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调鼎为霖 > 第2章 博闻茶堂听故事

调鼎为霖 第2章 博闻茶堂听故事

作者:还是脆皮的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28 10:21:23 来源:文学城

少年很容易便找到字画摊老先生让他送信的博闻茶堂,这里实在太好找了,铺面极大,足足八扇门的门脸,阔气的大牌匾高悬,上面龙飞凤舞的“博闻茶堂”四个大字极具风彩。

茶堂的人气也很高,里边说书先生稳坐上堂,手里挥舞折扇说着连珠妙语,堂下茶客喝茶吃点心听书,听到精彩的段落满堂喝彩,而外边,没给茶位费干站着蹭书听的人也不少,每每听到精彩之处,也不吝叫好声。

少年走进茶堂,很快便有茶堂的店小二上前来服务,态度不算多好,

“普通座15文,雾山银针8文,钰州玉露12文,加点心10文。”

他摆手,从怀里取出信件解释道:“我是来送信的,这是城南一字画摊的老先生给你们掌柜的信。”

“哦,你等一下。”那店小二甩了个冷脸,转身回后堂去找掌柜的了。

少年一点儿也不恼,依旧笑眯眯的,心想他这样也难怪人家态度不友好,同样是都店小二,他穿的是黄麻布,人家穿的可是棉布。

“啪——”一声摔醒木的响动,让少年转移了注意力,他看向上堂那说书先生。

那说书先生手上翻飞着合拢的折扇,操着一副说什么都能给故事增加一些沧桑之感的半沙哑嗓子,

“上回书说到,这梁子楚天赋异禀,仅靠着那前辈在山洞中留下的叩星长剑和凝然决功法,在山洞里自己勤学苦修,短短三载便修炼至筑基之境,他从山洞一出来,便一人前往矛峰山,为死去的义弟报仇。”

“咱们书接上回,话说这梁子楚现下修为之高,相比三年前那点儿粗浅功夫,已不可同日而语,不仅能三个昼夜不眠不休精神抖擞,还能让自己夜可视物如白昼,于是他决定趁着夜黑风高之时,捣上矛锋山土匪窝,正好杀敌人个措手不及……”

“小孩儿,我是这里掌柜,你来给我送信?”一正颜厉色的中年人走到少年面前。

“是,信在这里,请。”少年立马回过神,笑着递过书信。

博闻茶堂掌柜拿到书信后一言不发转身走了,少年也正准备转身走人,没想到这时刚才那店小二走过来,不悦地指着离堂上最远的角落,

“我们掌柜的说,你可以在那边找个位置坐下听。”

“欸?可以吗?那真是太谢谢了!”少年顿时喜笑颜开,小跑到店小二划的范围找了个位置坐下。

虽然没有茶和点心,不过这已经很棒了,少年满意的往椅背上靠了靠,从怀里拿出已经只剩余温的糖饼,一边吃,一边认真听那说书先生讲故事,好不惬意。

虽然他没听到故事前面的内容,但这位梁子楚大侠的故事非常容易懂,从中途哪儿开始听都能听明白。

大概就是讲一个叫梁子楚的乡野少年,偶得一小小仙缘引气入体,成为准修真者,为了信守承诺独自离开家乡,去往北方三大山脉送信,顺便也求仙修道,中途认识各路人物,经历各种艰难险阻逢凶化吉的传记故事。

说书人把故事分为了章回体,一章能口若悬河的讲半个时辰,解决上回末尾处留下的悬念,发展新的小事件,在末尾又制造一处的悬念,让听客们不知不觉就在茶堂里消磨半天时间。

“那富商小姐长得是花容月貌、楚楚动人,她步态恰似弱柳扶风,一步步走向梁子楚,然后对梁子楚行了个大礼,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梁子楚赶忙把人扶起,小姐被梁子楚这一扶,抬头就望见了他少年英姿,这便立刻起了爱慕之情,想要以身相许之。”说书先生说至这里停顿了一下,“啪”地打开折扇摇动,和台下听书的观众们互动起来,

“你们猜这梁子楚是如何应付的?”

“当然是娶过门洞房花烛啦!”底下听书的人不少接茬,兴奋得不得了,

“快讲快讲,洞房花烛这段我们最爱听了,嘻嘻。”

少年翘着腿,嚼着糖饼,也默默猜剧情。

嗯,区区才“花容月貌”的富商小姐,遇上刚正不阿、富贵不淫的梁子楚,那大概率是“女人耽误我修道”了,梁子楚这种标准点家龙傲天,老婆怎么也得是个“倾国倾城”级别的大仙女吧?

咦?点家龙傲天是什么?

少年没有记忆,思维还跳跃又混乱,很多东西从脑海里冒出来,但总想不通,他略微苦恼了一下,干脆就不想了,继续专注听书。

说书先生听底下人回答,露出轻笑:“你们可都猜错啦,梁子楚可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富商小姐!他告诉那富家小姐……”

“哎呀,你这讲的不对啊!怎么拒绝了?”讲堂底下第一排有个身着白衣的富家子弟嚷嚷着站起身来,把手中的瓜子壳往堂上扬去,

“我之前听悦客茶馆何先生所讲这段时,分明讲梁大侠是心悦这柳小姐,娶了柳小姐为妻的!”

同意那白衣富家子的人帮腔呛声:

“就是啊,大碗茶社的说书先生也这么讲,后来柳小姐跟着梁大侠北上,一路吃尽苦头,在白苍山上染疾又遭遇魔狼来袭,梁大侠保护不周,这才香消玉殒的。”

喂喂!不要随便剧透啊!少年睁大眼,气鼓鼓瞪向那个剧透的人。

“各位有所不知,梁大侠的故事坊间传闻的版本实在过多,有的地方前后矛盾出入甚大,我所讲述的,是参考了40年前游侠温溪所作的《梁子楚拜山传》而得的版本。”说书先生扫了扫案上几块瓜子皮,好声解释道,

“游侠温溪所作《梁子楚拜山传》的时间,距离粱大侠当年正式拜入道山研华剑宗不过10年,游侠温溪还亲自走访了大段当年粱大侠走过的路,探访过不少当事人,我认为这本书真实可信,和那些传闻拼凑的版本……”

“我才不管!我就喜欢听柳小姐病倒在白苍山,粱大侠背着柳小姐走在雪林里逃命,最后她和茫茫白雪化作一体的那段。”那白衣富家子不由分说,掏出一锭足5两的银锭扔上书案,

“你给我讲那个版本,我就要听那个版本!”

这什么虐文爱好者啊?盼人家点儿好行不行!少年又瞪向那白衣富家子。

“谁差你那点儿臭钱了!”此时第一排座里又一名身着不菲的蓝衣少爷站起来,直接把一锭足10两的银锭摆上了书案,回头教训那白衣富家子,

“我就觉得张先生所讲这个版本才好,求仙之道,难如登天,心当坚若磐石,粱大侠怎会半路为一红颜所拖累?”

声援这蓝衣少爷观点的茶客也不少,

“对啊,都是修仙之人了,儿女情长自当放在一边!”

“怎么就不会了?粱大侠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怎么不能有爱情?”白衣富家子大声回怼。

“不能!我说没有就是没有!”蓝衣少爷也加大音量吼道,

“没听张先生说吗?《梁子楚拜山传》真实可信,你怎么能把坊间传闻当真?”

“坊间那么多传言,总不可能空穴来风……”白衣富家面红耳赤的争辩。

哇,这算是原著党和同人党之争吗?

“打起来!打起来!”少年晃着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在心底喊道。

这两人闹起来没完,终于把更多想好好听书的茶客惹恼,纷纷加入指责:“听你们讲还是听先生讲啊?”“就是就是,你们要吵去外面吵。”

最终是那两人经不住群众的怨怼,灰溜溜的坐下,说书先生摔摔醒木,然后摇着扇子继续说书。

虽然没了富商小姐以身相许那一段,但梁子楚的故事依旧跌宕起伏,拜山途迢迢,求仙路漫漫,故事讲到茶碗里茶汤寡淡无味,才终于讲完。

说书先生“啪”一摔醒木,已经说到沙哑的嗓子铿锵说出结束语:

“梁子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拜入仙山,成为了道山研华剑宗一名弟子,也和这凡俗世间……再、无、瓜、葛!”

“啪啪啪啪——”“好!!!”茶客们仿若大梦初醒,一边掌声雷动,一边回味久久。

一茶客说:“每次听完梁子楚的故事,我都恨不得自己北上去拜一次山!说不定我也有仙缘呢?”

另一茶客接话:“梁子楚的故事终究是故事,现实中想去拜山,得是多富贵才拜得起啊!”

又一茶客点头:“多富贵还不一定保险,前几年城南王老爷家的少爷不就闹着要去拜山嘛,王老爷拗不过,请了100多护卫护送,结果啊,半年后10几个护卫把王家少爷尸身运回来,只剩几块骨头了,听说是北上途中遇到大妖魔了……”

“这就没啦?不应该吧?之后他在宗门里的故事呢?”少年自言自语挠挠头,总觉得哪里没对。

少年身边喝茶的老头一听这话乐了:“梁子楚在宗门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凡人哪儿能知道。”

“嗯?梁子楚……原来是确有其人?”之前一直把故事当假听,少年这才反应过来。

既然梁子楚是真人,那故事背景所谓的三山十二州,应当就是此间现实的地理地貌。

老头嘿嘿笑道:“确有其人,梁子楚50年前是舟丹城郊一普通农户出身的小孩儿,不过现在他不成仙人了嘛,他们村子里还给他立了庙呢。”

“原来是这样啊,多谢解惑。”少年朝那老头一抱拳,然后开始消化梳理一下故事里的信息。

这地界叫三山十二州,三山是指三大山脉,释山山脉、儒山山脉、道山山脉,皆立于地广人稀的北方,那边大小林立的宗门多,天材地宝多,能人异士多,杀戮征战多,不适合凡人老百姓生存。

凡人大都生活在十二州,整个十二州并没有统一的大国度,只有大大小小的城镇村落,以及实际掌控它们的各方势力。

相对北方三山,十二州算是非常温和安全的,凡人也可出远门游历活动,大城镇之间有官道有驿站,平安顺遂的话,一辈子6、70载,也难遇到啥妖魔鬼怪。

当然,十二州里各种人迹罕至的山脉中,也会有仙家私地或奇珍异宝,不过凡人可没有梁子楚那逆天的好运气,不管哪个山洞崖底,总能翻到秘籍仙丹。

想要获取仙途,就得像梁子楚那样去北方拜山,被宗门选中了,就有机会踏入修仙一道。

少年不由感慨,说十二州安全,可野外荒无人烟的地方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很危险,难怪街头小儿的童谣都说,黄粱江上跑商路的,三趟就能攒够老婆本。

说书先生含了片梨休息了一会儿,紧接着又开了新篇故事,

“接下来这个故事,是我最近在一古话本上偶然所见,别家肯定没讲过,我来讲一讲。”

“众所周知,但凡能被称之为‘侠’者,皆为英雄楷模之辈,可接下来我们说的这位主人公,姓甚名谁不知道,籍贯何处也不知道,只有一江湖诨号,因常年背着一口黑铁锅,所以人称‘背锅侠’。”

“这‘背锅侠’和别的大侠不一样,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大魔头,他长相奇丑、恶贯满盈……”

茶客们听了一小会儿“背锅侠”的故事,就强烈要求说书先生换故事讲,因为这“背锅侠”实在可恶,所到一处就灭人满门坏事做绝,还每每还会在正道侠客们的全力追捕下顺利落跑,直恨得人牙痒痒的。

尽管说书先生再三保证,说这背锅侠最后结局不得好死挫骨扬灰,大家也还是不愿往下听,

“换一个讲吧,先生。”“对啊,谁想知道这魔头究竟杀了几家几口人啊!”

少年其实还蛮想继续听那“背锅侠”的故事的,他总觉得一听“背锅侠”这词儿,就觉得这人背后肯定有冤,不过他是免费蹭书听的,没资格要求说书先生说什么。

“好好,那我换一个吧,你们想听什么?”说书先生无奈地微笑。

前排有个外地口音的商贩立马问道:“那先生不如就讲讲汀水吧?为什么大家都说返程别往汀水渡啊?”

“这你还真问对人了,前一阵我还正巧看了本古地志,里面对汀水记载很详细。”说书先生把手上折扇一合,点了点那位商贩,然后用指尖沾了茶水,在案子上写起来,

“大家知道汀水的汀字怎么写吗?这样,三点水,再一横一竖钩。”

底下茶客里有不少是识文断字的,也都学着说书先生,用茶水在桌上写出一个汀字,方便没文化的认认字,

“我好像会写,这样。”“你这写的不对,竖钩不出头。”

“汀,谓水之平也,也可引申为水中的小洲。”说书先生拿起合拢的折扇,倾斜着举到空中,

“大家就当这柄扇是黄粱江,江水从扇页,流向扇柄,扇柄尾尖上这里呢,相当于是我们金波城。”

说书先生这么详细解释,底下没文化或年纪大的人也能跟着理解,跟着点头:“对对,是金波城。”

等大部分茶客都理解了,说书先生伸出另一只手,食指和拇指比划了个“八”,指腹贴紧扇骨上,

“我的食指和拇指,就是汀水,中间这个三面环水的地方,就是汀洲。”

“对对,没错,我到过汀水附近,汀水就是这样的。”在座行商走货的看见说书先生手上的形状,立刻点头。

说书先生并没有把手和扇收回去,而是继续解释,

“据说以前古代,这汀水就是黄粱江的普通分汊,同黄粱江一道从西北顺流而下至东南,从我食指这里分汊出去,又从拇指这里和黄粱江重新汇合,一齐流入大海。”

“不过,从百年前起,这汀水啊,就变成了一股永不入海轮回的‘死水’,它一直绕着汀州打转,从我拇指这里倒灌而入,再从我食指这里回到黄粱江上游,如此循环往复。”

“这水死了,周围生机也跟着死了,渡汀水的船十有九沉,两岸人烟也跟着越来越稀,以至于现在汀水有个难听的别称,叫‘鬼熬粥’。”说至这里,说书先生收回手,逮着扇柄当作勺羹那样,一圈一圈绕着茶盅搅动。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底下没去过汀水的人学着说书先生那样,用手自己比划两下,也都明白了,纷纷讨论起来,

“河水逆流,‘鬼熬粥’……鬼游汀洲,这汀洲该不会是什么仙家私地吧?”

“那你可想多了,真有仙家,会任由家门口水鬼横行?”

说书先生接着又讲了有关汀水的几个邪门小传闻,至于具体有没有妖魔鬼怪,那妖魔鬼怪长相来历,他也说不清道不明,毕竟普通凡人真“有幸”见过那些的,大都已经坟头草三丈高了,个别活着的,又大都魂魄受惊吓散了,离疯癫也不远。

少年听了一下午书,到外面华灯初上,才心满意足的从茶堂出来,主要是他也实在饿了,在街上买了块葱花饼,一边啃一边逛。

金波城的盛夏夜晚也很是热闹,俨然一座不夜之城,城内不设宵禁,多得是行人提着花灯游街逛夜市,少了毒辣的烈日曝晒,白日都在阴凉处躲懒的小摊贩小艺人们,全都上街开始卖力营业。

围观了几个艺人大哥虎虎生风甩铁球,人家举着盘子过来要铜板,少年摸了半天发现身上一文钱都不剩,刚才买葱花饼就把钱用光了,只能嬉笑说着“下次一定,下次一定”仓皇逃跑。

少年吃完葱花饼时,刚好逛回原主沈小二的住处。

沈小二和云来酒家其余7个帮厨小二们一起,住在云来酒家后院的一间大通铺房里。

少年进屋时,那7个人正在通铺上围坐一团玩儿叶子牌,土炕上所有的被褥都被他们搬去垫在屁股下,包括沈小二的那床被褥。

若是按照平时沈小二的性格,肯定就忍气吞声了,等那群人玩儿完牌散场,才敢过去拿回被褥,但少年可不是沈小二,见着自己今晚要盖身上的东西被人这么垫在屁股下,当场怒气值满格,他甚至都有些嫌弃那床被人坐过的被褥了,感觉它变得脏兮兮臭烘烘的。

少年径直走到那个屁股压着自己被褥的人身旁,厉声说道:“把我的被褥还我。”

7人皆是停下打牌的手,齐刷刷看向少年,像是发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东西,他们没想到平时怎么欺负都默不吭声的软蛋,居然会有反抗的一天。

少年没有理会旁人,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瞪着回头的那人,再次一字一句道:“起来,被褥还我。”

那人被盯得有些发毛,但平日里欺压惯了沈小二,在另几个人面前也不愿丢了脸面,于是他非但并未起身,还一边抬起脚后跟在沈小二被褥上揩,一边阴阳怪气的嘲讽道:“这麻葛被褥哪儿配得上你沈燕啊?”

面对对方的挑衅,沈燕懒得再多说废话,倏然伸手扯住被褥,手上巧劲一翻,把被褥从那人屁股底下扯了出来,也顺便让那人失去平衡翻身跌下炕头。

那人哐当一响摔了个结实,伏在地上痛得眼冒金星,好半天没回过神,另外6个人赶忙下去把他扶起来,

“牛壮,你没事吧?”

“……我操!”牛壮忍痛站起身,甩开身旁人搀扶的手,指着沈燕,

“沈燕,你胆儿肥了是吧?你信不信,我把你今天做的事告诉掌柜的?”

沈燕压根儿没有理会叫嚣的牛壮,他一脸嫌弃的把被褥举得老远,这被褥果真不能要了,还是扔了吧。

旁边几个似关切似拱火的问道:“沈燕做了什么事啊?”

牛壮轻哼一声:“哼,你们不知道,他今天下午呀……”

没等牛壮说完,沈燕又倏地抛出被褥套住那牛壮的胳膊,一把将人揽到自己身边,低声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的声音威胁道:“我就是翘班去茶堂吃个茶而已,顶多算个怠职捡懒,掌柜的也就罚我点儿月钱,你和老杨头克扣买菜钱,给**楼小霞姑娘买首饰,可算是挪用公款啊。”

听完沈燕这番话,牛壮全然没了之前的蛮横,又惊又怕地看着沈燕,仿佛认识这么多年“沈燕”,之前都是看走了眼。

那几人听不清沈燕和牛壮之间说了什么,还在拱火,

“牛壮,你和沈燕嘀咕什么呢?他今天下午怎么了?”

“没什么,我跟牛壮互相道歉呢。”沈燕笑眯眯拍了拍牛壮的肩膀,和对方状似亲密的样子,

“他说他不该坐我被褥,我也不该摔他,对吧?牛壮。”

“啊?对,对对。”牛壮呆愣地回答。

“好了,那没事了,去吧。”沈燕推了一把牛壮,让他回到那群人当中。

沈小二之前没少跟他抱怨过牛壮这人,说牛壮味觉灵敏,被陈大厨收为弟子,后又仗着陈大厨弟子的身份,在一群帮厨小二里作威作福,其中最喜欢欺负的就是沈小二。

他一时还当牛壮是个什么可怕的人物,今日一见,原来牛壮也不过是个可怜人。

沈燕又瞧了一眼牛壮,刚才他把牛壮揽到身边说话,见牛壮耳廓后俾风穴居然被人扎了针,那针起码被扎下有3年以上,针都长肉里了,顿时怒意消减大半。

俾风穴这样被扎3年,再灵敏的舌头也差不多该报废了。

什么仇什么怨啊?搞餐饮的味觉失灵,以后拿什么发展?沈燕眼光扫射一遍在场那另外6个帮厨小二,没见着什么端倪,随即只能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