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嘿嘿一笑,自己就抓了一把花生到面前剥壳。
“爹,我如果真能有百万雄师,肯定立马挥师北上,把那些北元部落都给剿灭了,让咱老朱家的大明旗帜插遍整个草原。”
“臭小子,你倒是敢想。”
朱元璋嘴里骂着,却是面带笑意。
“种地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朱棡本来就想将种地的事情跟朱元璋说一下的,粮食关系民生根基。
亦是军备物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得万分重视的。
“我只想着不能让老百姓饿肚子,就鼓励他们开荒种粮。”
“凡是开垦出了荒地的,就给些奖励,也正好能赶上这回的春耕。”
朱棡笼统的说着。
可也知道他爹肯定得细问,不过好在他回南京前就做了准备。
“还给奖励,你能给什么奖励?”
朱元璋好笑的看着朱棡。
见这小子将刚才剥好的花生塞自己手里后,就从袖子里摸了一封信出来。
“本来是打算直接寄给您的,不过我都回来了,就直接带过来了。”
朱棡将信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一看,里面所写的都是关于鼓励耕种的事情,但比起他自己在太原所实施的银钱奖励却又有了一些变化。
毕竟朝廷要拿出那么多的银钱来做奖励是不现实的,不过却在赋税方面给予了减免,这样也能调动百姓们的积极性。
朱元璋看过之后,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
他不可置信的看了看朱棡,又看着手中信件,迟疑的问。
“这真是你想出来的?”
“那还能有假?爹,我可聪明着呢。”
朱棡一点也没觉得在自己便宜爹面前夸赞自己会不好意思。
“呵呵呵,可不是,我的棡儿最聪明了。”
马皇后还才走到门口就听见了朱棡说的话。
“老三给娘磕头了!”
朱棡赶忙站起来,两步就到了马皇后面前,噗通一声跪下就给磕了三个头。
“好孩子,快起来,让娘看看。”
马皇后将朱棡拉起来,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朱棡。
“怎么看着还瘦了,可是在太原没吃好?”
做母亲的,无论什么时候看着自家孩子都觉得瘦。
“吃好了的,不过倒是惦记娘做的面条。”
朱棡哄着老太太高兴。
“爹,那咱们中午吃面条吧,我也想娘做的饭了。”
朱标也很开心。
“成,吃打卤的。”
马皇后笑呵呵的去忙活了,虽然贵为皇后,但夫君和孩子们还是更爱吃她做的饭,自然是高兴的。
朱棡回南京的第二日,便需上朝。
此时,朝堂上朱棡还没到,昨天被他爹拉着在宫里聊了很久,才放他去休息。
这一睡就起得有些晚了。
“依老夫之见,今日必定要狠狠的参本晋王。”
“李大人莫非已经想好了?”
“那晋王脾气暴虐,可不是个好招惹的人啊。”
“不好招惹,我等不也是招惹了吗?难不成事到临头,诸位还害怕了不成。”
言官李大人一脸愤慨的看着同朝为官的几人。
“李大人,言重了,我等既然当初敢在御书房中同参晋王,今日朝堂之上自然也不会退却。”
几人纷纷点头,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
恰在此时,又一名言官从他们面前走过,几人赶忙拦住了他。
“韩大人,对晋王屯兵之事有何看法?”
李大人悻悻然的问道。
“自然是没有的。”
韩宜可脚下没停,直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等待着上朝。
朱棡跟着太子朱标一起上殿,并没听见这些言官说了什么。
不过来的途中,朱标就给他提点过,今日朝堂上怕是不好过。
必定那些言官一个个的巧舌如簧,十分厉害。
然而朱棡根本就不在意,不过是一帮只会卖弄嘴皮子的文人而已。
对于行军打仗一窍不通。
群臣参拜过朱元璋之后,言官便立马站出来说道。
“启禀皇上,晋王未经朝廷批准,私自扩招兵力,此举已然表示他有不臣之心。”
“臣附议,陛下,晋王到太原后,野蛮暴虐,为百姓所不喜。如今又大肆屯兵,加重百姓负担,实在是不应该啊。”
“陛下,若是所有藩王人人都如晋王这般私扩军队,岂不是我大明朝又将面临动乱,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三名言官一一出列说道,很明显他们是以那位杨大人为首的。
“可还有哪位爱卿要参本晋王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淡淡然的问着。
下方官员一片沉默,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言官韩宜可竟然没有站出来说话。
【PS: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数据要是还好,加更答谢!】
春节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28日到2月12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