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登基吧!大王! > 第483章天下无战事

登基吧!大王! 第483章天下无战事

作者:话凄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6 14:16:17 来源:转码展示1

忽必烈遭受惨败,无颜面对蒙古诸多贵族,借着赵泰夺马的由头,直接装病回到草原。

蒙军营地内,窝阔台得知消息,内心不禁冷笑,他目光扫视帐内诸人,询问道:“虽然忽必烈昏迷,但是战败责任,不能就此略过!你们以为该如何处置他?”

因为拖雷一系强大,蒙古诸多贵族,许多都与拖雷一系走得很近。

窝阔台威严的目光扫视众人,便是借此机会,逼着他们与拖雷系保持距离。

大帐内,诸多蒙古贵族相互看了看,内心迅速盘算。

在拖雷王爷死后,蒙哥王爷被派去西征,忽必烈王爷遭此大败,拖雷家族已经被大汗拿捏,局势可以说十分明显。

想到这里,速不台道:“大汗,如此大败,必须处罚。若是败而不罚,我蒙古以后怎么征战天下!”

众多蒙古贵族纷纷附和,没人为忽必烈说话。

窝阔台见此,当即道:“本汗如此重用忽必烈,可他却屡屡让本汗失望。以本汗观之,忽必烈能力有限,难堪大任。为了惩戒此次战败,本汗决定夺其牧场与部民,只留他一千户。诸位可有异议?”

帐内自然没人反对,速不台道:“大汗还留了一千户牧民,实在是仁慈!”

窝阔台见没人反对,满意颔首,“好!关于忽必烈的处置,就这么决定了。下面,本汗说下对于中原和河北的安排。”

诸多蒙将立时躬身,等待窝阔台吩咐。

“如今蒙宋议和,南人答应给我们岁币,我们便没必要继续呆在河南!”窝阔台沉声道:“大军出征半载,勇士疲乏。现今草原上,牧草飞长,正是牧马养膘之际,本汗决定返回草原。”

蒙宋议和,蒙军继续呆在中原已经没有意义,需要回到草原,恢复马力。

另外,蒙古大军屯住边境,无疑会给南宋压力。

有压力,南宋和赵泰有一致对外的需求,没有外部压力,南宋和赵泰才有可能内讧。

窝阔台目光扫视众人,目光落在速不台身上,“速不台,本汗任命你为元帅,节制两河,持九斿白纛,驻河北以防赵贼!”

速不台闻令,心头大喜,“臣领命!”

虽说河北直面赵泰威胁,但这无疑是个好差事。

原因无它,只因为两河是蒙古控制下,最富裕地区之一。

草原虽好,但是毕竟不及汉地,住帐篷哪有住宫殿,睡火炕舒服。

窝阔台又看向一人,“塔思,本汗班师后,你留守洛阳,镇守河南,防备南宋和赵贼,趁中原空虚,恢复关河防线!”

塔思当即行礼,“臣领命!”

窝阔台看着两人,嘱咐道:“本汗撤军之后,你二人要互为犄角,相互照应,不要主动挑衅南宋和赵泰。明白吗?”

“明白!”见两人行礼。

窝阔台满意颔首,遂即下令各部收拾行装。

五月底,南宋送来铜钱和布匹,交了今岁岁币,窝阔台遂即犒赏诸军,下令大军班师。

忽必烈没有入营,入走到洛阳,便收到窝阔台对他的处罚。

面对封地和部民被收,忽必烈格外愤怒,可却没有办法与窝阔台抗衡。

在得知窝阔台的命令后,跟随忽必烈的属下,许多不在是忽必烈的部属,便陆续离开了忽必烈。

这时杨友端来一碗肉汤,“王爷,您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吃点吧!”

忽必烈抬头看了一眼,却没有去接,“让其他人喝吧!”

杨友却站着不动,“王爷,我们汉人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爷,你要振作,还得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忽必烈沉着脸,道理他都懂,可是面对如此打击,他却很难瞬间振作。

他现在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时忽必烈沉默半响,忽然抬头,“我部众被夺,回草原只能被人耻笑。现在我决定西去投靠我大哥,你们可愿意追随我,去投奔蒙哥王爷?”

杨友心头一凛,没想到忽必烈不回草原,要去找西征军,他还怎么为临沂王搜集草原上的情报。

不过,杨友转念一想,忽必烈已经废了,留在草原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不如跟着忽必烈去西面,了解一下西征军的情况。

“王爷去哪里,卑职就去哪里!”杨友当即坚定道。

忽必烈感动不已,“好,吃完饭,我们便出发!”

当下忽必烈喝了碗肉汤,各人遂即上马,直接向西奔驰,追着落日而去。

南宋。

史嵩之礼送蒙军出境时,南宋派遣的船只,沿黄河而上,将被困半年的开封淮军接回淮南。

蒙古方面虽对赵泰抢夺马匹,不归还俘虏之事感到愤怒,但考虑到削弱宋军,会让赵泰有机可乘,窝阔台听从杨惟中建议,并未为难撤退的宋军,只是向南宋朝廷提出,增加二十万贯赔偿蒙古损失。

史嵩之将岁币送入蒙军营地后,窝阔台带兵北返,南宋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太平。

蒙军撤军后,史嵩之坐镇扬州,按着与蒙古议和的要求,对淮军的主战派进行清洗,大批主战派官员被临安罢免。

在临安的主和派举荐下,原来主张避免与蒙古交战的官员,取代赵范、全子才,进入淮军。

原丞相史弥远长子史宅之,担任两淮制置使,不过史嵩之却上书临安,举荐了知兵的江万载。

史弥远恨清楚,主和派打不了仗,朝廷要应对蒙古和赵泰的威胁,必须有知兵之人来整顿淮南军务。

临安朝廷接到史嵩之的奏疏后,赵昀思虑在三,认为赵泰与淮军交集甚密,坚持任命史宅之主持两淮军务,不过也同意以江万载为淮西安抚使整顿淮军。

此时蒙军北撤,南宋主和派掌握政权后,忙着清洗主战派,控制军队,赈济地方,便使得一直处于危机中的山东,迎来了难得和平的发展机会。

五月底,赵泰带着近万匹战马,回到邳州,受到军民热烈欢迎。

赵泰抵达邳州后,立时召集山东文武前来商议,开启了整合山东,发展生产的狂飙之旅。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