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飞絮归何处 > 第19章 升入九嫔列

飞絮归何处 第19章 升入九嫔列

作者:韶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1 11:33:51 来源:文学城

贞观八年(西元634年)仲春,当突利可汗的三周年忌日来临,他的遗孀杨絮虽然已入大唐后宫,却私下在卧房内挂起了自己为他画的肖像,以鲜花、香烛祭奠。对于突利,杨絮总记着自己在他生前对他不够好,因此怀有挥之不去的歉意;也不免为了自己在守满夫丧之前,就已经**于李世民而倍感愧疚...

这一天过完了,杨絮曾经发誓要为突利守的三年丧期就算届满了。她将这三年以来惯穿的暗色、素色衣裳都收了起来。次日清晨,她还在考虑要穿哪一套彩色宫服,就有宫女进来禀报:“皇上刚派了人来通知,大约一个时辰以后,皇上会遣使来下诏,晋封婕妤娘娘为嫔。请娘娘尽快梳妆打扮,穿好一套礼服,准备迎接御使!”

杨絮并不太意外,因为早在三、四个月之前即已风闻,九嫔之中有一位姓郑的充容病逝,获得追封为郑贤妃;尽管,那发生在杨絮跟皇帝閙僵了以后,杨絮自觉已失宠,但杨絮的二姐杨吉却铁口直断:皇帝一定会把充容之位留给絮儿。果然,身为淑妃的杨吉猜对了。

在杨絮身穿碧绿底色绣银花锦缎礼服,跪听御使宣读诏书的时刻,她注意到了其中内容只字未提受封之人的名字或家世,只是简述从此晋封杨婕妤为杨充容。杨絮据此推断,宫廷档案仍然不会记载自己的真实身份。她不由得为此颇为气恼!

毕竟,杨絮原为前隋的淮南公主,而她顶替的杨婕妤只是前隋宗室女,这种安排等于迫使杨絮降尊纡贵。假如李世民事先说明要这样做,杨絮恐怕宁愿不入后宫!偏偏,李世民并未告知;等到杨絮从二姐口中获悉了实情,木已成舟。况且,杨絮明白长孙皇后为何不愿让皇帝公开收继突利可汗的遗孀,无法去据理力争,只得认了!

杨絮跪收了封嫔的诏书之后,依照宫廷礼节,她必须在皇帝指定的时间、地点到帝后二人面前去谢恩。于是,她在这一天下午前往御花园中的迎春阁。

迎春阁顶层的三楼四面开着落地窗,可观周围株株杏树枝头开满的淡粉色繁花。甚至有些杏花瓣随着阵阵春风飘进来,显得春意盎然。杨絮就在这满楼春景之中款款下跪,面向端坐的帝后两人,行礼如仪。她注意到了皇帝似乎在努力摆出严肃的表情,却掩不住眉梢眼角的笑意。这使得杨絮当场感受到了,李世民对絮儿依然很有情...

礼成之后,政务繁忙的皇帝李世民表示还有很多奏章要批,匆匆离去。他的皇后长孙无忧则挺着隆起的身孕,继续坐在椅背雕有两只镀金凤凰的华丽椅子上,面对站着的杨絮。

杨絮以为长孙皇后也会马上离开,不料,长孙皇后却吩咐周边侍立的宫女、太监们都退下,明言要与杨充容单独谈话。杨絮唯有站在原地,静候长孙皇后赐教。

等到宫女、太监们都退出去了,长孙皇后就肃然问道:“充容,本宫听说,你曾经请求皇上,在突利可汗三周年忌日之前,都不要再去你的寝宫。可有此事?”

“这———” 杨絮迟疑了一下,就点头承认:“是有此事。”

“你怎能那样对皇上说话呢?”长孙皇后蹙眉责问道:“你既然进了后宫,就是皇上的女人,怎能对皇上强调你的过去?”

“回皇后,”杨絮顿觉冤枉,忍不住辩解道:“据充容所知,皇后娘娘崇尚儒家思想,而儒家礼教规定,妻子应为亡夫守丧三年。尽管礼教规定的三年是虚数,实际守滿二十七个月即可,但是絮儿发过誓,要为突利守滿整整三年。再说当初,皇上遣使到顺州去,原本是说要絮儿先进皇宫居住,等到絮儿守满了夫丧,才正式受封入后宫,并没有说要在刚入宫的时候,填补一个婕妤的空缺。”

“要你一进宫就补上杨婕妤的名额,乃是本宫的主意,皇上不想对你直说,怕你心里会难受。”长孙皇后据实以告,又殷切说道:“皇上非常尊重你!他真的等到了突利可汗三周年忌日过后,才正式晋封你为嫔。你呀,可要感恩图报,好好伺候他!免得他总要去找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女人!”

“皇后说的可是海陵郡王妃?”杨絮明知故问。

“除了她,还有谁?”长孙皇后喟叹道:“为了避免她长期受宠,传扬出去,会破坏皇上的清誉,本宫可真是煞费苦心!就说你递补的这个嫔位吧!追封郑贤妃的郑充容,有个姿貌绝姝的堂姐;本宫曾想为皇上聘她堂姐入宫,来压倒海陵郡王妃。本来,要册封她堂姐为充华的典册都准备好了,偏偏,谏议大夫魏征发现这名美女已有婚约,而皇上是纳谏明君,就听了魏大人的谏言,打消此念。后来,郑家为了感戴皇恩,另外送了一名女子进宫,那就是郑充容。本宫请皇上给了她排在充华前面的充容之位。只可惜,郑充容并不如她堂姐貌美,也就没能转移皇上的恩宠。这些年来,皇上只有在你刚进宫那几个月,冷落过海陵郡王妃。若不是你央求皇上,等突利可汗三周年忌日过了再去找你,那么,本宫早就可以不必再为海陵郡王妃而烦心了!”

杨絮听得出来,长孙皇后误解了皇帝与絮儿之间的互动,也高估了絮儿对皇帝的吸引力。虽然这让杨絮很有面子,但是她生性心直口快,宁可讲出实情,就开口澄清道:“皇后娘娘!其实,皇后娘娘有所不知。”

“哦?”长孙皇后讶然问道:“你想告诉本宫什么呢?”

“是这样的,半年前,絮儿请皇上等过了突利可汗三周年忌日再来,说的根本是气话。”杨絮坦然答道:“因为在那之前,皇上就越来越少来找絮儿了,所以絮儿故意激将。想不到,皇上竟然当真答应了。或许,那正合皇上的心意呢!皇上实际上为絮儿冷落海陵郡王妃的时间并不长,算算大概总共只有三个月而已。如果,皇后娘娘希望充容今后能够胜过海陵郡王妃,充容只怕,会让皇后娘娘失望!”

“原来如此!”长孙皇后感叹道:“看来,本宫是白高兴一场了!本宫原以为,后宫总算有了一个压得过海陵郡王妃的女人。”

“皇后娘娘何必太在意海陵郡王妃呢?”杨絮眼看长孙皇后神色苦闷,也留意到了长孙皇后忧虑之中的盲点,好心想劝皇后想开一些,就未经考虑,顺口直言道:“听淑妃姐说,皇上宠幸海陵郡王妃,已有七八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倘若有人要传流言,早就传出去了,也早就来不及阻止了。反正这只是皇上的名誉问题,只要皇上本人不介意,皇后又何必替他操心呢?”

长孙皇后听得怔住了!从没有一个妃嫔,敢在她这位后宫之主面前这般放言无忌!

所幸,长孙皇后以贤德著称,不会轻易动怒。她保持着温和的仪态,好声好气回道:“本宫怎能不为皇上操心呢?本宫忝为他的皇后,理应为他打点一切。本宫在这世上的每一天,都是在为皇上而活啊!”

杨絮听了,当下记起了二姐说过,长孙皇后曾在皇帝某一次重病时,随身携带一包毒药,准备万一皇帝有不测,即不独活!显然,长孙皇后深愛皇帝,甚至不惜为皇帝放弃她本身的生命...

长孙皇后对皇帝情深义重,很令杨絮感动。只不过,杨絮也不禁暗中质疑:皇上可绝对没有在为长孙皇后而活,也必然不会为长孙皇后而死啊!长孙皇后在生死相随这方面,可谓完全一头热,是否太划不来了?

就在杨絮心怀困惑,不知该如何回应此言的时刻,长孙皇后接下去一板一眼说道:“这后宫之中每一个女人,都应当为皇上而活。即使你曾在塞北住久了,养成了比较开放的习惯,如今你既然属于皇上的后宫,也就得要学会收敛。从今以后,本宫不准你再对皇上说气话!也不准你对皇上失礼!照理说,你生于前朝宫廷,小时候总该读过《女诫》。本宫要你铭记在心: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一般女人对男人,都该有这种卑微的态度,更何况,你是在侍奉皇上!”

“是!”杨絮碍于皇后地位崇高,不得不点头答应,但她心中很不服气,暗想小姨曾经引用《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小姨对《女诫》某些部份还算认可,不过对全文评价并不高,更从未拿来当作行为准则,而小姨照样深受父皇宠爱;由此可见,《女诫》并非女人必得念兹在兹的宝典。

由于杨絮在初入发育期之时,曾有一年在江都行宫天天请小姨陈婤授课,陈婤开阔的思想留给了杨絮很深的影响。加上自从江都兵变之后,杨絮见过了许多世面,又体验了突厥文化,未免难以接受汉族儒家男尊女卑那一套狭隘论调。

杨絮默默冷静分析,发现《女诫》之类教条对女人并没什么好处,真不懂长孙皇后为何要奉若圭臬?然而,杨絮自知身份仅仅是充容,不能顶撞皇后。于是,她在表面上恭聆长孙皇后的教诲。

至于杨絮的内心,却正在悄悄思量:既来之,则安之!絮儿已经封了嫔,没退路了,不如就在后宫好好过日子吧!要是将来皇帝依旧偏愛杨洛湄,很少来找絮儿,那么,絮儿也不必稀罕他来!就当作进宫是来多陪陪二姐也罢。总之,千万别像长孙皇后这般自苦...

有了这番领悟,杨絮在向长孙皇后屈身告退之后,忽然发觉,迎春阁外面的杏花美景望似更加赏心悦目了...

本章提到一位追封郑贤妃的郑充容,乃是因为史书《唐会要》的昭陵陪葬名单包括一位郑贤妃。奇怪的是,别的史书都没写郑贤妃。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唐会要》写错了,把“贤妃徐氏、才人郑氏”弄反了,才写成了“贤妃郑氏、才人徐氏”。这种可能性其实很高,因为原为充容的徐惠去世后获得追封贤妃,所以贤妃是徐惠最终的封号,《唐会要》不该把她记作才人。不过话说回来,假设真有一位郑贤妃,她应是身后受追封为贤妃。看看别的史书都没提她,可见她生前并没有名列四妃之一。

关于郑贤妃,本书作者考虑再三,结果选择写她本是充容,病逝后受追赠为贤妃。这样,杨絮刚好递补充容的位置,而后来杨絮封妃,充容之位就给徐惠,可与正史衔接得天衣无缝。

本书是《末代公主》系列第五部,女主角是大隋末代的淮南公主杨絮。连载期间定于中国的周五与周日(美国的周四与周六)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情节发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升入九嫔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