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独活 > 第19章 第 19 章

独活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席云诀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2-10-17 14:01:19 来源:文学城

纪云镯离开后,时间变得尤其漫长。

有回杜若水途经四川,在路边的面摊点了份担担面,厨子在灶台后和面,先把面和成能随意揉捏的一坨,在案板上嗙嗙嗙甩了好几下,粉末高高扬起。随即伸长手臂把面朝两边不断拉扯,那块面变长变薄,最后像晾晒在染房里的一匹布。薄得接近透明,到了几乎快断掉的程度,那人又合拢手臂把面糅合回去,再拉开……如此往复。

他盯着这一幕,莫名受到启发,感到如今自己身上的时间就像这么一坨绵软黏稠的东西,一旦陷在里头就有无数只手拉拽着他的步伐,使他迟迟走不到那个终点,每次以为快接近终点的时候,就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扯面一样将其抻开,三番五次,简直似有意作弄一般。

他期望的终点,自然是能与纪云镯再见的时候。

感受过温暖,会更难以承受寒冷。

目睹过阳光,会更难以适应黑暗。

这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如今也甘愿忍受。

好在那些年月并非全然暗无天日,纪云镯也给他留下了盼头。

“阿哥,爷爷告诉我,等我到了南京,每个月可以给他寄信回来,会送到这边省城的邮局,有专门的人再送到离我们村最近的樊桐镇上,爷爷会去取。哪怕将来他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也可以托去镇上赶集的乡亲们给他捎回来。”

“你知道,我们之间的事儿不能叫他发现……到时我也会给你寄信,不用我自己的名字,收信人也不写你的名字,就写……杜阿哥好了,地址我只写送到省城邮局,你得空了记得去取,记得啊。”

纪云镯离开后,每个月他都往邮局等信,到第三个月的时候,他拿到了第一封信。

纪云镯的字不算丑,只是笔画还似稚子,胖头胖脑的。字与字之间还不大整齐,不受框架拘束,跳脱得很,和他的人一样。

“阿哥,我已在学校安顿好了,平时吃住都在学校,宿舍一共住六个人,大小没我家院子大,但处处都不一样,特别平整,特别干净,整个屋子很亮堂,一开始我眼睛都适应不了。宿舍里除了一个本地人,有两个东北的、一个广东的,东北口音和我们很不一样,勉强能听明白吧。广东话我完全不懂,要是你说不定还能懂几句。还有我和向北(就是罗阿姨的儿子)一个宿舍一个班,隔壁宿舍里还有一个是他堂哥,在学校读了一年了,比我们高一个年级,我应该叫师兄。虽说是亲戚,他们之间却不是太熟络,所以罗姨又特意捎上我来陪向北,她真的很关心他呢。”

“生活费包含在学费里,学校食堂的饭还不错,每天有一两个荤菜(运气特别好的时候才有两个),三个素菜,就是蒸蛋加的水太多了,容易碎,吃起来口感不够绵密。阿哥,我走了你有没有好好吃饭?唉,可惜你是吃不到我的好手艺了,不过你走南闯北,一定有机会吃到很多不同风味的好东西,可别委屈自己。”

此后基本上每个月杜若水都能收到纪云镯一封信,相隔千里,他通过这些白纸黑字也能勉强触及纪云镯和对方现今的生活,但了解得越多,越使他感到他和对方的距离正不断拉远,那种距离不止是地理上的。纪云镯去到南京那样的大城市,见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信里呈现出的世界一角精彩而新奇,很多名词是杜若水听都没听过、在报纸上也没看过的。

“阿哥,学习和想象中一样让我头疼,国文还好,总能死记硬背嘛。现在推行一种全新的书面语,不像古代人写的语句那么难理解,学起来已经好多了。可我只能硬背下表面内容,深层含义难以透彻,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有话直说,非要说一半藏一半叫人猜?数学就更麻烦了,你知道,我算东西很慢的,从小看到算术就烦……”

“要是换成阿哥来读书一定比我强,你喜欢看书,认识的字多。算术也难不倒你,以前你每次数钱一下就数好了。”

“我不行,这脑袋,真笨。”

……

“向北还是不爱说话,其实他人很好的,我和他在路上就熟起来了。他和他堂哥梁深应该不是不熟,而是合不来的两种性子吧。梁深很皮,时髦,爱玩,话很多,我和他也能合得来。在学校的第一个周末,他带一个师姐,姓周,城里的女孩子,白白净净的,陪我们一起逛南京城。”

“这座城可真大啊!”

“阿哥,我现在晓得什么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了,前者指的是民主,就是一个没有皇帝没有军阀,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国家。后者指的是科学,南京城里遍地不都是这样的科学吗?”

“轿车、电车、飞机、电梯、打火机、录音机……”

“这些你是不是都比我先看到过?”

……

“周师姐上周末邀请我去她们的文学社团,我对这些文学真没什么兴趣,我只喜欢孙悟空和《西游记》。不过向北还挺有兴趣的,我陪他一起去了……还好去了。虽然他们说的大部分话我听不明白,但他们好厉害啊!好多学生一个接一个到台上演讲、诗朗诵、书法表演……明明他们年纪和我差不多,怎么就比我懂得多了,真厉害!他们说的很多内容应该是当前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和我们国家息息相关。我不太了解,也能感受到他们话语里的激情,唔……充满力量感,很感染人,全场好几次掌声雷动,还有人流下眼泪了呢。”

“我清楚自己的斤两,没参加文学社,向北报名了。”

“不过师姐送了我几本书,看进去了还挺好看的,书目如下:郭沫若的《瓶》、宗白华的《流云》、庐隐的《丽石的日记》……”

“我喜欢读诗,有韵律有节奏感,简短轻快,唱歌一样。”

……

和纪云镯的来信比起来,杜若水的去信显得短欠寥寥,好在纪云镯并不介意,下回来信字数还是和上次一样多。多半以为杜若水就连写信也和平时一样话少,相隔千里,他自然无从知悉杜若水心里的苦闷。

他实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的生活数年来一成不变,不过赶尸、驱鬼、杀僵尸……常年辗转在湘西和西南一带的山林,如是生活有什么可说的?从前他是没钱没时间,饶是后来有闲有钱的时候对进城兴趣也不大,花花世界,熙攘不休,人太多了,太吵嚷,有什么可看的?如今看纪云镯信里提及,杜若水才试着走进城里,到各处找找对方信里说的新奇玩意儿,还进书店买了他说的几本书。

在看书上有一点他和纪云镯很像,那就是他理解不了这些文字蕴藏的深层含义,从书本里他晓得人有七情六欲,其中写书人最爱写“爱情”,可爱情——是什么?

他从前还看过《红楼梦》——从客栈老板马关山那儿买来的。却不明白贾宝玉为什么爱林黛玉?为什么他爱林黛玉还能和袭人试什么**情?为什么他和林黛玉老是吵架,又为什么总能迅速和好?

好复杂。

不懂。

但他读郭沫若的《瓶》时,读到了一首诗,他想到了纪云镯。

杜若水反复咀嚼这首诗,似乎当真从中尝出一丝幽微而美好的情感。

“静静地,静静地,闭上我的眼睛,

把她的模样儿慢慢地,慢慢地记省——

她的发辫上有一个琥珀的别针,

几颗璀璨的钻珠儿在那针上反映。

她的额沿上蓄着有刘海几分,

总爱俯视的眼睛不肯十分看人。

她的脸色呀,是的,是白皙而丰润,

可她那模样儿呀,我总记不分明。

我们同立过放鹤亭畔的梅荫,

我们又同饮过抱朴庐内的芳茗。

宝叔山上的崖石过于嶙峋,

我还牵持过她那凝脂的手颈。

她披的是深蓝色的绒线披巾,

有好几次被牵挂着不易进行,

我还幻想过,是那些痴情的荒荆,

扭着她,想和她常常亲近。

啊,我怎么总把她记不分明!

她那蜀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

碧绿的绒线鞋儿上着耳根,

这些都还在我如镜的脑中驰骋。

我们也同望过宝叔塔上的白云,

白云飞驰,好像是塔要倾陨,

我还幻想过,在那宝叔山的山顶

会添出她和我的一座比翼的新坟。

啊,我怎么总把她记不分明!”

杜若水买了支钢笔,将这首诗以工整的楷字誊抄了一遍,写道:我喜欢这首诗。遂寄给纪云镯。

“哎呀,阿哥,你去看了这本诗集!”

“我亦喜欢这首,不知道为什么,读着读着会让我想到我们一起坐在月亮湖边,我给你带血粑鸭来,你吃得香喷喷的样子。”

“阿哥,我想你了。”

杜若水收到回信后,摩挲着最后一行字,不由微微一笑。

如纪云镯会把这些年他们之间来往的纸人仔细收好,纪云镯的信他当然也小心珍藏,放在院里的棺材中?他怕石青山发现,于是在月亮湖边的一棵树上挖了一个树洞,把信藏在一个盒子里,再把盒子藏进树洞,最后还用一块石头将树洞堵上,以防受风吹日晒。

不知这当中的信得攒到多少封,纪云镯才会回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