下的海棠林。

看着看着,忽然看出来一个决定。

晨光熹微之时,江归晚敲响了静山堂的门。

“秦老,我要入江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