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33章 第 33 章

帝君传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里面陶夭也领着众人回了自己住处,刚缓了口气,就拿起账册来读。茯苓倒了茶水,卷黛上前给陶夭捏肩:“王君,看账的事儿不必急于这一时,累了一上午,您先歇歇吧。”

陶夭愁道:“那一大箱子账,我只看这几本,已经是偷懒了,不快些看完,别人又问起我来怎么办。”

秦果凑了上来:“您是王君,有谁会问您啊!做主子的还要被逼着干这干那,也太惨了!不如出去玩玩!”

陶夭早就想出去逛逛,可他仍是摇了摇头:“我是王君,这府里上下有我一份责任,我怎能甩手不理呢?秦果你先自己去玩会儿吧,等我有空再喊你过来聊天。”

秦果自然是不肯。茯苓瞧了瞧天色,劝道:“这都中午了,奴才瞧这账上全是字,看着眼花,王君不如先用膳,之后小憩片刻,养养精神再看。”

陶夭想了想,点头应允。

李璧那边也在对着书卷头大。说是整理架阁库,其实这事哪里用得着堂堂王爷亲自动手,都是几个詹事将案卷分类,李璧只在一旁看卷罢了。可今日李璧看到了一件案子,让他心中反复翻腾:

几年前有一户农家,夫妻具是老实本分,育有一男一女,一家四口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这家女儿慢慢长大,被村中富户相中,讨了过去做老婆,可过门之后富户便不再似以前温柔小意,稍有不快便对妻子大打出手。妻子的哥哥与妹妹情意深厚,知道了这事自然不肯,再三劝告富户富户却不肯放在心上。终有一日,富户喝了酒,脾气又起,再次殴打妻子,妻子的哥哥听到消息冲入富户家中将富户砍死。

哥哥最后判了流刑。

可之前的书生却是死罪。

大理寺卿赵元很忙,临近年底,积累的案子要尽快结案、办过的案子也要进行整理,写明条陈,应对皇帝询问考核。好容易坐下来休息一会,两本变色了的案卷拍在了桌案之上。赵元抬头一看,又是肃王。

“王爷,您是又有什么律令没找到吗?”

本朝律令多是沿袭前朝,有些引用唐宋律,外加上一些诏令,复杂繁琐,也就是赵云掌管律法多年,如李璧这般初学者,往往摸不清头脑,也无从下手,多次前来向赵元请教,赵元初时还耐心解答,时间一久,寺内事多,对李璧也就有些嫌弃。

李璧这几日别的没学到脸皮倒是厚了几层,对赵元的不耐烦视若罔闻,将两卷案子打开问道:“此次非是律令,大人请看这两桩案子,案情相似、案因相仿,为何一案犯流、一案犯死?”

赵元粗粗浏览一通,不解问:“怎么,王爷认为这牛大也应如这书生一般判死刑?”

李璧忍着怒气道:“此两件案相距不过三年,卷上都有大人署名,大人既然能放牛大一条生路,当初又为何要准书生的斩刑?”

赵元翻到案卷最后,还真有自己的名字。赵元回忆了一下,解释道:“这两件案子判决时下官不过大理寺中丞,虽也参与案件审理,但最后批或不批却非下官所能左右。如今书生已死,王爷是想为书生翻案还是想改判牛大死罪?”

人都已经死了,将死刑改为流放,除了兴师动众追究当初官员责任,毫无意义。何况要翻案,凭什么?杀人偿命,此案所判不错,强行追究,只怕判牛大斩刑的可能还大些。李璧也懂这些道理,道:“赵大人多虑了,杀人偿命,书生也是罪有应得。孤王只是不解,为何这两案结果不同?”

赵元叹道:“王爷,您可知我朝刑狱流程?”

李璧道:“一般案件,州府自行判处,有徒、流者,将卷宗呈至大理寺,大理寺核准,或囚或流,由州府或刑部执行;人命大案,均由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会审,方可将囚徒压入天牢侯斩。各地有重大、疑难案件,则州府报刑部,由刑部办理,绞、斩等刑,仍是三司审过才能最终处置。”

赵元指着自己桌上垒垒卷宗,道:“全国九州三府,所有案卷都汇集大理寺,而大理寺中可查卷看卷者不过二百,能判案者区区八十人耳。州府长官大都进士出身,经卷文章懂,法条却是一无所知,判案不过凭着幕僚和自己意断,乱七八糟的卷多的是,如这两卷已算得上是清楚明白了。如此案卷呈送上来,三司看过无误便会批准,岂会找出往年案卷比较一番?”

赵元说的无处不妥,李璧也明白,书生之案并无大错,否则陶夭问起时他也不会说出“杀人偿命”这样的话了,可他看着这两卷卷宗,就是觉得不妥。“法之作用,正民,安民,一民,使行有所规、为有所据,刑律更是德教之辅助、安治之所重,怎能因州府长官或仁慈或严苛就导致同案不同判呢?这让天下百姓何顺何从?”

赵元有些不耐烦:“那王爷以为如何呢?增派人手?或是让我们这些人不吃不喝整日断案?王爷若真能翻出一两件错案,再追究我等失职之过吧!”

大理寺不比都察院权重,也不比刑部势重,夹在二司中间总是受气,赵元这大理寺卿干的也是窝窝囊囊,如今又来了一个指手画脚的王爷,他焉能不气呢?

李璧瞧他来了脾气,自己反倒冷静了些:“孤并无追究之意,只是人命关天实在难以轻忽。大人且忙吧。”说罢甩袖回到架阁库,要人优先理出今年案卷,伏案细读起来。

陶夭也在看账。他本不懂得这些,好在王府账目记得清楚,他又召来账房小吏协助,慢慢地也看出些门道。王府宝物多、物资丰富,银钱上却有些紧凑,好在用处也不多,这些年也攒下不少。

如今太平盛世,农桑发达,商事也慢慢繁荣起来,本朝初立时还有以物易物,现在大到商贩贸易小到粮蔬皆是用银钱,但庄子供奉和朝廷俸禄仍是粮物,府中每年都要拿些物品换银,这其中便有折价。婵娘商贾之家出身,对这些门道门儿清,管的也严,府中人不敢做鬼,陶夭虽看不出这些,但刚刚接手府内之事,下人们畏惧婵娘,不懂陶夭脾性,倒也不敢乱来,这账目自然是明明白白毫无错处。

尽管如此,陶夭看着还是很是吃力。不知过了多久,陶夭觉得头晕目涩,放下账本向外望去,外面天色已黑,竟还飘起了雪。

“王爷还没回来吗?”

卷黛替陶夭捏肩:“茯苓已去前院问了,秦果非要跟着,也就随他去了。”

陶夭看账秦果帮不上忙,屋里别的活计他也不爱做,百无聊赖了一下午,眼见茯苓要去前院,自然也闲不住。陶夭也没在意,笑道:“他这一下午想必闷坏了,去跑跑也好。”

卷黛有些不乐意:“王君,您得上点心才好!秦果也是个双元,双元稀少得很,常有盼男的大门大户求娶的,秦果他年纪正好,怎的放着小家主母、大家姨娘不当,来王府服侍您呢!”

陶夭抿了抿唇:“王爷一番好意为我找来双元作伴,我感激还来不及,难道还怀疑王爷用心吗?况且,王爷若真的喜欢秦果,直接纳为侍君便是,又怎舍得让他来做我的下人?”

卷黛瞥了他一眼,俺恨他傻,却也没再多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