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十九章 李推官

奋斗在五代末 第十九章 李推官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27 16:31:46 来源:转码展示1

“整个滁州,就这点粮食了?”

窦仪在赵匡胤、李延庆等一干滁州官吏的迎接下,进入滁州城,草草吃过接风宴,就直奔粮仓。

按照窦仪的预想,驻守滁州的赵匡胤一直没找朝廷要过粮,应该存粮不少。

可在赵匡胤的带领下进入粮仓,窦仪被滁州的存粮规模惊呆了。

足足八间大粮仓,竟然只有一间存有粮米,剩下的七间尽皆空空如也。

赵匡胤跟在窦仪身后,尽量压低声调:“窦计相,滁州地狭民寡,本就没多少储粮,加之五千兵马一个多月的消耗,目前就剩下这点了,若是计相拿走这些存粮,明日开始,某就得找朝廷讨粮。”

李延庆就跟在赵匡胤身后,他没想到赵匡胤竟然将事情做得这么绝,完全是一点粮食都不想上交。

其实赵匡胤本来是想留两仓库的粮食给窦仪,可昨日寿州传来大捷,他自忖伐唐大军应该获得了寿州城里的仓储,不会再有缺粮之虞,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粒米都不让窦仪带走。

虽说窦计相的称谓令窦仪很是受用,但眼前的“惨状”却令他心底发凉:滁州可是自己征粮的首地,若在滁州遭遇不利,接下来的六个州,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古人向来迷信气运,如今开门不顺,窦仪心情很是糟糕。

窦仪身旁一名身着绿衣的清瘦官员抬起手,用手肘轻轻顶了一下他,窦计相霎时反应过来,问赵匡胤道:“赵太尉,粮仓账簿何在?”

“账簿?”赵匡胤装作糊涂的样子,扭头问身后的李延庆:“李推官,账簿何在啊?”

李延庆轻声回道:“回太尉,账簿已经随州衙化为灰烬。”

“哦,你这么一说,某倒想起来了。”赵匡胤一拍脑门,笑着对窦仪道:“计相,滁州城破时,滁州衙门被那皇甫晖放火烧了,账簿自然也化成了灰,若是计相不信,可随某去瞧瞧原来的州衙。”

赵匡胤将锅甩给了死人,死无对证之下,窦仪却还不肯死心:“那,便去瞧瞧。”

原滁州州衙,位于滁州子城内。

滁州子城周长一里,地处滁州城偏西的一处小土山上。

窦仪提着官袍下摆,奋力爬上土山,却只看到满地断壁残垣。

真,真烧了啊...窦仪的面色霎时染上了一层黑灰。

看过烧成废墟的原州衙,窦仪借口身体不适,带着随行人员返回赵匡胤给他安排的住处。

“子平,此次滁州之行恐怕会无疾而终,我不知该如何向朝廷交代。”窦仪看着面前泛着波纹的深绿色茶汤,面露哀愁,他本就不善于财务,见到滁州如此光景,更是不知所措。

被窦仪称为子平的绿衣中年官员,名为薛居正,目前暂任行在三司判官,作为窦仪的副官,随窦仪南下征粮。

与不善财务的窦仪不同,薛居正为官二十载,大半时间都是在三司内任职,在盐铁、度支、户部三大部门都有过供职,可谓是精通财务。

薛居正一路行来,将滁州的民生百态看在眼里,很清楚滁州目前缺粮的困境,对于窦仪此番遇挫早有预料,也早就在心中打好了劝慰上司的腹稿,脱口而出道:

“滁州仅有三县,人烟稀少,本就贫弱不堪,即便稍有存粮,想来赵太尉也不愿上交朝廷,必会千方百计加以隐瞒,计相只需如实上报,想必朝廷也不会追责。

而且朝廷此番在寿州大捷,寿州城内有伪唐积存多年的粮草,我军缺粮的问题应有所缓解,即便滁州无粮,计相也大可不必焦心,扬州向来富庶,我等只需快马加鞭赶赴扬州,定能有所收获。”

薛居正在基层任职多年,各种蝇营狗苟见得多了,轻易就能看出赵匡胤刻意隐瞒实情,但他并不会声张,赵匡胤目前很得圣眷,不是他和窦仪能够得罪的。

“有子平宽慰,我就安心了。”窦仪面色终于平缓下来。

窦仪也是心里苦,他此番征粮,本不想这么快就来滁州直面赵匡胤,可扬州和江宁府之间就隔着一条江,随时有被南唐夺回的风险,驻守扬州的韩令坤已经给朝廷发了好几分急递,屡次催促朝廷派援军支援扬州。

而从寿州去扬州,又必须要经过滁州,所以窦仪也没办法,只好选择滁州作为第一站。

喝了口茶汤,窦仪吩咐道:“既然滁州无粮,那我等稍作休息,明日即刻南下扬州,子平,你现在就去与士兵们说一声,让他们做好准备。”

寿州与滁州之间夹着濠州,虽说濠州守军目前龟缩在濠州城内,但沿途也不乏小规模的南唐游骑出没。

为防意外,窦仪此番南下,枢密院调拨了两百精锐禁军随行护卫。

“是,下官这就去。”薛居正起身离开。

......

“马知州,跟在窦计相身后的那名绿衣高瘦官员,是何人?”

李延庆注意到了绿衣官员偷偷用手肘提醒窦仪,因此对他很感兴趣。

刚从旧州衙的废墟返回临时州衙,李延庆就找到知州马崇祚寻求答案。

“他啊。”马崇祚面露思索之色:“老夫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薛子平,薛居正,听说目前暂任行在三司判官。”

薛居正?这名字好生熟悉,自己应该是在后世的史书上见过,还极有名气...李延庆仔细在脑海中翻找,却始终也找不到相关记忆。

算了,暂且放弃...李延庆若有所思道:“这薛判官看起来很是精明,也许会对咱们的谋划有所阻碍。”

“薛居正在三司里任职十几载,咱们这些伎俩,他若是愿意细究,估计要不了几日就能戳破。”说到这,马崇祚却笑了笑:“不过薛居正为人宽简,不苛察,而且他与窦仪此番南下,最主要的目标还是扬州城的库藏,应当不会在滁州浪费太多时间。”

扬州之富庶,百倍于滁州。

韩令坤三月初兵临扬州时,扬州主官早跑没影了,扬州城不战而降。

当时,韩令坤还得意洋洋地向朝廷邀功,自称扬州城的库藏没有丝毫损毁。

“想来也是。”李延庆闻言稍稍放心:这事应该就这么过去了,而且有自己和赵匡胤在滁州,那窦仪和薛居正估计投鼠忌器,不敢深究......

果不其然,到了下午,薛居正来了一趟州衙,声称窦计相明日一早便会南下扬州,滁州衙门只需提供三餐吃食以及两日干粮即可。

收到消息后,赵匡胤召来知州马崇祚与推官李延庆商议,在会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明日,嘿,窦仪也还算知趣。”

马崇祚适时送上了一个马屁:“有太尉坐镇滁州,那窦仪自是不敢轻举妄动,除了即刻赶赴扬州,他别无他法。”

在赵匡胤的阴影下,作为滁州知州的马崇祚其实并无多少实权,甚至还不如李延庆这个推官。

赵匡胤笑着看向李延庆:“这还得多亏了李推官的妙计。”

“太尉过誉了,若非太尉派人将粮食连夜运出城外,下官所谓的妙计,也不过是空谈罢了。”李延庆也不贪功,而且这功绩也摆不上台面,对升官一点作用也没有,没有贪的必要。

三人一番互相吹捧,公廨内的气氛轻松融洽,一片祥和。

“此事已了,那就该说说捷报之事了。”赵匡胤面容逐渐肃穆:“寿州城破的捷报是昨夜到的滁州,如今我等正应该在滁州宣扬我朝天威。”

马崇祚附和道:“太尉所言极是,寿州城破,伪唐朝野俱将胆寒,我等正可借此良机,拉拢滁州豪强。”

看起来,这两位还不知道捷报为假,但自己决不能透露出去,如今也只能先照着赵匡胤的意思来...李延庆面色平静:“下官无异议。”

“那好,某一会便让书吏将捷报抄写几十份,送达滁州各乡,让滁州百姓都晓得我朝禁军的厉害。”

谈及禁军,赵匡胤心底骄傲油然而生,毕竟殿前司这一年多以来都是他在操练。

三位主官商量了一番细节,会议便宣告结束。

李延庆走出公廨,望着天空中积聚成团的黑色乌云,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对于朝廷伪造捷报的用意,李延庆能猜到几分,应该是攻破寿州城无望,朝廷想要用计诈取濠州城。

用意无非是好的,但手段却着实有那么点离谱,最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成效。

李延庆想起方才公廨内两名同僚的狂放,不由感慨:想必这番闹剧不光只是在滁州上演,淮南境内被周朝占据的七个州,目前应该都已收到所谓的捷报,伪造捷报的闹剧最后又该如何收场?

略加思索,李延庆便决定不再去想这些烦心事。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天塌了也是上边的人顶着,自己现在只是一介推官,何须操心这等大事?

而且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这推官衙门里,需要自己操心的事还多着。

不出所料,李延庆返回推官衙门,刚坐下,两名孔目官就迎了上来。

先是戴景递上了几分供状:“自推官离去后,下官共审讯了六名罪犯,这些便是他们的供状。”

李延庆接过供状,仔细翻看了一遍:“不错,辛苦戴孔目了。”

娄斌紧随其后问道:“推官,那位窦计相来滁州,究竟所为何事?”

看着娄斌求知若渴的小眼神,李延庆轻描淡写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窦计相此番是要去扬州彻查库藏,途径滁州罢了。”

原来他不是刻意来滁州,还以为窦计相这等高官来滁州,是要宣扬朝廷的新政...娄斌略感失望,眼神也随之暗淡,回道:“多谢推官为下官解疑。”

李延庆没去看娄斌,对戴景说道:“你上午说起过的吏转官的法子,我方才仔细思忖了一番,觉得还算可行,今日我便会寄信给家父,至于成与不成,我并不能做主。”

戴景顿时血压拉满,涨红着脸道:“推官英明。”

娄斌虽说勉强镇定,但李延庆仍能看到他因激动而颤抖的手指。

看样子,你两早就串通一气了,也算是坐实了我心中的猜测...李延庆平静地说道:“些许小事罢了,你们若能继续实心用事,助本官还滁州太平,往后论功行赏,绝不会少了你俩的功绩。”

戴景与娄斌偷偷对视一眼,眼中尽皆迸发出喜色,双双拱手道:“下官谨记,多谢推官提携!”

两位下属的小心思,尽皆在李延庆掌控之中。

不过李延庆并未感到一丝自满:这两人求官若渴,心迹表露无遗,加之这两人对自己的身份很是景仰,在自己面前不敢耍太多小手段,所以自己能轻而易举地看破他们的心思......

而面对与自己地位相等,甚至地位高于自己的赵匡胤时,自己就没法完全把握住他的想法......

李延庆俯视两位下属:“好了,各回各位,准备下午的审讯。”

“是。”两位孔目官齐声答道,声音洪亮有力。

下午申时末,李延庆完成今日的审讯任务,在两名孔目官的陪同下,又去了一趟州狱。

经过几日审讯,州狱之中目前只剩下百名不到的囚犯。

而且随着不少轻罪囚犯服刑出狱,李延庆的名号也逐渐在囚犯中传遍。

囚犯们都晓得,州衙里有一位李推官,把囚犯当人看,愿意为囚犯做主。

一见到李延庆,就有一名囚犯冲到牢房门口:“李推官,何时能轮到小的?”

李延庆脸上露出和熙的微笑:“不用急,顶多再有五日,你们皆可离开牢房。”

更多的囚犯听闻李推官到来,纷纷挤到牢房前。

不知是谁高呼一声李推官万岁。

好几处牢房就接连响起“李推官万岁”的欢呼。

“万岁”在此时还并未沦为皇帝专属,百姓遇到敬佩之人,时常会口呼万岁来表达心中激动。

声浪一潮高过一潮,过了半晌才逐渐停歇。

李延庆倒并不是激动,但在这种氛围下,心中不自觉地就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情绪。

执掌他人命运,确实能带给人快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