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 第4章 第四章

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02:10:05 来源:文学城

本来郑氏拼死要保温见恭上位,就是因为两边一荣未必俱荣,但一损绝对俱损。

郑氏族人若有所悟,露出一丝放松之色:“如此一来……”

郑引川解释:“天子方才继位,郑氏如今羽翼俱失,就算要拿人立威,收拢权势,又哪里轮得到你我呢?除此之外——”他环视四周,然后压低声音,“今上并无外家。”

在场的郑氏族人大多露出恍然之色。

郑引川看向那些还在犹疑的族人,叹了口气:“而且若非如此行事,我等又能如何?郑氏不比旁的士族,根基具在建州,难道去投四殿下不成?”

这句话说完,少数不服气的也闭上了嘴——就像郑氏绝对不是最招新帝讨厌的家族一样,新帝也并不是郑氏最不能接受的皇帝人选。

毕竟他们跟崔氏之间横亘了太多的血海深仇,至于温见恭,对方是被先帝给囚禁到幽台里的,就算日后开赦,也没什么机会登临大宝,如果郑氏一心待在这条船上不挪步,估计得慢慢沉寂下去。

成功安抚了族人后,郑氏父子又聊了几句私房话——他们打算找机会宴请下那位受到天子拔擢的贺御史,顺便问问贺家年轻一辈中有什么合适的子女,可以约为婚姻,就算婚事不成,也算是向新帝表明了态度。

*

就在大臣们费心揣摩皇帝的心思时,温晏然本人正在履行自己现阶段除了哭灵以外的第二大职责:上学。

温晏然晓得自己的皇位还不稳当,所以并不打算现在就对朝臣们大肆动手,当然她更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自己理论上应该先后收到两条个人威信分别 10跟 5的游戏提示,可惜因为能量不足,足足得憋九天才能再度上线的游戏系统,没法对玩家做出及时提醒,温晏然更加无法得知,在灵堂事件之后,各个大臣都往哪个方向发散了下思维……

身为一个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现代人,她深知权力并非来源于上位者的赋予,而是来自下位者的服从。

温氏得天下多年,有一定的人心基础,就算被先帝折腾了那么些年,也还留下了不少政治遗产。

从之前乾元殿中的情况可以判断出,起码建平这边,大部分人还是心向天子的。

温晏然穿越前历史知识储备一直保持在能通过学科会考但绝不具有深入发展的层次上,只依稀记得,昏君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秦二世那种,虽然自身天赋异禀,但能多亏了身边掌权者的协助,才成功败光了家业,另一类是夏桀,据说天资不凡,年轻时也表现得挺贤明,等继位日久后,才展现出自己暴虐专横的本性。

前一种温晏然暂时不指望,至于后一种,她原本没有深思过其中的原因,现在倒是隐约有些明悟——如果那些君主一开始不曾表现得足够贤明的话,根本无法将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自然也就不具备日后胡作非为的基础。

温晏然想,既然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当昏君,那第一步就应该向前辈们学习,想办法把权势掌握在手中。

*

自从天子身体好转,能正常起居后,被先帝钦点为辅政大臣的袁太傅,就日日过来给新帝上课,讲解朝中局势。

其实如今正值国丧期间,就算是皇帝也该停课守孝,奈何温晏然本人基础实在太差,袁太傅每天不得不以“劝慰陛下,免得其过于伤怀以致龙体受损”为借口,过来为天子讲解一些基础知识。

温晏然对这位太傅大人尤其客气。

虽然知晓眼前这段历史其实已经发生过了,如今所感知到的只是虚假的梦境,但看着面前被评论区称为“大周忠臣袁言时”的太傅大人,温晏然还是感到了一丝惭意。

自己肩负着打破梦境的责任,所以注定要对忠臣们不起。

温晏然琢磨,反正从人类的客观生理极限上判断,对方应该活不过自己,等日后站稳脚跟后,她把对方免冠去职便罢,不需要下太狠的手,而且说不定以对方的中直,在发觉自己昏庸的本职后,会选择主动弃官而去。

——只是一目十行看过评论区的温晏然并不清楚,很多时候,像“大×忠臣”之类的形容,只是读者们在说反话玩梗……

*

天子从原来的偏僻居处搬出来后,暂时就定在西雍宫中起居,大周的礼教并不森严,加上这处宫殿位于内廷与外廷交界之处,也具备着召朝臣过来议事的功能。

袁太傅进殿的时候,注意到天子近侍中多了几个生面孔,目光微微一顿。

他日前也听闻过,温晏然日前闲逛之时在宫中随手指了几个与自己一般年纪的少年男女进西雍宫侍奉,这些少年男女只曾在少府中经过一些简单的训导,还不足以担任正式官职,此前也没跟温晏然有过接触,并非这位小皇帝埋下的棋子,而且天子似乎也并不指着对方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只是摆在面前,闲谈游戏而已。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当真是好苗子,不经过一段时日的悉心培养,也起不了大用。

——如果温晏然不是照着评论区剧透指的人的话,那袁太傅的推断其实还挺符合常理……

少府中的人多是宦者与女官,他们负责皇家的财政管理,很多终身服务于宫廷,照顾皇室成员的衣食住行。

除了本来侍奉在周围的人手外,温晏然又额外点了几个人充当天子近侍,其中包括一个名叫张络的小黄门。

在某些剧情分支中,对方能成为宦官专政集团中的首脑人物,在掌权期间迫害了大量的朝廷官员,以敛财无厌著称。

除了张络外,还有一名名叫池仪的宫女,在另一条剧情分支中,本是浆作宫人的池仪因为天生聪颖,被选入宫廷,又在劳作之余,接受宫廷女史的教导读书识字,然后从底层女官做起,一步步成为深受皇帝信赖的内尚书,实质上掌控了整个宫廷,一言一行都能影响诏令,在池仪最显赫的时候,朝中高官的任免都由她一言决之,被皇帝亲口呼为内相。

两人当权的时候,都因曲承天子之意而受到重用,并大肆排除异己,收拢权势,是赫赫有名的奸臣。

温晏然把这二位都收拢到自己身侧,显然是希望他们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外人看来,池仪跟张络的资历太浅,年纪又轻,身上也并无职分,只是两个寻常宫人而已,只当他们是因为年龄与皇帝相近,才投了这位天下至尊的眼缘。

袁太傅只是扫了两人一眼,并不多在意。

他今天过来,是为新帝讲解禁宫的结构。

温晏然确实不大清楚这些。

虽然袁太傅说得委婉,不过温晏然还是听明白了,因为先帝好享乐,生前营造了不少宫苑,不过她现下所在的西雍宫,还有之前哭灵的乾元殿,都位于太启宫内。

太启宫并非先帝营造的新宫室,而是大周正宫,先帝登基一段时间后,嫌其老旧,又在边上兴建了桂宫与瑶宫两处宫苑,名义上只是将其作为闲时去游逛的私苑,等真正建成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倒都在这两地起居,反而不大回太启宫了,也正因此,那两处皇家私苑内也有着功能完备的办公区域。

而温晏然之所以会待在太启宫内,主要是因为她之前不受先帝重视,所以才没有像其他比较有存在感的皇子皇女一样,在桂宫跟瑶宫那边获得一个固定的住所。

偌大的皇城自然由羽林军负责护卫,羽林军又称禁军,这支军队本来由太尉负责掌控,等太尉这一职位被悼帝——也就是温晏然血缘上的祖母——给废除后,羽林先由宦官掌控了一段时间,后来此权柄又落到了悼帝宠爱的女官手中,等悼帝驾崩后,先帝最初是在朝中重臣的建议下,将羽林军的兵权交给上将军,等上将军本人身死,全族也被籍没后,羽林军的掌控权又回到了宦官手中,当时朝臣们联名上书表示反对,先帝为了安抚大臣,将羽林军分为了外卫,中卫跟内卫,其中只有内卫统领会由宦官充任。

虽然袁太傅的措辞十分克制,但温晏然还是能听出,对方话里对内卫的权柄居然落在宦官手里的抗拒。

温晏然:“请问太傅,现在的内卫统领是何人?”

袁太傅顿住,斟酌了下词汇才道:“先内卫统领因与皇子密谋被诛,如今由中卫统领代为管辖。”

温晏然闻言,笑了下:“那中卫统领又是何人,朕可曾见过?”

袁太傅此次停顿的时间更长,末了还是实言相告道:“中卫统领是季氏之子,名为季跃,如今告病在家,之前上了折子,说等身体痊愈,便会来叩拜陛下。”

温晏然觉得季跃这个名字颇为耳熟,应该在评论区中见到过,袁太傅注意到天子一脸回忆之色,主动帮忙介绍了几句。

据袁太傅介绍,季氏是天子近臣,每一代都有子女在羽林军中担任官职,从立朝开始,就颇受温氏信赖,如今的中卫统领季跃本来也对大周忠心耿耿,结果先帝有一回微服外外出游逛,看见了季跃的姑母,觉得其颜色颇为殊丽,然后不知怎的,季跃的姑父就突然暴病而亡,其姑母也就顺理成章地被送去了道观清修。

按照先帝本来的打算,季女应该先去道观内静修上一段时间,然后再被悄悄接进后宫里,结果静修期还没过,先帝就一病不起,缠绵床榻之时却还没忘记当日惊鸿一面的美人,派禁军护卫着心腹內监过去道观中,悄悄给对方灌了一杯毒酒,算是殉葬。

袁太傅叹气:“季统领是中直之士,陛下当好生安抚才是。”又道,“至于外卫统领,已被先帝下狱诛杀,如今由燕副将代管。”

温晏然微微颔首——袁太傅不愧是钦点的顾命大臣,讲述的内容非常有价值,让她隐隐生出一种自己可能活不到当昏君那一天的感慨。

袁太傅犹豫了下,还是道:“老今日臣有一言想要告知陛下。”

温晏然注视着面前的老臣,唇角微微翘起,温声道:“朕年少失怙,如今所仰赖者,唯太傅而已,太傅有什么想说的,尽管直言便是。”

晏晏:我当年应该学文科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