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地下河图 > 第2章 2

地下河图 第2章 2

作者:陈加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14 18:51:21 来源:文学城

地苏地下河在当地原也有些名气,伏流经处常有地面出水口,裸露的天窗当地称落水洞。

落水洞怪石嶙峋,深不可测,河水来去无踪,鱼类繁多奇异,常有探险者和钓鱼爱好者慕名到来。

后因一批武警在此训练作业,发现水洞里的神秘生物,摄像资料一经公开,更是传到了国外。

几近封闭的山区,这些年才陆续有生人到访,更何况金发绿眼的外国佬。

乡民们没见过大世面,得了口耳相传的消息,拥挤地踩在洞边岩石上围观。

这些飞机汽车辗转而来的洞潜专家,携带了昂贵的潜水设备,人多手杂,高访今天的任务就是看好这些移动人民币。

天气尚好,深幽的绿水赏脸了几分透明度。

就见这些外国人背上气罐,从岩石阶走下水,打起灯,在水中游几下,便随着光消失了。再过片刻,就连气泡也不再往上冒。

水面上的唏嘘声此起彼伏。

水面久久地平静。

有人开始离开,有调皮的孩童挣脱控制,想去摸那稀奇的气罐。大人忙去拽孩童回来,低声呵斥,并神色敬畏地念着什么,远离水源,不再靠近。

围观的人群中,高访注意到两根长竿子,再看那两个打扮城里城气的男人,就不觉得意外了。

而人群外,是六七十年代水利建设而遗留的引水渠和风车。

风车荒废已久,固定轴承的石柱长满暗青的苔,雁洄穿着靛蓝瑶服,就高高地站在那儿。

那纹饰百褶半裙,和吹过的风一般缥缈。

高访朝她挥手,她慢了会,才攀住风车跳下,走过来。

“小雁同志,今天不营业吗?”

手中有颗石子,雁洄抬手一掷,平静的河水泛起涟漪,“已经开过张。”

高访凑近,揶揄道:“又宰客啰。”

雁洄往旁让两步,不咸不淡地回:“明码标价的生意,你情我愿。”

高访端详她片刻,然后仔细嗅嗅,还是只有清新的薄荷味。他抛开疑虑,闲聊道:“你说这些外国人大老远的来做什么?”

雁洄盯着水面,说:“找那些可爱的小东西。”

高访按住发凉的脖颈,放低音量,“什么可爱的小东西,听说是一群发着白光的婴儿灵。”

小时候潜水练闭气,雁洄就见过那群小生物,“哪来那么多的‘灵‘。”

“小孩子啊!”高访神秘兮兮地,“水洞里暗流漩涡,‘吃掉‘的孩子有多少啊,被吸走魂的夜哭郎又有多少,不就是那些灵啰。”

雁洄斜他一眼,不以为然道:“你虽是外聘的联保员,但也成天进出派出所,接触党的春风,也有这种迷信。”

迷信?高访实在好笑,“你一个钓那玩意的,跟我讲是迷信,奇了。”

水面断续冒出气泡,雁洄不再搭理高访。

半小时后,潜水人员接连出水。

高访和一位翻译迎上前帮忙。

叫斯蒂文的男子摘下潜水面镜,解下脚蹼,转身跟同伴打了个向下的手势。

两人用英语交流,翻译听个大概,伸脖子去看他们手腕的潜水表,咕哝了句“113米”。

“是水洞的深度吗?”

身旁忽然有人说话,翻译愣愣地点头。

“就113米?”

翻译复述听到的内容:“不止,只是准备不够充分,无法再继续下潜。”

声音没了下文,翻译正奇怪是谁,高访一手拎一套气罐,乌泱泱地恰好挡住他的视线。

直到斯蒂文喊翻译,说今天的行程结束,他们要回住处商定下一次入水事宜。

一行人到开阔的陆地等接应的车子,看热闹的乡民也逐渐散了。

雁洄也要走,高访喊住她,问:“专家们说要在水底布引导绳,现在是不够用,你那渔具铺里有没有?”

雁洄点头说“有”。

高访不太信,“你什么时候进的货?符合标准吗?这可不是能坑人的。”

雁洄回他一句“我不拿人命作玩笑”。

高访愣了愣,表情肃正起来,“那明早八点你备好,我准时去取。”

车就是那种银灰色皮卡,高访和翻译坐在后车斗的一堆设备里,跟着送他们回去。

有个男人挡住雁洄,手臂戴了白布,朝她跪拜。

刚刚高访在说话时,翻译认出雁洄就是问他深度的人,“那一男一女在干嘛?”

高访说:“男子报丧,请寻溺亡人。”

“请那女子寻?怎么寻?”

怎么寻?高访是见过几次雁洄操作的,她对各个村子的天窗了若指掌,水下暗道及深浅熟记于心。

“地下河里水路寻呗。”

翻译问:“她又不会潜水,怎么知道暗河底下如何?”

高访不想说太多,“这个嘛,传家的本事。”

连地质队都眼红的‘本事’。

*

下午有活,雁洄今天都不会开铺。

等高访拿了绳子,他却不走了,“进县城的公路被塌方的泥石掩埋,挖了一夜,可累死我了,我就在你这眯一会,等下还要去给专家们跑腿。”

“怎么会突然塌方?”

“据县里消息说,云贵高原频发地震,影响到我们这边,加上前晚的大雨,所以才会塌方。”高访自得地拿凳子拼个位,躺下了。

相识已久,雁洄知道他有分寸,便放任他在渔具铺休息。

回到后院,雁洄将门窗锁紧,从大厅右侧的走廊,弯弯绕绕地走,推开尽头一扇门,湿腐腥膻的风扑面而来。

她短暂闭气两秒,便泰然踏阶而下。

嗒——嗒——嗒——

嗒——嗒——嗒——

是脚步回响,是水滴在坠,还是它们在撞击石壁。

入目皆浑色,雁洄辨认不清。

越走近,洄流急哗,腥腐斥鼻。

大约在某个位置,雁洄蹲下抱起个瓦坛,这时候眼睛已经彻底适应黑暗,她在两座石池中停步,手扣击石壁。

像接收到了什么讯息,石池沸腾了似的,里面的东西拧打成一团,龇着利齿争先渴求着什么。

雁洄倾倒瓦坛,黏稠的液体混着块状物流出,血腥味令它们更加疯狂,啃啮着食物,并试图冲出水面抢夺。

一如既往的时间,投食结束,石池很快恢复常状,黑暗里轻微地交织着牙齿咀嚼的声响。

放下瓦坛,雁洄思索委托人口述的讯息:男,四十三岁,约一米六五高,身形骨瘦。

姑且算55公斤,根据水中的拉力,十几斤的白鳝足够了。

在石池里巡视一圈,雁洄迅速出手,两指从后钳进一条白鳝的腮,发力拎起来,扔进另一个空石池。

饿了两天的白鳝,才只尝个鲜,不甘地扭动身躯,冲撞石壁。

摸出事先穿连的鱼钩和线,雁洄凝聚视线,瞬息捏住白鳝的头。白鳝近两米长,鱼身快速缠上她手臂,绞得死紧。

雁洄艰难地伸展手臂,并趁短暂的松动,用力撑开鱼嘴,另一手熟练地避开利齿,伸进白鳝喉口,手腕微半转,特制的鱼钩就扎进了白鳝上颚。

白鳝被甩进石池,却变得安静了,雁洄抚摸滑腻的鱼皮,轻声细语:“不疼的,先忍忍,很快就能尝到美味了。”

出了地下溶洞,雁洄净手回卧室。

她的卧室很简单:木架床,苎麻纱帐,开裂的桌椅,掉漆的书架……

衣柜?没有,装着她最多印记的是一只旧沉沉的樟木箱,里面有几套近几年常穿的衣服。

满书架按日期摆放的手写册和绘制图,只有最末不到五厘米厚的位置,是真正属于她的。

雁洄走到书架前,指尖点滑,不用细看,便能精准抽出一本羊皮册,和一本线订本。

分开的两摞绘制图,各自取出巴独村的那张,在桌面左右摆开。

两张天窗切面图呈斜井形,数据并无大差异,裂隙式溶洞多有进水口泄水口,久经溶蚀,有的洞道甚至可容人。

时间为1921年,阿公的羊皮手册描述了巴独水洞与七百弄源头的潜在关系,洞中数个暗河溶蚀的廊道大小。

线订本上的1964年,逢旱季,阿巴重探了这个水洞:天窗深度约三十米,岩块裸露至一半多,内部存在崩塌,暗河廊道通阔,少量地下水仍以急速流动。

雁洄抽出一张白纸,三两下画出水洞的地表形态,岩基特征。

委托人是死者弟弟,目睹了溺水的全过程,据他所说,落水的方向正好能看到七百弄最高的山峰——弄甲山。前天的事故,前晚的大雨,地下暗流汹涌,尸体已经不太可能在常规下落的范围。

画图标记,时间过得很快,室内没开灯,雁洄推窗看天色,一径地灰霾。

阴天有利,但落雨就不好了。

雁洄的家是两进的房子,前院单独可进可出,后院也如此,有个侧门。收拾好所需物品,裤腰缠好匕首,挂香袋,她背上黑布覆盖的鱼箱从侧门出去。

“哈啰哈啰!小雁同志!”

要不是在路上逢着高访,雁洄还差点忘了他在渔具铺这事。

“你才起?”

“哪能啊,已经到乡镇跑过来回了。”

雁洄走自己的路,“那你忙吧。”

高访将摩托车的速度放慢,脚蹭着地,配合雁洄的步伐,“去哪?捎你啊!”

“你有空?”

“有的。今个天不好,专家们不下水。”

“那行。”

高访停车,雁洄扶着他的肩膀上去。坐好了,车子半晌没动静。

“不走吗?”

高访不自然地摆正身子,起腔调:“走咧!”

雁洄住在七百弄底,巴独天窗在地下河主流的第一分支上,所以距离不远。

三四公里的路,骑车十来分钟就进村了。

巴独和地苏的环境没什么不同,整个县区内都是这种岩溶地貌,峰丛耸立,房子稀稀落落地夹在之间的谷地上。

路上少见人,雁洄一眼就注意到那座高峰。

委托人名叫从山,早已等在水洞旁,见了雁洄,神神叨叨地念:

“我父母去得早,我大哥这辈子没享过福,给弟弟们娶亲,送妹妹们出嫁,吃了不少苦,也耽误了自己。现在就求个落叶归根,以后我们几个兄妹有钱了,再给他寻个好人,也不会孤独了……”

天色越来越昏暗,雁洄要抓紧时间准备,打断道:“我要的东西呢?”

从山正擦泪,反应过来赶紧翻口袋,“带了的,带了的,就在这,你看看。”

高访旁观着,探一眼,原来是欠条。

订金都没得,就一条啊。

收下欠条,雁洄面向弄甲山。

弄甲山在北向,暗流集中在东南、西南方,水洞斜竖而蚀,洄水湾的流向要走更远……

雁洄走到背对的位置,卸鱼箱,绑钓线。

准备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雨季,河水几乎涌溢,高访百无聊赖地蹲在一旁,却又不敢拿水玩。

过了好一会,他不禁念叨:“我听说过崇叔的事迹,你明明这么精明……”

“什么?”

“赊钱啊!”高访嗓门拔高。

穷惯了的人,钱比真诚善良都来得高尚。

从山赤着一张脸,掩饰性地将视线放远处。

鱼线绑好,雁洄检查是否妥当,抽空回道:“乡民都纯朴。”

“呵,纯朴?!”高访好无语地嗤声。

敲敲鱼箱,里面传来的动静令雁洄满意。她往水里洒饵料,暗红色的颗粒逐渐下沉,被河水稀释得几乎不见。

高访还在身旁乱动,雁洄需要集中精力,冷睇了他一眼。

高访老实了,择一平坦的岩石站上去,观望。

掀开黑布一角,雁洄看一眼便伸手进鱼箱,很快接好鱼线。鱼竿插进岩石缝中,打开鱼箱往水里倒。

高访站得高,就见一长影迅速潜入水底,鱼线继而在河面上盘旋。

雁洄握住鱼竿,另只手放线轴上。感受到拉力,她开始松线。

白鳝开始下潜了,线轴唰唰地转,高访不止一次见,每次都觉神秘诡奇。

可他的目光依旧落在雁洄侧脸。

雁洄神色冷静,全神贯注,动作有条不紊。除了那双眼睛里的空白——齐刘海,乖觉的及肩黑发,肤白身巧,很难想象出,这个女孩常年在跟各种腐尸打交道。

停止下潜了,估摸时间,饥饿难捱的白鳝已经咬进尸体脏腑。

再等一、二、三……

五秒,收竿!

鱼线猛地绷紧,以逆反的力量,拖着雁洄往水里去。竹制的鱼竿连带着她的手都在颤,重量远比原先预估的要重!

高访已经跳下岩石,要去拉雁洄,可她更快地用脚踩到个石缝,作为着力点借力,上半身后仰,不慌不忙地继续收竿。

鱼线切割着幽绿的水面,再然后,逐步稳定。

从山咬牙紧张地看着,见收竿越来越顺利,不由呼出一口气。

水里能看到隐约的人影了,竹钓竿几近弯折。

雁洄放慢手速,小心地,匀速地,缓缓地收。

一滴水忽落在雁洄眼睑,她闭了闭眼,仰头望,七百弄峰顶乌云翻腾。

夏天的雨,没规没矩,没完没了。

刚皱眉,线断了,雁洄猛地往后跌,高访眼明手快地扶住她。

雨势忽骤。

钓尸多年,雁洄极少碰到过半道断线的情况,更何况是在即将露水之时。她吐出口中的雨水,狠啐了句“咩蒙”,便纵身一跃,跳进水里。

雁洄一句脏话就给高访唬住了,一不留神人就失了踪影。

愈密集的雨点砸进水洞,噼里啪啦,隐没了所有的动静。

从山在边上跳脚,“怎么办哦!怎么办哦!”

吵得头疼,高访扭头怒吼:“给我闭嘴!”

他转身拿起钓竿,不停地在水里捞,却无济于事。

漫长的几分钟过去,忽然钓竿被什么东西勾住,扯不动。高访面露欣色,赶忙往上拉。

钓竿浸了水,太滑,高访十分的力气只能用八分,他喊来旁边男人帮忙。

终于看到了,先是一只纤细的手,再是雁洄苍白到毫无血色的脸庞,她身后拖着的是,一副被鱼身紧紧缠着的“躯体”。

为什么说是躯体,而不是尸,高访言语不出那股不对劲。

阿巴即爸爸,妈妈唤做阿乜,是壮语。

都安当地原住民多为瑶族,后因壮化,慢慢地主语系变成桂柳话和壮话,所以称呼这里我改动了。

地苏乡即地苏镇的意思,其下囊括地苏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