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妻[重生] > 第22章 荀兰

帝妻[重生] 第22章 荀兰

作者:辞欲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4-12 00:38:38 来源:文学城

正月十四这天夜里,于红英身边没留一长串服侍的女使们,只让随侍独自推着她,到了忠义侯后继人所居的院子。

门口的银甲军隔日轮值,见到主子单膝下地行礼。

他们绝不会阻拦,于红英也并不急着进,她抬头望院门上的匾额,“清玉”二字已受风霜琢磨,笔触失了棱角锋芒,唯风骨犹存。

想当年兄弟姐妹之中,五哥乃是最宠爱她之人,可后来,也夺了她最心爱之人。

约莫是时日太久,那张拥有“清玉公子”美称之人的脸,已在于红英的记忆里变得模糊,令她难以释怀的是那些年少时刻骨铭心的不甘,她困在那份不甘里一晃便是许多年,执念已深。

可她自己不知,输给那位并不丢人。

大将军于颂,因生得玉树临风,性格潇洒恣意,又能文擅武,曾风靡椋都,广受青年才俊尊崇,亦是无数少女心中美梦。单从一副出自他手的匾额名,也能窥见其中一二。

然,既是这样有为才俊,便逃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的结局。

他死了。

他和他那位登堂入室的妻子,成亲后一道返回西北戍边,在他半生戎马里,从未有过一败,最后却死于刀伤难愈。

他用命,换了西北之后数十年安定。

自此之后,整个于家的兴衰都落到了于红英肩上,而于红英败了,一身勇武难敌阴谋阳谋,忠义侯名不符实,再到如今,这份担子将要交给于颂的女儿……

于红英想起那张稚嫩的脸,有她心中执念,亦是她此生唯一的希冀,执念和希冀糅杂,碾得她胸口微震。

她望着那块匾看了半晌,直到一阵寒风迎面来,激得她再压不住兴奋,浑身每处都在细微振颤,开口时,唇上尤为明显。

“进去吧。”

随侍推动轮椅入院,穿过石子曲径,有人斜倚美人靠,在月下喂鱼。

于红英到了廊庑上边,荀娘子从雕花琉璃盏里抓了把饵料,随手撒出去,引来池中锦鲤摆尾竞食,皎月清辉泼满灵动水面,也映着她清水芙蓉般的一张脸。

这些日子她二人日日相见,每次看到她,于红英心中都会泛起波澜,比池中情形壮阔得多。

四下里无人,只随侍孤零零站在不远处候着,于红英自己将轮椅往前挪了些,含着笑说:“夜里凉,你打算先把自己冻着了,明日到了菡萏院,叫我为你暖榻么?”

荀娘子回身过来,拍拍手中饵料残渣,说:“在此恭候六小姐。”

“你还真是……”于红英唇边笑意更甚,“她呢?睡下了?今夜是最后一夜,你放她去睡,来这里等我?”

荀娘子默了一瞬,神色黯然道:“睡下了。这几日她虽锦衣玉食娇养着,但日日受教于你,很是刻苦,明日事大,我想你今夜会再来,便让她先睡了。”

她性情极为温吞,仿佛永远宠辱不惊,于红英却知道怎么令她动容,最爱去瞧她脸上不同的神色。而一旦得到了料想中的回馈,心底除了舒坦还会腾升绵密的痛感和疼惜。

于红英沉迷这种滋味。

一只手伸过去,替荀娘子捋顺胸前被风吹乱的发丝。

于红英又问:“留给她的信你写好了么?”

入府第二天荀娘子便知晓,院外有银甲军守卫,院内有深藏不露的女使照看,忠义侯府对她女儿设下重重护屏,于红英更是亲自来讲时政授谋略,给予厚望,定会倾力相护,荀娘子不该有后顾之忧。

可是,这些日子女儿太黏她了,越是临别,越发不舍。

“我能一月见她一次么?”荀娘子眸中有了柔软。

于红英喜欢荀娘子在她面前低头,但不是这种时候,她收回手,把玩一对夜明珠。

院中静谧。

半晌后,于红英的声音凉悠悠飘出来:“你想求死?”

荀娘子被那双总在揣摩人心的眼睛盯着,并未打算隐瞒什么,夜风又乱了她长发,她用手将之捋到背后,索性说个痛快。

“我本是前朝鸿儒荀万森嫡亲孙女,祖父有教无类,门下桃李无数,曾坐讲太学,泽披天下儒生,一生忠君爱国,到后来,只因笔下为前太子鸣过几句不平,便被先帝下了狱,亲族连带诛灭,只余下了我一人侥幸苟活。你于家受我祖父恩惠,侯爷养我数年,这份恩情早已经清算干净,我不怨他为保于家曾要杀我,你也不该来如此逼我。”

荀娘子活得窝囊,是有了骨血,才不畏死,但求生。

夜明珠搓动出清脆声音,于红英顿住手,她在沉思,她知道荀娘子不需要任何宽慰,这女人像那池边挤出顽石缝隙的杂草,即使窝囊也不乏坚韧。

于红英别开脸,错过荀娘子越发冷漠的目光,道:“朝代更替,过往何究。我怎是逼你,我是在保你的命。”

荀娘子双眸乜视于红英,直白道:“是,我儿是你于家人,可你心中是何谋算?老侯爷心中又是何谋算?我岂能不知,于家势危沦为看门犬,她不过是你们的一颗棋子。我儿生性愚钝顽劣,既无文韬武略,何以挣脱天罗地网?她本该与世无争,十七年心性纯良,若离了我,你以为她会愿意独善其身?”

二人如今的身份看似有着云泥之别,骨子里,又格外相近。明明差不多,凭什么到现在她也吝啬半分温情?

凭什么只她久处泥泞不惹尘埃?

六小姐忽而有了新的主意,想要将这人拉入泥沼深渊,想要将她弄脏,再由她对自己趾高气昂。

“好,很好。我允你每月给她写一次书信。明日我来接你,你可在暗处看她名正言顺入于家族谱,届时椋都勋贵多半都会到府恭贺。”于红英转动轮椅,笑说:“早些睡,若你能睡得着。”

明月当空,一只红蝶自水面掠过,悄然落在兜帽上,荀娘子无所觉察,轮椅转动的声音彻底消失后,她抬手打碎琉璃盏。

“阿英,你要我让到何种地步。”

-

燕姒又被方嬷嬷催着起了。

今个儿是上元节,也是忠义侯府的好日子,入族谱的仪式礼节十分繁琐且耗时,女使们早早备好香汤,伺候她沐浴。

换上锦衣华服出来,方嬷嬷上前对镜为燕姒梳头,忍不住垂首道:“姑娘虽在外流落多年,但一身尊贵难以埋没,奴婢都不敢瞧多了。”

燕姒不予置评。

近日来,每当于红英请人教她言行举止,她都要藏拙一番,避免惹人生疑,前世活了十七年,金枝玉叶的习性带在了血脉里。

她懒洋洋地闭着眼,耐心等方嬷嬷为她收拾妥帖。

泯静看了看女使们架着的盛装外氅,踱步回来,从旁拿起珠冠摸了摸,歪着头道:“姑娘,送来的头面和外氅都好重啊,早膳你多吃一些吧,我怕你撑不到午时开席。”

院里的女使们已与泯静混熟了,忍不得的轻声笑起来,小主子哪里有她嘴馋。

燕姒也弯了嘴角,吩咐她说:“快去看看我阿……看看先生可醒了?”

今日人很多,荀娘子不能随燕姒去祠堂,燕姒也不能当着旁人的面唤她阿娘,话到嘴边又生生吞下。

“奴婢现在就去。”泯静将那珠冠放回托盘中,快步出了屋。

燕姒有些紧张,两手叠于腿上攥着,手心里在发汗。

今日也是她的大日子,入族谱后,她在这唐国便正式有了身份,还是一个极为显赫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不愁不能护好荀娘子,她心中欢喜,连眉梢也带着笑意。

方嬷嬷梳好了头,燕姒又坐了会儿,泯静却还没回来。

“姑娘,时辰快到了。”

方嬷嬷将燕姒搀扶起来,女使们上前,为她套好外氅,拥着她往门外走。

燕姒盛装立在檐下,笑着说:“嬷嬷,再等等。”

“侯爷和六小姐,还有诸多宾客,都在等着姑娘。”方嬷嬷劝说道。

那廊上空旷,燕姒不免着急,伸手招来澄羽说:“你去看看,泯静呢?”

澄羽应了,正要往荀娘子那屋的方向去,泯静扶着荀娘子从转角出现,匆匆往燕姒这边赶来,燕姒朝前迎了数步,母女二人在廊上握住对方的手。

荀娘子微微摇头阻了燕姒喊她,努力笑着说:“今后你是大人了,我赠你四字,‘动心忍性’你需牢记。”

“嗯。”燕姒颔首答了,见到人好好的,她便怎么都好。

荀娘子推推她的手,鼓励她道:“前面我不能去,你自己走,要走稳。”

-

忠义侯府独占椋都五十亩,祖祠供奉于家列代先祖,位于西南角,明堂宽大,香火不熄。两座石麒麟在艳阳下雄据,堂外空地设有祭祀经幡数十、观礼来宾坐席近百余,入族谱的仪式便在此地举行。

于家耆老远居辽东,亲长只于侯和六小姐在堂前端坐。席上宾客各自落座,府上女使仆从立时从旁仔细奉茶,这都是椋都有头有脸的主儿,轻慢不得。

临近吉时,众人时而翘首张望,时而低声交谈着,只因宾客首座上缺了两个人,于侯的亲家,国公爷夫妇未到。

在列宾客要么身居官位,要么是勋贵子女,少不得揶揄两句闲话。

毕竟当初传闻闹个满城风雨,已故大将军抛妻弃子一说传遍椋都大街小巷,现在还真就迎回这么个女儿来,那抛下的妻又该怎么说?是以国公府的缺席,就让这桩旧闻变得更耐人寻味。

虽外边儿议论渐有沸腾之势,但于六小姐纹丝不动闭目养神,老侯爷笑容满面喜气洋洋,这二人,一个比一个沉得住气。

不到半刻,有银甲军自四面八方跑步涌出,个个行动迅捷壮如铜墙,很快分成两列护出一条路来,众人这才意识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于家是有私军的,皇帝都要容其三分。喧哗声顷刻消失,堂外转瞬鸦雀无声。

堂前,六小姐身后的随侍走出两步,抱手高呼:“吉时已至,恭迎小主人!”

小主人好!!!你的绮绮子正在赶来~

(改于颂相关bu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荀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