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凤归朝 > 第18章 第 18 章

凤归朝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0:05 来源:文学城

“这件宝物,诸位可能有些陌生,不过它半点也不逊色赵皇后的珍珠头冠,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方才错过珍珠头冠的贵客,可不要再错过这件珍品了。”朱管事笑道。

有急性子的不由催促:“老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这东西看上去不是中原的吧?”

朱管事:“不错,此杖名曰唐苏合思,突厥语中意为珍宝,柔然人也说突厥话,这就是他们的王杖。”

此物是历代可汗所用,王杖乌木所制,却坚硬如铜铁,据说原本的王杖只有这一根木头,后来不知哪位可汗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命人在王杖顶端雕刻雄鹰,镶嵌宝石。

比起中原那些精雕细琢的物件,这把王杖并不精巧,它的贵重在于它所代表的权力。

柔然分崩离析,没了主人的王杖自然也流落在外,据说逃亡的敕弥可汗出重金悬赏此物,希望重新号令群雄,没想到竟出现在这里。

陆惟也有样学样,悄悄来写字。

【王杖真品否?】

公主:【应是真的,柔然内乱,遗失或被窃走也不出奇。】

陆惟疑心是公主特意将王杖遗失,让人哄抢的。

以这女人的狡猾,这个猜测完全有可能。

有人马上出价。

也有人反应过来,紧随其后。

王杖很快被抬到二百两金子的价格,竟是方才珍珠头冠的十倍。

虽然同样是珍宝,但细想之下倒也合理,因为头冠的价值在于它的传说,说值钱也值钱,说不值钱也不值钱,王杖则大有不同,二百两金子这付出去,日后可能还有更高回报。

这些人未必是想要王杖,而是他们肯定也听说了敕弥可汗在四处寻找王杖的消息,想要先买下来,再转手高价卖给敕弥。

“且慢!”

此时,有人忽然出声。

声音不高,恰好传遍全场。

朱管事微微皱眉。

砸场子的来了。

这种人他见得多了,数珍会早有安排,随着此人起身,数珍宴四处都亮出人来,就等着朱管事一声令下,扑上来把人拿下。

戴着兰花面具的客人左右一看,不慌不忙。

“怎么,我还没说话,朱管事就准备拿人了?似我们这等身家赴宴,花这等大价钱买东西,连问都不能问一声了吗?”

朱管事:“问自然是能问的,不过我们也要以防万一,若您诚心找事,我们也不能让您影响了其他客人。”

对方笑了一声:“朱管事何必如此惊弓之鸟?众所周知,柔然虽为北朝所灭,但余孽逃往敖尔告重建牙帐,势力犹存,如今数珍会拿出王杖,我们的确很心动,可若是拍到手了,却被柔然余孽追杀,这数珍会总要保证我们的安危吧?”

朱管事:“若是贵客买得王杖,这离开数珍会势力范围之前,我们都会加以护送,绝不让贵客有半点差池,但若是离开这里,天下之大,连朝廷也力有不逮,更何况我们。”

兰花面具追问:“这里,指的是哪里?在张掖郡内算不算?还是只在永平城中?若我买下王杖,又在城中丢失,我去报官,如何向人家解释我身上有王杖的由来?若我没有记错,这王杖与珍珠头冠不同,本就是这回北朝征伐柔然的战利品之一,如今却在这里,回头我花了大价钱,却又被当成通缉犯,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欲哭无泪?”

他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众人议论纷纷,原本想出价的人都迟疑了。

朱管事不能当众发作,忍气道:“阁下多虑了,数珍会势力如何,您能莅临此地,应该有所耳闻,王杖既然在此,就说明不会有人来追究,就算有……”

那人打断他:“你的意思是,柔然人和北朝朝廷的人,你们都打点好了?就算我拿着王杖在永平城中大摇大摆,西州都护李闻鹊也不会来找我算账,对吗?”

朱管事眯起眼,目光似要灼烧对方的面具。

对方夷然不惧:“还请朱管事回答我的问题,我才好放心出价。”

朱管事:“请诸位放心,既然数珍会敢将此物拿出来拍卖,就必然会担保各位在永平城中的安全。”

他以为兰花面具还会继续找茬挑毛病,谁知那人听他说完,点点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希望贵会说到做到。”

言罢重新落座。

朱管事一口恶气堵在那里,不上不下,又不能当众发作,只得暗暗记下此人衣着面具,寻思回头找机会必给他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也不知是不是这兰花面具的话,经过这一茬,众人对王杖的热情明显大不如前。

原本几个出价的人也把手缩回去,不再加价,最终落在一名中年人手上。

不过买家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买主,这种场合,买主惜命如金,可能会委托旁人出席代拍,即便出事,自己也能脱身。

朱管事原本还打算将王杖卖出更高的价格,见状也只能气得牙痒痒,又给方才那个捣乱的“兰花面具”暗中记上一笔,命人盯着对方,决意不让那人离开数珍会了。

这一系列事情下来,公主和陆惟冷眼旁观,沉住气没有任何动作。

他们眼下的处境,离开或参与竞拍都会惹人注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安坐不动,静观其变。

不仅是他们,其他人也都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因为大家都在等最后一件珍品,比唐苏合思王杖还要贵重百倍的珍品。

据说这件珍品,还是近年来数珍会压箱底的宝贝,还是个大活人。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陆惟他们在旁边,也听见了几句。

有人觉得那便是失踪已久的赵皇后,毕竟前有珍珠头冠,后有赵皇后,首尾呼应,很合理。

但也有人觉得赵皇后都失踪三十年了,再惊世绝伦的大美人,三十年后也红颜迟暮,就算真出现在拍卖上,难不成还会有人去拍一个老太婆吗,只怕连珍珠头冠都要不值钱了。

还有人神神秘秘,说自己知道这最后一件拍卖品是什么,的确是比那人老珠黄的赵皇后还要珍贵的。

“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成不成!”有人压低声音催促。

说话的人带了几分得意,见旁边所有人故作不经意,实则都竖起耳朵在听他说话,便也悄声道:“那件拍卖品这几日刚刚抵达张掖郡,到的那天万人空巷,你们说不定也曾见过。”

有人闻言失声:“难不成你说的,是那和亲归来的邦宁公主?!”

四下众人,不约而同倒抽一口凉气!

“哎哟!”刚才拍了王杖的人扼腕道,“早知道我就不拍王杖了,这下带的钱不够了!”

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公主真被捉来当竞拍品,价值肯定比王杖还要高出数倍不止!

想想一国公主被买下来,金屋藏娇,欣赏把玩,从此只能变成某人的玩物禁脔,许多人都呼吸加重,兴奋起来。

便是自己买不到,能看看也是好的。

连带着陆惟忍不住也瞥了身旁的公主一眼。

公主倒是还很镇定,连双手绞在一处的紧张都不见,好像也挺认真在听那人说话。

也是。

陆惟想道,其实他们早有预料的,在诸多渲染之后,要是还猜不出最后一件珍品是公主,那才怪了,从进洞窟遇到那女人时,对方便已招了的。

而且他们这一路上见到的实在太多了,无权无势的人,在这里不是人,已经变成一件物品,可以任意买卖,甚至被当成食物,只为满足那些不愁吃喝却想猎奇的恶鬼。

有些人被亲人贩卖,沦为食物,有些人却能动辄拿出十金百金乃至千金来满足自己一个隐秘的**。

如此人性之恶的地方,胆敢当众将公主当作物品拍卖,又有何稀奇的呢?

这时,忽然有人从后门一路小跑到朱管事身边,对着朱管事一阵耳语。

朱管事微微一震,目光几乎是下意识地,直直就朝他们这边望过来!

随即,他露出笑容,大声道:“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最后一件珍品,此刻就在我们席间,贵客既已来到,何不现出真身?”

他口中虽称贵客,望向公主的目光却已**裸不掩饰打量评估,仿佛要将公主的面具连同衣服全都剥下,再把她扔到台上去,与珍珠头冠和王杖一样,成为珍贵的物品。

陆惟和公主知道,他们暴露了。

仔细想想,他们两人一路过来,破绽也不少。

洞窟里那两个人,齐二和他的喽啰,饭馆老板娘,还有刚才误以为他们是自己人,把他们带进来的虬髯汉子。

以及,面具的差异。

在别人的地盘上,很难动不动就清除痕迹,甚至杀人灭口,所以任凭再细心谨慎,也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破绽。

既然数珍会已经发现他们,那么最好的办法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化被动为主动,殊死一搏方有转机。

念头一起,公主没有丝毫犹豫,她的身形飘然离座,直取朱管事!

解惑时间:

哈哈没想到大家会对珍珠头冠的价格如此上心,头冠的值钱不是因为它的工艺,在乱世没人会关心什么工艺传承,只有身在太平盛世的你们,才会为它的工艺失传感到可惜。

能为这顶珍珠头冠真正增光的,是赵皇后的香艳故事,买它的人有种借着头冠玩皇后的yy,是人性之恶,但它本身又不能当饭吃,所以它不算便宜也不会贵到哪里去,这么说应该就能理解了吧。(本来不准备把这种隐秘的恶说那么直白,但有些盆友没看出来,另外这个故事也是有用的。)

至于价格方面,抛开唐两和宋两这种计数(有人认为唐代1两=1.0075市两,即为31.484克,也有人认为唐代1两=13.75克,太复杂了不利于读者理解)不要管,按照现代的来算,1两=0.1斤,20两黄金=2斤=1000克,大概相当于20个鸡蛋重量。考虑到你现在提着20个鸡蛋重的黄金去参加拍卖,加上古代交通、地下城安全、乱世黄金价值、以及前面物价等诸多问题,这个重量和价值是有经过考虑的,再重的话,携带不便,容易被抢,而且拍卖会还要拍其他东西,也就是说要带的还不止那两斤黄金。另外,后面随着局势变化,金银兑换比例还会有波动,不会一成不变。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