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侯 > 第21章 回京

帝侯 第21章 回京

作者:沈长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5 00:18:30 来源:文学城

“朝堂诡谲,我却不得不涉,先生言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看来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秦洵拂走落在桌上的一片青竹叶,“我想好好活着,想让齐璟好好活着,想让我放在心上的亲族友人都好好活着,除此之外无关旁人,我不肆意作践,但也力不能及,无心闲管,而人若犯我,我定寸尺不让。”

“我存世之道,当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不屑以德报怨,不齿以怨报德,却是一报一报度量等分,少掺私情,鲜有怜心,或许会在先生看来有些凉薄。”少年轻描淡写,“可我不是圣人,长安也没几个善茬,其实有些遗憾,枉受先生几载指教,我没有多学着先生几分良善,往后自顾便已不暇,怕是更学不来,只可道是芸芸众生,存亡有命罢了。”

“年纪轻轻,心思颇有些通透,只是未免将人命看得轻贱了些。”话是这么说,奚广陵倒也没责备他,知道他跟自己的境况终归是不同的,不当以己度他。

做先生的扯扯嘴角,多少心有无力之感:“罢了。”他复又叮嘱一声,“万事小心。”

听到他说自己年纪轻轻,秦洵忽然眨眨眼睛,跳了话题:“先生如今可是而立之龄了?”

奚广陵一愣:“今岁刚过而立,怎么?”

秦洵摩挲下巴:“倒也没怎么,就是进门时遇着托管在先生这里的两个道门孩子,我想想看,先生一个而立之年还未成家的人,身边却总是一波接一波地带孩子。”

奚广陵随他一想,似乎还真是,一时无言以对。

“早前长琴总以为,是因先生将他照拂在身边,拖累了先生的姻缘,为此还自责了好一阵子。但我猜吧,先生这般品貌,即便这么多年身边带个旁人家的孩子,想嫁先生的姑娘也不在少数,只不知谁能有幸在先生心上占得一席之地了。”秦洵笑眯眯地见自己的启蒙先生两颊泛起绯色。

奚广陵些微窘迫,无奈道:“你就别拿你先生消遣了。”

如今的秦洵并不乐意接受奚广陵的教导,不遵他的礼数,不行他的仁道,但秦洵绝不会对奚广陵生出轻蔑之心,心里终归是存着敬意的。

回屋前奚广陵略一斟酌,最后添了一句:“我寻思一番,以你的性子,有归城在你身边也是好的。管得住你的人寥寥无几,你倒是自小愿意听归城的话,他于你是纵容亦是约束,纵容你恣意,也约束你张狂。你跟在他身边,兴许行事也能多过一层思量。”

秦洵很受用,欣然听进了师长这番话。

奚广陵留了他们用午膳,一同用膳的还有在广陵学馆的楚辞。

面对一桌大半都掺了香菜的餐盘,秦洵这才记起广陵先生是很喜爱香菜调味的,他欲哭无泪,吃得比两个年幼孩童还少。

他再也不说什么竹子精了,奚广陵这个香菜精!

奚广陵有些尴尬:“云真,不是让你去告诉厨室,今日不放香菜吗?”

云真双手叠一起搭在桌面,将下巴搁于其上,眨着大眼睛望着对面的秦洵:“啊呀,跟云宵去学室找念书哥哥们玩,忘记了。”

这个记仇的小兔崽子!秦洵咬牙切齿地挤着笑。

“不碍事,微之不挑食。”齐璟直觉奚广陵要说什么再重做几个菜的话,先一步挡了。

在人家这里做客,还是不要太给人家添麻烦的好。

秦洵磨着牙根:“所言极是,我不挑食。”

合一道长忍笑,将没放香菜的几盘菜给他往手边挪了挪。

饭后秦洵趁着学馆的午休时辰,送楚辞往学馆宿房去,一路同行间与发小道别,说着话忽而想起在集市遭窃一事,正待随口问起,说了个“你们广陵学馆”便刹住话头,觉得问起来也没意思,改口道:“楚慎行是不是转来你们广陵学馆了?”

“前两日人刚到,这会儿应该也在宿房午休吧,你找他?”楚辞说完提前申明,“但我不清楚他具体在哪间宿房,你要是找他,我得替你向旁人问问。”

“不找,我也是随便问问。”

齐璟都快醋死这位“楚姓旧同窗”了,借秦洵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无事寻人碰面。

他瞄了眼楚辞的脸,笑起来:“不喜欢他爹娘也别迁怒他嘛,以前我看楚慎行待你还是不错的,好歹现在也是同窗了,对人家友好一点。”

楚辞含糊应了声“再说吧”,把自己关进了宿房。

秦洵刚抬步要走,楚辞复又开了门:“秦微之。”

秦洵回头:“嗯?”

“珍重。”

秦洵笑着点头:“好。”

当日与长兄约定了留在广陵两日,拜访完恩师广陵先生,翌日便是与齐璟暂时分别的日子。

自这回江南相见起,每晚同床共枕,这还是第一回秦洵醒时齐璟也还没起,跟他一样穿着中衣散着发,躺在床上,薄被只覆到肩下。

秦洵揉着惺忪睡眼迷迷糊糊瞧了一眼,一头扎进齐璟怀里。

齐璟抚着他的背:“今日醒得这么早。”

“醒迟了又得独守空房。”秦洵初醒带着鼻音,有些委屈和撒娇的意味。

齐璟好笑:“我总会回来的。”

今日秦洵将要启程回京,暂离自己身边,齐璟到底还是舍不得,把早上的政务悉数余至下午,没有早早出门,睡醒后便侧身躺着,温柔注视枕边人的沉静睡容,不时给秦洵拨一拨头发,掖掖被子,摸摸他脸颊,顺手轻轻一捏他柔软的耳垂。

中途秦洵大约是觉得热,将手臂伸出被子一回,齐璟摇头笑着想给他收回被子里,握住他手腕时回想起晚间打闹,动作一顿,也将秦洵的手举至唇边吻了一下。

没多久就被初醒的漂亮少年埋进了怀里。

他搂着秦洵交代回京事宜,秦洵似乎还没醒透,在他怀里埋着脸闷声敷衍。

齐璟说着说着,忽被一掌严严实实捂住嘴。

“你喜欢可以再亲一口。”明显的忍笑声音。

“……”齐璟脸红了。

洗漱穿衣时齐璟刚把外衫穿进一只袖子,就被秦洵扯住衣襟,问他,他软着声道:“这件给我穿嘛。”

齐璟诧异,穿衣的动作顿住:“不是给你带了好几身新衣裳来?”自己衣裳秦洵穿着肯定有点空荡不合身,私下里穿穿无妨,今日启程回京,得面对不少外人,未免有些不得体。

秦洵撒娇:“就你身上这件,今日就想穿。”一别近一月不得见,带走心上人一件惯穿的衣裳,想念起来能睹物思人。

齐璟纵容地脱给了他。

吃了饭,驿馆备好的车马在门外候着,齐璟将秦洵送出门,叮嘱随行仆从检查他在路上的一切需求之物,好生照顾他,若是他偶耍小性子便顺着他些,不会很难伺候的。

随侍们一一应是,一切就绪,唯一差的便是那赖在三殿下怀里死活不肯挪动的娇少爷了。

驿馆的掌事不敢直言催促,挤出笑容向齐璟道:“殿、殿下,这……秦三公子他……”

秦洵环着齐璟的腰,埋首在他肩上不应声。

齐璟安抚地拍着他的背,抱歉地朝众人笑笑:“他年纪小,有些离不得人,见谅。”

众人忙不迭点头称是,却在心中嘀咕,这位秦家三公子年初就过了十六岁,说大是不大说小也不小了,三殿下未免也太过娇宠他。

齐璟心下叹息,所有人都道秦洵自小黏他黏得紧,然他何尝不是打心底里舍不得离开秦洵,此刻被秦洵这样撒娇地抱着不松手,他心里软得不行,恨不得改口叫秦洵留下才好,可惜已提前与秦淮约定好,此刻又车马行李已备,该出发了。

秦洵到底是松了齐璟,乘上马车,别了这处江南之地,往阔别六年的帝都长安归去。

回京的路畅通无阻,广陵驿馆的车马送秦洵至平州西郡城门外,与兄长秦淮会合,改由长安随行而来的侍卫们护送,用了不足二十日,八月初便抵了长安。

抵京之日下了些小雨,车轮轱辘也没能掩住马车外的淅沥雨声,秦洵坐没坐相地瘫在马车里闭目养神,不时叹气。

“小小年纪哪来那么多愁好叹的?”秦淮忍不住说他。

“我这叫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算算看这都几十秋了。”秦洵有气无力。

秦淮清楚他这一路都在怏怏不乐个什么劲,没好气道:“是是是,离了你的好哥哥你就别活了。不准翘二郎腿!”

秦洵哼哼两声,换了姿势继续装死。

风尘仆仆,自是不好直接去拜见皇帝,马车将他兄弟二人送至上将军府,一掀车帘便见将府大门站了一堆人,秦洵缩回车中,使劲揉了揉乘车太久累到僵硬的脸,挤了个得体的浅淡笑容出来,又重新掀开车帘。

最讨厌应付这种场面了。

将府家仆连忙迎上来给兄弟二人撑伞,一众仆从行礼:“拜见大公子、三公子。”

“拜见父亲。”秦淮向立于人群正中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见礼。

秦镇海点了点头,看着大儿子身旁长身玉立的另一少年,神色有一瞬的恍惚,很快回神,几乎没让旁人察觉。

“回来了。”他平静道。

一别六年,这个离家时尚存童稚的三儿子,归来之时已是翩翩少年郎了。

模样长开了,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更像他母亲,秦镇海心想。

“拜见父亲。”秦洵见礼,客套有余,亲近不足。

这一堆人里面他一眼认出的也就自己父亲和二哥秦潇,母亲林初不在,猜想父亲身边主子模样的妇人是记忆中一贯受宠的二房谷夫人,至于旁人,秦洵顶多面熟,大多叫不上名字,也懒得多想。

该记住的肯定不会忘,记不住的自然是没必要记。

秦镇海颔首:“回来就好。”

雨落在伞面上的淅沥声响让这场平淡的久别重逢不至于太过冷清,秦镇海言罢,大家似乎都没什么话好说,他便又道:“你娘在上林苑军营,雨日不便,今日不家来了,你过两日去探望她吧?”分明该是父亲叮嘱儿子的言语,秦镇海很客气地用了询问的语气。

“是,父亲。”

“嗯,进家吧。”

一场相迎简单收场。

林初未嫁入秦家前,以林秦两家将门分庭抗礼之势,皇帝并不好厚此薄彼令谁沙场点兵谁留京操练,后秦镇海接任了定国公林天的上将军一职,晋任大齐军事的最高统帅,原先的骠骑将军一职由楚正弓接任,镇国公秦傲也卸去大将军一职,两位老将仅以国公封爵颐养天年。

后因林初嫁入秦家,皇帝便道上将军夫妻二人皆征战在外着实辛苦,林初逐渐久留长安,多居长安郊外上林苑中练兵,少有随军出征之时也仅做参谋,不再担当主帅。

林初最后一次担主帅还是十七年前春,退南蛮凯旋,率军回京之日恰逢宫中三皇子璟出生,皇帝人逢喜事,亲自至城门迎接大军回京,还因此赐了三皇子字作“归城”。

秦洵边走边思,想到这里忽然停下了脚步,给他撑伞的家仆不明所以,赶忙跟着停下。

真想齐璟啊,大约再过个十来日便能见着了吧,秦洵心想。

已入八月,又是雨日,泛起不少凉意,婢女送来了一壶热茶,给秦洵和秦淮各倒了一杯。

秦镇海一员武将,懒于学文人选词抠字拟院名,将府中供主人居住的院落便都在人名之后添一个“园”字,秦洵所居的洵园陈设一应如旧,依旧是六年前的模样,除了多上一些大约是这几日多给他添的日用器物。

仆人也多是原先伺候他的那一批,这添茶的婢女倒是个生面孔,模样清秀,看上去比秦洵年纪还小些,也不知及笈了没有。

婢女约莫也是来将府没多久,年纪小怯场,见三公子盯着自己看,拎壶的手抖了一抖,茶水洒出一滩,她一心慌不知该继续倒茶还是先擦拭桌面好,两只握住壶把的手下意识分了一只出去,另一只手登时就拎不稳壶将要倾覆。

“当心。”秦淮伸手托了托壶把,知礼地避开婢女手握的部位,替她扶稳了茶壶置于桌上。

“公子恕罪!公子恕罪!”婢女手足无措。

“无妨,不必惊慌。”秦淮温和安抚。

婢女惶惶绞手立于一旁。虽然大公子道无妨,可她是在三公子处伺候,这位初次见面的三公子一直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一言不发,叫人琢磨不出他在想什么。

秦洵终于忍不住提醒她:“这时候你该擦一下桌子。”他指指桌上洒出的茶水。

“啊?”婢女茫然地望了他一眼,猛然回神连连鞠躬道,“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急急忙忙退了出去。

秦洵望着桌面一滩茶水不说话。

“我挑的人,别多想。”秦淮道。

“哦?”秦洵微讶地看了他一眼,随即笑道,“大哥懂我。”他初回长安,诸事皆无完全的掌控,身边亲近伺候的人中出现生面孔总是叫他警惕的。

“原本贴身伺候你的那位嬷嬷年纪大了,前年被其子接回赡养,如今你身边少个贴身伺候的人,恰好前阵子新入府一批家仆,我自作主张给你挑了个来。先前没同你说,是想看看你满意否。”

“不满意。”秦洵毫不客气,“笨手笨脚的,一看就还没学好,多看两眼就站不住,擦个桌子都还要我说,你怎么以为我会满意这种的?”

“哦,我也仅是问一句,至于你究竟满意否,左右这批家仆已经分置各处,分在你这儿的就是她了。”秦淮气定神闲地喝了口茶,见弟弟一脸牙痒痒想泼茶到自己脸上的神色,正了语气,“她家世清白,人也本分,入府时日不长,虽因此并未学全规矩,但也恰恰未受有心之人招揽,会忠心你的。据我所观,她也不是个愚笨的姑娘,只是还不大适应,你别乱吓人家。”

秦淮话音刚落,方才那小婢女抓了块抹布匆匆回来,进门还被门槛绊了一绊,心有余悸地上前来颤巍巍伸手擦桌子。

秦洵端起茶杯抿一口,问小婢女:“叫什么?”

“桂花。”

秦洵一顿,把茶咽下喉去:“父母起的?”

小婢女摇头:“家里不给女娃起名字,一直叫丫头,前阵子来了将府,管家阿伯说没个正经名字主子不好叫,看这时节府中桂花开着,就给奴婢起了这名。”

管家阿伯这起名水平跟秦镇海真是半斤八两。

“原想着若为父母起名,旁人不应失礼擅动,既非,我便不顾忌给你改了,以后叫木樨。”

“木樨……是什么?”

“就是桂花,姑娘家家的,什么花什么花叫那么直白做什么,文雅一些。”秦洵喝完杯中热茶,自行拎过茶壶添上,木樨忙伸手要帮忙,秦洵做了个不必的阻拦手势,“多大年纪了?”

“及笈不久。”

“识字否?”

“不识。”

“有空我教你识,多少还是识些字方便些。”在江南有教阿蛊识字的经验,秦洵觉得自己教起木樨也能得心应手。

“多谢三公子!”木樨显然受宠若惊。

秦洵轻哼:“不忙谢,下回倒茶端稳些,我这么细皮嫩肉的,烫着我怎么办?”

木樨羞愧绞手:“对、对不起三公子,奴婢往后一定不再犯!”

秦淮放下喝完茶的空杯:“我回自己那去了,木樨也退下吧,让你主子自己玩会儿。”

木樨应是,落在秦淮身后出了秦洵房门。这会儿雨下得大了些,檐外一片雨幕水帘,她站在屋檐下一番张望,咬咬牙便要往雨中冲。

秦淮先她动作出声:“没带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