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废太子重生记 > 第4章 兄弟和睦出宫去

废太子重生记 第4章 兄弟和睦出宫去

作者:冰水中的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06:31:40 来源:文学城

索额图看着面前尽显威仪的太子,心中五味杂陈,真是什么滋味都有,胤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上目前可不缺儿子啊!再说皇子会越来越多,自己没事跟明珠斗,只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上正值壮年,太子一系确实也不能太活跃,还是老实呆着吧!虽然还是觉得太子想太多了,皇上如今如此看重太子,何不借机揽上大权,且便是低调也不能太过。但太子如此慎重,不由得索额图不多想,自己到底是被眼前的风光迷花了,忘记了父亲临终谨慎的遗命?还是太子太过保守谨慎……

虽对太子的想法不是很赞同,但是毕竟现在小主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索额图觉得这位祖宗还是应该顺着。

“保成,怎么回事?”康熙看着儿子心情不好,他也派人查了,原来索额图的门人打着索额图的名号在外面乱来,传到太子耳中,这孩子眼里揉不了沙子,自然对索额图不满。看着太子略显义愤的样子,康熙不仅没有失望,反而觉得这样的太子更加有真性情,只是自己还得再教导教导,为君者,不可以就这点子小事情斤斤计较!上位者当心胸宽广。

“汗阿玛,您说怎么能让身边的奴才不打着自己的名号在外面作恶?”胤礽故作气愤道。曾经自己过于追求完美,结果忽略了很多,其实他并不需要那么完美,太子是需要有些不足跟缺点的。一个一直很完美的太子,会给君王造成压力的。自己不仅要不足,还要偶有瑕疵。

康熙难得看到儿子苦恼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过后,开始给儿子教授御下的方法。又告诉他水至清则无鱼,君主有时候既要信任忠臣,也要包容奸臣佞臣。为君之道在于权衡,在于知人善用,便是奸臣也有办实事的时候。

胤礽似懂非懂的带着崇拜眼神样康熙很是开心,自己这个完美儿子原来也有解不开的问题啊!这个表情真是太可爱了!

“汗阿玛,今儿个我们吃锅子吧,叫上大哥,三弟、四弟、还有五弟,儿子今儿个想吃涮锅了!”胤礽突然提议,循规蹈矩的太子自己已经做得太久,偶尔不合规矩一点,也是少年本性。前阵子诸多嫔妃被训斥,众皇子格格遭到牵连,当日皇上突然检查之时,身边只有自己,众位嫔妃又不傻,自然知道是太子上了眼药,一众兄弟姐妹看着听着自己的额娘被如此谩骂,心中怎能不难过,但自己也得给他们一些个甜头看看,不能逼的太狠。想来汗阿玛最近最自己太过关注,其他皇子心里估计又在诅咒自己了。

康熙想着确实好久没有跟儿子们一起吃饭了,于是就点点头,就让御膳房准备,没一会儿,几个阿哥也来了。

几个阿哥难得跟康熙一起吃饭,都很兴奋,只是皇长子一听是胤礽的提议,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却依旧不舍放弃这个跟康熙在一起的机会。

“前儿个,偶然听几个嬷嬷聊天的时候,原来外头的人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冬天的时候,一个特腾腾的锅子,一家人吃着聊着,很是热闹,儿子就觉得别有一番滋味,虽然也知道多少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汗阿玛就容儿子放肆一回,儿子以茶代酒,恭祝汗阿玛身体安康!大哥还有弟弟们学业有成,以后为汗阿玛分忧!我们兄弟同心,帮助汗阿玛建立大清盛世的万世基业。”胤礽在吃了几口之后,突然站起来,端起茶碗朗声道。身为太子本就是兄弟们羡慕嫉妒的对象,胤礽想做的只有保持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至于其他,胤礽并不怎么在意,本来起点就不同。

胤褆等人自然在康熙欣慰的注视下,连连点头称是。

因为胤礽的话感动了的康熙,于是康熙就时不时让人给几个儿子布菜,胤褆等人也说着吉祥话,然后开始边吃边聊起来,胤礽说,三弟读书最用功,自己也很佩服。胤祉说大哥骑射很好,自己很羡慕。胤祺说四哥字写得好。胤禛说太子很聪明,师傅们常夸奖……最终话题又引导康熙身上,都是康熙找的好老师,都是他的安排……谢谢汗阿玛什么的,汗阿玛国事繁忙注意身体什么的……

胤礽深深地明白自己的这些个兄弟可都不是省油省油的灯,自己要压制是不可能的,所以还不如看着他们竞争,闹得越大越好,自己只要不被汗阿玛厌弃就足够了。

宫里头难得这么热闹的吃顿饭,即便不合规矩,在康熙心底还很很高兴,就没有人敢说规矩什么的,反而康熙最近很得意自己的儿子之间相处和睦,觉得他们个个都是好的,当然康熙心中最好最得自己的心意的依旧是保成,这孩子不仅跟自己长相最为相似,而且更是自己照顾教养的,其他人怎么可能比得上?

胤礽早已吸取前世的教训,不会表现的那么完美,偶尔还会表现出顽皮、淘气的样子,甚至偶尔还会恶作剧,但是他不会主动插手朝政,哪怕帮康熙念折子的时候,也是认真的听着康熙的给自己讲解。胤礽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老四继位之后,会那么亲力亲为,一日万余字的奏章,毛笔的……难道没注意康熙很多事都没有亲力亲为么?想来就顿觉不可思议,胤礽觉得史书上记载的也很有道理,老四确实是把自己累死的。可是一个君王其实并不需要这么累,就能够做的很好,自己什么都做了,那还养那个朝臣做什么?

“汗阿玛,您要出宫?”胤礽虽然没有在康熙面前安插眼线,可是他身边的人都是康熙安排的,对于自己儿子想要出宫体察民情的愿望,康熙早就知道,便故意在他面前流露出自己要出宫的样子,于是当胤礽看到便装打扮的康熙,两眼放光的样子,还是逗乐了康熙。

康熙已是一个眼神,就有内侍拿了衣服给太子换,胤礽也不推辞,赶紧乐呵呵换了衣服。就装作高高兴兴的跟康熙出宫了,十三岁的自己还只是一个少年,所以也该有些孩童的率直。

微服私访对康熙而言,那是早就轻车熟路了。他对着显得兴奋的爱子介绍着京城的盛况,又回答了儿子的各种问题,又在儿子的提醒下,买了一大堆东西,准备回宫送人。在康熙看来,太子就是贴心,礼轻情意重啊!

“儿子瞧着这块玉佩还好,阿玛你带上,您带的那个太扎眼了。”路过一家玉器店,胤礽进去买了一块玉佩递给康熙。

康熙低头一看,想想也是,他们扮的是普通旗人父子,自己这块玉佩确实是有些张扬了,于是笑道:“那就把换下的赏了你了!”

“阿玛怎么那么懂儿子的心,知道儿子看上这块玉佩好久了!”胤礽也不推辞,笑着将它放进腰间的荷包里。

康熙看着俊朗的儿子,保成初生时的样子似乎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已经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一贯严谨骄傲的儿子难得流露出的孩子气,康熙心里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又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想当初他们是那么恩爱,这才有了综合二人优点的保成,保成长相七分酷似自己,但是还有两分依稀有芳儿的样子,保成是她给自己留下的最好的礼物。

“阿玛,我刚才问了,这家茶馆的茶还不错,咱们去瞧瞧吧?”胤礽曾经也跟康熙出来过无数次,因此对于康熙的爱好,也是很了解的。

看着儿子满眼亮晶晶的样子,康熙就什么都没说,就径直进了茶馆。

进了茶馆,胤礽扫了一圈,愣了一下,拉拉康熙,指指茶馆一角,康熙也看见了,于是直接走到角落的一张桌子上坐下,不顾同桌那个人惊讶的样子。

“张大人,我跟阿玛出来转转,没想到您也在这里,别打扰您吧?”胤礽自是认得张英太学士,康熙比较信宠的汉臣,更是自己曾经的老师,六岁之前胤礽是由康熙亲自启蒙教导的,六岁之时,康熙几样太学士张英、李光地做他的老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掌管太子詹府。张英、李光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在教导自己,可是师生的名分还是有的。胤礽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之前虽然高傲,不通世俗,但是也未曾过多的得罪他,于是还算礼貌的点点头,太子爷没点儿傲气,哪能是太子爷么?因此对张英也没有多少顾忌。

两人的装束加上胤礽的故意敲打,张英哪里敢有什么意见?但又不敢表现出惊恐来扫这父子俩的兴,只是本分的陪着他们。

这个时候喝茶,不纯碎是喝茶,还有听戏,梁九功当然不敢跟康熙坐在一起,但又不好站着,显得与众不同,胤礽便主动担起验毒的事情,他先要了一个空茶碗,讲康熙茶碗里的茶倒出来一点,喝了下去,发现有人在看,于是笑着将茶递过去,道:“有些烫,阿玛你慢点喝!”然后又将自己茶碗里的茶水倒进空碗里,只喝那没有一点茶叶的茶水。然后对张英假意道:“我们满人,最是喜欢大口喝茶,像你那样每次一喝都是一嘴差叶子。”说完大口的喝了一口。

胤礽从头都表现得很自然,满人教汉人较为粗鲁,不惯茶的大有人在,所以胤礽此举并没有引起什么主意,而且康熙也知道太子对茶道虽谈不上喜欢但却甚是精通,只是康熙拿着儿子帮自己试过毒的茶,只是手微微有些抖而已。刻意表现的鲁莽,但是确实为自己着想,康熙喝着这个普通的茶水,竟然从里面喝出了一股子甘甜的感觉。

“令公子诚孝,先生教导有方啊!”张英感概道,他对太子的印象就是一个聪慧骄傲,甚至有些喜怒不定的小主子,之前教导他的时候,也知道他是个刻苦聪慧的,今日却看到他对父亲的真心关心,也安生了些许欣慰与好感。这样的太子没有了往常那样高傲,却有些平易近人。

康熙也不推辞,在他心中太子本就是自己一手教养长大的,跟张英听着戏,聊着戏,不牵扯朝政,胤礽经过后世信息轰炸,受妻子影响,如今却是早已对这戏文没了感觉,只是在一旁,帮康熙剥着花生、瓜子,虽然这家茶馆还算高档,但是毕竟是大厅,因此让下人剥壳的人很不少,但人们并不太爱表现,儿子给老子剥却是独一份,也引得不少侧目,而康熙自是得意非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