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渡姝 > 第38章 普贤诞(三)

渡姝 第38章 普贤诞(三)

作者:扶望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9 10:28:09 来源:文学城

“姑娘,可要买铃铛?”

孟姝和扶光正站着,一妇人突然走到身前,她怀中挎着一个竹簸,里面叮叮当当的,装了许多小玩意。

见孟姝看来,那妇人笑意盈盈,拿起簸中一物举给孟姝看:“这是普贤盛会特有的菩萨铃,专门拿去菩萨跟前开过光的,最保平安,一个只要三铜板。”

她打量了孟姝两眼,笑:“我瞧姑娘像是外乡人,不妨买上一个当作纪念,咱们普贤诞可是褚镇难得的盛会呢!”

孟姝正百无聊赖,闻言便多瞧了两眼,见那铃铛虽小,不说有多精美,但也胜在独特可爱。

她接过妇人手中的铃铛仔细瞧了瞧,发现这铃铛上还纹有图案,继而再看看竹簸中其他,发现大部分都相同,唯有几个花样不一。

“这上头的图案是什么花?”

见她有兴趣,那妇人笑得更是灿烂:“自然是梅花,咱们褚镇就数梅花最好看了!”

“那…”孟姝皱眉:“那几个纹的又是什么花样?”她指了指被竹簸边缘孤零零的几个铃铛。

“那些啊,”妇人摆了摆手,有些不在意地随口一应:“是梨花,要不是今日作工的伙计粗心大意弄错了几个样式,也不至于剩这些个。”

“梨花在褚镇卖不出去吗?”孟姝倒是有些讶异。

她知褚镇盛梅,可没想到会对梅花喜爱到这种地步,就连这些小玩意都只买梅花样式的。

“那是自然。”

妇人叹道:“除了梅花,褚镇人大都不爱其他,若是早些年还好,以前梨园花盛的时候大家还看个新奇,梨花倒也风尚,只是自梨园落败后,大家反倒更喜欢梅花了。”

“从那以后,褚镇就鲜少有别的花样卖,不是梨花不好,只是大家不爱,实在卖不出去啊!”

原是这样……

孟姝和扶光相视一眼,心想这褚镇百姓可真偏爱梅。

“既然这样,这几个梨花样式的我都要了。”孟姝掏出钱袋。

妇人一愣,随即面上一喜,连忙应下,仿佛生怕孟姝反悔一般。

这下好了,不愁今日的铃铛没卖完了。

收了钱,将这几个梨花铃铛卖了出去,那妇人心情极好,还特地赠与孟姝一个漂亮小巧的布囊将几个铃铛装了起来,好生递给了她,随即潇洒一挎竹簸,叉着腰便走了。

孟姝有些好笑地看着她带着喜气离去的背影,仿佛这些个梨花铃铛是什么晦气一般,连忙甩手便走。

她晃了晃手中装着铃铛的布囊,清脆的铃音传来,听得人心神一漾,好不愉快。

她大方地从中拿了一个,颇为“豪气”地递与扶光,仿佛给他的不是一个小小铃铛而是什么稀世之宝一般:“喏,送你一个!”

扶光睨了她一眼,冷淡地摆了摆手。

他对这些小玩意没有什么兴趣。

“给你你就拿着。”孟姝才不由他,趁机塞入他手:“人家说了,开过光的,保平安!”

扶光似有些无语地嘴角微抽,没好气的盯着她:“你与我说这个?”

难不成她还真信劳什子开过光的菩萨铃铛?

“这你就不懂了。”

孟姝老气横秋地拍了拍他的肩,无视青年嫌弃的眼神,故作深沉道:“信则有不信则无。更何况,我们此行不就是为了探查鬼怪之事而来吗,信信又不会怎样。”

且不说如今林敬一事还没有进展,前方依旧诡谲密布,说不定就连着看似平静祥和的江南水镇,都暗藏危机啊……

孟姝抬眸看了眼庙前络绎不绝的人流和庙内鼎盛的香火,明明是一副欣欣向荣的画面,可心头却总觉得不安。

他们必须要尽快入宅,接近林敬早已刻不容缓。

……

雨过天晴,碧草青青。庙后,一处偏角门前,来人步履轻缓,随着几人身形站定,一顶布轿缓缓落地。

前头的老仆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掀起轿帘的一角,躬身垂首道:“老爷,普贤寺到了。”

见轿中无声,老仆早习以为常,只是叹了口气,随即退回轿外,摆摆手,招呼几个轿夫退下,独自守在轿前。

今日正值普贤盛会,前头的铜锣鞭炮鸣声不绝,若细细听来,还可闻见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相比之下,此处偏门一角,倒显得格外落寞。

那老仆却仿佛对此热闹无动于衷,只一人静静伫立在轿缘边,身形虽微显罗锅,可却一动不动,一时间刹那风静,唯有轿帘洗的发白的布缘微动。

过了一会,偏门内传出响动,除了窸窣的步子声,又有微小清脆相伴,隐有泠泠之音。

是铃铛?

老仆眉头微皱,还不等他反应,身后的轿子陡然一晃,一阵难捱的呜咽声传来。

“老爷,老爷!”老仆瞬间回神,慌忙的掀帘查看,也顾不上周全礼数,只好进轿安抚。

“老伯,可需要我帮忙?”轿外,突然传来一女子的声音。

老仆好不容易稳下轿中之人,闻言掀帘一望,便见一年轻女子正疑惑地探眸。

少女清丽灵动,面姣若莲,语气中带着几分关怀:“轿中可是有病人?我通些医术,老伯不妨让我看看?”

闻言,那老仆目光有些探究,蹙着眉上下打量了孟姝好一会。

眼前的女子年轻貌美,看上去温和客气,可怎么都不像是医者……

“老伯恐觉得我年纪尚轻,不敢信任?”孟姝笑了笑:“前几日我于街行医时,那些百姓起初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我年纪虽轻,但医术却是不含糊。”

“我听方才轿中哼鸣,想必那人有疾缠身已久,时不时便会发作,见老伯如此慌张,这偏僻之地又无大夫,不妨让我看看,也免耽误了病情。”

女子言辞恳切,面容良善,看上去倒不像是恶人。

而且方才听她所言,前几日曾在街上行医……

老仆神色一变,面上微喜:“姑娘莫不是街坊所传的那位‘医仙’?”

孟姝轻笑地摇了摇头:“医仙之名过大,小辈不过略通医术而已。”

此女行为举止如此有礼,倒显得自己方才有失偏颇了。

他连忙作揖,语气有些紧张::“是老仆失礼了,还请姑娘为我家老爷看看。”说着,便掀帘邀孟姝入内。

见此,孟姝神色依旧,面不改色的弯腰进了轿中。

这布轿恐有不少年头,轿子虽小而旧,但好在干净整洁,孟姝半个身子刚一探入,便见一位身着素衣长袍,头发花白的男人正无力的依靠在坐榻上,他双眸紧闭,眉间紧蹙,似在极力隐忍些什么。

轿子拥挤,孟姝只好半屈于内,小心翼翼地靠在边上,细细观察着那人,一边给他把脉。

男人看上去年纪不大,却已满头华发。他面容端正,神态祥和,周遭气韵如同松柏青竹般正直无垢,却偏偏眉宇藏疾,病气萦身,观其依稀可窥痛苦之色。

原来这就是林敬。

她看了又看,虽心底早有答案,可还是故作不知地回眸问道:“你家老爷可是有癔症?”

闻言,那老仆胡须轻颤,有些不忍地低下了头:“正是。”

“那他平日里可有什么禁忌?譬如什么不能吃、不能看之类的。”

“有,有!”老仆道:“老爷最忌铃铛,每每听到铃铛声便会发狂。说来也巧,方才老爷还好好的,也不知是从哪突然传来了一阵铃音,老爷便变成了这样……”

原来如此。

孟姝看了看自己怀里的布囊,里面装的正是方才于庙内买下的铃铛。

她不露声色地将布囊捆好,确保不会再发出声响后重新塞入袖里,继而缓缓起身,掀帘走出。

“敢问你家老爷,可是林宅府上的林敬,林老先生?”

“你…你怎么知道!”老仆神色陡变,霎时间目露警惕。

见此,孟姝客气道:“实不相瞒,今日一早我于街上坐诊时,碰见了一位老嬷嬷,说是林宅的老仆,想邀我去为林老先生看病,我与她便商议明日前往,可没想到,竟先在这碰见了。”

原来是岑娘……

“这个老婆子!”那老仆叹了又叹,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

他知岑娘心善,又忧心老爷癔病已久,闻言褚镇来了一位“医仙”,多半会前去打探,只是……

他看了看紧闭的轿帘,心中一时间百味杂陈。

“罢了,如此也好,”他道:“老仆家中排行第六,又有些罗锅,他人皆唤我罗六叔,那嬷嬷正是我的老伴岑娘,我们两人能让姑娘不辞劳苦上门医治,实乃荣幸啊!”

“罗六叔这是哪里的话,医者本就当治病救人、悬壶济世,再者,今日你我能在这普贤庙外相遇,也是上天恩赐的缘分。”孟姝微微欠身道。

闻言,罗六叔倒是有些泪目,他眼眶微湿,却有难掩的喜色,说不定眼前这位姑娘,真的能把老爷医好!

似乎是看出了眼前老仆的担忧,孟姝安抚道:“罗六叔放心,我已为老先生把了脉,并疏通了他的穴位,他现在已经平稳了,不会再突然发病。只是,我有一事不解……”

她抬眸:“我观林老先生脉象,虽有癔症,患病多年,可并不疾厉,想必老先生如今的病情已经平稳了许多,不再容易发病了吧?”

“唉,”罗六叔叹道:“是啊,这些年来,老爷的癔病已有好转,不再像先前一般时不时的发狂疯闹,可这病根仍在,老爷依旧神志不清,日渐颓靡,偶尔听到铃音时甚至还会发怒咬人,不容乐观啊!”

见此,孟姝心头一动,眉头轻皱。

“罗六叔不必太过担心,只是,我今日是陪我家公子前来庙中参会,没有携带银针,待我明日登门后,再为林老爷好好诊治一番。”

参会?

罗六书神情微讶:“姑娘所说的公子,可是读书人?”

“正是。”孟姝笑:“此番我来褚镇,也正是陪我家公子来参加普贤诞的。”

“原来如此,甚好,甚好!”罗六叔有些欣喜地笑了笑:“姑娘与我们林家真是普贤菩萨亲赐的缘分,若是老爷知晓也会十分开心的。”

待告别了罗六叔后,孟姝看着轿身远去的背影,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彼时雨后云现,天气初晴,褚镇接连不断的雨天终于被短暂的晴日所取代,风绪扬起间,花弄新泥,柳伴梅梢,梅红柳绿。

探查此处恶鬼异闻的第一步明明已经成功,可孟姝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她抬眸望向这片初见云彩的蓝天,看向远山接壤起伏的青黛,在那后头,云烟四起,朦胧无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