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登王(女尊) > 第20章 绥城

登王(女尊) 第20章 绥城

作者:镜回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4:12:19 来源:文学城

绥城是令国西南属国郁国治下的一座小城。城主绥氏因筑堤有功,解孟河下游百年水患,为郁国赢得千顷良田。郁国主为表嘉赏,将本为士族的家主绥岑封为贵族,并许其于孟河边建城,城名为绥,从此孟河詹家便成了孟河绥氏。

绥氏即为封主,便有了一应城主当有的官员配置。然而毕竟本为士族,根基浅薄,每到春耕秋收,抑或重大节庆,家臣庶吏便显得不够用了。

三月里阳七一行人自邯国稷坂村出发,途径郁都,在与章母商队约好的明幡镇,阳七把一对白鹿茸换了三块银饼。说实话这还是她第一次看见银饼长什么样子。她只拿一块银饼换了头驴子和几十铜珠,剩下的扯了几匹细布,求商队里的仆夫给家里每人做身体面衣裳。听闻商队在绥城也有生意,阳七便和管事坦言自己将在绥城谋职,想拿剩下的银饼做本钱,出息只取三分利。

管事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拿钱让别人帮忙做生意的法子,便留他们在镇里多住几天,派人给章母送信。几日后衣服做好,章母也有了回音,一个“可”字。

阳七识得几个字,还懂些拳脚功夫,商队管事便做个顺水人情雇她在往绥城走商的商队里,平日阿弃再做些浆洗衣物的活计,充当路上旅资。

一路行来四个月,从春初走到夏末,路过十几个城镇。阳七看着商队如何低买高卖,如何与沿路士族乡绅你来我往,着实涨了不少见识。越往东边走,或者说越接近令国就明显感到土地肥沃,村人富足,庶民们的衣服都鲜亮起来。

等到绥城,阳七便与商队管事告辞。管事名叫池山,曾为士族家世仆。后来主家得罪城中权贵,被迫将其遣散,为章母收留,凭着曾帮主家打理庶务的能耐当上一队管事,如今已有十几年了。

池山三十后半年纪,自家女儿和阳七年岁相仿,正跟在东家身边做学徒。看着阳七年少拖家带口地出门闯荡,就很有几分怜爱之意。

临走前听闻阳七要在绥城长住,又知她手中小有余钱,便托当地相熟的店家帮着介绍了几处干净房舍。最后阳七挑中一处邻近城墙的小院,虽然离城主府远了些,但原来住的是绥城城主家的一个世仆。只那世仆不走运,修河堤时被大水冲走,只留下一老父并一奶娃娃。城主怜其孤弱,修城时特地给这孤儿寡夫也盖了一处房。五年过去,小儿尚小,老父已老,城主当年赏下的钱财也用的差不多了。这才将房子又隔出个院落,托以往熟人赁出去,想着总归是个进项。

阳七一听是城主旧仆遗眷所租,当下心里便定了主意。给她介绍房子的是个在东城赁布的中年妇人,与池山是老相识了。听说阳七从邯国来,文书齐全是个知根底的,又想在绥城久住,两边一撮合,就定了下来。

阳七带着一家夫孺入住绥城时将将七月末尾,夏暮秋初,正值一年一度的城主寿诞。城主绥岑身为初代城主,德高望重,虽因旧疾久不理政但仍深受臣民爱戴。其女绥玉为人至孝,为贺其母五十整寿于绥城之内广招仆使庶吏,有一才者皆可应选。阳七恰当其时,也投上一份自荐文书,应城中遴选。

八月上,城主府张榜,点邯国稷氏阳七,为城主府门吏。

相传当日稷氏于城主府门前三躬叩首,谢城主知遇之恩,被路人所见,引为佳话。

=================

又是一年春来到,昨天夜里刚刚下过雨,路上水洼里浮着一层被夜雨打下的残花,零零落落,倒也有几分别致美感。细细的石子路两边是半人高的石墙,晚棠越过墙头,从院子里探出来,风儿吹过如花饮泣,倒是将那值夜晚归的人淋了一头一脸,惹得一顿好骂。不久,狗吠鸡鸣,家家灶上燃升起炊烟。早起的男人们轻手轻脚地洒扫庭院,准备朝食。孩子们的笑闹声也渐渐传出院墙,给宁静的小巷浸染上暖融融的烟火气。

城南巷子里阳七一家人也起了。昨日阳七在府库查了整宿账,快到天亮才回来。好不容易今天赶上休沐家里人都不敢吵她。连院子里打鸣儿的鸡都被绑了嘴关在藤篓里,就怕一个冲撞惹怒了这位一家之主。

灶房里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男子正闷头在灶间忙活,他穿了件麻布短打,头发绾髻做人夫打扮。折腾了大半晌好不容易把火升旺,粟米下锅翻起水花,就听见院子夹墙的小门咚咚敲了两声,一名老翁端着个碗,慢腾腾地挪进来。

“稷吏家的,我这里有碗上旬做的酱瓜,正是入味的时候,给你们早晨添个菜。”

阿弃一听脸上露出笑,连忙站起来在围布上抹抹手,一手接了碗一手把老翁扶进灶房旁边的厢房。

厢房是阿弃自己住的,隔壁正房里睡着阳七和十三。厢房里陈设简洁,只有一床一席一竹箱,却皆为新置。床也是竹子做的,两人宽窄,上面铺着薄薄一层被褥,倒是打理得十分规整。阿弃扶着老翁在床边竹席上坐了,自己蹲在一旁。

“唉,你这小儿,怎的又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老翁老得牙都快掉光了,瘪着嘴拿衣袖在阿弃脸上擦,两下袖口就黑了。阿弃怪不好意思的,连忙摆摆手,从瓢里蘸水抹了把脸。

老翁看得直皱眉,又瞧他乱糟糟抓了髻的头发。

“你这小儿,如此不修容行,小心被你妻主休弃了去。”

阿弃其实没听懂,但见老翁板起脸也不敢再笑,只得乖顺地低下头做认错状。

老翁正是这座小院的房主,名叫顺翁。光看外表生得足有七八十岁,满头白发,皮肤干瘪,都能当阿弃的曾曾祖父了。但家中孙女七八岁年纪,大概实际年龄不过四五十岁而已。

顺翁母家妻家皆为世仆,早年也在城主身边服侍过,是个见过世面的。当日他一口答应阳七一家租住,一来见阳七谈吐间条理分明有几分见识,日后对他们祖孙二人是个倚仗。二来也是见她携家带口,像是个本本分分,能在绥城常住的。

果不其然,阳七在这小院里一住三年,官位也从看大门的庶吏一步步往内府移,前个儿竟得少城主赏识升做府库曹吏,待到休沐一过便要走马上任了。

正想着,忽而听到隔壁正房里有了动静。阿弃一个鲤鱼打挺窜起身,三两步入了灶房,不多时便端盆热水乐颠颠地进正房去。

家里主人起身,顺翁也不便多留。他拄着膝盖颤巍巍从席上站起,又抬头打量了一番这对小户人家绝对算宽敞的厢房。

然而厢房毕竟是厢房,当日稷吏抱着幼妹入主正房,令阿弃住厢房时,顺翁便知其意了。可叹那傻儿还觉着自己独占一间很不好意思,想把厢房让给妻妹住。被妻主驳回后,又惦记上了柴房灶房。

顺翁摇摇头,他早年在城主府侍奉,眼力分毫不差。这阿弃小儿只怕并非明媒正娶入门的正夫,而是没名没分就跟了他那房客。若日后家里女人念旧情,或许能在后院中得个“侍”的位份。但看这傻儿一副天真懵懂的模样,似乎还不明白,并不是两人一起睡了觉,你便是她的唯一。

顺翁叹过一回也就罢了。他年轻时在城主后宅,对这种事看得太多。等到小儿在世上多磋磨几年,此时不懂的,也都渐渐明白了。

顺公前脚刚走,阳七后脚就出了房门。这三年里阳七个子略长高了几寸,穿着城中庶吏常穿的蓝色布裙,还是副黑瘦模样。因为休沐便未绾髻,而是把长发扎了条辫子吊在脑后,虽是文人穿着,但行走间,却带着武人步态。

阳七方得高升,连日里不乏吃酒请客。昨夜刚把春耕发下的豆种点完交账,今日休沐就得同僚相邀,却是城主府几个颇有头脸的故吏,不好不去。只得洗把脸强从床上爬起身,手里还拎着一只半睡半醒的小儿。

小儿六七岁年纪,生得乌发雪肤,天仙似的容貌,和她那面如黑炭的姐姐分毫不像。被一路拎着领子拽到院里,阳七先取青铜剑舞了一会儿,待舞出一身臭汗又拿井水洗把脸,继续拽着小儿后领把她拎进灶房。

经过这番折腾小儿总算醒了,脸上被阳七按了块湿帕子,自己捂着脸慢慢擦。她头上顶着两个小包包,也是一身布裙做文人打扮,可看起来却比其姐斯文不少,不像个武妇穿错了衣裳。

“你今儿个还要去绥氏族学念书,动作快点,别总让阿守等你!”

说着阳七照着十三屁股一飞脚,险些把她踢个马趴。若在族学里受到这般对待,早就有一群迷姐迷妹大呼小叫着为她报仇。

可惜这是家中,除了个屁用没有的哑巴男人,就数她姐的拳头最大。

新地图开始,拉快进度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绥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