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第一美人当配第一剑客 > 第3章 满城信

第一美人当配第一剑客 第3章 满城信

作者:鼬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1-31 23:34:10 来源:文学城

论办事靠谱,均天盟中,张盛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就是有时候容易靠谱过头。

他既然答应了闻人晏,要把信件亲自交到殷寻手中,就会一个字不差地做到。

一踏入见霜城的地界,就带着他镖堂的十数位好兄弟,和三条狼犬,马不停蹄地奔向饮雪剑庄,大大咧咧地杵在人庄门前,喝道:

“喊殷寻出来!”

那架势,说他们不是来踢场子的,还真没什么人会信。

在庄门外负责通传的门房的有两个,一胖一瘦,全都被吓得浑身一个激灵。

还是瘦的那位最先反应过来,高呼一声“我去找少主”,立马就溜了。只留下胖的那位面对十数凶神恶煞的壮汉,和三条威风凛凛的狼犬,颤巍巍地从门边枯叶堆里翻出了一块破烂牌子,上头用楷字明明白白地写着:

「均天盟与狗,不得入内」

张盛一瞧,霎时怒目圆瞪。

幼稚!饮雪剑庄好说歹说也是百年世家大户,怎会如此幼稚!

胖门房认不得张盛等人,见状,只赔笑着解释道:“我们庄主夫人碰了犬毛身上会起疹子,还望诸位大侠见谅见谅。”

没有半点歧视狗子的意思。

而另一边,瘦门房脚步飞快地在庄内溜了半圈,才在红庐找着了自家少主。

红庐是庄内专事锻造的地方。饮雪剑庄以剑闻名于世,庄内弟子几乎都会两手铸剑的本事。

只是几乎,并非全部,殷寻恰巧就是异端之一。

他向来把所有的心思都独独落在剑法上,半点不舍得分给旁道,俨然一心“天地唯一人一剑”的超脱。

可不知怎的,今年开春,他却突然起了兴致,琢磨起了锻造法门来。

锻造是一门大学问。且不说对原料要求极高,配矿与渗碳的程度不同,出来的品质也是天差地别,就连淬火后用于冷却的水,也多有讲究。其过程更是繁琐磨人,譬如执捶锻铁,就需调用内力与力道相互配合,缺则软,过则脆,千锤百炼,不能少也不能多。

失败了不下二十次,殷寻才做出了点像样的东西来。直至今日,只剩下最后一道“打磨”的工序,是他最为得心应手的。

打磨讲求细致,要求人够耐心,而殷寻最不缺的,正是这些。接连几日他都在红庐中,手握磨石,认真地为他亲手锻造出的利器平顺纹路。

长袖被襻膊束起,露出前臂,可见殷寻的左手桡骨面上有一块不规则的红斑。一掌大,颜色不深,但在玉质肌肤的衬托下,好似泼在白宣上的油墨,十分刺眼。

这份刺眼很快就被袖口给盖住。他听瘦门房讲外头有人来找他寻仇,也不多问什么,只兀自将工具收好,抬手把襻膊解下,从一旁的架上取下佩剑,向外走去。

外头的张盛等得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且还有些冷。

见霜城这个地方有个响亮的别称,叫“疯风封峰”。

三面环山,朝北开口,成一处马蹄形的高地,常年裹挟北川烈风,四季冰寒,不是他处能比。虽说现下不过仲秋初,但也已经能冷出江南凛冬才勉强会有的气势来。

进城前穿着的秋装显然是不顶用了。虽说可以运功御寒,但又不是没带衣袍,没必要非得较这个劲来折腾自己。

他弯腰从行囊里把备好的披风扯出来,正打算披上裹好,就见一少年侠士,满身单薄地走来。算上里衣,最多不过套了三层,且都不厚重,飘逸得像画里走出来的神仙。

张盛的面子顷刻有些挂不住了。

心火一旺,刚想豪气干云地把披风扔下,却恰逢凌冽的寒风一吹,心火又灭了,手脚老实地披上披风。

面子算什么事,还是里子更重要。

再说了,大侠!就应该穿大披风!

张盛直起身,手扶腰间大刀,脸色臭得仿佛下一刻就会提刀砍人,目光落在对面的剑上,心下已有判断,但还是多问了一句:“你就是殷寻?”

他管下有一九州镖堂,成天在天南地北到处乱窜,错过了所有相关热闹,所以他对殷寻一直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秉着对殷家蛮不讲理的成见,张盛觉得殷梦槐那老匹夫的孩子,应当是个只会耍剑的歪瓜裂枣。

如今亲眼见着了,想不承认都不行,人家是真真生得勉强、尚且、将就、凑合、还算……有那么一点点惊为天人。

当然,也就不过是比绝大部分人的相貌、气质都要好罢了,顶多能算他够格与闻人晏相提并论,只是顶多。

“晚辈见过张堂主及诸位前辈。”

“你认得我?”

张盛与他师兄闻人松风的“狂刀”名号相对,江湖人称“妄刃”。在外名头响,人长得却没什么特点,他们未挂镖旗,也未自报家门,若非先前见过,很少有人能一眼就对得上号。

“晏兄与我提起过您。说您是他极为敬重之人。”

殷寻回忆起闻人晏的描述:说张盛少时孤苦,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所以腰间佩刀处挂着一捆看着略显滑稽的百家布串,同时还养了三条半人高的狼犬,分别叫“大傻”、“二傻”和“三傻”,狗如其名,不怎么聪明,但张盛凡是走镖都会带着……当时闻人晏还嘱咐,说万一殷寻见着了,记得帮他哄“盛叔”两句。

哄人,殷寻是不会的,只会照实了说,语气板正清冷,不带分毫谄媚,却听得十分顺张盛的耳,原本的不满像是拳打在了棉花上,怎么都发作不出来。直“哼”了两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不容拒绝地交到殷寻手中。

封缄用的纸与以往不同,要更净白些,迎着日光看,隐约可见其上的缃色暗纹,有如浮光掠影。

上面空无一字,并未书明来信人,也不必书明来信人。且不说这能请动张盛给自己跑腿的阵仗,春来秋去满城信,春去秋来皆自你,殷寻很少离开山庄,也很少与外头的人交往,会给他写信的,从来都只会有闻人晏一人。

“晏儿还有一句口信托我带给你。”

殷寻抬头:“张堂主请说。”

只听张盛咳了两声,突然夹起嗓音,矫揉造作道:“这回是真的,没骗你。”

把“靠谱”刻进骨子里的张大侠,不仅把传话内容一字一句地复述出来,连带着闻人晏那轻慢的语调也模仿得惟妙惟肖。

“听清楚了吗?没听清我就再来一遍。”

“……听清了。”

甚至觉得已经大致能猜出信中的内容了。

待好生送别了真的仅是顺手过来送信的张盛等人,殷寻才独自一人回到房中将信拆开。

开篇七、八百字一如既往地讲述些有的没的,等殷寻耐心看到书信末尾,才见话锋一转,提起了一件先前未曾提及过的事。

今朝开国百余年,一直保持着不重商,也不抑商的暧昧举措。在此大环境下,沿海口岸各城镇来往商船不断,日渐富庶。

但有商便有盗,富贵险中求。

那些在海上流窜的海盗、亡命天涯的恶徒,以及因得罪权贵而走投无路的渔民等等,眼馋起一艘艘经江海而过,好似满载黄金的船只,纷纷聚集起来,变成了令诸多沿海商会深恶痛绝的“海寇”,专门做抢夺商船的勾当。

不过当时的海寇,在朝廷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虽然屡扑不止,可终归闹不成气候。后来更是汇入了“四方乱”的洪流中,随着时局平顺,跟着偃旗息鼓,再难见踪迹。

可近些年,海寇又开始冒了头,且人数大增,变得越发有组织、有纪律,行径更是今非昔比的恶劣。

他们抢劫城镇、烧毁良田、奸杀妇孺,闹得沿海百姓终日人心惶惶。

在一侯府家的神童上书建议下,朝廷总算开始举刀,同众商会的相互配合,重赏沿途检举的百姓,又请熟悉当地水域的义士作为向导,派重兵镇压,进行重点剿灭,颇见成效,情况愈佳。

而现下最令人头疼的,只剩那位海寇的头目。

他或许原本是位江湖客。功夫极高,身法灵敏,有见血封喉的本事。即便不能以一当千百,拼不过朝廷官兵的人头,但他可以逃,边逃还边杀人,跟条泥鳅一样,怎么都抓不住。

此番,闻人晏得到暗线消息,说这头目也会来参加本次武林大会,需殷寻前来相助,共同诛之。

他在信的末尾再次强调:「这回当真没骗你」

言辞之凿凿,并不怎么能让人信服

毕竟,闻人晏在瞎编胡造来哄骗殷寻出门这事上,前科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连同饮雪剑庄里的其他人,对此意见极大。

殷寻耳力极好,哪怕无意听人谈话,在庄内行走时,也常常能把别人的抱怨声听得真切。

他不止一次撞见,庄内弟子聚在一起磕瓜子聊天时,埋怨说:“少主总应那个闻人家的邀,指不定就是存了心,故意给庄主找膈应,顺道折腾我们……”

饮雪剑庄:没有歧视狗子的意思,但是有歧视均天盟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满城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