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风物有信 > 第9章 第九回

风物有信 第9章 第九回

作者:江照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4 18:00:40 来源:文学城

景和夫妇虽出身礼仪世家,但在自住的小院内,仍有魏晋名士之风骨。唐氏烹好膳食,四人分主宾齐聚一桌。

“十七娘归京,虽有些迟了,但也算为你接风。望你达成所愿,万事顺风。”景和端起酒杯,道:“我不得多饮,只一盏代心意。”

一顿饭毕,杜渝告辞离开。唐氏送她出来,二人说了些闺房秘话,倒是愈发亲近了。

临到门口,见到个少年郎,头戴紫貂帽,身着银狐大褂,乃景穆,从外面回来。杜渝与他执礼,景穆矜持片刻,回礼问候了几句,便告辞进府,完全没有要谦让唐氏的意思。

唐氏只做未见,理也不理送了杜渝离开,才进府回自家小院。

这一趟未曾见到景秀,到底让杜渝有些不得圆满。

杜渝看着自己的侍卫,道:“你蛮喜欢世子么。”

尔璞侧眼看了看来路,道:“他长得真好看!”

杜渝刻意打量了下尔璞,边点头边道:“尔璞长大了,只会更好看,会超过他的。”

尔璞在马背上欢喜得手舞足蹈,又取出临别时景和所赠的一把铜鞘长匕首,也不固马缰,细细抚摸打量。

杜渝起了玩心,故意道:“这把匕首可是削铁如泥,你快些收好,莫让旁人看了惦记,仔细偷了去。”

尔璞面色大变,迅速将匕首藏进衣襟,皱紧了眉头,一路对接近自己身边一尺的人皆怒目以视。

杜渝心怀大乐,又和尔璞开了几句玩笑,才道:“尔璞,过些日子阿姊要去军中,你继续给阿姊当侍卫。但这些日子,你得先去跟簪娘学一学长安城里的规矩。学好了,才能更好地当侍卫。明白么?”

尔璞皱着眉头,想了想道:“最重要是听阿姊的,然后是听簪娘的。”

杜渝莞尔一笑,又与他说了些今后要接触的人情世故,不多时便快到虞公府。

杜渝心境已然迥异——景和有句话着实在理,她还活着,虞公府上下百余口人、一族遍布江南,都要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

岂能因噎废食!

她拍了拍坐骑脖颈,正要翻身下马,身后传来马蹄声阵阵。

杜渝回身望去,一位身形壮硕的微髯大汉纵马而来,数九寒天不过身着单薄胡袍,口中呼道:“前面可是杜姑娘?”

杜渝勒马侧身,那男子一个漂亮的停马,从马背上跃下,竟有九尺之高。

杜渝道:“正是。你是……”

大汉抱拳躬身,道:“殿下有请。”

杜渝微一凝眉,道:“可有要事?”

大汉道:“属下不知。殿下只说,请杜姑娘尽快,过府一叙。”

杜渝望了眼自家门楣,只对尔璞道:“你且家去,与簪娘说,我去长公主府,晚些回来。其余诸事,你听从簪娘安排,莫要惹是生非。”

尔璞嘟了薄唇,重重“嗯”了一声,打马回府去了。

杜渝回身道:“咱们这便走罢。”她辨明方向,足尖轻点,往永兴坊去。那大汉乘马不疾不徐跟在她身后,一路再无半句话语。

今次入了内院,郑函早已等候多时。杜渝打过寒暄,郑函言简意赅,只说了句“殿下在巨峰堂,有要事与杜姑娘商议”,便只字不提。

杜渝见问不出什么,只得沉默跟着。这座府邸占地广博,此番所行,但见奇石嶙峋怪木遍布,在冬雪之中显得桀骜不驯。想来及至春暖花开,定是另一番好景象。

约有盏茶功夫,绕开一丛松林,入目乃是山形的三居之所。瓦片色作灰绿,梁柱皆为清漆。走得近了,只见两旁以瘦笔所书“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杜渝并非书画行家,看不出这瘦中的遒劲,只琢磨着十个字的意思,却不甚了然。

秦诚躬身一礼,道:“杜姑娘,请。”

杜渝回过神,木愣愣地跨过门槛。

李依靠着凭几,双腿拢在宽大的裘衣中,看不分明。她云髻高盘,以金簪装束,眉间点樱,只衬得肤若梨白。

“来了,坐。”李依放下手中书卷,神色清冷,先发制人道:“那个番邦小子,是你什么人?”

杜渝微愣,恍惚片刻才明白她说的是尔璞,这本无需隐瞒,何况她正有向李依相求的意思,将尔璞的来历简单说了,才道:“当初在安西,我也曾延请名医,为他把脉。那人说他脑中淤血难散,只怕一辈子都如同十岁稚童。我知宫中奉御医术了得手段高明,可否请你想办法请一位,给尔璞瞧瞧?”

李依手托香腮,淡道:“这是小事,但你有个预备,颅脑之病可大可小确为疑难,只怕不见会有办法。”

杜渝得她应允,哪里按耐得住?先笑将开来,道:“万事总得一试,不然怎么知晓结果如何?若能得治,当是他的造化;若事不得允,养他一辈子于我何难?总归是多谢十三娘你了!”

李依没料到这会引了杜渝这般多的话头,只暗暗将要谈的事情理清楚了,才道:“那日你出府,本宫还以为夜里你会回来。”

杜渝口中热茶险些喷将出来,她忍住喉间滚烫,冲一旁的崔桃摆手示意无事,才道:“我家又不在此。”

李依皱眉,道:“你应知晓,现你替大渊……那该有的礼节,便不该妄破。”

这意思是让自己搬过来住了。杜渝思忖片刻,直问:“那我住哪里?总得要簪娘和尔璞得跟着我罢?”

李依道:“那夜里你住在烟台,可还喜欢?若你不喜欢本宫这座公主府,也可搬去驸马府……”

“那多麻烦?我瞧着烟台就不错。”杜渝打断她,道:“劳烦你这送封信去我家里给母亲,我总得带些衣裳。”

李依颔首,提高声调,道:“秦诚,去虞公府上,与夫人通个消息。杜姑娘的侍从,你也一路带回来。”

“喏。”秦诚应后,李依侧过身,道:“这些琐碎的事情说完了,本宫有三件要紧事,须同你商议。”

杜渝挺直腰板,眼神也定了下来,道:“殿下请讲。”

“振香与高句丽一战旷日持久。这期间,渤海国、亚力舍汗国均鼎力相助。实话说,大唐倾颓已有些时日,按理是撑不起这三年东征。但……以战养战,除却前期军费庞大,到了最后一年,竟是轻松起来。”李依简单提点了前情,直接切入主题,道:“过些日子,渤海国、亚力舍汗国的使者就会抵达长安。他们毕竟出了大力,是以总得瓜分些许好处。”

这些道理,杜渝脑瓜里转的飞快,当下接过话来,道:“这好处若不给足,且不说下一次征战会否还有助力,便是战马一事,大唐便得吃些亏了。”

虽有河西道的大好马场,和西域源源不断的马匹输入,但突厥好马,仍是唐军骑兵战马的重要来源。太宗镇平年间,皇帝亲率御林军,协同各州从军,北征突厥,与亚历舍汗国联手逼迫西突遁走,而得天可汗之尊。自此北边大片草原已相安无事多年,甚至有大批亚力舍人在大唐参军,仗着人高马大马术精良,是很不错的营生。

李依道:“但据本宫的探子带回一些草原的消息,这一次大唐得小心一二。据探,亚力舍汗国术卜儿可汗已经年迈,按汗国的传统,应为最小的儿子蜜绯继承汗位。但这一次出使长安的,是术卜儿可汗活着的儿子里最年长的五王子铁青。东征一战,也是这位王子带兵驰援。”

杜渝心下记着这些个绕口的称呼,李依见她皱眉思考,顿了顿续道:“五王子在东征一战中,与渤海国毅侯大茂黎交好。这大茂黎深得渤海国王的宠爱,虽未请封,但下一任渤海国王,应是非他莫属了。”

杜渝推开矮几上的茶盏银盘,以茶水为墨,点了几笔,道:“若这二人利益相关,蜜绯与铁青王子,大唐非得二择一不可。若择蜜绯,只怕这二人会不宣而战。若择铁青,此人若狼子野心便是养虎为患。这一战如今看来,是避无可避。但……若你所说不假,此战胜负难料,且在我看来——负多胜少。”

李依扬起下巴,音色中听不出喜怒:“为何?”

“战力。”杜渝不假思索,道:“沐王平西以来,大唐再无重大战事。府兵荒芜已是常态,募兵多为各州所有,掌控困难,削减更是困难。虽说东征大胜,但若无亚力舍、渤海国相助,只怕也是胜负难料。”

这番话虽说仍显得浅薄,但其中要义与景秀所言不相上下。何况她竟能看到各州募兵对大唐的威胁?李依心中暗喜,只道:“是以,开春之后,你肩头便再多一事——四夷馆的巡防之务,将由千牛卫负责。”

杜渝本以为事不关己,孰料竟是切身相关。她侧着头想了想,干脆道:“这却不难,只我有一事相求。”

“千牛卫的副领付狭岩,还请殿下相助。”杜渝似笑非笑,乌黑的眸子闪着光,比之先前那副要死不活的嘴脸,当真生动太多。

李依一笑,道:“湘王世子明日抵京,因与本宫交好,仍住在公主府的东宅福泽宫中。按例,御林军应派兵值守,护卫世子安宁。”

杜渝已经猜到李依提前布置了什么,眼底有着雀跃,只等李依说出心中所想。

“千牛卫副领付狭岩性沉稳有谋略,乃不二人选,领二队,为湘王世子长安扈从,护卫世子左右。”李依搓着有些冰凉的双手,道:“此为圣人今日午朝口谕,景将军着人传于本宫,应无虚假。”

注:

(1)凭几,古时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来自百度百科)

历史上的唐代是很有魅力的时代,有一点在于民族融合,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慢慢变化。其中家具是一个过度时期,从低式家具到高式家具,具体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相关资料。

本文架空,高低混用,主要在低。

(2)古代妻妾制度,一夫一妻制是得到法律承认且保护的,至于三妻四妾,最初也是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贵族男子在成婚之前,基本都有侍寝的侍妾,地位低一些的就是通房。如果侍妾丫头生了孩子,也只是生母庶母,仍得称正妻为嫡母。具体的妻妾制度非常好查,码字君就不在各位博学的小伙伴面前班门弄斧了。

那么,杜漓身为当朝虞公世子,在未大婚前有自己的侍妾,是件很寻常的事情,这无关情感。何况从年岁上说,李依出生时,杜漓已经十来岁,是个半大少年,因赐婚导致晚婚的。他对李依是有情的,李依对他,是孺慕到敬仰要生出爱意,前文有隐晦提及,后文也会一点点说清楚。牵扯主线剧情,话到这里不能多说,就酱。

已改,更好的-更好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