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十二章 不情之请

凤舞隋末 第十二章 不情之请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30 01:06:56 来源:转码展示1

黄小刚虽然对于“大业年间”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知道这已经算是隋朝末年,但对大业十年具体都有些什么事情发生却是所知不多,并且这什么左孝友起义也是根本就没听过。zhongqiuzuowen

毕竟隋末唐初天下纷乱,提到农民起义被演绎得最多的也就是瓦岗寨、杜伏威、窦建德、李密、还有杨玄感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对于小鱼小虾没谁会去关心。

不过,通过与刘驷、吕固他们的摆谈,黄小刚也大致了解了此时他与侄女黄娜所处之地该也是大致山东半岛以东烟台附近,并且还运气非常好的没有碰上左孝友起义掀起的战火。

毕竟从幽幽谷一出来就遇见刘家村逃难的村民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要是一出来就碰上义军的大部队,怕是黄小刚再怎么锤神附体也难保得黄娜的安全,毕竟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究竟是个什么造型,大家都也是心知肚明。

却也说了,刘驷等人与黄小刚好一番摆谈之后,也才想起了眼下来寻舅侄俩的用意,但也见得吕固从怀中摸出了一枚菊花硬币,交与黄小刚道:“先前未知黄小哥来寻青竹,竟是用来制此等利器,乡下小子短了见识,且叫小哥破费了。几杆青竹而已,本就值不得几文铜钱,何况是此等贵重的西域银币。”

瞧着吕固还来的菊花硬币,黄小刚也才知道黄娜一早是用什么去换回了十杆毛竹,当初的刮目相看立马转变成了不屑鄙视,不过还是忙给她圆场道:“以物易物,本是如此,内侄以钱换物倒也不差。”

这菊花硬币所用的金属乃是钢芯镀镍,而镍这种金属又有个别称叫做德国银,镀在表面银亮银亮的,也就使得菊花硬币拿出叫隋朝人一瞧,百分百认定是真银,一枚菊花硬币的重量怎么说也得超过一钱(一钱为三克,实际上一元的菊花硬币重量为六克),以一钱白银的价值而言,去买十跟毛竹肯定不是赚了,而是大大的亏了。

此外,听得吕固将此物称作“西域银币”,黄小刚倒也很是意外,凡是读过高中的人也都知道隋朝时中西交流已然通达,西域胡商来隋贸易已成常态,丝绸之路也是从此时开始走向繁荣,因此可见这吕固的见识当真不差。

但说吕固虽对黄小刚“以物易物”的说法很是认同,却还是执意将菊花硬币交还,笑道:“话虽不错,但此等西域银币也太过贵重了一些,小哥万不可循了死理。”

随后又拿起竹弩道:“说来,老汉如今也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黄小哥可愿听上一听?”

黄小刚自然瞧出他对这竹弩有的想法,当即忙道:“无妨!老丈还请直言,若是黄某所能之事,定不推辞!”

吕固便也直言道:“我芦山虽是在群山之中固守自足,可如今听闻贼军势大,断不敢自以为高枕无忧,因此这防御之事还须从长计议,黄小哥既然有如此鬼斧神工之技,可否助我芦山一臂之力,制此利器用以御贼?”

黄小刚忙也思索了一下措辞,这才一脸正色道:“我舅侄先得刘翁援手,又得吕老丈收留,正思无以为报,既然用得我舅侄所制之物,当鼎力相助之。”

听得黄小刚满口答应,刘驷和吕固自是欢喜,却也就听得刘大虎把竹弓抓在手里,却道:“后生,俺瞧着你制弓所用的胶与绳与旁人不同,若是大量来制,物料可还趁手?”

黄小刚也没想到这刘大虎倒也心细,忙也言道这制弓所用的胶、绳他都有办法制出,倒也不用担心,只需村中提供简单的物料也就成了,此外要想大量制作的话,还需要一定人手和一个铁匠,不然就算制出了弓弩和箭矢,却没有箭头也是白瞎。

听说还需铁匠,三人都是面面相窥,倒是吕固抚须笑道:“要说铁匠,我芦山还真是寻不出一人,不过……黄小哥怕是不知,这家主人恰好是一个休役的铜匠,若是打制箭头,他倒也成。”

说毕,吕固便也招呼一声,就瞧着一早上都躲在屋里不曾露面的屋主人的妻子忙也出来,二人用土话言说了几句后,便也见她急匆匆就往外面去了。

随后,黄小刚便与三人商讨起弓弩打制的规格和数量,粗略的计算了之后,吕固提出要加强芦山村的防御至少须得竹弓二十、竹弩三十,且至少要在五天之内完成。

这之前芦山村中倒也得到了其他村中的传讯,知道有贼兵进山拉丁,于是村中青壮便也组队进山狩猎,顺便避祸。如今既然得了刘家村带来的消息,也就知道光是一味躲避怕是无用,经过商议之后,两个村子倒也决定就在芦山村设寨据守,并且也都派人去寻之前避祸的各村青壮,至于说打造竹弓竹弩之事倒也是意外之举,因此也不敢狮子大开口,一下子提出个难以达成的目标,而五十把弓弩也足够两村可战青壮分配了。

黄小刚思量了一下之后,倒也勉强答应下来,要在五日之内制出五十把弓弩难度倒也不大,不过眼下除了竹子之外,另外两样重要的物料木工胶和麻绳他却是真不多了,所以他也不敢胯下海口。

也就在几人刚刚大致商议好制作事项,也就瞧着屋主夫妻二人急急赶了回来,吕固忙也帮着互相通了姓名,才知道这家男主人姓何名春,是隶属黄县河工司的在役铜匠,而其妻则是芦山村的吕氏族人。

相互引荐之后,听说黄小刚所制弓弩急需箭头,何春当即转身进屋就拿出了一包箭头来,打开一看里面至少上百枚的汉式三棱箭头,还有狩猎用的柳叶型倒刺箭头,甚至也有几枚铲型箭头,这些箭头几乎全都是生铁打制,也进行了粗糙的打磨,只是放的时间略久,已经有了轻微的锈迹。

见得黄小刚对那几枚铲型箭头特别好奇,何春忙也介绍道:“此等箭头乃是军中所得,皆高丽人所用,大业七年时何某随军去往河东得来,用以射杀战马很是犀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