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二零五五 > 第3章 九、十、十一、十二、

二零五五 第3章 九、十、十一、十二、

作者:小小角落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1-16 04:15:55 来源:文学城

九、

“饿了么?” 孙闻问宋思思。

宋思思轻轻点头。

“我带你去巅峰的巅峰吃牦牛肉。” 孙闻说完四个人走出了展厅。

宋思思这是才渐渐在头脑中建构起自所在的空间的结构。女人在这方面似乎天然有些弱。

宋思思发现她们所处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半球的中心。首先有一个圆盘形的底座。这个底座就是包括中间接待空间和展厅的所有建筑功能性建筑。然后,与底座垂直向上伸出了三个柱状结构,两个是巨大的。一个白色一个黑色,分别在两边,中间是透明的,是电梯竖井。从电梯井伸出很多平台伸向两个巨大柱体。如果对比一下的话。两个柱体如果有大腿那么粗的话,中间的电梯井只有小手指那么细。电梯井的底部位于底座建筑的中心。

宋思思站到外面才看清白色的柱状结构外面很光滑没什么特别,顶部突突的冒着“烟圈”像烟囱一样。黑色的却不一样。柱体被一个螺旋形的平台旋绕起来从下到上。平台是郁郁葱葱长满了植物。如同一个垂直的深林。下面的平台大,平台上的植物高大茂密,如同原始深林一般。越往上植物越稀少,植株也越来越小,平台也随着变小。再往上就看不清了。

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宋思思默默的想。

“走,上电梯。”四人进入了电梯。随着电梯的提升这回宋思思看清了黑色的柱体边上平台上的植物。她喜欢植物。她知道这是从热带到寒带的植物分布。

“这是个垂直气候带。” 孙闻解释。

“巅峰是个耗能的大家伙,也是个产热的大家伙。我们把它产生的废热回收利用。并按垂直气候带分布热量,你看结果奇迹出现了。这些植物动物绝大部分都是自然出现的。”孙闻说。

“自然出现?全部?” 宋思思惊讶。

“当然,前期我们移栽了一些高大的树木。后来就全部自然孕育而成了。”

电梯到了顶楼。外面已经是寒带冰原了。餐厅的人员拿出了四件羽绒大衣。四人披上走进餐厅。

简单问话后,厨师和餐厅服务人员开始准备食物。四人坐在温暖的房间里等待。四周都是透明的玻璃。可以外面的平台上都是冰雪。有些稀疏的冰原植物。

“知道墨脱吗?” 孙闻问宋思思。

“一个地方?不太熟悉。”宋思思回答。

“墨脱是个神奇的地方。离这儿八百公里。虽地处高原,确有亚热带雨林气候,因为哪儿的海拔只有一千二,是高原的低谷。特殊的环境孕育了多样的生物。墨脱是世界生物基因库。我们的巅峰外部环境就是模拟墨脱的环境打造的。不同的是我们的海拔要高很多。我们这儿海拔四千多,当我们在高原造出个墨脱的环境后,奇迹发生了。我们观察到了和墨脱同样的植物和昆虫和动物。”

“距离八百公里?” 宋思思确认。

“对,距离八百公里。海拔也不同。竟然产生了联系。你觉得是通过什么媒介。” 孙闻问。

宋思思摇头。

“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整个生物圈其实是个整体,把我们联系到一起的就是水。水不停的变化,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云,里面都有生命的信息。如果遇到合适的条件,生命就扎根,孕育,生长,繁衍。我们引的不仅是水,我们也在四处散布生命的种子。我们在巅峰创造的环境和墨脱高度相似,所以生物分布自然也趋同了。”

丰盛美味的食物上来了。孙闻对宋思思说:“先吃饭,吃完我去和巅峰控制中心赵主任见个面,你要是累了就休息一下。晚上天黑了带你去诱捕昆虫。看看我们打造的神奇的高原墨脱。”

接待员看了一眼孙闻。抱怨了一句:“晚上又要加班了。唉。领导。” 但却完全听不到怨气,感觉全是期待和诱惑。

“你们晚上不用去了,我带小宋去就行了。你们好好休息。” 孙闻做了安排。接待员满脸失望。

宋思思心里莫名高兴,她表示下午不休息,要一起见赵主任。孙闻也同意了。

下午,几人来到巅峰控制中心的外面。因为巅峰控制中心的安全级别是最高级。所以小刘要为宋思思申请特别安全认证。等了二十分钟才拿到授权。几人才进入了控制中心大厅。

大厅里都是巨大无比的屏幕,上面都是有关天河系统、云廊系统和巅峰系统的画面。最中间的是个平面的世界地形图,上面显示着天河网络的分布。屏幕的前方是几排,共有几十个操作工位,百分之七十的位置都有人在值守。大家都有条不紊的工作。

赵主任的位置。在控制大厅靠后的最高处,在这不仅所有屏幕一览无余,连下面每个工位的状况也能把握。赵主任比孙闻年纪大些,戴个眼镜,看上去精神奕奕。看见孙闻就笑着大声说:“领导,终于舍得来看我了?多少年没见了?把我忘了吧。” 这个打招呼的方式足见他们之间的关系。

孙闻也是高兴的伸手握住了赵主任的双手,示意小刘把带来的礼物送给赵主任。“怎么会忘呢。今年的茅台。”

“这次,领导有什么指示啊。” 赵主任看着宋思思,对着孙闻问。

“这不是有人要写集团的历史吗?带她了解一下。这是宋记者。”

赵主任看了一眼宋思思,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接着看了一眼孙闻,似乎又明白了:“宋记者,宋记者年轻有为。能写集团历史,肯定有过人之处,不一般。”

孙闻接过话来:“对,宋记者确实有过人之处。宋记者特别擅长。” 说了一半,故意压低声音,把嘴贴到宋思思的耳边悄声说:“特别擅长哭鼻子。” 说的宋思思立刻红了脸。轻轻的推开了孙闻。

赵主任见状哈哈大笑。“来宋记者,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巅峰系统。”

赵主任认真的给宋思思介绍巅峰控制中心的运行情况。宋思思听的云里雾里的,一下子,信息量太大了。

十、

西藏这边比雄安天黑的晚几个小时,晚归晚,夜晚来还是要来的。天黑了月亮高悬,这的月亮和太阳一样纯净,明晃晃的照在高原上。他们吃过晚饭后,孙闻按约定带着宋思思来到了这个垂直的深林,借着美好的月色,他们从下面开始往上走。

“小刘给你拿的防护服你穿了吧。” 孙闻关心的问。

宋思思点头。

“这边是热带雨林,湿度大,蚂蝗可多了。小心被他们吸血。” 孙闻再次提醒。

巅峰有五公里高。下面粗,上面细,像座山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巅峰的生态系统已经非常和谐稳定了。能有蚂蝗说明这个地方已经有了足够的动物出没,是生态发育良好的证明。但蚂蝗确实烦人,咬了人,人会流血不止。

一路上他们并不寂寞,会不时的碰上一些人,他们有的在散步休息,有的则在做着采样工作。

“这是些生物学家,以前,墨脱是生物学家的天堂。如今他们也愿意到我们这边来了。很多新物种都是他们在这儿发现的。快了,前面有灯光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营地。我们就去那儿。” 孙闻拉着宋思思快走。

“不许说我哭的事。”宋思思和孙闻说。

“你还怕人说。” 孙闻笑笑。“好,那就不说。” 孙闻承诺。

没多久,他们到了一个开阔的空地。旁边有帐篷,还有四块很大的白色幕布,已经被撑开了,像电影屏幕一样。不过四块幕布围成了一圈。幕布的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光源。这是个灯诱场地。

各种昆虫从四面八方向光源飞来。不过到了幕布前就被幕布拦住了。所以幕布上有好过各种各样的昆虫。

“喜欢昆虫吗?” 孙闻问。

宋思思摇头。

“这的昆虫不一样。走近处看看。”

果然,这的昆虫是奇妙的。它们大小各异。五彩斑斓。造型奇特。宋思思很快就被这些奇怪的昆虫吸引,傍边正好有些昆虫学家。他们也很乐意为她做些解释和说明。

“这个是云鳃金龟。你看它有长长的触角,这说明它是个雄性。触角是接收雌性的气息。你在看这个,深山锹甲,你看他们的大牙,像不像个钳子。这个可是个大明星。彩臂金龟,它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你看着颜色,金属绿色。还有这个蚕蛾。估计是个新物种。” 旁边的昆虫学家给她一一介绍。孙闻也认真地听着。

“怎么都是雄性的?” 孙闻问昆虫学家。

“一般雄性的昆虫都大一些,用人类的标准来说也就是鲜艳好看一些。所以我们关注到的雄性会多一些。” 生物学家解释。

“不是比翼双飞吗?像蝴蝶。” 孙闻问了一句。

昆虫学家笑了笑。“它们好像都是机会主义者。”

“哦。” 孙闻和宋思思两人同时应了一声,互相看了一眼。

回去时。两人走过一片月光照不到的地方,突然一些亮点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宋思思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

“萤火虫啊。”

一听是萤火虫,宋思思高兴的拍手。原来这就是萤火虫。真是奇妙。

晚上宋思思躺在房间里久久不能入睡,虽然不是高原缺氧反应但,但她的内心却莫名其妙的缺氧了。睡着后她做了个美好的梦。

第二天一早。三人吃过了西藏特色的早餐。上了飞机。

“要回去了吗?” 宋思思问。

“你回去有事?” 孙闻问。

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孙闻说:“那你就跟我走吧。小马、老马。沿着北方干线云廊飞,然后转天山大蒙古干线云廊。我们带宋记者去看看我们最大的成果。” 乘客客舱和驾驶员舱可以通过通讯系统无碍的交流。

“看看昆仑山吗?”老马提议。

“好,反正一个方向。” 孙闻回答。

“明白。” 两位飞行员回答。飞机迅速爬升。但是飞机并没有飞到平流层,这样做是为了让乘客看看巍峨昆仑。

“你看,那就是昆仑山了。怎么样?” 孙闻问。

“和喜马拉雅山差不多呀,都是白色山峰。”宋思思如实回答。

“哦,宋姑娘不喜欢。那想不想游天河?” 孙闻问。

“游天河?” 宋思思不解。其实孙闻并不需要她回答。只是以提问的形式告知一下。这样听上去更体贴些。不过这样让宋思思有些害怕。她不知孙闻要搞什么花样。她下意识地朝孙闻方向伸出了手,但是机上乘客的位置距离都很大。孙闻看到了也够不到,大家都系着安全带。孙闻只能挥挥手以示安慰。

“小马,咱们上去从云廊里飞。”

“明白。” 小马喜欢飞些不一样的飞行。

飞机立刻爬升,很快到了平流层。云海现在在脚下了。山峰不见了,被云海挡住了。在飞机的侧边不远处,一个巨大的白色巨龙在云海上涌动。

“这是来之北冰洋的融水,在往新疆输送。走感受一下极地的气息。” 孙闻说。

飞机倾斜了一下,像战斗机一样做了个斜着切进了云廊。在云廊里,云在向飞机的后方飞速离去。飞机颠簸的厉害。因为有了运动的参照物乘客们感觉速度更快了。宋思思感到云廊在一下下的收缩,每缩一下,一拨云就向他们袭来。这种缓慢,有节奏又巨大的冲击波,给她的感觉十分特别,她甚至能听到云团一下下冲击到飞机的低沉震动。她已不像刚开始那么害怕,甚至有些兴奋了。

“小马。你以前不是开喷气机的吗?这架也是喷气机。敢不敢来个横滚。” 孙闻提议。

“明白。” 小马以前确实是开战斗机的。他的激情已被点燃。不过空中服务员马上紧张了起来。

“领导三思。” 老马喊一声,同时按住小马。

孙闻一转念。“算了吧,小马。那来个加速吧。”

飞机一下子起了速度,机内人员甚至可以感受到云撞过来的冲击。为了弥补不能横滚的遗憾,小马做了几个摇摆,以满足领导的要求。

“感觉爽不爽。” 孙闻问宋思思。

宋思思微笑点头。轻轻咬着嘴唇。

飞到天山山脉后,飞机下降,飞机沿着山脉一路向东飞。下面全是绿色。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也有大片的草原。

“现在都是绿色啦。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这都是沙漠。” 孙闻说。

“现在我们在什么地方?” 宋思思问。

“快到哈密了吧。过来哈密就到大蒙古了。” 孙闻说。

“好像一直有人反对沙漠生态改造计划。” 宋思思试探着问。

“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反对。要是怕反对,什么事都成不了。” 孙闻说。“你说的应该是些古典环保主义者吧。在我看来,他们非傻即坏。不是为了自己或者背后利益集团的利益,就是脑子转不过来。”

“就拿我们关注最多的地球物理环境来说吧。从陆地到海洋再到天空,人类收集这些地方有效数据的时间不过三百年,以前的记录要么是笼统的记录,要么是神话传说,根本不可用。就算有效记录这段时间,数据的采集方式也是十分有限。如今就靠看看岩层、钻钻冰芯、到海底取个样,到天上收集些气体,再建个模型就能得出个有效结论?他们得出的结论不仅相互对立,有时甚至自己都相互矛盾,更谈不上时间上的检验了。” 孙闻说。

“那你不相信科学了?” 宋思思问。

“我当然相信,我信的是实践的科学。人类太渺小了,宇宙太浩瀚了。人类怎么说也不过在地球上生活几十万年。地球在宇宙中存在四十六亿年了。宇宙的时间更长。我们几百年的经验如同夏虫语冰一样。我们不知道的、影响环境的因素太多了。我们不知道地球自身的运动的规律是如何的,也就不知道地球自身导致的环境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我们也不知道太阳系在银河中运行的规律,不知道运行到下一个阶段会遇到什么,地球的环境会因这个大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什么样的变化。目前所知的一切都是推算。各路研究者做了各种的推测,如果在他们狭隘的模型中我相信都是准确的,但是放到复杂的宇宙环境中,这种预测我就不敢恭维了。”

“听上去很悲观呀。” 宋思思说。

“我可不悲观,我是最乐观的。因为我知道正确的路呀。” 孙闻故意以提问作答。

宋思思急忙问:“那你快说呀。”

“实践呀,实践才是唯一的真理。知道南北极的冰融化了,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知道哪个地区过分开发荒漠化,我们就想办法让这个地区恢复。哪个地区少水我们就想办法输水。哪个地方水多我们就想办法减少这个地方的水患。实践才是生存下去的关键。就算在未来的环境问题上真有人预测准确了,有毁灭人类的巨大灾害性环境变化发生,如果我们无力应对的话不还是死路一条。最积极的策略就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人类地能力,只有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提高了,应对环境变化,适应新环境才有可能。你说是不是啊,宋记者。” 说完孙闻朝宋思思眨了一只眼睛。

“那你说,那些什么古典,古典环保主义者?” 宋思思问。

“他们呀,不足为提。他们不是科学家,更不是决策者。他们最多是一群善用媒体的机会主义者。他们都是用片面的数据解释全局,用过去的经验理解未来。他们的数据和我们的实践得来的真知没有可比性。我们巅峰系统的数据可是实实在在的。”

你看,这是一片大草原出现在了飞机下面。上面好像有成群的动物在跑。“小马,飞低看看。” 孙闻说。

“是马群呀。”宋思思兴奋的叫。“怎么多,有几万匹吧。”

小刘拿出手机,对准了马群开始扫描。过了一会说:“是的一万八千多匹马。我清点了一下。”

“再低点。” 孙闻下达了指令。

“会不会吓到马儿?” 宋思思担心的问。

“不会,我们的飞机低速时环境友好。再说我们也不会飞的太近。” 孙闻解释。

“太壮观了,这就是万马奔腾吧。”宋思思非常兴奋。“我总会梦到这个场景。骑在马背上领着马群飞驰。”

“是吗?” 孙闻很惊讶。“你看,这不是很好嘛。草原总比沙漠强。虽然骆驼少了,但马多了。”

宋思思满眼欣喜地看着孙闻。“好美的景象啊。”

“你看,我们平流层调水这么多年。对流层里的云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引水而减少。地球上没有一个地区的水平衡应为我们而打破,反倒是很多地区因为我们而建立起了稳定的水平衡。我们带来的只有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更多的宜居环境。另外由于我们的成膜菌分解二氧化碳,全球温室气体也大大降低。从数据上来看,真的的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就是这样,还有一群人绞尽脑汁来反对我们。现在我们都懒得理他们了。” 孙闻说。

“那就不管他们,他们是些笨蛋。” 宋思思微笑着看着孙闻说。

“他们可不笨。是背后有利益而已。” 孙闻也笑着看着宋思思说。

“那就是坏蛋。” 宋思思说。

两人相视一笑。

“他们养这么多马干嘛呀?” 宋思思问。

小刘急忙说:“现在不是森林多了嘛。人们开始喜欢往森林里跑了,打猎之类的。在森林里,马可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哦。” 孙闻应了一声,转头问宋思思:“你想骑马嘛?”

宋思思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下次找机会带你去。”

十一、

“领导。前面就是呼和浩特了。我们直接回雄安吗?” 小马问。

“回什么雄安,行程刚开始,早着呢。到呼和浩特了吧。往北飞,过贝加尔湖,直飞北极。” 孙闻说。

小马听后满脸沮丧。他本以为领导只是到西藏看看。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安排,这下好了,好不容和女朋友约好的见面又泡汤了。他的内心无比的气愤,但是又很无奈。老马似乎看出了小马情绪的变化。立刻回答。“收到,明白。领导。那我们在俄罗斯要停一下喽。”

“对,小刘,让集团照会一下沿线国家,把宋记者的身份信息提供给他们。” 孙闻看看宋思思,“你有旅行证件吗?”

宋思思还没反应过来。孙闻对小刘说,“小刘,你先帮宋记者申请个旅行证件,快去。”

“沿线国家。领导。”小刘刚要问。

“又犯傻了,沿线国家嘛,就是沿线国家喽。” 孙闻冲他挤挤眼睛。

“哦,哦。明白,明白。明白了领导。我这就去联系。” 小刘似懂非懂的转头去联系了。

宋思思还没明白。轻轻问。“北极,俄罗斯?”

“对,带你去看我们的宝库,大宝藏。顺便看看极光。运气好的话。” 孙闻朝宋思思又眨了一只眼。自从他认识宋思思后,他单眼眨眼的频率大大提高。

小马憋着气飞,他是个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但是一次行动意外受了伤,只能早早退役转飞民航。所以一来二去到如今还没有结婚,好不容易找到个女朋友,还聚少离多,这次又给耽误了,所以小马被孙闻气的够呛。小马飞行技术高超,有些目中无人,领导什么的也不太放在眼里。但老马不一样,飞了一辈子,早已知道了天命。安心为领导服务到自己退休就是他的终极目标。

经过刚才的飞行,大家都累了。空中服务员送了些点心和饮品,还有毛毯。大家吃了些东西,补充了能量,又放平座椅,盖好毛毯休息一会。老马调暗了机舱灯光。

飞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机内的灯光又亮了。孙闻睁开眼睛,提了提神。

“到了吗?”说着看看窗外。

宋思思也精神了过来。她也转头看向窗外。一个巨大到一眼望不到边的云团漂浮在云海之上。

这时老马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来。“各位请看,我们到了。我们是贴着日落线飞的。一会就看不见了。这时候可是最美的时候。”

大家随着声音向外望去。宋思思被眼前巨大金色云团的云惊呆。

“这时我们的宝藏。也是我们的机密。当然只是没有公开,很多国家都已经知道了。只是默契的不向公众公布。” 孙闻解释。

“这是我们的战略储备。都是北冰洋和南极的冰川融水。我们预测不准未来地球环境是变暖还是变冷。但是,冰川融化是监测得到的。冰川既然化了我们就要想办法。北冰洋上的浮冰都是珍贵的淡水资源。如果融化融入大海,那绝对是对水资源得浪费。” 孙闻说。

“那这是?” 宋思思问。

“这就是那些融水呀,我们把它们抽上一部分调到新疆青海的沙漠里。还有一部分就是变成降雨补充地下水,这个操作进行的最为广泛。最后一部分存到天上,储存到平流层,放在俄罗斯兄弟家里保存,让他们帮忙看着,他们家导弹多。这是我们对冰川融化能采取的最好的对策了。以前说是温室气体导致的冰川融化,后来有了我们的成膜菌,温室气体大减,结果还是融化,气候的运行是复杂的。单一角度预测是测不准的。既然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我们。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们可是大禹的后代。治水的本事是刻在骨头里的。水要是想冲毁我们的家园,我们就想办法把水治到天上去。我们可不是造船逃命的民族。” 孙闻解释。

宋思思听得有些感动。

“片云有多大呀?” 宋思思问。

“目前有西藏那么大吧。十多公里厚。” 孙闻说。

“那这么大面积的地面不是一直乌云密布了?” 宋思思又问。

“不会啦,实际上透光性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巅峰系统考虑过这些问题。另外俄罗斯家大业大,我们的战略储备云在他们家上面飘来飘去,不会对单独一个地方有负面的影响。”

宋思思看着这巨大的战略储备云。落日夕阳照在上面。云团被照到一会闪着金色的光一会闪着银色的光。雄伟而美丽。

“像金山银山一样。”宋思思小声说。

“冰山云山就是金山银山。”孙闻跟了一句。“你有没有想过,这同时也是巨大的战略震慑。没有那个国家能承受的住这么多的水从天而降。我们有这个能力震慑他们。所以这些年世界太平了很多。”

宋思思张开了嘴。“哦”了一声。

“走,趁着天还没黑带你看看怎么融冰的。” 孙闻又提议。

“怎么天黑得这么快?”宋思思问。

“都快到北极圈了,和北温带能一样嘛。” 孙闻解释。

飞机降低高度,离开了巨大的战略储备云。很快来到了北冰洋上空。

“你看,这就是北冰洋航线。繁忙的很呀。” 孙闻指指下面。下面的货轮果然很多,排成一排跟着破冰船前行着。

“从飞机上看着它们的速度慢,其实挺快的。北冰洋航线运量的提升一方面是破冰船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融冰工程也是有很大功劳的。你知道北极航道的优势吗?” 孙闻问。

“距离近。和太平洋印度洋比。” 宋思思回答。

“对,距离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温度低。温度低有利于生鲜货和精密仪器的运输。传统航线经过赤道两次,不利于这类货物的保存,目前来看国际贸易的格局改变了,生鲜产品和精密仪器已成为主导。” 孙闻做了详细的说明。

你看。那就是融冰作业。顺着孙闻指的方向看去,几根光柱子从天而降,在一块浮冰上形成焦点,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气化了。白色的水蒸气轻轻向上飘去。

“哪来的光呀?” 宋思思问。

“天上有卫星组。利用太阳能,转化成激光,激光融冰。像这样的工作单元南北极各有几十个。它们负责按巅峰的计算融冰。” 孙闻说。

“巅峰也能计算冰。” 宋思思问。

“对呀,只要是水,巅峰都能计算。今晚我们就住卫星控制中心。”

飞机降落在了哈坦加的一个军用机场。俄罗斯海关的人和集团卫星融冰控制中心的人在机场等候。

飞机停稳,舱门海关的人员和控制中心的人员就进了了。海关人员,客客气气的执行了公务,因为这个控制中心的建立,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小城市着实热闹了一些。当地人对中国客人自然产生了好感。海关人员用仪器扫描了每个人,很顺利就放行了。控制中心的人则为每个人都送来了防寒服和帽子之类的防寒装备。

卫星控制中心的主任姓刘,四五十岁。他对客人们表现出了特别的热情,倒不是因为他们是领导或者上级。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呆久了,但凡见到那个同胞,都亲切的跟久别重逢的至亲一样。

“老孙呀,当上领导就把我忘了。这都多少年了。头一次回来看看我。” 刘主任亲切的抱怨。

“怎么可能,这不给你带茅台了嘛。” 孙闻示意小刘拿出礼物。“这个地方可是我们一起建立起来的。当年吃过多少苦,才把这个中心建起来。当时搞得我们昼夜不分,黑白颠倒的,我内分泌失调了好几年。” 孙闻回应刘主任。

“你还好意思说。那我呢,我还能分泌就不错了。你们什么时候研究研究机器人替代啊,这可不是人干的活,我估计挺不到退休就报废了。可给你们省退休安置费了。” 刘主任继续抱怨,他们早已坐上开往控制中心的大型雪地车。

车子很快到了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个不到五层的建筑。建筑的不远处就是卫星的天线矩阵。占地面积远远超过控制中心的面积。刚一进门几人就被迎入了餐厅,热腾腾的食物早已准备好了。除了值班的几人外,中心其他的十几个工作人员都来了。大家好久没见到新面孔了,特别是东方面孔。况且这些面孔中还有两个漂亮的女性,一个是宋思思,一个是空中服务员。控制中心的男人们开心极了。

刘主任找机会向两位女士道歉,“别见笑啊。条件艰苦,他们常年面对冰雪,看不到什么人,更别说同胞了。”

热热闹闹的吃过饭。机组人员各自休息去了,但空中服务员视乎很受欢迎,大家一直围着她转。两匹马到是无聊,老马听着小马抱怨,抱怨没约上女朋友。宋思思三人跟着刘主任到了监控中心的监控室。

这个监控中心的布局和巅峰的差不多,只不过小了很多倍,完全是个微缩版。刘主任介绍的内容差不多。北极圈天上的几十组卫星在他们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做着融冰工作。倒是极昼极夜让宋思思很好奇。

“那到了极夜,没有太阳能,卫星怎么工作呀。” 宋思思问刘主任。

“通过外围的卫星中转呀。不过到了极夜工作难度确实大很多,不光是卫星的能源问题。我们找目标也要靠特殊设备。极夜工作要比极昼工作强度大很多。” 刘主任解释。

“再过几个星期就是极夜,现在的白天已经越来越短了。但是你们看极光正好,可以上天台,到外面也行,控制中心的选址是在最开阔的地区,这一点你是清楚的。” 刘主任对孙闻说。

“宋记者是来写集团历史的,她来收集资料的。” 孙闻解释。

“看极光就是看极光,我内分泌是受环境影响有点问题,但我脑子没冻住。”刘主任看了宋思思一眼,“是吧,姑娘。” 然后刘主任又补充了一句。“你们运气好,今天肯定能看到北极极光。”

宋思思被问的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小刘头转向一边假装看别处。孙闻刚要说话刘主任抢先说了。

“巅峰老赵和我说了。写集团历史需要半夜上山看虫子吗?” 说完朝孙闻挤挤眼。

“那走吧,既然这样。”说着孙闻拉起了宋思思。

“今天这个时间刚刚好。门口设备间有便携照明设备,雪橇车钥匙也在里面的墙上挂着。” 刘主任对他们喊。

两人各自拿了照明灯,骑上一辆雪地摩托出发。其实一出门就可以看到天上出现的一小道极光了,美丽的光带在远处的天空中舞动,看样子好像刚开始,一会极光会变得更强烈更鲜艳。孙闻带着宋思思骑上了摩托车,他是希望远离控制中心的光源,而不只是奔向极光。

“太美了,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极光。”宋思思抱着骑车的孙闻,在后面激动的说。

“我带你找你个不受灯光影响的地方,让你体会一下沉浸其中的感觉。” 孙闻说。

当摩托开到看不见控制中心的灯光后孙闻停下了车,两人下车。

“这比挪威看到的范围还大。我们今天运气好,你看,极光在变化。它在月亮下舞动。” 孙闻说。

“开心吗?”孙闻问。

“开心。”宋思思回答。

“然后呢?还有什么感觉?” 孙闻又问。

“冷。” 宋思思回答。

“来,我给你暖暖。” 说着孙闻从后面搂住了宋思思。

两人站在茫茫的雪原上,月亮高悬,极光变换着颜色和形状在空中舞动。

十二、

晚上,宋思思又失眠了。她想着白天在云廊里穿行,想着晚上北极的极光,想着在雪原上温暖她的男人。难道,我和他,就这么容易嘛,这么容易就让他。在不停的胡思乱想中宋思思睡着了。

第二天,吃过早餐。几人回到了机场,上了飞机。小马垂头丧气,兴致不高。老马一如既往,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养,空中服务员昨天视乎过得不错,内心的满足都溢出来了。小刘跟着领导,有求必应,没什么说的。宋思思已经习惯了被孙闻领着走了,不仅不担心下一步的行程,还满心期待新的旅程。这种温婉随顺的态度让她的东方魅力更加动人。孙闻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带着姑娘四处跑,让她惊讶,让她开心,让她觉得好玩。孙闻以前倒是有过几个女朋友,但过去他都不太上心。他把人生的重心都放在集团的事业上了。这个地方干几年,那个地方干几个月,没时间好好经营自己的感情生活。基本和几个女人都以不欢而散告终。经历过前一段时间现实冲击理想的人生低谷后,如今他对美好的事物又有了热情了,他又开始有追求美好情感感受的冲动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头上有了些许白发。

“领导,飞行准备已完成,请求起飞指示。” 老马通过机内通讯系统问孙闻。

“按计划起飞。” 孙闻发出了指令。

宋思思,转头看着孙闻,手执下巴,眼神温柔。很明显她是询问航程。

孙闻领会,但没有回答,对老马说。“南极方向,经停太平洋海上作业平台,终点智利。是否清楚?”

“清楚。” “明白。” 两匹马同时回答。小马的声音十分勉强。

宋思思张大了嘴。“南极?”

“没办法,我们的事业分布的比较广。今天晚上住智利,明天去南极。” 孙闻得意的回答。

宋思思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已经适应这个节奏了。内心深处,她很喜欢这样的意外惊喜。只是她不会一直表现得很兴奋和开心。

飞机一直南下,前半程一直在陆地上面飞。到了快中午得时候,下面是海洋了。机内有航行线路的显示。所以乘客们都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快到了。” 孙闻开口了。“下面是太平洋。”

“太平洋什么地方呀?” 宋思思问。

“海上平台。算是菲律宾吧。不过海上平台归我们管辖不用办理入境。电子手续办一下就行。” 孙闻严肃的回答。“我爸就死在这儿。”

宋思思听了不知该说什么,索性沉默。

“你不是要写他嘛,自然要带你来看看。”

“那我要不要准备些花呀。” 宋思思找到个话题。

“这哪有什么花呀,我准备茅台了。” 孙闻说。“要不你陪老爷子喝口。”

“啊。” 宋思思吓了一跳。

“开玩笑呢。”

海上平台大概有十几个航母拼在一起那么大。虽然大,但海上降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两位飞行员都紧张了起来。这种情况任何有经验的飞行员都不敢掉以轻心。机内的乘客自然也能感受到驾驶员们的情绪。也有些紧张。孙闻努力安慰大家几句。“咱们小马可是尖刀部队的王牌飞行员退役。老马也飞了快一万小时了吧。”

“注意浪涌。” 老马提醒。“塔台,帮我看看航道。” “起落架正常不?”

“一切正常。” “可以着陆了。” “注意横风。” 塔台上的回答乘客们也听得到。因为他们没有关闭机内两舱间的通话。

随着飞机晃晃悠悠的着落、滑行、减速,大家的心都放下了。几人不自觉的拍起了手。

出舱后,孙闻和两匹飞马握手拍肩,以示感谢和鼓励。

海上平台的风很大,但是不冷,大家都穿着出发时的衣物,都是薄薄的外套,这种衣物就足以了。

同样,海上平台的人员在等待他们的到来。

“老李,李主任。” “老孙。大领导。” 又是年龄相仿的两个人,又是相似的见面,又是同样的礼物,又是同样的战友般的关系。这些足见孙闻在集团内部基层基础的牢固。

宋思思已经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了。“这个男人还真不简单,将来,将来我。停、停。想什么呢。太早。瞎想。” 她的思绪有些乱。

“走,先看看你爸吧。” 此行的目的和宋思思的身份孙闻刚才都给李主任介绍过了。估计赵主任、刘主任也和他打过招呼了,男人在八卦方面表现并不差,只要涉及到兄弟的女人、情人之类的他们会本能的相互沟通信息,形成攻守同盟。

海上平台在海面上的部分不多,除了指挥空中交通的塔台外,还有一些不高的结构,看上去是科研和居住的空间。周围有很多根粗大的立柱支撑着平台。立柱的直径有十几米,高出海面伸向空中的部分也有二三十米。真正大的空间是在海平面下,毕竟这是研究深海的平台。

李主任开着一辆小型的敞篷短驳车带着三个人向其中的一根立柱驶去。机组人员已经坐其他车到休息区休息去了。

车子来到一根立柱下面,立柱的底座离地两米高的地方有一块金属的墓碑,墓碑上写着名字,还印有照片。

“孙云之墓。” 宋思思默念,“生于一九七零,死于二零三八年。” 照片上的老人目光犀利,脸上棱角分明,满头白发。

“对了我正想问你,你爸爸是后改的名字吗?” 宋思思问孙闻。

“没改过,生来就叫孙云。你说有意思吧。” 孙闻说。“他真的和云打了一辈子交道。”

“那他当时在这儿,三八年。” 宋思思欲言又止。

李主任接过话来:“三八年,海底地震,海啸。老爷子死活不撤离。当时的平台没这么大,大概有这的四分之一吧。全没了,就剩柱子了。你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来重修的。”

“是来不及撤离吗?” 宋思思问。

“来得及,他不走。说不清为什么。人老了有些固执吧。其他人都撤离了。我当时给他拉上直升机了,他最后跳了下去。跳下后,平台就倾斜了,飞机当时就再不具备降落条件了。” 李主任说。

“他回去上传数据了。” 孙闻解释。

“很重要的数据吗?” 宋思思问。

“谈不上,常规数据。估计就是为了理想吧。他当时应该是不想活了,想做个榜样。为事业献身的榜样。那时候我们遇到不少困难,有些坚持不下去的态势。他这样一走,也可以说是解脱。至少为自己留个好名声,说实话,当时要是继续下去,有可能以失败告终。那样的话他的人生就是一场空。不过都是我的猜测。他真实的想法没人知道。” 孙闻平静的说。边说边接过小刘拿着的酒,打开到了出来,酒流在了墓碑前的平台上。

“哦。” 宋思思若有所思。

孙闻鞠了三个躬,其他人自然也跟着鞠躬。

“三八年的海底地震?” 坐上车后宋思思问。

“那个可是个重要的节点。二零三八年。对了,三八年你几岁啊?八岁还是十岁?” 孙闻笑着说。

“讨厌,三八年你几岁?不许笑。” 宋思思回应。

“我二十多了。” 孙闻笑的更厉害了。“你那时不尿床了吧?”

“讨厌。” 说着宋思思开始推孙闻。李主任边开车,边点头,好像是确认了赵主任和刘主任的消息。小刘看着海面吹口哨。

“三八年可是改变世界的一年。” 孙闻转向了正题。“之前,中美两个隔着太平洋对抗你知道吧?”

宋思思摇头。

“总之,那时候什么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两个大国,你来我往,明枪暗箭,斗得不亦乐乎。” 孙闻说。

“后来呢?” 宋思思问。

“后来,大自然出手了。大海震来了,接着是海啸。然后大家都老实了。人类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孙闻说。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契机。”李主任说,“双方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什么舰队呀,军事基地呀,军港呀,都严重受损。双方只好偃旗息鼓。专心各自的发展。”

“当时,我们的事业正是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快做不下去了。正好赶上全国重心转向新技术发展,我们侥幸起死回生。很快巅峰模型出来了,成膜菌培育也初试成功。” 孙闻回忆着过去,陷入了沉思。

刘主任见冷了场接着说。“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第一岛链国家和地区。他们受灾严重,灾后重建压力巨大。所以他们也没心思骑墙两边押宝了。不乱认远方的干爹了,直接回到了亲爹的怀抱。” 宋思思似懂非懂。

“走,先吃饭。然后到海底参观去。” 刘主任说。

餐厅在海上平台上,几人坐在四面是窗的房间里面,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宋思思坐在这里,感觉自己变得十分渺小,一种孤独感和无助感油然而生。

“好多鱼啊。” 食物端上了后,宋思思感叹。

“海上嘛,鱼自然多喽。” 李主任回答。

吃完饭后,李主任带着几人乘电梯下降到了平台的下面。这里真叫别有洞天。

“放心吧,我们下降的深度十米左右,不会有深潜反应。” 李主任安慰大家,其实主要是安慰宋思思。

“为什么把重要的设施建在海平面以下啊?” 宋思思问。

“因为没有浪啊,海面上风浪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大。海面下反而平稳。”

“哦。”宋思思点头。

这时他们已经出了电梯。一个巨大的空间出现在他们眼前,前面有一块几十米长,几米高的玻璃幕墙。透过幕墙,海底的景象尽收眼底。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馆了,太平洋水族馆。” 李主任自豪的介绍。“你看看你认识多少种鱼类。”

“我认识海豚。” 宋思思指着一只海豚。

“海豚可不是什么好动物。他们是海里的渣男。以后遇到小心些,别被它们非礼了。” 李主任介绍。

“真的假的。” 宋思思红着脸,不好意思的问。

“真的,每年全球有几十起人类被海豚□□的案例发生,它们跨物种的,坏得很。” 孙闻抢着说。

“海豚看上去很温顺呀。” 宋思思说。

“渣男看上去也不错呀。” 李主任说。“看上去好的不一定好。要像我们领导这样的真正好才是好。”说完笑着看孙闻。

“拿我跟海豚比什么?” 孙闻说。

几人跟着李主任继续走。李主任带几人上车,驾车沿着水下空间的主通道一直开。

“这是我们的潜艇泊位。你看,他们正在准备探测设备。等安装完设备后这儿就封闭注水,然后潜艇下潜。这是大型泊位,有六个。我们还有中型泊位和小型泊位。我们一共有二十多艘各类潜艇。” 李主任一边开车一边指给他们。

“这是海底电梯,可以直接到达深海。不过不建议你们体验,因为深海的压力大。虽然能够调节压力,但还是会不舒服。我们一会在控制中心看监控就好了。” 李主任说。

“现在能下到多深了?” 孙闻问了一句。

“五百。” 李主任回答。

“厉害。” 孙闻竖起来大拇指。

车辆继续。

“这是我们的动力车间。这边是一号核反应堆。和它对角线的位置是二号核反应堆。它们互相协同。” 李主任介绍。

“原来是核动力。” 宋思思惊叹。

“你以为把平台放在海里它自己漂就行了?”孙闻插了一句。

“维持平台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巨大的能量。海上平台要靠几十台水下发动机平衡和定位的。” 李主任解释。

“核动力会不会怕海啸之类的。” 宋思思问。

“五代核电,具备固有安全性。放心吧。不会有泄漏的,无论任何情况。” 李主任回答。

“到控制中心了,下车吧。” 几人跟随下车。

其实,控制中心得格局都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控制的内容。海上平台控制中心传回的画面都是海底工作面的情况。

中间最大的屏幕显示的是海底,看旁边的参数,应该在一万米深的海底。几个机器臂正在打孔,取样。

“那是无人潜艇。” 李主任介绍。“在海底取环境样本。不过里面也有生物样本。”

“他们在干嘛?” 宋思思问。同时他指向另一个屏幕。

“他们在往海底火山投信标。收集海底火山信息。那是有人的潜艇。” 李主任回答。

“看这儿。” 李主任指向另一个屏幕。“他们就是通过海底电梯下去收集海洋信息的。可以和他们通话。”

两个深潜员全副武装的出现在镜头里。

“其实是三个人。还有一个在拍摄。” 说着李主任拿起话筒。“我们平台来客人了。领导视察。”

两个潜水员朝他们挥挥手。

“你们说话他们能听到。” 李主任把话筒递给他们。孙闻没接,示意宋思思。宋思思犹豫半天,没办法,只能接过话筒。

“说话呀。” 孙闻和李主任都让她说话。

宋思思想了半天,冒出一句:“你们小心海豚啊。”

几个人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参观结束后几人回到平台上和李主任告别。因为还要赶路,所以不多做停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