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逢郎 > 第21章 黄雀风(十)

逢郎 第21章 黄雀风(十)

作者:清欢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3 17:59:47 来源:文学城

虚白轩位于前殿与后苑交接处的高地上,顺着游廊蜿蜒而上,不过百十步距离。

阶前侍立着两名年轻护卫,头戴笼冠,腰悬宝剑,着紫花袍,身形挺拔如标枪。

一行人过来后,他们只对太子拱手施礼,对其他人视若无睹。

荷衣心下纳闷,待走得远了,才扯了扯太子袍袖,悄声道:“东宫侍卫都这么傲慢?看人都不用正眼。”

太子逡她一眼,见她撅着嘴巴,腮帮鼓鼓,模样煞是可爱,忍俊不禁道:“他们是太子亲卫,俱都出身权贵,若非四品子、三品孙、二品以上曾孙,连入选的资格都没有。”

荷衣恍然大悟,一时消了气,失落道:“我若是男子,连给东宫当侍卫的资格都没有。”

太子摇了摇头,无奈道:“你这脑瓜子一天都在想什么?你若是男子,那自然做太子伴读,为何要去争侍卫的名额?伴读只有十二人,将来前途无量。”

荷衣眼睛一亮,兴奋道:“谢衡就是伴读之一……”

“可是,”她神色一黯,默默道:“听说他回来后被降职了。”

太子神色尴尬,清了清嗓子道:“你对他倒是挺上心。”

“那当然了,我们情分非比寻常。”荷衣眨了眨眼睛,神秘兮兮道:“我生病的时候,谢伯母还派人探望过呢!”

太子甚是无语,拂袖往前走去,荷衣小跑着跟上。

听到她气息略急,他便又放缓了脚步。

虚白轩四面通透,视野极佳,阑干内嵌五彩云板,皆丹漆金泥。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天光在檐铃下游走,风过处,妙音阵阵。

荷衣盥洗毕,仰望着匾额上‘虚白’二字,纳闷道:“此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既不虚也不白,为何却取这么个名字?”

太子跽坐在绿釉莲瓣蟠龙博山炉前,正牵袖调香,闻言答道:“我幼年时的故居叫吉祥院,院子后面有座小楼叫止止楼。两岁那年,祖父被奸人所害,父亲带着阿姊回去奔丧,家里只有我和母亲。贼人趁虚而入,放火烧了吉祥院,并将我们掳走。”

他扣上盖子,回头望了眼荷衣,语气依旧波澜不兴,闲话家常般淡淡道:“此后多年,我们母子二人漂泊异乡。我十岁的时候父亲一统天下,定都洛阳,我离开汶水之滨,回到了新家,故乡早埋没在了尘烟里。”

荷衣听得阵阵心酸,轻轻走过来道:“可是……这和虚白轩有什么关系?”

太子敛衣而起,笑着走到旁边洗手,略带自责道:“怪我没说清楚。‘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几句话出自《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的意思,大致是说若心无杂念,不染尘埃,便能生出智慧,悟出真境。”

“殿下……想出家?”荷衣有些懵懂道。

太子哭笑不得,请她入座后才娓娓解释道:“我母亲喜欢读《庄子》,她在出宫后仍醉心于此。可我并无慧根,此生都别想开悟。至于这里的取名,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没别的寓意。”

荷衣有些惘然,恍惚间似乎明白了几分,他说得云淡风轻,其实心里执念很深。

但她感悟太浅,而且和他还不是很熟,纵使有心,也不好贸然安慰,便问道:“什么时候开席?”

“你看,那不是来了吗?”太子指着游廊尽头道。

荷衣转头,惊呼道:“这么多人?”

打头阵的是掌灯的内侍,正依次点亮游廊两边的琉璃宫灯。随后,虚白轩各处的灯盏也一一亮了起来。

博山炉中轻烟袅袅,氤氲的香气中混着薄荷、菖蒲、香茅、佩兰、艾叶等,都是驱蚊的草药。

太子家丞亲自布菜,案上玉盘珍馐摆满,远比荷衣想象的要丰盛。

她本以为是沾了太子的光,可用膳时却发现他面前摆着单独的食案,而且餐食很简单,这让她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紫烟看出了她的心思,轻声安慰道:“殿下向来如此,不用管他,娘子且自开怀。”

因她如今脾胃还很虚弱,所以侍食女官甚是严苛,每样都只能用几口,虽有些意犹未尽,可为了将来的口福只能暂且节制。

到底精神不济,吃饱喝足后便有些睡意昏昏。

眼前人影走马灯似的,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而天边的星辰却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她一头扎进去,便什么也不记得了。

**

荷衣是被钟声吵醒的,不同于初来洛阳那日,这次她神清气爽,浑身舒泰。

慢悠悠地醒来后,入眼是熟悉的彩绣花叶云纹帐顶。

她揉了揉眼睛,抓起紫罗帐的一角嗅了嗅,是酴醾香露的味道。

酴醾香露[1]又名蔷薇水,为西域昆明国所献,用以洒衣,衣敝而香不灭。洛阳曾送来两瓶,她独得一瓶,姊妹们共用一瓶。

荷衣翻身下榻,丈许开外的黄杨木隔断上雕着菱荇荷叶及莲花鲤鱼纹样,月白色的鲛绡纱在晨风中摇曳,其后的水晶帘闪着星光一般的微芒。

“这是在做梦吗?”她赤足跳下地,三步并作两步奔了出去。

朝阳透过东窗的明光纱照进来,妆台仿佛置身于绚烂的霞光中。西面是一排黄杨木供案,上设瓶花香草等。

“娘子,起来了?”荷衣正发怔时,听到熟稔而轻柔的声音,转头就看到绡娘不知从哪里转了出来。

“这……这……这是……”荷衣环顾四周,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绡娘笑盈盈地走过来,揽住她道:“这是东宫的鸾凤楼,是不是和在栖梧院的闺楼很像?”

荷衣瞠目结舌,“何……何止像?简……简直一模一样。”

“殿下还真是有心人。”绡娘满面感慨道。

“太神奇了,如果绮娘看到了,一定会大惊小怪喊半天。”荷衣转身抚摸着旁边的家具和摆设,发现这些都是崭新的,没有半点用过的痕迹。

“娘子不生她的气了?”绡娘循循善诱道:“要不,哪天把她接过来长长见识?”

荷衣摩挲着曲颈葵花灯上重重叠叠的金色牙片,皱了皱鼻子道:“我早就气消了,这回只是想让她长个心眼,别看我傻就不把我当回事。”

绡娘面色微变,那个‘傻’字像针尖般在心头狠狠扎了一下,眼泪差点迸出来。

可她也不敢表现地太过激动,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岔开话题道:“该梳妆了,等用过早膳,咱们再下去转转。”

“对了,我昨晚是怎么回来的?”荷衣挠了挠头,有些迷糊道:“怎么一点儿都想不起来?”

绡娘有些难为情,掩口一笑道:“飞回来的。”

荷衣自是不信,抓住她手臂晃呀晃,非要问个究竟。

想到太子离开时的交代,她只得敷衍道:“你睡着了,被宫女们用肩舆抬回来的。”

荷衣噔噔噔跑到楼梯口,俯视着陡峭的阶梯,愕然道:“好险啊,要是一脚踩空,那我脑袋就要开花了。”

“娘子可是醒了?”楼下有人问道。

荷衣伏在阑干上,扯着嗓子道:“醒了醒了!”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容色端庄的中年女官领着十来名鬟髻低垂的小宫女上来了。

见礼毕,笑意盈然道:“娘子,妾身姓沈,是东宫女史,以后您的衣食住行都由妾身负责,您有什么需求便和妾身说,定然帮您办得妥妥当当。”

说罢,又将小宫女们一一介绍给荷衣。

她们的名字都挺拗口,荷衣记不住,只知道将来都供她差遣。

比起昨天遇到的东宫侍卫,女官和宫女们可就亲和多了,丝毫不会让她觉得不适或不安。

早膳是松黄饼、土芝丹、各色果蔬并香糯的荷叶绿豆莲子粥,荷衣吃的好不惬意。饭后摸着滚圆的肚子,嚷着要下楼去消食。

绡娘不知宫中忌讳,便先去找沈氏征询,沈氏语气轻松,告诉她后苑并无禁地,可以随便逛,只要不去前殿即可,因前殿是太子及属官们办公之所,且人多眼杂,易受冲撞。末了,又派出两名机灵晓事的宫女陪同,绡娘这才放下心。

**

鸾凤楼周围遍植碧梧,桐荫遮天,这一点倒是与荷衣的栖梧院很像。

可惜东宫不在山野,没有桃林溪涧。

荷衣漫无目的地逛了一上午,转回来的时候,已经和两名带路的宫女熟识了,至少记住了她们的名字,一个叫颉之,一个叫颃之,取自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午睡起来后,荷衣突发奇想,让绡娘取出一对手钏并两只玉钗,将二人招来公开贿赂。

她还没说明用意,两人便吓得面如土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娘子折煞奴婢们了,您有事吩咐就是,万万使不得。”

荷衣满面羞愧,扶起她们道:“你们真好,竟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两人也不知道她有什么事,战战兢兢地等候着。

荷衣命人收起首饰,拉她们坐下,笑吟吟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1]出自《香乘》

————————

宫女们:(瑟瑟发抖)要不您还是客气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黄雀风(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