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电视人 > 第七章

电视人 第七章

作者:春光公社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02-20 14:28:22 来源:转码展示1

说曹操,曹操到。怎么会这么巧?

“吕总,哎,孟总你在这里啊。刚找了你半天没找到。我想汇报一下这期电视问政的选题呢。正好给你们一块说吧。吕总,这期想对话交管局。因为现在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老百姓反应的问题也特别多。”柳天紫一脸淡定地说。

吕东提前从惊讶和尴尬中缓过神来。

“好好好,坐坐坐。这个选题好。有一次,大周末的,就上个月送牛总那次,在金雀楼那个路口,中午刚过11点,楞给我堵了近20分钟。现在这交通都成啥啦。赶紧关注一下吧。”

柳天紫忽闪着眼睛,娇柔中带着几分坚定。听完吕东的话,她笑着附和:“是是是,我在那个路口也被堵过几次。”说完,拿着笔在本上划拉了几下。

一说到选题,吕东就来了兴致。她对拥堵这个话题还意犹未尽,起身从办公桌前走出来,直接走到柳天紫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北江这么个说二线够不上,说三线又强点的城市,交通拥堵程度倒是能跟一线城市看齐了。我在心里总结过。我觉得北江的拥堵问题有三点值得探讨:一、道路设计规划没有前瞻性,整个城市都是平面交通,立体化程度极低;二、老百姓的交通规则意识太差,私家车乱停乱放、乱闯红灯。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现象同样严重;三、也是最重要的,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创新手段不够、治理违章行为的力度不够。当然,交通拥堵不是交管局一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交通的设计者、参与者、管理者应该共同努力。所以,这期话题做好了有看头。我觉得你们把我说的这三点讲透就行。”吕东说完,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忽然又转身问:“交管局哪位领导来?”

柳天紫一边记一边听,越听越激动,最后是满脸崇拜。因为控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竟顾不上回答吕东的问题,先说起了自己的心里话:“东姐,我昨天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把这几个方面想全。到您这儿,嘡嘡嘡,几句话你就给我都总结全了。要不您作为专家到现场跟他们对个话吧,效果绝对震撼。这期收视率肯定能创造奇迹,咱还能打个翻身仗呢!”说完,咯咯地笑起来。

“不不不,我可不能上。还是让市民代表和观察团问。交管局是华文强带队来吗?”

“是是是,还是华政委带队。”

“那我更不能上,我跟老华挺熟,我要把他问得说不出话来了,回头该找我算账了。但是老百姓可以问。”吕东瞅着柳天紫,心照不宣地点了一下头,说:“明白吧?”

“明白明白。”

坐在一旁的孟副总一直没言声,因为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柳天紫看了他一眼,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

孟成还在“柳天紫辞职”这个令人焦躁的消息上来回折腾。此时,他已经按捺不住,想直接了当地问清楚。尽管吕东坐在对面一直看他,但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天紫,最近有什么想法没有啊?怎么有人传说你要辞职啊?”

柳天紫的脸腾一下红了。

“谁给我造谣呢,成哥?怎么会出来这么一出。我得找她问清楚去。”柳天紫刚刚还温婉和顺的脸庞一下变得有些狰狞。她直勾勾地盯着孟成,就像电影里的秋菊要打官司,必须讨个说法。

孟成“嘿嘿”地笑起来。眉间的愁绪一下散开了。“没有就好,我觉得也是他们瞎说呢。”说完,得意地看了看吕东。

吕东也笑起来,提高了嗓门冲着孟成说:“我就说你瞎担心吧。天紫是跟着咱们一块打拼过来的,怎么可能说走就走呢。”

孟成用手抹了抹寸头,涨红了脸笑着。他觉着吕东开始有自己的领导艺术了。

柳天紫低了头,好像在思考什么。忽然抬起脸来,看着吕东说:“现在频道里缺人,年轻的记者接二连三地走,我肯定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你们添乱。”

“天紫,以后也不要给我们添乱。后面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这个团队需要你。”吕东温柔得像个母亲。

柳天紫眼里有些湿润。她笑着,慌乱着,嘴里不停地说着“肯定的、谢谢东姐”。

吕东见好就收,急忙岔开话题:“哎,这期问政编导是谁啊?怎么你制片人一个人来报选题啊?”

“嗐,这期编导该柳南了。但是她说这两天有点事。我说,那就我替她吧。”

“没说啥事啊?”孟成急切地问。

“好像是要参加个什么考试吧。”

二位总监低了头,便不再问。柳天紫云里雾里地又说了几句,便退了出来。

吕东长长地出了口气,像打了一场胜仗。她觉得最起码把柳天紫给摁住了。抬手腕看表,11点40分。二楼食堂已经开饭了。当上总监后,她很少在食堂吃饭。一方面是应酬多,更多时候是她需要安静而独立的环境,包括吃饭。今天必须要光顾食堂了,因为下午两点开中层会,时间很不宽裕。

十一点半之后,广电大楼的四部电梯就迎来了下班高峰。吕东、孟成,还有一群新闻频道的记者编辑,在电梯口等了一刻钟都没上去。

“走吧,步行梯吧。再等一波也不一定能上去。”吕东有些着急,喊着大家走向楼梯口。

孟成和几位年轻的记者编辑跟了上去。

大家一溜小跑,鞋底和台阶撞击出一种欢快的节奏。

二楼食堂门口,刷饭卡的排起了队。中午这顿饭,算是台里给员工的福利。每人刷四块钱,随便吃。说是随便吃,其实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好的时候,有红烧带鱼,或者四喜丸子。更多的时候,还是大锅菜、西芹炒肉、醋溜土豆丝等家常菜。吕东刷完卡进来,嚯,能容纳500人的广电食府放眼望去,竟看不到空座。每排长条桌上都坐着人。好在有来的,有走的,像吃流水席,刚才还担心找不到座位,一回头,发现那排座位已经空了。

“没想到啊,食堂还这么多人吃饭。这也算是令人欣慰的事。”吕东在饭口排着队,冲着身后的孟成感慨。

孟成笑了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叫多啊。08年效益最好的时候,那才叫人多呢。你忘啦,门口的人都进不来,站在门口等着。最长的时候能等20分钟。吃完一波走一波。现在哪还有那种情况。”

排在前面的张兴旺听到他们聊天,扭过身来,用一副大明白人的口气说:“原来人多,都是因为工作忙,回不去。现在人多,是特意来这儿吃的。物价在涨,收入在降。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就剩这点福利了,大家还不都来沾个光。以前不在这儿吃的,现在也特意跑过来吃了。就差把家里人也带来了。”

吕东瞪了瞪眼,有些扫兴。转身看向吃饭的人群:“至于啊,这饭也不咋地啊。”

“嗐,能吃饱就行。现在这猪肉都多少钱了!上这儿来吃个肉菜,就挺得。”张兴旺嘿嘿地乐起来。

橱窗里边,两个胖厨师抬着一口硕大的脸盆哼哧哼哧挪过来,挨个倒到饭口的保温箱里。里面盛的是鱼香肉丝。张兴旺脸上乐开了花,连连说:“这个好,这个好。”他指点着师傅要了三个菜、二两米。吕东看了,便问:“呀,吃得不多啊。今天食欲不佳啊?”张兴旺头也不回地快速往座位上走,边走边说“不不,我还得打点别的”。他放下餐盘,拨开人群一闪身又排到了另一个窗口的队伍里。动作麻利得像受过训练。吕东抬头一看,那个窗口是打卤面。

吕东和孟成挨着张兴旺的菜盘坐下,吃了一半的时候,张兴旺端着满满一碗打卤面回来了。“哎呀,吕总,来点面条吧?”张兴旺客气地让了让。

“不不不,今天没什么食欲。我吃点菜就行了。你吃你吃。”吕东使劲摇着头。

“不容易呀。我这是最后一碗。后面的没啦。所以,慢了就不行。”张兴旺说完,头也不抬,甩开腮帮子吃起来。

兴旺是新闻频道办公室的后勤人员,正式工。吕东瞅了一眼旁边的人,好多都是打了菜和米饭,旁边还放着一碗打卤面。大家吃得很投入。在一片吸溜声和咀嚼声中,人类最本能的**得到了满足。某种情绪也得到了宣泄。

正式工侯宝才摸了摸像怀胎八个月的大肚子,打了个响嗝。面前的碗里还剩了几根面条。他想下会食儿,一眼瞅见了隔着三个座位的吕东。心头涌上一股倾诉的**,但又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事要说。只是觉得现在的日子不如以前舒服了。他故意看着旁边同部门的张兴旺,大声说:“咱们饭卡里不是每个季度给120块钱的补贴嘛,现在还给吗?妈的,我这卡里就剩2块钱了。”张兴旺头也不抬,使劲儿咽了一口,大声嘲讽着说:“早就不给了。什么时候的事了。这都民国了,你还说清朝的待遇呢!”侯宝才脸一红,拿起刚吃苹果时剩的牙签,在牙缝里快速戳动,边戳边自讨没趣地骂了一句:“娘的,这他妈变得也太快了,都跟不上了。”他瞥了一眼低头吃饭的吕东,把牙签往餐具里使劲儿一扔,一手端餐盘,一手端碗,想起身站起来,屁股抬了一半又坐下了。从腰部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看,应该是吃得太撑了。他放下盘子和碗,把手摁在桌子上,两臂一用力才算成功站起。费力地哈了一下腰,总算把盘子和碗端在了手里。嘴里哼哼着“吃饱了”,一摆一摆地晃着身子走了。

吕东看着老侯的背影,脸上面无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