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定河山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没有落井下石的必要

定河山 第三百六十二章 没有落井下石的必要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5 16:11:28 来源:转码展示1

“本王听说,父皇对大行皇后所生的四子,要求严厉是从前往后排的。xiaohua1000但宠爱,却是从后往前排的。大行皇后所出四子之中,最受父皇宠爱的是年纪最小的蜀王。也许父皇认为太子是一国储君,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所以对其要严加教育。”

“但父皇却忽视了,太子也是有感情的,也是他儿子中的一个。尤其是那四年的冷宫生活,也是需要父亲关心的。太子也是常人,也会对自己父亲表面上的关心而吃醋的。哪怕他明知道,父皇对他的严厉是应该的。”

“而父皇不仅对太子,只是一味的严厉,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太子在冷宫之中这四年,究竟养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性子。本王出宫虽说仅一年,但观太子行事之道,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偏激。”

说到这里,黄琼看着被自己这一席话,给弄的目瞪口呆的高无庸。想必这些话中的意思,他未必能够理解。不过理解不理解的也所谓,只要他能将自己这番话,如实转告给皇帝就已经足够了。他理解不了,未必皇帝也一样理解不了。

不过,想起了自己那些年的心态,黄琼颇为自嘲的笑了笑道:“不是每个人,在冷宫生活了一段时日之后,还能有如本王这般心态。大行皇后那几年,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这个做庶子的不好评价。但本王知道,本王能有这般心态,多亏了母亲日常的教育。”

“每个人自幼生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而这个人的性格,也直接决定了人命运的走向。太子出生的时候,正是父皇最受烈宗气的时候。当初的寿王府,是世宗皇帝诸子府邸之中,最穷的一个,待遇也最差的一个。”

“等好不容易熬出头,自己父亲做了皇帝。可母亲被废,自己也一并被圈入冷宫中,过去了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大行皇后为人究竟如何,本王并未与其接触过并不了解。但不过四年的冷宫生活,便被拖垮了身体,想必大行皇后也是那种内向之人。”

“父亲无法接触到,母亲又是那种性格,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身为一个孩子的他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养不成偏激的性格都很难。本身性格已经养成,再加上父皇迟迟不肯放权,又变相的加重了这种性格。”

“而两个弟弟,又被分封到距离京城近在咫尺的地方,更是让太子饱受刺激。郑州距离京兆不过二百余里,汝州更是只有一百余里。若是肯吃点苦快马加鞭,朝发夕至也不是什么难事。两个弟弟被封到如此之近,更让太子产生了浓重的不安。”

“他不知道父皇此举,究竟是如何想的。但恐怕在他的心中,会认为这是为了以后易储做准备?就算他没有这么认为过,但至少也会想过。加之数年来,太子与二王明争暗斗中,无论二王做的如何过分,父皇始终没有插手过,这又如何不让太子心生恐惧之感?”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哪朝的太子一旦丢了储君之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本身就已经养成了偏激的性格,再加上不甘心丢掉储君之位,太子走到杀弟的地步就不足为奇了。将一切威胁到自己储君之位的危险,都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会做的。”

“再加上他身边的那些,一心惦记着成为新君,潜邸从龙功臣的人或是捧杀,或是言语之中无限放高这种威胁,以此邀功卖赏,甚至浑水摸鱼的也不在少数。诸多原因夹杂在一起,才是太子走到今日的原因。”

太子,在黄琼的心中不过是一个,被前后巨变的生活、生存环境,搞花了双眼外加弄的患得患失。再加上身边人的捧杀,弄出的一个手高眼低之人罢了。对于太子的评价,黄琼还真不屑于去做。他今日的这番话,只不过是为了糊弄皇帝而已。

真话,什么叫做真话?这个时候,自己不在踹上一脚,黄琼已经认为自己很地道了。否则,就太子搞出的那些事情,换了其他人千刀万剐都有可能。皇帝征求自己的意见,不过是为了想保太子一条命,而玩的障眼法而已。

黄琼敢打赌,若是今儿自己对那位太子落井下石,明儿训斥自己的明旨就会到。太子的确做了许多的恶,但毕竟是十余年的太子。在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心中,地位依旧不是其他皇子可以相比的。就算皇帝真的要废掉他的储君之位,也会想方设法保他一条命的。

自己这位皇帝老子,心中想着什么,黄琼未必都能猜出来,可也大致知道一些。当初在温德殿,对二王犯上作乱之事,太子只不过说了实话,便惹得皇帝大发雷霆。自己统军出征之前,又要自己再三保证,就算保不住景王,也要保住他的几个皇孙。

在进驻郑州后,皇帝又再三下圣旨,要自己抓紧景王诸子的功课。很明显,自己这位皇帝老子,很是盼望着的自己儿子之间团结、友爱。哪怕是某一个儿子,到了非处置不行的地步。也不会允许其他人,对这个儿子落井下石的。

有这个前车之鉴,黄琼又岂会再一次上当。况且,太子现在不过死老虎一只。就算皇帝看在父子一场的份上,留他一条命,但被废、圈禁是必然的。太子说实在的,与自己又没有什么真的深仇大恨。陈瑶的死,已经证明不是太子所为。

既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在这个时候对一只死老虎落井下石,在极有可能引发皇帝不快的前提之下,根本就是一件犯上不的事情。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该满足何瑶,想要一个孩子的想法,多抽出一些时日陪陪秀姐。

想到李秀昨夜表现出来的疯狂和热情,黄琼的心不禁多少有些骚动起来。只是他的这番人家在与他谈正事,他却在那里想着女人的想法,若是被皇帝知晓,会不会吐血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暴跳如雷应该是肯定的,估计不抽他一顿都很难。

听着这番像是在落井下石,可仔细一琢磨反倒是有些为太子开脱的话,高无庸不由得有些咂舌。但在惊愕之余,作为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太监,已经知道太子被废成定局的高无庸,也不禁有些佩服这位英王的胸襟。若是太子也有这等胸襟,又岂能走到今日的地步?

只不过这些话,高无庸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禀皇帝。因为他从英王这番话之中,除了听出了替太子开脱的意味之外,别的怎么听怎么都感觉,面前这位胆大包天的英王,将太子走到今日地步的原因,归咎到了皇帝身上。难道这位英王,真的当摸老虎屁股不当回事?

犹豫了好大一会,实在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回禀皇帝的高无庸,还是道:“英王殿下,您的这番话当真是这个、这个特别。您看这番话,奴婢回去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禀皇上?英王,奴婢劝您还是三思而后行。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在去惹恼皇上了。”

“在得知端王死讯后,皇上几乎是一夜白了头。现在皇上的脾气,与以往相比也暴躁和焦虑了许多,经常是动不动就发火。前几日,皇上在得知您在郑州纳了,呃,这么多的侍妾后,便是连御案上的那个皇上最喜欢的,玉狮镇纸都摔碎了。”

对于高无庸的好心,黄琼只是淡淡一笑道:“高大家有心了。不过,还请高大家安心将本王的这些话,如实的回禀父皇便是。父皇是一国之君,又是古今以来少有的明君,这胸襟肯定也足够开阔。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父皇身为明君,肚子里面跑龙舟也是有的。”

听到英王这番半是调侃,半是以话压人的话,高无庸也只能苦笑。一个明君,便让皇帝恐怕有火都没有办法去法。后面的那句,肚子里面跑龙舟的话,则是明白的告诉皇帝。你若是因为我的这个答复发火,您这个明君的肚量还不如臣子。

自己这个话一转上去,恐怕就算是皇帝听罢之后,被气得暴跳如雷,这个火也只能压在心里面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算了,这位英王与皇帝是骨肉至亲。他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自己一个太监跟着操那么多的心作甚?

皇帝被这位英王用话给拿住了,有火气发布出来。可不代表着,对自己火气也发布出来。万一皇帝将不能对自己儿子发的火,撒到自己头上,那倒霉的岂不是自己了?这位英王既然都不怕,自己又何必去操那个心?算了,等回京如实回禀便是了。

想到这里,生怕这位英王在冒出什么惊人之言的高无庸,连忙换了一个话题道:“奴婢此次来郑州,除了征询英王对太子的意见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皇上再三交待的,让奴婢一并征询英王殿下的看法。”

“如今,桂林郡王已经抵京。桂林郡王此次进京,除了祭拜大行皇后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按照惯例,请求皇上为已经到了婚配年纪的世子和郡主指婚。皇上命奴婢一定要征询英王殿下,对桂林郡王府的意见,还说这是静妃娘娘的意思。”

“什么?高大家,您不会告诉本王,父皇为那个郡主的指婚对象,正巧是本王吧。”大家谁都不是蠢人,有些话一点便都知道什么意思了。高无庸这番话说完,黄琼马上便明白之前皇帝那道,指责自己纳妾过滥的圣旨是哪来的了,原来是在这等着自己那。

若是皇帝真的有心,将那位郡主指婚给自己,那这道圣旨还真的就不稀奇了。自己大婚之前,府中有三两个侍妾到也无所谓。可自己在郑州,如果连李秀和易瑛那几个部下,一并都算上的话,足足有十三个。

即便是去除走留不定的易瑛,马上要另行嫁人的李秀,不能泄露的林含烟,外加上段锦的话,也足足有九个。在皇帝马上便要为自己指婚之前,搞出了这么多的侍妾,哪怕现在都还没有名分。这在所有人的眼中,无疑是在有意的打桂林郡王府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