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登基吧!大王! > 第387章檄告天下

登基吧!大王! 第387章檄告天下

作者:话凄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3 15:16:59 来源:转码展示1

赵泰虽然很想用阴谋,祸水南引,然后在宋朝危机时,要挟宋朝,从而获得想要的东西。

不过,这终究不是王道,只会让他在江淮,以及临安的名声坏掉,不利于他日后夺取江南。

毕竟他宣称自己是宋太祖之后,是有机会获得宋朝皇位的。

若是他让蒙古屠戮江淮,威胁临安,那么江淮的士绅百姓都会记恨他。

因此赵泰决定迎难而上,坚守邳州,抵抗蒙古南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邳州城下,旷野上军旗招展,甲士如林,人山人海。

三丈高的城楼上,扁插旗帜,身穿步人甲的武士,持矛战力在城头。

在城池前,从各军中抽调的精锐,各持兵器,摆出了整齐的阵型,军阵中尽显肃杀之气。

蒙军将要兵临城下,坚守邳州绝非易事。

一座城池最薄弱的部分不是城墙,而是内部是否一心抗击敌军。

蒙古大军压境,对于忠义军这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团队,是一次残酷的考验,赵泰也不清楚,面对蒙古铁骑的压力,城内会不会有人投降。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留下守城的士卒,都具有两个条件。

其一,家中还有兄弟,且多未娶妻生子,其二,家眷都被转移到了海州。

家中有兄弟,便不用担心老父母,而没有妻儿,则没有牵挂,这样的士卒意志最为坚定,也敢于牺牲。

至于,家眷转移至海州,除了保护眷属外,也有人质之意。

此时,朝阳钻出云层,一束阳光射在城头,正好照在身穿银甲,头戴凤翅铁盔,披着大红斗篷的赵泰身上。

这奇异的一目,立时让城外万余将士的目光,齐齐汇集过来。

城外列队将士,心中都清楚,蒙古猖獗,二十年间,灭夏亡金,摧残中原,践踏山东。

今天在李璮、武仙溃败的情况下,忠义军的统帅将担负起为江左屏障,阻止蒙古铁骑南下的重任。

面对即将杀到的蒙古大军,各将心中都很惶恐,可眼前的景象却冲淡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这时在城头上,王宾等人看着奇异的场景,不禁惊叹,“此天助大王也!”

赵泰微微颔首,大手一挥,“开始吧!”

王宾闻言,随即扭头吩咐一句,片刻后,城头一声巨响,震动天地。

炮响之后,赵泰随即大手一挥,而后接过王宾手中檄文,走到城墙边,目光扫视诸多将帅,展开檄文,朗声诵读,声传四方。

“自靖康以来,衣冠南渡,而吾等遗民留守北地,百余年矣!今女真灭,中原无主,此天欲我族复中华之旧疆,重为中原之主也!”

“吾等遗民苦等百年,有今日之机,将复祖宗基业。然塞北胡夷,残暴不仁,以取他国为业,十余年间,入寇频频,欲夺我祖业,使我遗民再为牛马。此诚百年未有之变!吾等汉儿,岂愿再为他族之奴?”

“今蒙古狰狞,大军南寇,陷济北三府八州,欲夺破邳州,而临江淮,毁我衣冠,奴我军民。”

“泰不才,虽未得朝廷招抚,但承太祖血脉,深知职责所在。今若弃邳州而不守,胡虏必乘胜鼓而南,则江、淮必亡!”

“吾等遗民,安忍吾族,为胡虏屠戮。”

“至此国难,泰虽力微,愿为国之长城,吾族之藩屏,坚守邳州,使虏不敢越齐鲁而取江淮。”

“今泰与诸军盟誓,竭力保国,慷慨赴国难,然蒙古势大,邳州孤立无援,檄文至处,望朝廷令泰之苦心,发兵增援,愿天下军民,豪杰勇士,群起响应,共抗蒙古!则大业可成,旧疆可复!”

赵泰朗声宣读檄文,大意就是说,蒙古人打来,他本来可以弃城而走,但是为江淮百姓和大宋朝廷,决定坚守邳州。

这时赵泰读完檄文,诸军明白自身责任,顿时纷纷高举兵器,齐刷刷的喊着口号,要坚守邳州,打退蒙古。

城下将士欢呼,王宾等人看着这一幕,也觉得军心可用,只是希望南宋,不要浪费了,忠义军将士的付出。

在赵泰发出檄文,决定坚守邳州之际,临安朝廷还未决定是否增援赵泰。

不过南宋这边,也不是没有明白人。

蒙古将要南下,坐镇开封的全子才,心中十分不安,一再给赵葵上书,希望能退回淮南,不过赵葵却令他继续坚守开封。

上次全子才折损了三万兵马,本来是要被一撸到底,可是郑清之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隐瞒了淮西军真正的损失,临安朝廷考虑到全子才收复开封有功,依旧让全子才权知开封诸军事。

蒙古南下,全子才得知临安还未招抚赵泰,心中便很焦急,他见济南、东平的李璮和武仙都没有抵抗,担心赵泰也会放弃邳州。

若是赵泰舍弃邳州,那么蒙古人就能直接进入两淮,届时不需蒙古进攻,开封就会因为缺粮,而不战自溃。

因此当赵泰的檄文传到开封,全子才看完檄文后,不禁感叹,“赵国瑞真乃国士也!”

同全子才一样,松了一口气的,还有身在楚州的赵葵,他十分清楚两淮的精锐都顶到了开封一线,若是赵泰不守邳州,蒙军就奔着他来。

现在看见赵泰发誓要坚守,赵葵也松了口气,不过蒙古势大,他担心赵泰顶不住,所以急忙又写了几封书信,希望赵范劝说郑清之,赶快制定对策。

在两淮民间,百姓们看见赵泰的檄文,不禁对这个挡住蒙古人,为他们守卫边境的赵泰,提起了兴趣。

百姓和士绅们一了解,得知了赵泰的经历,还有他宗室的身份,便对赵泰充满了好奇,民间开始出现许多关于赵泰的故事,百姓们逐渐把他当成了英雄人物,都为他的行为喝彩。

南宋这边因为内部的问题,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反应迟钝,忽必烈派出前锋向邳州侦查,得知赵泰居然没走时,却动作迅速起来。

十二月初,蒙军前锋沿着运河南下,很快就进抵邳州北郊。

当蒙军前锋窥视邳州城防时,心中都不禁奇怪,这邳州也不是什么大城,那赵泰怎么敢抗衡蒙古大军。

在发现邳州城池不高,原本宽阔的护城河被冰冻住,失去了保护邳州的作用后,蒙古骑兵立刻飞报忽必烈。

在滕州的忽必烈,得知邳州情况后,怕赵泰溜走,立时率领大军直扑过来。

十二月初五,天气放晴,邳州城头,留下来坚守的士卒,正忙碌的搬运箭矢、擂木、石块、火油等物。

城墙上,神臂弓、弩床一字排开,负责使用这些器械的士卒,正在军官的指挥下检查器械。

在城上忙碌时,城墙背面也没闲着,工匠们正将一根根木材组装起来,于城后布置了上百架抛石机。

这时,守军正在忙碌,忽然城头一阵警钟大作,紧接着便有士卒惊呼,“蒙古人来了!防御!”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