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灵异 > 非正式探险笔记 > 第478章 寻访

非正式探险笔记 第478章 寻访

作者:药到命无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1-01-01 00:58:31 来源:转码展示1

这世界疯狂的人何止‘三疯’一个,勇于挑战不可能的人比比皆是。mengyuanshucheng

捕风捉影,相信神话、传说、个人奇遇,有钱没钱出去遛遛,有人冒险是为求财、有人冒险却是因为钱太多。

档案袋里有单独的一份报告,讲述这牛皮卷的来历,报告中写到,资助寻找桃源岛行动的人,在地下拍卖行出手过一件东西,平平无奇的一根小树枝,竟然拍出天价。

这也是牛皮卷传说会被我们单位收录成档案的原因,有人成功找到了桃源岛,并从那拿回一件东西。

而那根小树枝,由一位国外私人收藏家拍得,单位的同事无缘参加寻岛行动,也没能在拍卖会上拍到那根树枝,但他们一直留意着那位收藏家的动静,发现在那人的家族中,出了一件怪事。

收藏家在拍到树枝的时候已近九十岁高龄,他花天价买根树枝,绝对不会是为了培养园艺爱好。

果不其然,在拍下树枝的当月,收藏家突然改了遗嘱,将全部遗产留给了表弟的孙子。

他表弟老来得子,儿子也是晚婚晚育的典范,所以孙子当时只有五岁。

富有的收藏家老先生,平时都不太和表弟一家来往,却突然将全部遗产留给一个只有五岁的小男孩。

这不寻常的举动,在律师、医生的共同见证下,压过了家族中反对的声音。

更巧的是这位收藏家几天后就去世了,后来有怎样的腥风血雨,报告中没提,只说这收藏家行为可疑,写报告的人怀疑他利用天价树枝‘移花接木’,重生在小男孩身上。

这个怀疑我也赞同,可惜树枝没了,小男孩也没做啥危害社会的事,这位前辈便停止了调查。

很多时候单位处理的案子,与伸冤无关,只为维持一种平衡,顺便能救的救,救不了的,也就作罢了。

换句话说,如果这位前辈提前知道收藏家要对谁下手,他会阻止,但已经被害的,只能看情况处理。

这位前辈在遗嘱曝光后也试图接近那个小男孩,可是他根本找不到那孩子的下落,估计是收藏家早有准备,提前就把孩子藏起来了。

这倒未必是为防着前辈,我觉得是防亲戚的可能性更大,怕他原来的那些继承人除掉突然冒出来的小男孩。

而且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这孩子不会公开露面,前辈盯着些日子,却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最后只能放弃调查,暂时结案。

快三十年了,陈年旧案,当初的小男孩应该已经是三十岁的成年人,报告里有名字,我顺手拿出手机搜了下。

不过没搜出符合条件的人,如今的通讯业发达,我立刻给吴键盘发消息,请他查下这个家族。

吴键盘查人的渠道和我不一样,我通过网络只能查到明面上的东西,他查找的范围可广了,没多大一会儿,他就给我回了消息。

这个家族现在的掌权人并非报告中提到的小男孩,而是收藏家的重孙子,报告中的小男孩十五岁时因病离世,他继承的财产,通过一系列操作,又回到了收藏家直系亲属的手里。

小男孩的父亲和爷爷则在多年前于车祸中丧生,他母亲改嫁,远去他乡,这一家子的命运可是够惨的。

类似儿童继承家产的事再没发生过,收藏家的孙子拿回遗产的时候都是中年人了。

我估摸着树枝确实有‘移花接木’之奇效,只是维持的时间不长,大概是有续命十年的效果。

而且只能续一次,不能反复使用,我向吴键盘说了声谢谢,然后在手写报告的最底下加了一句话,小男孩已于十五岁时死亡,未发现接续者,永久结案。

翻阅这些旧档案,我发现其中有一部分报告标的是‘暂时结案’,但后续并没有跟进,有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六十年都过去了,仍然是暂时结案的状态。

我顺便就把这些标暂时结案的报告放到一块,主要是好奇心作祟,我想知道这些案中人、案中事,现在怎么样了。

在旧档案库泡了半个月,白云那边时不时有消息发来,说她找到了‘白’的老窝。

但她没有立即行动,请我是不是要继续监视,我让她继续监视,别轻举妄动,先弄清她们有多少人,起码我们要掌握个大概数字。

最好知道她们在哪活动,通过什么方式招揽叛逆青年,又如何把白化病传染给他们。

白云做事谨慎,没有惊动‘白’,她们的活动一切照常,只是放弃了跟踪我。

可能是觉得我没啥价值,又或者是怕被我发现,她们得不偿失。

陈清寒那边还在挖掘当中,好像挺难挖,半个月了,他们连墓门都没摸着。

包子给我发消息,说她快发芽儿了,前期挖掘工作用不着她,也没有文字出土给她翻译,手机信号又不好,她的娱乐只有数蚂蚁和数星星,白天数蚂蚁、晚上数星星。

偶尔能给我发送消息成功,就要乐上半天,向我抱怨陈清寒带头‘孤立’她。

参与任务的人和从当地雇的工人,都拿她当孩子,她无法融入‘大人’的世界,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她穿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去挖掘现场,说要帮工人一起挖土,哪还不叫人给赶走?

她问陈清寒关于天女族的事,问得少了陈清寒还回她,问多了,他干脆假装失聪,问好几遍他才慢悠悠回她一句‘啊?你说什么?’

她养父给她打电话,叫她乖乖地,别给同事添乱,把小丫头委屈得不行。

这次出门队伍里没有她的同龄人,她又是个安静不下来的性子,在荒山野岭里一待就是半个月,不能逛街看电影吃美食,逍遥惯了的人,觉得无聊乏味太正常了。

包子对这一行充满幻想,以为像电影似的,三分钟一个包袱、五分钟一个特效。

上次短途任务,确实是惊险连连,但那不是这份工作的全貌,无聊的时间挺多的,像甘泉和萧长风,经常在野外一蹲几个月而毫无收获。

等小丫头接触这个行业的时间长了,自然知道她心中的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

我整理出来的‘暂时结案’旧档案,有厚厚一叠,我向领导直接打了申请,希望总结一下这些案卷,这不是打几个电话能解决的,所以需要正式申请。

上边批了,允许我重新调查,其中也包括牛皮卷的报告,虽然小树枝的事结了,但当年参与寻找桃源岛的人还可能健在,我想去找这些人谈谈。

所有旧档案里,就桃源岛上的居民,最像我们要找的一族。

还有牛皮卷家族,也许他们知道些什么,是牛皮上没写的。

他们家的后人在华夏经济复苏的时候回来过,我请单位的同事帮我查了那个人的信息。

牛皮卷的作者叫于苇,将牛皮卷带回华夏的人叫于伍,他回到华夏投资办了个厂,就在沿海地区,专门加工烤鱼片。

1999年,于伍返回国外,从此再没回来过,好像是他听信了谣言,说世界末日将到,他赶回去和家人在一起,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回去的中途受了风,他回到那边就口眼歪斜,中风入院。

他在国外入院治疗的信息都被单位的同事查到了,他们一家还搬过家,新地址同事也发到了我的手机上。

于伍中风后,开始由他父母照顾,十年前他父母去世,他便将城里的房子卖掉,独自一人生活在乡下。

他倒不差钱,雇了护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这些年恢复得也不错,并没有瘫痪在床。

我拿着他的资料和地址,买了飞东南亚某国的机票,他当地交通实在不怎么样,我费了些波折才找到他在乡下的住处。

这边海岛很多,于家人原本生活在马来,于伍生病后,他父亲带着他们一家人搬到这个国家做生意,这地方是岛,guo,离印尼很近的国家。

99年于伍40岁,如今二十过去了,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找到他的住处时,他正在院子里浇花,热带气候特别适合养植物,没来前,我从他生活在特别‘乡下’的地方,就像旅游图册里,那种全是茅草顶的木板房,或普通砖房的村子。

到了地方我才发现,这里其实不算‘村’,只是城外的别墅区。

小区幽静,虽然房子全是平房,但房前花园、房后泳池,窗户对着海平线,是正儿八经的海景房。

于伍和照片里的样子没太多差别,就是白头发多了、皱纹深刻了。

我用汉语问他是不是于伍,他离开华夏这些年,汉语却没有生疏,说他是,问我有什么事。

我说想了解下牛皮卷的事,关于他家祖上,无意间登上桃源岛的事。

于伍立刻瞪起眼睛,看上去很警觉,我叫他别误会,我不想寻找桃源岛,就是想了解整个故事,写成小说!

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我是无师自通,我跟他说我是游客,在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路上遇到一个人,喝多了吹牛,说起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一次探险。

探险活动缘于一张牛皮卷,上面记录了一位渔夫的奇遇,后来有人相信上面的故事,组织人去寻找。

他说得有鼻子有眼,酒桌上的人差点就信了,这人见别人不信,就说他有证据。

听到这,于伍的表情总算有了微秒的变化,产生了几分兴趣,不过这‘兴趣’里更多的是紧张。

他在期待听到什么‘线索’?

“他的证据足以让在场的人对那次探险深信不疑,我给他塞了不少钱,他才肯把您的信息透露给我。”

于伍的嘴角还是有点歪,有表情的时候特别明显,我好像曾听说某些地区的人,管中风叫‘笑病’,因为病人的后遗症,就像总在翘着一边嘴角笑。

于伍的嘴角抽了抽,一只手拿着浇花的水管,另一只手垂在身侧,他扔掉水管,请我进屋坐。

他走路的时候还是能看出一条腿不太利索,迈步时有点拖地,但总的来说,他恢复得相当不错,起码不需要拄拐杖,也不用人扶。

房子门前的台阶很矮,方便他抬腿迈上去,不会感觉吃力。

别墅的装修不用说,特别欧式,屋里铺着地砖,还是磨沙的,可能是怕他滑倒,装修的时候特意选的这种地砖。

别墅区的好处是家家都有院子,中间还有大片空地隔着,关起门来,说什么邻居都听不见,只要不打翻天,没人能听见这家发生的事。

我跟着于伍进了屋,小区的治安可能很好,他前后院的门都没关。

我这趟出来特意买了旅游装,大花长裙配麻布包,头上还戴着遮阳的大草帽,手上套着六只镯子,一动胳膊就稀里哗啦响。

于伍或许是被我的外表欺骗了,他渐渐放下戒心,说我不该打听这件事。

我说我是作家,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充足的好奇心,听到这样的经历,不能不动心,一定要来见见传说中的人。

我说这个地址,是他原来房子的买家告诉我的,他没怀疑,他搬到这来之前,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卖给了亲戚,所以向那位亲戚打听,就能得到他的新地址。

于伍叹了口气,好像挺无奈,正常来说亲戚不会把他的地址随便给陌生人,但他没有怀疑,说明我蒙对了,他这门亲戚在某些情况下,是会出卖他的地址的。

关于亲戚的话题我们没有展开,他一声叹息带过,说他没什么好说的,牛皮卷上的内容就是全部。

我说反正是小说素材,他不必有心理负担,就当是借助这个媒介,将心中的故事讲给世人听,我会用化名,以及更改地名的方式,保护他的个人**。

于伍听着听着,忽然问:“那个人,拿出的是什么证据?”

他果然很在意这件事,不放鱼饵是钓不到大鱼的,我想了想,装作回忆了一下,说:“嗯……是一个木棍,哦不,是树枝,那东西可神奇了,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