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废后阿宝 > 第3章 画痴

废后阿宝 第3章 画痴

作者:刀上漂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23 01:50:35 来源:文学城

梁元敬的家住在东城外郊,一路上碰到许多携家带口出城春游的人,或骑驴,或骑马,女眷们坐轿。

阿宝许久未见这热闹景象,外加春色宜人,心中只说不出的高兴,看什么都新鲜,跟个刚进城的乡巴佬似的东张西望。

“家住这么偏,梁大人,看来你很穷啊,画院没给你发俸直吗?”

梁元敬自然听不见她的打趣,走到一名老者前。

“要帮忙吗?”

老者正用驴拉着辆运木炭的独轮车,因为是上坡,颇为费劲,见梁元敬通身作文士打扮,虽衣裳料子不算华贵,但气度不凡,忙惶恐道:“不敢劳烦公子。”

梁元敬却径自挽了袖子,走到独轮车后帮他推车。

阿宝轻嗤一声:“看不出,你还挺像个滥好人。”

她毫不客气地跳上独轮车,枕着胳膊,往木炭垫的蓬草上懒懒一靠,望着天上的悠悠白云,哼起家乡的一支童谣。

进到城内,东京城的繁华便可窥之一角了。

汴河两岸桃李初绽,远远望去云蒸霞蔚,河面上来往船只频繁,虹桥上人流如织,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骑着骆驼的西域行脚商,也有带着孩子上街的妇人。

下了桥,长街两侧酒铺林立,旌旗招展,正门口建有两层楼高的彩楼欢门,以此招徕顾客。

阿宝很快发现了梁元敬的好人缘,他才刚进入市集,招呼声便此起彼伏。

“梁公子,许久没看见你啦,又出来写生?”一位背着孩子,蹲在护城河边捣衣的妇人说。

“梁公子,刚出炉的炊饼,来一份罢?”王家炊饼的小二喊道。

“梁公子,行了这么远路,口渴了罢,坐下来喝一碗香饮子,里头搁了山楂,生津又解乏。”香饮子铺的老板娘招呼道。

梁元敬一壁撑伞走着,一壁彬彬有礼地点头:“出来走走……嗯,谢谢,不必了,我不饿。”

阿宝看得眼睛发红,揪着他的衣袖抓狂大喊:“你不饿我饿啊!我要!我要吃炊饼!还有香饮子!”

梁元敬的动作似滞了一瞬,依然拒绝了热情相邀的老板娘:“多谢,我不渴。”

气得阿宝将他袖子一甩:”小气鬼!“

梁元敬最终去了家茶寮,他要了壶茶,在店外的凉棚坐下,从木箱里掏出画具,开始作画。

阿宝尚在气他一毛不拔的事,不想看见他那张晦气脸,便独自坐在茶寮的门槛上生闷气,她不能离他太远,顶多五丈远,再远就走不出去了,就像空气中多了一堵无形的铜墙铁壁。

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阿宝至今都未想明白,但一想到此后日日都要对着梁元敬那张脸,她又万念俱灰。

阿宝托着腮,叹了几口长气。

一名客人正抬脚往店里走,她忙往边上让了让,忽然觉得哪里不对,抬头一瞧,竟与梁元敬的视线对上。

奇怪,他是在看我么?

阿宝忍不住挥了挥手,梁元敬已若无其事地收回了目光。

到底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啊?

阿宝蹙着眉,终究还是敌不过无聊,起身去看梁元敬的画。

他是画在三丈来长的丝绢上的,至于画的内容,赫然就是眼前的景象了。有汴河上的货船、有两岸的酒家、有挑担的货郎、也有靠在榆树下休憩的闲汉,就连船上降桅杆的伙计都画得生动传神,就像把眼前的风景照搬到了绢纸上一样。

阿宝啧啧赞叹。

虽然她与梁元敬不对付,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人画技确实出神入化。相传他幼年便于丹青一道展现出极强的兴趣,时常废寝忘食地作画,为了尽可能地画出事物原本真实的形态,经常外出写生,对着那些山野竹林、沙渚野鸥,一发呆便是好几个时辰,期间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像个痴儿,他“画痴”的名声由此传遍了十里八乡。

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夫,到十五岁时,梁元敬果然名满天下。

他的画深受达官贵人们追捧,甚至一画千金难求,山水花卉,竹木翎毛,车船舟马,佛道壁画,他无一不精,但若要数他最擅长的,应当还是人物工笔画。

梁元敬很会画人像,尤其是美人,他笔下的美人或坐或立,或老或少,或含嗔薄怒,或回眸一笑、或垂首拭泪、或蹙眉含愁,总是各有各的风情。

倘若他不是画美人画得这么好,想必当初也轮不到他来给她画像了,也就不会有她被前朝后宫耻笑的事。

想起往日仇怨,阿宝又是一阵气闷,不仅没了继续看梁元敬作画的兴致,反而越看越气,便将视线转至别处。

忽见前方一阵骚动,一列环佩刀、执水火棍的开封府衙役们播土扬尘地过来,在篱墙上张贴了一则布告,随后又前往下一处了。

四周百姓们上前去看,很快围成了一个半圆,议论纷纷。

看这架势,应当是朝中发生了某件大事。

阿宝琢磨着,最大的一件事估计就是她的死讯了,不过她死前便已被废,这些时日以来,也没听见报丧的钟声,想必她的死一定被当成了一桩宫闱秘事,被低调处理了。

阿宝倒没有什么大的感受,人死如灯灭,她现在最大的烦恼是如何摆脱梁元敬,而不是她的后事是如何安排的。

不过她还是想去看看,布告上写的什么,总不会是赵從殡天了吧。

阿宝起身去凑热闹,不过尴尬的是,她发现自己走不过去,太远了,她伸长了脖子去看,也依然看不清布告上写的是什么。

没办法,只能折返去找梁元敬,然而刚一回头,她人就愣住了。

梁元敬不见了!

阿宝心脏狂跳,不知为何,一阵巨大的慌张感袭来,她站在原地打转,手足无措地四处张望,忽然目光一定,看见对面书肆里一个高大身影。

梁元敬托着一碇歙州砚,垂眼认真端详着,耳边听着掌柜的介绍。

“喂!你怎么自己一个人走了!都不叫我!”

阿宝怒气汹汹地冲进来,明知他听不见,还是气得大喊,对着空气打了一套乱拳,又作龇牙咧嘴凶恶状。

梁元敬看着墨砚,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下。

阿宝撒完了气,注意力又被木架上的书勾走,目光滑过某处时,忽然激动得直嚷:“这里居然有话本子!梁元敬,你买几本回去罢!你家里那些书,不是山川形胜,就是地理游记,无聊死了!”

梁元敬当然不可能回答她。

阿宝留连在书架前,目光写满了渴望和怀念。

从前还在宫中做皇后时,赵從每日要上朝、要批劄子、要听经筵、要与宰执大臣们共商国是,压根抽不出时间来陪她,就算偶尔挤出一点工夫,也要和后宫里其他女人分,贵妃那里去一趟,美人那里走一趟,真正分到她这个皇后手里的,也许只有寥寥几个夜晚而已。

禁庭时光漫长又无聊,阿宝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做,看话本便是她的消遣之一,每当市面上刊印了新的话本,她手底下的小黄门总会第一时间搜罗来给她。

那便是她在禁中为数不多的欢愉时光罢,只可惜后来被御史台的谏官们得知了,又是群起而攻之,从她的出身,说到她的德行操守,说她“喜馋言,致使小人环伺”,又说她“性轻佻,不堪为中宫之主”。

赵從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廷诤,最终心力交瘁,下令将阿宝所有的话本焚毁,还将她身边伺候的人全部换了,那些给她搜罗话本的内侍首当其冲,被打了几杖,撵出东京城。

因为这件事,阿宝与他冷战了三个多月。

现在想来,她与赵從似乎总是在争吵,要么便是冷战,即使和好了,很快又会陷入下一个循环,阿宝吐出一口郁气,摇摇脑袋,想将那些前尘往事都甩出去。

背后却有人在谈论方才的布告。

书肆掌柜之前忙着做生意,只见一队开封府衙役经过,却不知是去做什么的,便向客人们打听。

客人告诉他:“是来贴黄榜的。”

掌柜的问:“你们看了么,上面写的什么?”

“看了,”一个码头伙计打扮的人喜气洋洋地说,“天大的大喜事儿!官家立后了!今日发黄榜广天下而告之,邸报也发下去了,很快各州县就能知道。”

“哦?立的后宫哪一位娘子?”

“还能是哪位?”伙计怫然不悦地瞪他一眼,“当然是薛贵妃薛娘子了!”

阿宝长睫一颤。

薛蘅啊,她最终还是得到了这个位置。

“知道么,你很可怜。”

临死那天,她说的最后那句话还在阿宝耳畔回荡。

是啊,失败者总归是可怜的。

成王败寇,理应如此。

身后的讨论还在继续——

“薛三娘子的父亲,那可是当年的枢密使薛范成薛相公,她的祖父,自太.祖爷黄袍加身前就跟随他了,是当年的义社十兄弟,跟着太.祖南征李唐,西伐巴蜀,立下多少汗马功劳。薛相公也曾跟太宗北御契丹,真可谓是系出名门,大家闺秀。祐安七年那会儿,我曾有幸见过薛三娘子一面,那可是真正的神仙人物。”

“唉,说起这位薛贵妃,便不得不提当年的废后李氏了……”

这人的话甫一出口,便立即被同伴们厉声喝止。

“说什么呢?不要命了?不知道那个人是不能提的么!”

“隔墙有耳,别以为这里没有皇城司的耳目。”

“就是!你不要命,咱们还想活呢!”

……

剩下的话,阿宝便没再继续听了,因为她茫然若失地跟着梁元敬走出了书肆。

为什么不能提她?

难道她已经成了东京城乃至全天下的一个禁忌词?

赵從竟厌恶她到此种地步,这是她绝对没想到的,虽然他们最后那段时日关系已经急剧恶化,甚至发展到一句话也不说,可多年夫妻感情还是有的,赵從他……他……

他为什么进了糕点铺?

阿宝疑惑地望着王婆婆糕点铺里的那道身影。

“客官,要买点糕点回去么?我们这儿有蜜糕枣糕山药糕,您看您要哪一种?”

“蜜糕!蜜糕!蜜糕!”

阿宝一个箭步冲入柜台前,望着里面白胖胖黏糊糊的蜜糕,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称半斤蜜糕。”梁元敬道。

“还有枣糕!山药糕!这店里所有的糕,除了桂花糕,我!全!都!要!”

“够了,”梁元敬道,“甜食吃多了对牙不好。”

“什么?”

正在称糕的伙计愕然看着他。

阿宝咬着手指,目光专注地盯着柜台里的糕点,头也不抬地道:“这你就别操心了,我的牙一向挺好。”

“………………”

“!!!!!!!!”

阿宝浑身一震,僵硬地转动脖子,对上一道冷冽如玉石的双眼,他的目光清晰准确地落在她的脸上。

梁元敬:逛街不买糕是会没有老婆的,而且……终于跟老婆说上第一句话了!开心!旋转!!跳跃!!!

阿宝:你演我??

另:

宋代外人称呼年轻男性,一般是叫“郎君”,如果是熟人,一般是“姓 排行 郎”来称呼,比如武大郎,杨六郎,像梁元敬家中排行十二,那就是“梁十二郎”,这里采用了通俗小说中的“公子”称呼。

以及有宋一代,一般称呼官员是“姓 官职”,比如鲁提辖,林教头,高太尉,这里采用了大众熟知的“大人”称呼。

特此说明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画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