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飞絮归何处 > 第22章 愛子将出继

飞絮归何处 第22章 愛子将出继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3 15:12:29 来源:文学城

大唐贞观九年阴历五月初六(西元635年阳历六月二十五日),太上皇李渊崩逝,享寿虚岁七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他的皇帝儿子李世民特为他营造献陵,完工后,在阴历十月为他送葬。

对于身处九嫔之中充容地位的杨絮而言,太上皇在不在世本应毫无影响,她只在过年的宴会上远远见过太上皇而已,对太上皇根本没什么印象。然而,杨絮万万料想不到,太上皇临终前半强迫皇帝许下的一句诺言,竟会改变爱子福儿的名份!

太上皇的葬礼过后,自称以仁孝治国的皇帝李世民就在某一次对杨絮谈起父皇时,告知杨絮:为了完成父皇的遗愿,等到福儿封王那年,将正式宣布出继福儿给隐太子李建成...

杨絮听了,如遭雷击!她立刻抗议道:“为什么?皇上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要把福儿过继出去?”

“你应当看得出来,朕有多么疼爱福儿!”李世民由衷喟叹道:“其实,朕也宁愿留着福儿,出继别的儿子。问题是,朕别无选择!”

原来,在李福的同父异母兄长之中,年龄最接近的本有燕贤妃所生的第十一皇子李嚣,还有周婕妤生的十二皇子李简,只可惜他们俩皆已不幸夭折。此外十岁以下的只有八皇子李贞、九皇子李治,以及十皇子李慎,而李治是嫡子,李贞、李慎则分别是燕贤妃与韦贵妃目前仅有的儿子。

“嚣儿去了以后,燕贤妃一直很伤心,朕铁定无法说动她割舍贞儿。何况,贞儿也大了,明年就十岁了。”李世民解释道:“至于慎儿,恐怕会是朕与韦贵妃唯一的儿子,因为韦贵妃年龄比较大一点,大概不容易再有了。相对而言,你不但还年轻,而且御医说你很健康,可以再生---”

“再生并不一定生儿子!”杨絮反驳道:“万一将来,福儿也还是皇上与臣妾唯一的儿子呢?”

“可是不管怎么说,至少你跟突利生了贺逻鹘,福儿不是你唯一的儿子。”李世民辩解道。

李世民若是不提贺逻鹘还好,一讲到贺逻鹘,杨絮就不禁眼泪汪汪起来。

“多亏皇上还记得贺逻鹘!”杨絮满腔激动,哽咽道:“三年前的春天,絮儿进宫服侍皇上,狠心把贺逻鹘留在顺州。我们母子,已有三年多没见过一面了!”

“朕知道你为了朕,抛下了母子之情。朕会铭记在心!”李世民赶紧温存哄劝道:“等到贺逻鹘一成年,朕马上会给他加官进爵。别哭了!你放心!福儿就算名义上过继出去,朕还是会让他喊你娘。所谓过继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让隐太子有人祭祀,隐太子妃有人奉养而已。将来福儿封王,朕会特别多给他食邑,嘱咐他要奉养隐太子妃与你两人。这样,福儿只是多了一个母亲,他仍然是你的儿子。你就当他认了一个干娘嘛!”

“真的只像是他认了一个干娘?”杨絮狐疑问道。对于李世民,杨絮已经变得像二姐杨吉一样,越来越了解他擅长以巧言安抚女人,而不敢轻信...

“当然!”李世民保证道:“朕会教福儿喊隐太子妃干娘。再说,隐太子妃深居长乐门内,福儿不可能去她那儿住。朕要先给福儿封王再过继,就是要让福儿到时候有自己的王府,不必去跟她住。一旦福儿出京之藩,那就离她更远了。福儿等于照样是你的儿子。”

杨絮听得出来,李世民在试图做到两全,一方面遵从父皇遗训,表面上过继一个儿子给隐太子,而另一方面,又在台面下运用各种方式拉开福儿与隐太子妃之间的距离,好让福儿幼年时继续承欢于生母膝下,长大以后也能对生母尽孝。既然,杨絮体会出了李世民的苦心,就自觉不宜再唱反调了。同时,她对于隐太子妃颇感好奇,故而改以温和的语气问道:“隐太子妃,她自己没有儿子啊?怎么连庶子也没有呢?”

李世民一听即知,絮儿并不清楚玄武门之变的详情。显然,吉儿守口如瓶,从未告诉玄武门之变时人在塞外的絮儿:隐太子与齐王的稚龄儿子们全数被诛。这使得李世民内心很感谢吉儿的口德,却也为此而烦恼:该如何答复絮儿这个问题?

“嗯!”李世民终究仅仅含糊应了一声,没有正面回答,就转变话题说道:“如果你愿意见她,朕可以让你去一趟。”

“好啊!”杨絮点头回道。她的确很想见一见福儿未来的干娘。

数日后,杨絮乘上了李世民派太监抬来的露天轿子,前往长乐门。这是宫苑最偏僻的角落之一。长乐门内的院子与房舍都相当狭小。

当杨絮第一眼见到郑观音,她立即联想到了“大家闺秀”这四个字。尽管郑观音身上没有绫罗绸缎,穿的是丝织品之中最粗糙的绨缯所缝制的双层夹棉衣裳,却不掩极度高雅的气质。

这一年,郑观音虚岁三十七,眼角难免略有鱼尾纹,脸颊也瘦削得稍显凹陷,但是不失端丽。杨絮很容易想像:柳眉、凤眼、直鼻、樱唇的郑观音从前在肤质较为柔嫩的青春年华,必然是个淑韵娉婷的清秀佳人...

郑观音举止娴雅,讲话的声调也很温柔,软软的河洛口音,听来有些像祖籍弘农但生于洛阳的杨洛湄。不过,郑观音出身于河南望族荥阳郑氏,乃是正宗的河南人,难怪比起语调只是略受河南人影响的杨洛湄,郑观音的河南腔颇为浓郁。

郑观音虽然容貌略逊杨洛湄一筹,但与杨洛湄同样是女人中的女人。或许由于杨絮本身具有不让须眉的飒爽性格,她对额外女性化的同性总会顿生一种类似相反相吸的好感。杨絮对杨洛湄只因是情敌,才宁可避而远之,那么杨絮对郑观音,即可放任好感进展为友情了。

在渐寒的初冬时节,郑观音以暖身的金橘蜜汁姜茶招待杨充容,又请杨充容吃她亲手做的柿饼。杨絮坐定了,也注意到了这简朴的小厅之中毫无摆饰,但有好几样盆景,其中包括柿子与小金橘的盆栽,果实累累,显得生机盎然。杨絮不由得暗赞:这位孀居的大嫂尽管节约,倒是很会过日子呢!

郑观音做的柿饼味道香甜。杨絮自不免开口称赞,接着又客套了几句,才慢慢切入正题,表示皇上有意将充容所生的十三皇子福儿在封王之后过继给大嫂。

郑观音乍听之下,稍微怔了一怔,才委婉开口回道:“皇上的美意,臣妇感激不尽!只不过,臣妇节俭度日惯了,并不需要十三皇子奉养。将来十三皇子有了食邑,理应多孝敬生母,以报答充容娘娘对他的生育之恩。”

杨絮听出了郑观音的温言软语之中,隐含一种坚忍的骨气,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划清界限,决不接受杀夫仇人施舍!这使得杨絮对郑观音颇感钦佩,反而变得很愿意让福儿代父赎罪,将来为这位可怜又可敬的孀妇送终了...

于是,杨絮诚恳说道:“大嫂别这么客气!我对大嫂一见如故,因此,很希望大嫂收我儿子作干儿子。请大嫂忘了他是皇上的儿子,只当他是我儿子。”

郑观音听呆了,暗自惊叹:真是意想不到,自己压根没提李世民,可是内心对李世民永难磨灭的痛恨,竟被杨充容看了出来!更意外的是,尽管如此,杨充容并没有站在李世民那一边,为李世民说任何好话,却透过了间接的言辞,表示秉公认可了这份仇恨,但还是心甘情愿出继亲生儿子!这位杨充容,真是个心胸格外宽大的奇女子啊!

杨絮见郑观音沉默不语,就接下去殷切说道:“只要大嫂不嫌弃,从今以后,福儿就是我们两人的儿子了。”

刹时之间,郑观音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点点头。同时,她抑制不住夺眶的泪水...

在郑观音的泪眼前,恍惚浮现出了李建成俊秀的面庞,定格在武德九年(西元626年)仲夏,他虚岁三十八的壮年形象。在郑观音心目中,李建成是天下最完美的男人!自从大业十年(西元614年)暮春,洞房花烛夜初见,郑观音就痴痴爱上了比自己年长十岁的李建成。她一点也不在意自己嫁作继室,虚岁年方十六,就得成为前房子女的继母。只要是李建成的孩子,郑观音就认定了也是自己的...

然而,郑观音从不想要并非李建成血脉的孩子,更绝对不要残杀了李建成的凶手的骨肉!即使是为了要有男丁来延续李建成的香火,郑观音也宁可选择李建成某个同父异母弟弟的儿子。假如李世民派来谈论过继皇子事宜的是另一名妃嫔,郑观音必会坚持婉拒到底,不惜大胆违抗圣旨以及太上皇的遗教!偏偏,来的是杨絮,而郑观音对杨絮,也恰似杨絮对郑观音,感觉特别投缘...

基于一种奇妙的缘份,这两个女人都抛开了原有的成见。李福未来要奉养两位母亲的命运,就在这一天决定了...

本章叙述郑观音是李建成的继室,乃是因为他们俩相差十岁,李建成虚岁二十六那年娶郑观音,由于当代人们皆早婚,他在那之前不太可能没结过婚。未来要是有机会撰写李建成与郑观音的故事,作者将会编排郑观音是继室。

另外,本章提到的皇子与他们的生母,唯有周婕妤生李简是笔者根据史书的“后宫生简”与昭陵陪葬名单上有一名三品婕妤周氏而杜撰,其餘都是完全依照史书记载。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五部,女主角是大隋末代的淮南公主杨絮。连载期间定于中国的周五与周日(美国的周四与周六)更新,尽管偶尔会提前。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情节发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愛子将出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