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 第28章 补刀、驱赶和最后一根稻草

李元喆在得到鄯州之战的消息后,立刻让苏定方和侯君集各带三千骑兵进入东突厥境内,去深入草原传播颉利在鄯州大败被俘的消息,截断了后续突厥骑兵进入大唐的通道,同时用六千骑兵在突厥内部营造出突厥失败大唐开始反攻的假象。

李道宗和马三宝领兵四万,往凉州方向,与李世绩内外夹击,吃掉凉州城外的那些突厥兵。

李元喆带着两千多人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只留下从玉门归来的秦琼守城。

可能是李元喆的蝴蝶翅膀掀起的风暴有些大,从他远走琉球开始,很多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按照原来的历史,此时的秦琼应该是待在长安养病,现在的却被李渊安排到了玉门,躲过了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的运气就要差一些,在玄武门之变时被李渊逮个正着,发配到了甘州守城。

天策府一系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张公瑾、段志玄,长孙顺德和张亮等人,虽然保住了命,但也失去了立足长安的机会,只能在边关蹉跎,只有柴绍、常何、程咬金和殷开山四人还能在长安站住脚。

太子一系的人多是降职留用,唯一还握有兵权的只有薛万钧一人,在中枢能说的上话的几乎没有了。

李元喆不理解为什么老头子还会留下这些人,但也没有多想,他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颉利的项上人头,朝中的事情还是老头子说了算,轮不到他操心。

他跟在李道宗和马三宝身后不是要去打仗,而是在做一项水利工程。

当然,也可以说是建立一道水网彻底阻断颉利的退路。

他的想法是把掖河流域与凉州的水系连接起来,一是可以在陇右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粮食产区,为未来大唐控制西域和草原提供一个后勤基地。二是把新修的河道当成屏障,将陇右突厥骑兵的机动性尽可能的降低,大唐的骑兵力量有限,追击的能力不足,只能用步兵依靠天险来挡住他们的脚步。

这个建议是文总提出的,在见识到李元喆用店铺货架挖壕沟和藏兵坑的骚操作后,文总脑洞大开,建议群员利用这一功能去做一些大工程,比如在干旱地区修水库,在洪涝易发区整修河道,省时省力还省钱,有外挂不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第一个响应文总号召的不是李元喆,而是云烨。

他用自己店铺的货架给广州港清淤拓深,还在东南沿海挖出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坑,准备营造造大型海船的船坞,按他的想法,只需要三年时间,大唐的海船制造能力会翻上几倍,极大的增强大唐的海上力量。

顺带着他还测出了使用店铺货架搞基建的极限在哪里。

经过测算,店铺货架的作用范围是方圆五十米,在这个范围内,群员最大可以开辟出一个深十五米,面积两千五百平米的巨大深坑,而且深度和面积可以由群员自行控制,想挖多大挖多大。

货架的空间几乎是无限的,群员可以把挖出来的土方随身带着,随时放到有需要的地方堆成土墙或是河堤,如果有需要,货架还可以用来调水,撒药,施肥,必要的时候还能当成攻击范围为五十米的大招来用,只用砂石泥土都能把敌人给埋了。

于是乎群里的四人都在自己的货架上囤积了大量的淡水和砂石泥土,以备不时之需。

李元喆没想到聊天群的画风一下子就歪了,连续十多天,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今天又挖了多少土存了多少水。

作为群主,李元喆有些无奈,再次强调了一次聊天群的宗旨,警告群员不要把高大上的薪火聊天群变成万界挖土群。

不过他能做的就这么多,群员的私人行为他也管不到。

而且群里挖土最多的就是他,再去强求别人不要挖土也说不过去。

李元喆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甘州和凉州之间挖出了一条长千里,深二十米,宽五十米的河道,中间还有空闲在河道沿途的低洼地区堆出了五十多里长的河堤,效率高的一匹,秒杀后世的基建狂魔。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外挂开的再过分,挖出来的河道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有很多地方都设计的不合理,不过李元喆只是把这条河道当做是个应急工程,等战后有的是时间进行完善。

他这一手着实是镇住了所有人,尤其是沿途的水系汇入河道,很快就能在甘州和凉州之间实现水运的情况下。

在西北内陆硬生生的开出一条千里长的河道,这不是神迹是什么?

李元喆天帝弟子的身份彻底坐实,再也没有人怀疑他是在假借天帝之名招摇撞骗了。

李渊给新河道起名为“天帝河”,不过人们更喜欢称它为“神河”。

天神赐下的河流!

李元喆埋头挖河道,西征军也没闲着。

李道宗和马三宝联合李世绩内外夹击,大战十天才打散了凉州外围的突厥骑兵,解了凉州之围。

稍作休整后,李世绩带领三万精锐骑兵出凉州,开始把突厥人往鄯州驱赶。

零散的突厥骑兵哪里是李世绩大军的对手,多数人在唐军骑兵的追逐下往突厥主力方向靠拢,也想逃回草原,被在突厥境内溜达的苏定方和侯君集又给赶了回来,等他们集结了足够的力量想要再次返回草原时,李元喆挖出的河道阻断了他们回家的道路,给他们补上了最后一刀。

大唐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损失了超过三万人马,而突厥的损失却是在唐军正面硬刚和背后偷袭的战术下损失了超过八万人。

突厥人这次可谓是伤筋动骨了,各部族面对巨大的损失,气势已经见底,往日里的骄横不再,纷纷打起了撤退的注意。

颉利竭尽全力弹压的效果并不好,反而是弄得下面的部族头人抱怨连连。

不能再等了,必须快速打出个结果来,军中的物资消耗很快,拖得时间越长对己方越不利。

可各部头人对与唐军决战的态度却有些耐人寻味,只有执失部的执失思力明确表示支持尽快与唐军分出胜负,其他人则是表现得不是很积极,以各种借口向颉利索要补给物资。

无奈之下,颉利只好一边给各部许以重利,一边调动力量做好决战准备。

不过不等他行动,一个个坏消息陆续传来。

首先是灵州失的消息传来,因为灵州方向的突厥骑兵是被全歼的,又有唐军故意切断消息,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颉利才知道了突利被俘、阿史那思摩战死。

这个消息对颉利的打击很大,丢了灵州就少了一条退路,也意味着他原本的计划彻底破产。

紧接着是凉州的部队被打散、西方出现一条河的消息,这代表着自己的又一条退路没有了,而且还无法补充兵力。

然后是联络吐谷浑的使者传回消息,伏允明确表示不会对大唐动刀兵,前后夹击唐军的计划破产。

最后是草原传来消息,薛延陀、拔野古和回纥三部叛乱,突厥王庭已经被叛军攻破。

三部叛乱的消息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溃了颉利的意志和决心。

颉利也是一代英豪,明白此时自己已经是一败涂地,立刻派出使者到鄯州向李渊请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