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德昭大宋 > 第4章 立身之本

德昭大宋 第4章 立身之本

作者:码字嗒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3-16 22:27:59 来源:转码展示1

书房里。

翠儿继续为赵德昭磨着墨,手边是已经整理好的空白纸张。

赵德昭思躇了片刻之后,开始提笔写了起来。

虽然赵德昭知道自己的记性不错,但是他更深知一个道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自他醒来已经过去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他并没有听到传说中那“叮”的一声,也没有什么数据面板,任务发布之类的东西,更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戒指、玉佩、项链、古董等等。

也就是说他并没有传说中穿越者必备的外挂。

不过穿越者本身就是外挂,不是么?

所以他准备将自己脑海中的各种相关资料抄录下来,一方面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能够时刻重温这些内容,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他现在刚刚穿越过来,对于前世的记忆还算是比较清晰的,谁知道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东西会不会模糊掉。

赵德昭知道自己所谓的记性好并不是因为天赋,而是靠科学的办法,他用的就是的关键字记忆法。

将繁杂的内容精简提炼出几个关键字,然后一直加深印象,这样只要看到这几个关键字,就能联想到相关的记忆内容。

正所谓谋定而后动,赵德昭不希望自己等到遇上什么再去考虑怎么解决,急智虽然为人津津乐道,但都是下策。

第一步就是要将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完整且彻底的整理规划,挑选出有用、实用且适用的。

于是,赵德昭拼命的压榨着自己的大脑,努力的回想着二十多年来的所学。

首先的话,最要紧的就是关于宋初的历史了。

想到这,赵德昭便将自己记忆中的杨家将的大概故事、人物、情节都一一写了下来。

赵德昭前世的时候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原身在赵匡胤的要求下也是努力学习过的,所以写出来的字还是十分工整的。

写完自己记得的一些历史事件之后,赵德昭又开始写起了关于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

首先就是穿越者必备的一些东西:玻璃、肥皂、水泥、蒸汽机、火药、燧发枪这些。

列好了名录之后,赵德昭开始一条条的备注起来。

玻璃记得是沙子加碱烧的,不过好像温度要求不低,要什么坩埚和高炉才行。

肥皂倒是知道,猪油加烧碱,配比的话多试几次应该就知道了。

火药的话是一硝二硫三木炭?还是一硫二硝三木炭?两个都记下,然后还有火药颗粒化,是用的鸡蛋清还是什么来着?还有定装火药。记下来。

然后是枪,这个真没见过啊,小说里面说的燧发枪是怎么造的来着?燧石打火?先记下,然后还有膛线什么的,膛线该怎么弄?

还有蒸汽机又是怎么搞的?材料、密封、气压测量这些又该怎么搞?这个先不想了,那个水力轮机好像记得以前看过一些视频,记下来,以后再画草图。

还有······

一个下午的时间,赵德昭都呆在书房里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的写满了两百多张纸页,一直写到了掌灯时分。

翠儿就像是小精灵一般在书房中来回跳跃,帮着赵德昭将写好的书页风干、排序、整理。

赵德昭倒是不担心自己写出来的内容会被翠儿传出去。

因为翠儿并不识字。

在这个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的年代里,识字是一件十分珍贵且稀有的事情。翠儿身为丫鬟,虽然受到了一些教导,但基本都是关于怎么伺候主人的,文化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

而且为了书写方便,赵德昭用的都是后世的简体字,与这个时代的字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算是识字的也不一定都能看明白。

在看不懂内容的情况下,翠儿只能一张张地排好顺序,让赵德昭写好的书页风干墨迹,一边还小心的用镇纸将书页压好以防被风吹乱,简直比赵德昭这个写书的人还要忙。

等到王顺来招呼赵德昭吃晚饭的时候,书房里留存的那些纸张以及赵德昭命人去买来的纸张几乎都被写满了。

而赵德昭还有很多东西没能写出来。

这并非说赵德昭的见识有多么的广博,说实话他前世也不过只是个三流大学出来的,然后干了一份销售的工作而已。对于科技、政治、历史方面的内容也就只有曾经课本上些许模糊的记忆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各种见闻罢了。

之所以写不完的原因在于,这些纸张的承载能力太有限了。

一张a4大小的纸,放在后世打印店,弄个22号大小的字体能打印上千字,还不算正反面。

但是赵德昭用尽全力的把字体往小了写,一页纸也只能写个几十个字,还都是单面的,写双面的话墨水就容易化开重合,模糊掉字迹。

所以别看赵德昭写了上百页,但实际内容大概也就万把来字而已,有太多的内容赵德昭都还没来得及写。

摸了摸肚子,赵德昭放下了手中的纸笔,吩咐王顺将晚饭送到书房来,然后又让翠儿把书页都收纳起来。

王顺可是认字的,要是被他看到了上面的内容,指不定要出什么事。

翠儿匆匆忙忙的将剩下得书页都整理好之后,王顺也端着晚饭走进了书房。他扫了一眼赵德昭手边那块用掉了大半的墨团,脸上浮现出些许的笑意。

皇子殿下肯用功读书,这是好事啊!

将手中的饭食放下之后,王顺就退了出去,赵德昭活动了一下手腕,端起碗就吃了起来。

看着碗里和中午差不多的炖肉,炖青菜,赵德昭心中再次吐槽起了古代的饭菜是真的难吃。

炒菜的话没记错要等到宋朝中后期才有,现在的话做菜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炖、蒸、煮、烤这么几类。

倒不是说这几类方法做的菜不好吃,可是一方面调料匮乏,另一方面天天吃这个,赵德昭真的感觉自己有些受不了。

可是在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之前,赵德昭能做的唯有适应,于是他努力的将晚饭吃了个干干净净。

期间,赵德昭还让翠儿去厨房找了几根粗细不一的木炭回来,等吃完饭就让翠儿端着碗筷出去了。

趁着翠儿离开的功夫,赵德昭关上了房门,在书桌上摊开了他特意留下来的那两张大纸。

接着,他没有研墨,而是直接抓那几根木炭在白纸上画了几条线。

观察一番之后,赵德昭就用这几根木炭在大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随着赵德昭一点点的描绘,大纸上慢慢的出现了一幅地图的模样,若是后世人的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华国地图,还是地理地图。

前世的时候,赵德昭的文科成绩并不算特别好,之所以现在能够描绘出如此准确的中国地理地图还要归功于他的老板。

当初他的老板为了显示自己的格局,在办公室里挂上了两幅地图:一幅华国地理地图,一幅世界地理地图。

美其名曰: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办公之余,无聊的赵德昭就会研究一下这两幅作为摆设存在的地图,以他的记忆力再加上长年累月的印象,这两幅地图几乎完整的刻画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赵德昭要做的就是将这两幅地图完整的复原出来。

之所以要避开翠儿描绘地图,便是因为地图这个东西并不需要识字就能看懂一些。

就像咱们的李大团长,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但是看地图却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真山真水一目了然,以至于首长都笑骂“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赵德昭不敢保证自己画出来的地图翠儿就一定看不懂,就算她看不懂,要是看过之后无意之间泄露出去被懂的人看到了依旧是个天大的麻烦。

要知道在古代地图是属于高级机密的,私绘地图是死罪。

哪怕赵德昭有着皇子身份,但要是无法解释地图来历的话依旧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尤其现在赵德昭和赵大的关系并不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华国地理地图绘制到一半的时候,敲门声响起,翠儿在门外问道:

“殿下,要不要洗脸歇息?”

赵德昭回了一句。

“晚些时候再说,我会叫你的。”

“嗯。”

翠儿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了。

又花了大约一个时辰的功夫,赵德昭才算是把两幅地图绘制完成了,因为是木炭作画,所以不需要等待墨迹风干,只需要将上面多余的碳屑清理干净就够了。

一番清理过后,赵德昭将两幅地图小心的卷了起来。

这两张地图绝对不能轻易让他人看到。

想到这,赵德昭便将两幅地图连同翠儿整理好的那些书页一起锁进了书架后面的柜子里。

做完这一切,赵德昭才打开了书房的门,只见翠儿怀中抱着一个灯笼,蹲坐在门口缩成一团,对着自己的小手哈着气。

这便是原身喜欢翠儿的一点:懂事。不该过问的,不该多事的翠儿从来不会触碰,显得极为有分寸。

翠儿不知道赵德昭在书房里做什么,但是赵德昭关上了门,她就明白赵德昭不希望他进去打扰。

所以即便外面春寒料峭,翠儿也只是在门口默默等待着赵德昭的召唤。

听到身后的开门声之后,翠儿连忙站起身,对着赵德昭说道:

“殿下,您有什么吩咐?”

赵德昭看着这个在后世只能算是初中生的小女孩,却是一副如此懂事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有些唏嘘。

“走吧,回去休息。”

“好的呢,殿下稍等。”

说完翠儿走进了书房熄灭了烛火之后带上门,提着灯笼为赵德昭引路。

回到卧房,翠儿点亮了房间里的灯烛以后就去打来了热水,伺候着赵德昭洗脸洗脚,上床歇息。

上床之前,翠儿先脱下了外套,钻进了赵德昭的被窝里,等到被窝暖和之后才钻了出来穿好衣服伺候着赵德昭睡下。

贴身丫鬟也是暖床丫鬟,当然此暖床和彼暖床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在期待什么?)

在带着翠儿体温和味道的温暖被窝里,赵德昭沉沉的睡下了。

一天的时间,大病初愈的他跑了两公里的路途,写了几万字的文稿,还画了两张精细的地图,可以说是精疲力尽了。

就这样,赵德昭度过了自己穿越之后的第一个夜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