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登基吧!大王! > 第466章秘密求和

登基吧!大王! 第466章秘密求和

作者:话凄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8 00:15:52 来源:转码展示1

孟珙和江万载闻言,只能行礼告退。

在他们走后,史嵩之却没有心思休息。

楚军在他的率领下,接连丢脸,让他心中充满了耻辱感,同时他也确实为大宋朝廷,为官家担心。

那临沂王虽是流落北方的宗室,但是他与金国残余混在一起,对于朝廷而言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若是临沂王继续获得功劳,对于大宋朝廷将是一个威胁。

现在临沂王手下有那么多精兵,这次又俘虏不少蒙军俘虏,若是让他再获得大功,临沂王的实力就会大到朝廷无法控制的地步。

史家世代为官,对皇帝忠心耿耿,当为皇帝考虑,避免出现隐患。

这时史嵩之站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半晌他回到案台后,提笔写下一封秘密,叫人送去临安,然后又叫来一员心腹,两人密谈了许久。

横涧山上,蒙军击退了楚兵的进攻,不过却没有改变自身处于绝境的现状。

方才因为宋军逼得太紧,激起了蒙军的抵抗意志。

现在楚军被击退,山上蒙军又恢复了一支身楚绝境的军队该有的模样。

这时忽必烈坐在山石上,用布反复擦拭着手中弯刀,众多蒙军将领就在他周围,却没人说话,安静异常。

“王爷,吃点吧!”杨友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汤,递到他的面前。

忽必烈抬头看了一眼,没有拒绝,可接过来后,明明很饿,却又没心情喝下。

蒙军仓皇退入山中,虽然从附近村落劫掠了一些物资,但是对三万蒙军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这些食物只能够吃半个月,然后就得杀马,最后战马吃完,便只有死路一条。

忽必烈已经粗略估算,就算赵泰不进攻,他也撑不到淮河冰封的一天。

想到这里,忽必烈不禁仰天闭目,想我忽必烈出身黄金家族,乃铁木真之孙,十岁就跟随父兄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播,不想就要结束在这里。

在忽必烈心怀不甘的感慨之时,山下却来了几人,正被察刺领着从小道上来。

走在前面和后面的,都是模样狼狈的蒙军将士,中间夹着一人,头上东坡巾,身穿直裰,外穿圆领宽袍,脚上革鞋,在蒙军的监视下走上来。

察刺走到忽必烈面前,俯下身子,附耳低语,“王爷,南人派使者过来了!”

忽必烈闻言有些惊讶,他将汤碗递还给杨友,拿起一旁弯刀,顺着察刺目光,打量来人。

只见那宋人四十岁上下,身材微胖,皮肤白皙,面色红润,鄂下胡须经过精心打理,一看就是南人中的读书人。

忽必烈眯眼打量一阵,沉声道:“带他过来!”

忽必烈打量来人时,那人也在打量山上情况,他看见蒙军将士士气低迷,各个模样凄惨,不禁疑惑敌人都这番模样,史相公的攻击为何会受挫。

这时他被蒙军带到忽必烈面前,并不畏惧,而是微笑作揖,“鄙人杜文博,见过殿下!”

忽必烈握紧刀柄,“你此乃何意?赵泰那贼子想羞辱本王吗?”

杜文博摇头,淡淡微笑,“殿下不要激动。鄙人乃史相幕僚,并非为临沂王做说客。”

忽必烈原本以为是赵泰派来的人,正准备一刀砍了,把人头还给赵泰,却不想是史嵩之的人。

一旁杨友闻言,不禁问道:“可是史嵩之,他派你来此,欲意何为?”

杜文博道:“此来正是为了游说殿下!”

“还是做说客!”忽必烈狞笑一声,不过却没发怒,而是沉声道:“本王倒要听一听,你要说什么?若是不能说动本王,本王便借你脑袋一用,好叫蛮子知我决心!”

赵泰依附于郑清之,他和赵葵、赵范都是主战派,现在围住忽必烈,自然是往死里打,就算派使者,也是让他投降。

史嵩之则不同,他是南宋主和派,对于他的使者,忽必烈有兴趣听他说些什么。

杜文博能够成为史嵩之的心腹幕僚,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他拱手一礼,便侃侃而谈,“殿下要杀我,还不容易。只是杀了,这横涧山的三万蒙古勇士,怕也就绝了生路。”

忽必烈大怒,将弯刀抽出半截,“你何人,也敢威胁本王,是本王刀不利呼?”

杜文博被忽必烈吓了一跳,不过他刚才上山观察,蒙军的处境确实糟糕,他相信忽必烈知道自己的来意,定然不会伤害自己,于是便笑道:“殿下不要动怒。我此来乃是奉史相公之意,为殿下指一条生路!如今殿下被困,执意抵抗,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承认失败,与我朝和谈。如此殿下和蒙军将士,还有机会回到草原。”

让忽必烈放下武器,接受投降,他肯定不干,可如果是和谈,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忽必烈沉默一阵,收刀入鞘,“和谈?”

杜文博道:“不错!就是和谈!如果蒙古能够与我朝议和,答应不再侵犯我大宋疆界,并归还三京给我大宋,史相可以上奏朝廷,礼送殿下和蒙军将士出境。”

忽必烈同察刺等人对视一眼,目光中难掩喜色,他目光露出狡黠,“若是能够礼送本王出境,允许我三万勇士退过淮河,本王可以保证,此后必不南犯。”

杜文博却摇摇头,“这件事殿下说了不算,我这次来是希望殿下修书一封,史相会去派人同贵国大汗谈!”

现在忽必烈被包围,史嵩之虽然主和,但是也不能将忽必烈放走。

忽必烈只是蒙古的一个小王爷,万一放他走了,他不认账,那史嵩之将冒巨大风险。

因此史嵩之要直接同蒙古大汗谈,只有同窝阔台达成协议才有约束力,宋军才能放人。

忽必烈原本想欺骗史嵩之,让南宋放他一马,可听杜文博之言,便知道史嵩之也不是那么好骗,“你们史相公倒是考虑很周全!”

杜文博道:“那殿下之意!”

忽必烈沉吟一阵,“你们史相公的条件太过苛刻,这件事情我需与诸将商议,你且一边等候,本王稍后给你回复!”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