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反派穿进虐文后(快穿) > 第41章 替身文里的女主39

众人知晓辅国公一向不靠谱,却没想到还能更离谱,居然在这般重要场合睡着了!?

不过想想他以往的做派,倒也释然了。

辅国公今年已至花甲,加上沈瓒的话,如今已是四朝老臣。要说他要兵权没有兵权,素日也无甚作为,也不知晓先帝为何任其为顾命大臣,众人也当他摆设物。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他,屡屡让手中有废太后旨意的恭亲王为之忌惮,不若以恭亲王这般品性,怕不是早已将苏芷废之,好扳回他眼中的‘正道’。

是的,恭亲王之所以没有废太后,便是因为辅国公。

在他看来,先帝早已经忌惮宓国公已久,任他为顾命大臣,一是因为他手中的兵权,防止生事,二则是想要让他继续为朝廷做事,根本不可能再予他其他权柄。

苏芷的话,此人聪慧过人,城府颇深,从先帝予他的废太后旨意来看,便可知晓先帝对其忌惮。

先帝执政十九载,每走一步皆有考量,不可能无缘无故将辅国公任命为顾命大臣,其中必定有思量。

再者,先帝对每位大臣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加以制衡,那么对他呢?虽然他是皇室中人,可是自古皇室生事之多,恐怕辅国公手中必然也会有如他一般,制衡他的‘权柄’!

是以,即便他有多厌恶苏芷,也不敢轻易对苏芷动手。一边是忌惮辅国公,一边是因为苏芷在朝中大臣那里声誉颇佳,而且新帝对她也很是信任。

恭亲王垂着眸,不知在思量什么,最后是礼部尚书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将其唤醒。

辅国公一睁开眼,冷不丁便是对上一张满是皱褶的老脸,他拍着胸口,显得有些惊魂未定,“王大人,你、你你……险些叫老夫魂归故里哟!”

礼部尚书极为不雅地翻了个白眼,嘀咕道:“老龟都没你活得长!”

辅国公自幼身体便不好,从沈懿父皇那一代开始便是汤药不断,时不时告个假,太医是他府上的老常客,经常每到冬日便会传出他命不久矣的消息。

一开始沈懿的父皇还会给他送药关心一下,可是如今都经历四朝了,他送走了三位皇帝,这老家伙还是看着命不久矣,实则还是活蹦乱跳。

他都有些怀疑先帝之所以命他为顾命大臣,便是看他虽然病恹恹,却比谁都活得都久。

礼部尚书看着辅国公又旁若无人地缓缓闭上眼睛,张了张嘴,随之又闭上。

算了,左右他也提不出甚想法,睡便睡罢。

不过回话说回来辅国公的睡眠真的好,想他也和辅国公差不多的年纪,每每却难以入睡,也不知这人是如何做到一瞬入睡,甚至连站着都能睡着,着实让人艳羡不已。

其他人同礼部尚书一般的想法,对辅国公半是艳羡半是一言难尽。

因着有辅国公这个插曲,氛围也比之前好得要多。

只是……

苏芷向来没有忍气吞声的惯例,她这人一向睚眦必报,看看苏父的下场便能知晓。

苏芷眼神幽深。

先帝的废太后旨意,总归是个不定时的祸端,不知晓哪时候便会对她不利。这恭亲王啊,必然得动一动了。

对于恭亲王的发难,苏芷面含带笑,似乎并不在意“那依恭亲王以为如何?”

恭亲王……

恭亲王也不知道要如何,他虽然对苏芷不喜,可也不得不承认她所言有理有据,比起所谓的朝臣离心,当下最重要的便是穆北之战。

即便恭亲王认为苏芷说的有道理,但是叫他承认一介妇人的话,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他看向左右为难的沈瓒,“此等大事,当以陛下为之定夺。”

沈瓒:“……”

啊这,真就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为什么要把这事推向他?他只想安安静静呆着都不能吗?

沈瓒心里不情愿,可恭亲王都这么说了,他也不能不出声,“朕认为诸位爱卿言之有理,诸位如何看?”

他又把难题抛了回去,并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

帝王之术果然言之有物!他也并非当初的吴下阿蒙!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呢?大臣不就是拿来商量对策的吗!

其他大臣看到恭亲王提问沈瓒,都在暗戳戳等着看他近来是否有所学成,看到他这般应对,心里有些欣慰,却又不甚满意。

原因无他,他们的胃口早已被先帝和苏芷养叼了。无论是先帝还是苏芷,有问题向来都是他们给予定夺,拿出最佳办法,而今沈瓒的反应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好,用来推诿拖延可以,可正逢需要拿决策的时候,这就有点令人心情不佳了。

不过新帝刚登基不久,以往也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之道,如今已经算是有所进步,不能太过强求。

沈瓒也看到众人的反应,一开始还在自得的他,立马把这份沾沾自喜给收了起来,虚心看旁人如何应对。

苏芷也不太过为难沈瓒,“既然皇帝也觉得有理,那么便依哀家所言。”

“诸位请放心,穆北行军之事,一切已然准备好,如若金国诈降,哀家必会叫他有来无回!一切后果由哀家承担,诸位觉得呢?哀家也并非那般专.制之人,若有想法可尽管说出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包括恭亲王在内,谁都没有提出异议。

降和之事乃朝中大事,最后总归得有人出来定夺,苏芷此人聪慧非常令人信服,又有妙计在后,且说了有事她来承担,他们还能怎么办?总不能他们一个大国,连对方降和都不敢接罢?

……

琞国和金国于穆北相谈降和之事,与此同时,才从穆北回京不久的宓国公,又带着协商谈和事宜的皇命也到达穆北。

“回禀王副将、赵副将,宓将军已到达城中。”

士兵有些欲言又止,“宓将军带了很多人,还有很多长毛犬……”

犬类一般作为看家护院亦或是有钱人家的玩宠,因为其通人性,自古又有穷死不卖看家狗的俗语,极少人会对它们分食吃肉。

也不知宓将军带这么多长毛犬来做什么,难不成陛下看他们打了胜战有功,想给他们加肉?

这……不太好罢?军粮一直未断,隔三差五还会有肉吃,也没到要吃犬的地步啊?

王副将正和赵燕君相谈着数日后的降和一事,也接收到宓国公会来的消息,可他带长毛犬是做何?

两人面面相觑,一同跟着士兵来到一处被圈出的房院前,只见跟随宓国公前来,正在像指挥士兵一般指挥长毛犬的一批人,心中纳闷不已。

说来怪哉,虽说犬类极通人性,可这些长毛犬也未必太过通人性了罢!?

瞧瞧,一个指令一个动作,让它们坐下便坐下,让它们站起来便站起来,如此多得长毛犬聚集在一起,不但没有叫不说,居然还会有模有样的排队,让人看了不禁有些心生喜爱。

他们还没见过如此懂事的犬咧!

王副将生来高大威猛,但他极其喜欢动物,不论是军营的马还是传信的信鸽,亦或是这些长毛犬。

他从兜里掏出一块留来当零嘴的肉干,走到一只全身毛发通白,咧着嘴都像是在笑,让人一看就非常欣喜的长毛犬面前,将肉干撕了一角递给它。

按理说犬最喜欢肉食,可是这犬不但不吃,他发誓还从这只白毛犬的眼中感受到了鄙视的眼神!

嘿!这白毛犬还会鄙视人?

王副将见它不吃,只当做是它还没有饿,于是又将肉干递给前面对着肉干流哈喇子,看起来与狼差不多相近的犬。

只见那犬只是闻了闻,看起来极度想吃,即便是哈喇子流了一地,却不知为何最终没有吃,这种违背本性的行为,让王副将极为稀罕。

旁边同宓国公前来,脖子上带着一块黄红相接布巾的将士看到,咧着嘴角解释道:“这些都是受人驯养后的犬类,不是我们喂食的食物,再饿也不会食用。”

将士点到为止,没有过多详说。

早在先帝驾崩之时,他们便收到苏芷的秘密命令,去各个地方寻找犬类回来驯养。这个驯养不论是从品种挑选,还是适寒能力,亦或是训练其他,都是经过各种训练下留下的精英犬,哪里会因为一块肉干而所动摇?

在训练的时候,他们心里便已然知晓这些犬类的用途,而他们又都是忠诚于大琞,忠诚于苏芷的将士,每一位都极度忠诚,自汉景城与宓国公会和,直到如今抵达,外人都以为他们是给穆北送‘粮’而来,除却宓国公和苏芷知情之外,是以消息并没有泄露。

王副将看到将士这般说,也知道估摸着是朝廷的意思,没有过多询问,左右是军机秘事,此地已被专人把守,该他知晓的时候自然会知晓。

宓国公抵达的第二日,个别将士便被逐一分选而出,接受专门的秘密训练,其中需要做到的便是学会如何指挥这些犬类,如何穿上专门的‘护具’在雪地中滑行。

看着从京城拨来的将士们,如履平地在雪地上滑行‘飞走’,穆北的将士们看了均是眼热不已。

有了这些长毛犬,他们何患不能在雪地中行军?何惧雪地对马脚损伤?何畏粮草运押不及时?

将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等到他们自己上的时候,不是站不稳,便是滑行不到几步便摔了个大马趴。

有着之前其他将士的展示在,将士们也没有气馁,而是愈战愈勇。

这般利器必然得学会,如此即便是金国想要诈降拖延,他们也丝毫不惧!

除了犬类之外,还有一种‘护具’,分双脚和单脚滑行,不用犬类配合,仅靠滑板和撑杆便能在雪地中来去自如,可谓是大大提高了士气。

——

数日后,金国使者如约而至。

来人是一名武将和太监,看起来似乎那名太监才是作为主导方,连武将都得看对方眼色行事,一看便知晓此人乃金国崇明帝的心腹。

最关键的是,一般被如此对待的武将,心里多少会有些怨怼,可这名武将不但没有任何不满,而且还对这个指令颇为信服,让人心里纳闷不已。

虽然占据主导,可太监也没有行事乖张,言行有礼,客气非常,即便是他们的要求有些过分,也没有恼怒,而是好声好气说会与他们的陛下禀明,这让大琞的人都怀疑他们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在往日中,两国相谈往往不是吵架便是吵架,大琞有心想找茬找借口要更多的赔偿,奈何金国使者像条滑手的泥鳅,态度又好得让人根本无法吵起来,对于他们过分地要求张口闭口便是好的会回禀他们陛下,让人心里憋闷不已。

“既然大使无法决策,那便让能决策之人前来罢!”好脾气的宓国公,也被这些人的做派弄得恼火。

都说了两国相谈,派个做不了主的人前来这算什么事儿?愚弄他们吗?

宓国公这话无疑是在嘲讽太监没有话语权,可对方也没有恼怒,慢条斯理回道:“宓将军莫急,昨夜陛下来信,已与贵国陛下涉谈。”

他的意思是他们不过只是走个详谈的仪式,以表示他们金国的诚意,真正交涉的还是两国的君主。

宓国公:“……”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浪费他这么多时间!

沈瓒最近头大不已,还是为降和之事给闹的!

原因无他,因为金国的崇明帝给的利益是有史以来最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崇明帝信中说他之前只是一介白身,突然天掉狗屎运,让他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这他觉得有些难以适从,难以管辖这么大的一个国家。

他听闻大琞的变法实施得非常不错,效果颇为显著,连他边疆的子民听闻都偷偷跑去大琞居住,崇明帝只感觉此法惊天为人,决定要带着金国加入大琞,让大琞派人来接手。

这就相当于金国和大琞合为一国,自此再无金国皇室。

这个‘赔偿’是不是利益非常大?连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偏偏就发生了!还是金国崇明帝的亲笔手书,帝王钦印!除此之外,还有金国的文成武将联名……

崇明帝唯一的条件是,他听闻变法乃大琞太后所提,对她钦慕已久,觉得此人非凡,他的国家为大琞太后管辖必定未来必佳。

金国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合为一国,但是金国必须由苏芷所管,不然要么继续打仗,其他随意。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朝臣只觉得太过匪夷所思!真的就是离离原上谱!

从崇明帝此人狠厉老辣上位的手腕来看,怎么也不可能如他所说的‘之前只是白身,无所适从’,可是他为什么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和其他拱手让人?而且金国的朝臣不但没闹,还都同意了!

这要不是金国人脑子全部坏掉了,便是其中有诈!

可是这个平白无故白得一个国家领土的利益太过诱人,朝臣也因此争执不休,其中最关键的是,苏芷和金国崇明帝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为什么对方一定要指定苏芷,几乎是把一个国家无条件让给苏芷?

他们才不会相信什么觉得此人非凡,钦慕之类的话,这可是无条件的让利啊!说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他们都不信!

更有甚者,开始阴谋论了起来,说之前穆北之战必定是苏芷泄露了消息,即便不是也必然与她有关,不然崇明帝怎么可能平白让利?

这个传言还没开始发酵,金国的线人消息还未传送回来,金国那边又来了书信。

信上崇明帝说,他已经迫不及待带着他的子民加入大琞了,问苏芷什么时候派人过来接手?为了表示诚意,也是为了两国之间更好的融合,他无偿送给大琞一个消息。

崇明帝的‘消息’是用木箱所盛而来,里面是大琞通敌叛国的人员名单,自然与他们往来的人是金国的先帝以及二皇子一干人等。

所有涉事之人不算广泛,里边书信来往信物面面俱到,让人根本不容抵赖。

最让所有人震惊的是,里面一条最大的鱼便是恭亲王!

恭亲王居然通敌叛国!

崇明帝的‘诚意’来得猝不及防,连带恭亲王也丝毫没有准备,毕竟在金国老皇帝驾崩之时,他便已然叫人扫尾,等待下个时机到来,谁能知道崇明帝如此这般不按套路出牌?

身为皇室宗亲,他自然有一颗篡位的心,更别说当时先帝病危,他自然想要趁机作乱,可奈何先帝舍得分权,暂时安抚了他那颗躁动的心,加上篡位代价太大,又有新帝这个扶不上墙在,所以他决定暂时潜伏下来,可惜猝不及防底裤都被扒了。

人证物证俱在,恭亲王本着他不好过也不让人好过的心理,拿出先帝予他的圣旨,想要将让他恨得牙痒痒的苏芷拉下马,谁知辅国公慢悠悠地拿出一道圣旨,圣旨中说如若恭亲王做出对国不利之事,他手中的圣旨作废……

可以说先帝是相当的面面俱到了。

恭亲王下狱,有关金国的事也有了定夺。

大琞与崇明帝说,邀他来京城相谈合二为一之事。

既然崇明帝如此这般,不是口口声声说什么想要合二为一吗?甭管对方有甚阴谋,是真是假过来一试便知,如若不敢,那还有个屁可谈!左右他们是战胜之国,又有利器在,最坏的打算不过便是继续开战罢了。

大琞本意是试探,谁知崇明帝答应得如此痛快,还约定于下旬十二日,大琞太后寿辰前抵达……

众人:“emmmm……”

不知为何,总感觉先帝的头顶有点难以名言的东西。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总觉得金国的崇明帝是想要在太后寿辰举国献上……这可是一个国家啊!谁能抵挡得住这个诱惑啊?反正他们是没办法抵抗。

至于先帝……想必先帝泉下有知,必定会理解太后,理解他们的苦心,这可是整个国家啊!

原先还有在背后嘀咕太后和崇明帝的人,这下子也艳羡不已,他们怎么就没有一个对他们钦慕的皇帝呢?想想就令人心痛!

沈瓒也很纠结,觉得自己愧对他父皇,又觉得他母后为整个大琞牺牲太大了,还觉得崇明帝实在是卑鄙无耻!真要有心,真是倾慕,哪里会枉顾苏芷声誉大肆宣扬?这厮当真着实可恶!

可是……呜呜整个国家真的很香。

~

苏芷和崇明帝的事情,程文渊当然也都知晓,可是他如今被拘于京城,手上的兵权也在他重伤之际被各方逐一瓦解,如今他便是闲人一个,连府都出不了,更别谈其他。

而害他落得如此下场之人,便是他那曾因为利益舍弃的妾室苏雅!

至于陇安崔氏?如今哪还有什么氏族大家?在整个王朝的干预下,崔氏一族早已溃散,他的正妻眼见他势弱,眼见崔家溃败,早已留了一纸和离书,卷走府中钱财跑得不见人影。

如今偌大的将军府,不过是名存实亡的摆设,尽数在皇权掌控之下的空壳子罢了。

今年的冬日还未落雪,满地的枯叶随着北风漫天卷起。

脚步声传来,来者正是在仆人簇拥之下的苏雅。

她因为瓦解程文势力有大功,功过相抵,前怨旧恨已消,加上她豁得出去,倒也在苏芷的一干手下中脱颖而出。

也不知是不是她生母乔氏福浅命薄,好不容易女儿有出息,却是未能享福,于先帝驾崩后也突发疾患而病终,如今的她接过乔氏手中的大棒,成日教导苏清河上进,可惜苏清河不论是在哪方面都毫无天赋,又不肯努力,与寻常百姓一般无二,日后只怕是难有大成。

苏雅的身子也在过门不久被程文渊灌了绝子汤药,即便她已然知晓,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是将此药喝下,日后也是无子嗣的命。

或许是前半生太过坎坷,苏雅之前的野心依然火热,如今她听闻崇明帝要举国献礼于苏芷,只想着趁此机会,带着苏清河到外地好好历练历练。

一辈子当个不能见人的暗手,这不是她的初衷,她也想站到阳光下,受万人称赞,流芳百世,而不是在史书记载寥寥数笔的永和年间太后的庶妹,还是为骂名存在。

今日她之所以到来,便是来给程文渊最后一击,做个了断。

顺便……送他一程。

他们都是曾加害过苏芷之人,苏父苟延残喘地活着,她也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她生母郁郁寡欢而病终,谁也不能幸免。

那是个极为可怕之人,好在她的旧怨已消,今日轮到程文渊了。

听到动静,程文渊连头都未抬,径自捧着书籍翻阅。

在吃穿上苏雅倒也未曾苛待,该有的都有,只是没有从前那般华贵。

“将军可知妾身今日为何而来?”

见到程文渊没有反应,苏雅也并不恼怒,在仆人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好暇以整,神情间带些许怜悯。

“将军难道就不想知晓当年城隍庙之事?”

当年程文渊深受重伤,双眼失明,便是于城隍庙中躲藏。

听到这话,程文渊终于有了动静,他抬起头,捏着书籍的手有些发白。

“当年救我之人并非是你。”程文渊陈述道。

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说得通为何苏雅会甘愿为苏芷利用。

一则是报他舍弃之仇,二则是因为苏雅这个把柄在苏芷手上,她除了选择站在苏芷那边,别无选择。

苏雅挑了挑眉,“将军原来心里也清楚,那也不用妾身多费口舌。”

“没错,当年是我假冒救命之恩。苏家和程家有姻,我与她之间总归有一人为弃子,所以我冒领了功劳。说来可笑,即便是我冒领功劳,将军还是注意到了我长姐。明明你所认为的救命恩人是我,可是还是能够为了利益舍弃‘救命之恩’。将军啊,你的命可真是不值一钱啊!”

她细细端详程文渊的脸色,语气中满是嘲弄,“不是吧?将军该不会作为刽子手,心中还对我长姐心存念想罢?这般薄情寡义之辈,你配吗?”

程文渊根本听不进苏雅的话,他满脑子都是,原来那人真的是她。

他亲手将她推向对立面,亲手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如若没有这么多的误会,是不是如今不会变成这样?不,不会的。

程文渊心里自嘲道。

如若没有误会,他依旧在面对利益之时选择舍弃于她,如同舍弃苏雅一般。她那么聪慧之人,如何可能甘心于后院一方天地中低服做小?估计会将计就计……与现在没有多大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她曾经属于过他。

他们终究是命里有缘无分,天生站在对立两方,如今是他落败罢。

苏雅什么时候走的程文渊并不知晓,他紧了紧身上的狐裘,看着被风刮向远方的满地枯叶。

今年的冬日可真冷啊,冰冷彻骨,连这狐裘都难掩寒凉。

苏芷寿辰前一日,金国的皇帝——崇明帝便已然抵达京城,只是……

为啥金国的新皇崇明帝,他们非常眼熟?

面容潋滟无双,眼角带痣……这难道不是他们大琞庆和十九年末的恩科状元,后来于穆北战役失踪的韩睢吗?如何摇身一变,就变成了金国的崇明帝!?

等等!于韩睢‘失踪’时,恰好是金国的宸妃皇子寻到之时!韩睢是明知自己真实身份,掩人耳目到他们大琞潜伏谋划,还是只是巧合?

不论是不是巧合,大琞朝臣一想到金国的新皇曾在他们朝中做事,还差点成为先帝亲信,便会觉得细思恐极!

还有,没听说过韩睢和苏芷有任何来往啊!不是说韩睢出身白身,还有父母,是个大孝子吗?不然先帝也不可能放心重用于他,难道这都是假的?

正当众人揣测之时,韩睢的‘父母’又出来声称当年多亏苏芷曾无意中帮助于他们,虽然只是顺手为之,但是他们一直感恩在心。而韩睢确实并非他们的孩子,只是怕韩睢因此觉得有负担,便没再说明,他们也没想到自己好心捡回来的孩子居然是金国皇室血脉……

这下子人人都知道,韩睢举国献礼是为了报恩而来,也是觉得他们大琞真的好,想要跟他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这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佳话,百姓很爱听,也信以为真,大臣……大臣为了整个金国的利益,甭管自个心里信不信,至少明面上都在称赞苏芷仁义,称赞韩睢重情重义。

毕竟敌国多个自己人,总比多个可怕的敌人要好,而且若是能够促成天下统一大成,这可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大事!

所以管他是真是假,都必须只能是真!

在若干年后,曾经的前金国大臣,他们的儿孙询问询问他们为何不反对两国合并,只见前金国大臣静默了半晌终是说出实情。

原来他们都有把柄在韩睢手上,韩睢此人性格阴晴不定,城府颇深,手段太过狠厉,还有兵权在手,若是听从那么他们依旧为官,顶多换了个皇帝而已,如若不听,恐怕面对的便是韩睢这尊煞神……

两者相较,前者利益更大,再者大琞子民的生活日新月异他们都看在眼里,如若能够吃饱饭过上富足生活,百姓哪里会在乎谁当皇帝?左右又不是他们当皇帝,百姓流失是必然,不若趁前期还有优势之时并入,对他们更有益处。

当然,这些也是后话。

京城正在热火朝天歌颂苏芷,庆贺天下即将大统时,程府传出了程文渊病逝的消息。

一个曾经被先帝为之忌惮,赫赫有名的将军无声无息的病逝,听闻之人只唏嘘了一下世事无常,没过多久又被天下大统的大喜所掩盖。

永和年正月十二,于太后寿辰之日,前金国崇明帝,今崇明王举国作为寿礼献上,至此天下大统。

慈宁宫里,此刻灯火通明。

韩睢拿着梳子一下一下地为苏芷梳发,动作轻柔,神情虔诚,眼中含笑。

“太后娘娘,不知韩某这份大礼,可还曾喜欢?”

苏芷百无聊赖地拨弄着保养极好的双手,闻言白了他一眼,“你若是后悔的话也不是不行,只是太过善变是要付代价。”

韩睢神色痴迷地打量苏芷,“如何舍得反悔?你最是知晓,本王可是爱极了你。”

苏芷啧了一声,对此不作应答。

——

天下大统之后,一开始前金国的各种重要政事都是经过苏芷之手,后来沈瓒发现苏芷当真好用,遇到各种难事也会去寻她,久而久之便把各种‘疑难杂症’交到苏芷手上,再后来沈瓒大婚后为了能够和他的皇后出去探(游)查(山)民(玩)情(水),与众位大臣商议后,将皇位禅让于苏芷。

按惯例三推四请后,苏芷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安平,各种利国之举推行天下。

在苏芷三十岁的时候,如今的福亲王沈瓒也终于诞下了他的第一个女儿。兴许是自幼听着苏芷的事迹长大,她极为早慧,一向与苏芷看齐,言行举止间充满了小大人的架势,言之有物,让人不禁感叹此子日后必佳。

在后来苏芷从宗室择储君之时,她果断毛遂自荐,以八岁之龄打败了一应候选人,成为大琞的储君。

她很努力也很有天赋,不论是于朝政上还是于民生上,都有新颖独到的见解,一直生怕苏芷改朝换代,谋取沈家天下的百官们,心里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虽说在苏芷的带领下,大琞进入空前绝后的盛世,天下如国号一般安平,百姓安乐,可若是改朝换代就有点令人诟病,他们可都是要被记载到《大琞万纪》功德书上之人,怎么能有污迹呢?这不能!

要知晓为了后世的美名,他们可是勤勤恳恳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作为主要歌颂中心人物的苏芷,必然不能名声有污!他们可是要突破历朝历代,成为承平盛世之辈!

再者……即便他们不介意,可苏家也无后了啊!左右沈家子嗣还不错,何必多此一举,还使声名有污?

~

安平二十二年,已经四十五岁的苏芷退位,新帝上位。

早两年苏芷还会回来看看新帝,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新帝也愈加能够自己上手,苏芷便每隔四五年才回来一次,而陪伴之人便是崇明王……

私下里新帝都在劝苏芷,难得遇上韩睢这般痴情之人,且对方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显得俊雅如美玉,总归也不算亏。如今大琞也不再是以往那般封建迂腐,和离再过的也大有人在,反正也没人阻碍,不若便收为己用。

对此苏芷但笑不语,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倒是韩睢听闻后笑得像只偷了腥了狐狸。

一晃经年,苏芷于凤凰城驾薨,葬礼由崇明王一手操办,国之大殇,百姓哀痛,自发守丧数日,以表悼哀。

殡宫中,如今已然年迈的韩睢,双手颤巍巍地拿着特制的药水,正在往保存得极好的尸身上涂抹。

“你终是去了。”

“本王日日思夜夜想,如今终究归属归本王,可却是发现,这活人远比死人来得极佳……”

……

当苏芷去世的消息传达扶风郡的时候,瑞王沈瑜正在给学堂的孩子授课,闻言当即有些愣怔。

这般似乎从来不会受到挫折之人,原来竟也是会生老病死么?

沈瑜早在苏芷当皇帝的时候,便自请游走于各个穷困之地,帮扶当地百姓,如今大琞一切安好,他也年岁渐长,便停留此地小居。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与安宁郡主本就无甚感情,安宁郡主也早有心上之人,两人本约定婚后各自安好,废太子之事后,两家联姻利益失衡,为了不连累安宁郡主,他选择了解除两家婚姻。

虽说后来永安王也被收回兵权,可好歹安宁郡主不用再嫁给非所爱之人。

他这一生经历坎坷,也淡去了婚嫁之心。

小情大爱,还是民事为先。

只是,那年的初遇宛如醉人心弦的美酒,余香袅袅,难以忘之。

——后世番外——

“听说今天新出土了一批文物,你听说了没?”长相甜美的少女,看向她的室友。

室友点点头,“怎么可能没听说,这事都上热搜了!”

大琞庆和年末和永和年,以及安平年、福慧年,这几个朝代早已被列为高考必考范围。

原因无他,只因庆和帝和当时的皇后是变法推行之人,真正实施的又是永和帝和当朝太后,于此期间天下大统,这里面涵盖了男女平等的奋起,统一天下的大事,让人最称道的便是这其中都有安平帝苏芷在内!而且她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位女帝!

也正是因为有大琞的变法在,后来的每个朝代男女皆为平等,不像国外至今的某些国家,还在实行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让他们国家文明领先于世界各国,成就了如今的世界大国之一,无人敢侵犯,这都是前人奠定了基础,他们这些后来者才能够背靠大树好乘凉。

日行感恩。

少女打开某个页面,给室友看。

手机中赫然是一条新闻——安平帝皇陵已找到,正在保护中&视频链接#

室友大致看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安平帝皇陵是找到了,可是不知为何墓主不翼而飞,周围无任何被盗痕迹,且各种陪葬品保存完好……

虽然安平帝不翼而飞很是惋惜,但是其陪葬之物填补了历史上某些空白之处。

比如变法推行的过程变得更加具体,比如历史上的穆北之地,当地居民如何通过现世的雪橇代步,比如因为忌讳,起居郎三言两语记载的宫变秘闻更加具体,再比如一些地方政策的推行措施。

总的来说,保护性挖掘,自古纷争极大,但是于历史上来说,利大于弊。

最关键的是,安平帝似乎未卜先知,能够预料到后世会被发现,还专门写了一封来自千年的书信,同意他们挖掘保护……

这种感觉难以名状,这可是千年的安平帝亲笔书信啊!

“啊啊啊啊我宣布,安平帝就是我的梦中女神!”少女越看越激动。

室友:“……”

“格局小了,我直接就嘿老婆!”

网上也在讨论得不亦乐乎——

深秋是什么秋:啊啊啊啊老婆好美!绝了!我老婆居然特地为了我写信!

星光:都别拦我,我尿黄,让我来滋醒楼上~什么你老婆,这分明是我老婆!她现在床上躺着呢,不说了,我要去给我老婆洗水果……

小鹿:一进来就被裤子绊倒,这是评论区不是无人区,收敛点,懂?

是三火啊:道理谁都懂,可是老婆真的绝美!如此才貌集于一身之人,呜呜我好爱!不过话说回来,崇明王也好好啊!举国献礼,这是什么神仙爱情?我承认我真的酸了

刀一刀:无语……《大琞万纪》都说崇明王是报恩了,不要啥都扯上爱情好吗?

闻江:楼上的哥们,那可是一整个国家啊……不是钱的事儿啊……说是报恩,后来退位日复一日的陪伴又如何解释?不过这些我都不在意,史书上不是说安平帝将丧葬事宜交给崇明王办理的吗?皇陵是在了,可是安平帝本人呢???我那么大一个老婆哪去了?

鹅:好奇 身份证号,我又去翻了翻关于永和帝的日记哈哈哈,永和帝真的是一个八卦小能手,里面记载着对于他父皇庆和帝的各种愧疚,又一边疯狂感叹金国真香,更绝的是永和帝吐槽他女儿福慧帝给我老婆和崇明帝拉郎配……笑死,庆和帝好惨一男的,只有他受伤的世界已达成鹅鹅鹅

肥猫:人均同老婆,撞老婆了你们知道了吗?懂点事,那是我老婆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