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缔宙者 > 第180章 《缔宙者》2——25:跟皇后聊天后段

缔宙者 第180章 《缔宙者》2——25:跟皇后聊天后段

作者:小韩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08:32:03 来源:文学城

却说包尔姬将“有山不长木,有水无鱼游。有户不准入,有漏不让补。”这首谜语诗猜成地图。

方欢轻笑道:“错。再来!”

接着她说出了下一个谜面:湿地拐角处,滋生水一脉。虽然不是海,却把蛟龙逮。

这首谜语诗描绘的是一种特定的自然景观,其中“湿地拐角处,滋生水一脉”即湿地的一个角落,这里水源丰富,形成了生命的源泉。“虽然不是海,却把蛟龙逮”则表达了尽管这个地方不是大海,但它却有着吸引和滋养大型水生生物的能力,尤其是蛟龙这样的神话生物。

这样的描述是在赞美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之美,并肯定湿地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样的描述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肯定。

湿地作为生命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因此,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处具体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赞美。

然而,湿地作为借体,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包尔姬想到了“砚台”。造型别致的砚台一般都有池角,内置墨水。而砚台有“墨海”之称,书法有笔走龙蛇之说,砚台虽然不是真的海,却能拘束可走龙蛇之笔。

“是砚台。”包尔姬回答的声音小了一点,自信心显然打了折扣。

“错。再来!”方欢得意道:“一只嘴巴好稀奇,未长舌头牙也没。偏又天生倔脾气,不吃软食啃硬的。”

这首谜语诗描述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行为的主体。

一只嘴巴好稀奇:是指主体拥有一个嘴巴,但这个嘴巴与众不同,显得稀奇。

未长舌头牙也没:描述了嘴巴的特征,即它没有舌头和牙齿。

偏又天生倔脾气:这句话揭示了主体的性格特点,即它天生具有倔强的脾气。

不吃软食啃硬的:进一步说明主体的行为偏好,即它不喜欢吃软的食物,偏爱啃硬的东西。

是什么物体具有上述特征呢?包尔姬想到了臼舂。因为这种工具用于研磨或破碎硬物。它没有舌头和牙齿,但非常坚硬,适合啃(碾磨)硬物,同时也暗示了其“倔强”的特性。

包尔姬试着答道:“是臼舂。”

“错。继续!”方欢大笑道:“光头独眼模样怪,伸伸缩缩脾气坏。平时恶劳贪自在,一提掘井劲就来。”

光头独眼模样怪:指的是头上的毛发被刮光或者自动掉光,也许是天生的不长头发。而且这个头可能是脑袋,也可能指前端或顶部,即头子。同时这个“光头”上只有一只眼,但眼可以是眼睛,也可以是口和洞穴之类,比如说枪眼或针眼。并且这东西长得很奇怪。

伸伸缩缩脾气怀:是说这东西的移动方式或者说活动形式,而且这种伸缩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还可能是杂乱无章的,给人一种性格暴躁,易冲动的印象。

平时恶劳贪自在:指其怕风怕雨怕冷怕晒怕苦怕累,只爱呆在宽松舒适的环境里自在地享受安逸。

一提掘井劲就来:表明此物虽丑怪懒散,却有着特殊的生活习性,像老鼠一样喜欢打洞,即掘井。而且是特别有劲,貌似不知疲倦的那种情况。

包尔姬想来想去,只有蚯蚓的头是光的,而且没有耳朵,眼睛和鼻子,单有口腔。并且它是伸缩着前进的,一旦受到刺激,伸缩活动会变得激烈而无序。而懒是它的习性,打洞则是它的本能。

“应该是蚯蚓。”包尔姬不加肯定道。

“错。继续!”方欢开心道:“一条小径下毛山,未经森林不过江。连通洞口接深港,从头至尾无阻拦。”

这条“小径”连接着山脚和深港,途中未经森林,也没有跨越江河,全程畅通无阻。此话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理路径。

“小径”:指的是一条狭窄的道路,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地点。

“毛山”:是指山脚或者山边,表明这条小径是从山边开始。

“未经森林”:说明这条小径没有穿越茂密的森林,避免了复杂的自然障碍。

“不过江”:强调了这条小径没有跨越任何河流,简化了旅行难度。

“连通洞口接深港”:则表明这条小径的终点连接着一个洞口,可能是山洞或者地下通道,并进一步延伸到深港(深海港口或深水港区)。

“从头至尾无阻拦”:强调了这条小径的便利性,从起点到终点全程畅通无阻,没有遇到任何自然或人为的障碍。

那么,一个从山脚开始,不经过森林,不跨越江河,直接连接山洞和深港的小径,即全程畅通无阻的一个便捷通道?,到底是什么?包尔姬想到了“吸杯”。毛山指人的脑袋。洞口指嘴巴。深港比喻装有饮料的杯子。

“可能是吸杯。”包尔姬毫无把握道。

“错。继续。”方欢诡笑道:“玉峰山前峭壁苍,连片芳丛崖下摊。天生一个玄阴洞,时生甘露时喷泉。”

“玉峰”,“峭壁”,崖下的“芳丛”以及“玄阴洞”中的“甘露”和“喷泉”,构成了一幅空山灵水的画卷。

“玉峰山前峭壁苍”:描绘了玉峰山前的峭壁,其苍翠的颜色和陡峭的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连片芳丛崖下摊”:则描绘了在峭壁之下,有一片芳草萋萋,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地毯,与上面的峭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结构性美丽。

“天生一个玄阴洞”:指的是在自然中形成的一个深邃的洞穴,可能是因地质变化或自然侵蚀而成,表现出自然景观的神秘莫测。

“时生甘露时喷泉”:是说这个玄阴洞中不时会有甘露涌入,或者有泉水喷出,让人体会到这里的美丽和神奇。

此诗就是通过描绘玉峰山前的峭壁、崖下的芳丛、玄阴洞以及洞中的甘露和喷泉,展开一幅充满生机和神秘感的自然景观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通过对上述信息元素的总结,包尔姬想起了自己年轻那阵去浪荡山找莫相大师时,在清风寺后面见过的“天母洞”。那洞外形酷似“女英沟”,不深,里面最多能容纳三个成年人,但周围的环境跟谜面描绘的很相似。

“是浪荡山上的天母洞。”包尔姬尬笑道。

“有点挨边了。继续。”方欢陶醉道:“一张大嘴胡子长,常戴口罩少见光。爱吃油条拌豆浆,笑言洗洗更健康。”

“哈哈,皇后娘娘,这下我包猜对。您说的是我家荣谦。”包尔姬喜笑颜开,眉飞色舞道:“我家荣谦嘴巴大,络腮胡,办案常戴口罩。饿了就吃油条豆浆应付。有点小洁癖,洗手特别勤。”

“又错了。十个猜不中一个,不是你不够聪明,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大不相同,所以想不到一块儿。你嘞,有老公滋润,有孩子陪伴,日子过得充实快乐。本宫虽是皇后,但皇上十七年前在蒙原染风寒患上哮喘,加之上了岁数,难行乐事。我便如同守了空房,每思床笫之事,便想些谜语,隐喻男女讳言之物事,但慰情怀,聊解寂寞。”方欢情绪近似崩溃,忧郁道:“刚才的十个谜底一是元杵和阴臼,二是英沟,三是肉莲,四是玉峰和花香谷,五是阴圳,六是卉夹,七是阳刚之器,八是女人的背沟,九是蓬户,十是玄圃。你想想,这些东西是多么的生动,多么的美好,却只能是空洞的想象,叫本宫情何以堪啊!”

听方欢一番诉说,包尔姬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比皇后幸福得多,只是她这十个神奇的谜语和逼真得令人冶思丛生的谜底,简直把她这个大聪明整成了活脱脱的小傻逼。

同情心一时泛滥的她当即产生了一个和皇后互动的想法,笑眯眯道:“皇后娘娘何必伤感,万事皆有利弊,您经受了生活的单调,却收获了情感的丰富。臣妾体会了现实的真切,但失去了思想的浪漫。受到您的启发,我也想说个谜语给您猜猜,唐突之处,还乞娘娘恕罪。”

方欢颇感兴趣道:“你且说来。”

包尔姬脆笑道:“陡坡半腰生风光,一桩斜插古藤攀,村姑就其打泉眼,捅来捅去捅不穿。”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陡坡半腰生风光”:是说一个陡坡的半腰处,有一道非常美丽的自然风光。陡坡的半腰位置是一个视觉的焦点,这里的“风光”既包括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示了此处是一个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

“一桩斜插古藤攀”:这里用“一桩”指代一个固定的物体,如树或者石头,而“斜插古藤攀”则形象地描绘了古藤缠绕其上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历史感。

“村姑就其打泉眼”:村姑在这里是指乡村的年轻女性,她们在特定的地点,陡坡半腰处的一个泉眼打水。这一行为不仅展示了村姑的勤劳和朴素,也暗示了该地点是村民获取水源的重要地方。

“捅来捅去捅不穿”:描述了村姑试图借用陡坡半腰处的“一桩”去捅泉眼,但发现泉眼深不可测,难以直接触及到底部。这一描述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悬念,让人想象泉眼的深度和清澈的水流。

可是,为什么说村姑朴素呢?那是猜谜的一个思维转折点,即机关所在。思路转弯之后就能猜到,其隐义是村姑不是村妇,她很纯洁无瑕,初经男女之事,懵懂而又偏执。

方欢早猜到谜底是“元杵”和“脂臼”,但她并没有产生联想,也不快乐,因为从包尔姬现炒现卖的生动而富有创意的谜面上,可以看出她的才情和智慧皆非常人所能及。而且她的老公荣谦乃当朝神捕,早已名扬天下,又是皇上的心腹。要对付这样的一家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再难也得朝前走。她沉思了片刻,匿笑道:“依本宫猜来,应该是厨房正在做饭。”

“对的,是一根撬火棍在往灶眼里送火哩!”包尔姬倩倩一笑,恭维道:“皇后娘娘才高智大,一猜即中,臣妾佩羡不已。”

她俩就这样一直不停地聊着,不知不觉间便绕着尿钵子湖转了一圈。眼看走到一湖湾处,眼尖的包尔姬突然指着湖边惊叫道:“皇后娘娘,您看,有人溺水了!”

言毕,她翻身下马,飞快地朝水边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