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467章 移民与原住民的械斗

翌日,颜政为了不给人家添麻烦,早早启程出发。

昨晚一番询问,让他心情有些不好,这种心情不好不是物质方面,而是思想方面。

杉木村是设立四年的老村,颜政通过询问,了解不少直观的数据。

他借宿的那户人家,属于村中中上水平,由于家中两个大的孩子都已经有劳动能力,所以负担要小一些。

拿去年全年来看,这户人家有七口人,有田二十亩,去年一年的收成,一共是一万三千余斤谷子。

脱壳后可得糙米九千斤左右、糠三千五百斤左右。

从这收成来看,一家人吃饱是足够的。但东秦食盐专营,虽然比明国的盐便宜,去年也要100斤糙米才能换8斤盐,加上供销社改制后,又只能换成铜钱去购买,相当于多付了一笔钱。

他们一家每年需要腌肉和腌菜,这就需要八百斤糙米拿去换盐。还需要购置布匹和购买日用品,这两样需要用去糙米一千斤以上。

而花费最多的居然是婚丧嫁娶、庆吊往来,单单是去年各种礼金支出,这户人家就花去两千斤糙米的钱。

村里谁家生了个娃、老人过生日,都要摆几桌,村里人都是邻里邻居,往往都会随随礼,否则面子上过不去。

日子好了的弊端,就是喜欢热闹和折腾,攀比之风自然升起。

若是遇到大寿、结婚嫁娶,抑或是家中有人过世,那么大操大办是免不了的,此时随礼也不能太寒碜。

礼金更是一年一变,一年一加。虽说大操大办,极大的促进了市场需求,可颜政还是对这个现象不高兴。

因为算下来,他借宿的这户人家,每年温饱不成问题,可孩子若是要去自费读中学,他们往往没有这个供养能力。

钱都花在了人情往来,为此连孩子的教育都能忽视,这种观念让颜政深感忧患。

除非每个人的田多起来,但这么一来的话,也有个问题,那就是田一多,孩子也算是半个劳动力,更会影响一些农户父母的观念。

且田一多,礼金就不会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怕是今后为了厚葬先人,就能让人一贫如洗。

难啊!移风易俗何其难啊!颜政揉着眉头坐在车上,都懒得去参观新式农场。

这些新式农场的模式,其实相当于工厂,只不过将生产资料换做了田地。

三个生活秘书倒是很想下去走走,他们看着大块大块的连片农田时,都是满脸的讶异。

这些新式农场上的农机,也是多的吓人,若非国府扶持和农场采购,东秦的农机价格,也不会被快速打下来。

颜如英趴在娘亲的怀里,被远处农田里的畜力插秧机所吸引,伸出小手指着,又伊伊呀呀的望着颜政。

蓝雅笑吟吟的说:“英儿,你想下去是不是,你以后也开插秧机好不好?开插秧机,种田……种好多好多的田!”

颜政望着他笑道:“等他们大一些后,就在莫城北郊承包一片地,每年都让他们跟着去劳作!”

“这个主意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会误事的!”玉墨也笑道。

香织心里有事,一直凑着颜如青到窗户面前,可惜这孩子沉稳惯了,就如一个哲学家一般,拧着眉望着窗外的一切,看上去居然有股忧郁的味道。

颜政叹口气说:“无农不稳,可是这么一走访才知道,原来离了莫城,这农村的风气啊!就已经有些不成样子了!丧葬嫁娶,国府明令规定不允许大操大办,更不允许搞什么庆吊的礼金往来,可你们现在看看,又过回去了!

这不仅仅是观念问题,更是宗族势力的抬头和残余,没有宗族维系,想要大操大办也没有帮手,没有有德行的老者,礼节客套也就无法服人!这移风易俗的事,着实让人伤脑筋,还不能真的用暴力手段去禁止,毕竟这是内部矛盾,得用说服教育的法子!”

玉墨抱着娃说:“这也是生活变好了嘛!君上也不用过于担心,时不时下发文件,要求整治劝戒一二就行!”

“不!我是痛心,这些固有的‘礼’的观念,本就是明国士大夫弄来牧民的,他们维系这种观念,为的是稳定底层,同时更好的剥削底层。可渐渐的愚民下,观念就成为底层平民的命,让他们改,真就像是杀了他们一般!哎,他们也不想想,这种‘礼’除了让他们破家外,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颜政郁闷的说:“就拿重丧葬一事来说,死后热热闹闹的搞几天,除了一块面子以外,得到了什么?生前不尽孝,死后当成门面来大操大办,实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玉墨垂着目光想了想说:“可这……虽有些不妥,至少能让他们懂得孝义为重,损面子的事,他们也不会去做!如此一来,岂不是也能让治理的更稳固?而且这也算是创造了需求吧,否则的话,这些农户一年,也就穿衣吃饭,没多少消费力可讲!”

“你学东西倒是很快,一口一个经济名词!”颜政打趣一声,“可这毕竟是一种不好的风气,若是任由其蔓延开来,对国家可能有好处,可对民族却只会有坏处。咱们目光得放长远一些,不能让这种风气,再传几百年!”

“那君上准备怎么办呢?”玉墨问道。

颜政摇了摇头,他真不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他终于是理解教员的痛苦,将旧的东西反了,被说成是破坏传统文化。

问题是平民中有什么传统文化?除了人情往来、等级观念、官本位外,一贫如洗的平民能知道和传承什么传统文化?

所以矫枉过正是必须的,矫枉必过正,否则你掰不过来!

马车继续往前行驶,两边的景色也愈发的繁盛起来,已经进入南投市境内了。

南投市区距离莫城,大概在120公里左右,就在后世南投那地方,莫城则在台中和苗栗交界地带。

……

第二天中午时分,国君的车队抵达南投市区。

这里已经有三万多人口聚集,全是与伐木和采金为生的工人,唯一的产业就是木材加工业。

相对来说,这边稍微落后一些,只是与金瓜石矿区相连,所以显得格外重要,在发现金矿矿脉的时候,颜政就下令设市。

市长就是第一届公考的第一名赵小婵,此刻她站在南投干部中间,穿着一身整齐的女干部装,笑意满满的迎候着国君。

“恭迎君上赴南投指导工作!”

颜政微笑着挥手致意,在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便坐着马车巡视城区。

几乎所有南投市民,都走出家门,在街道上分列两侧,朝着国君躬身行礼。

三个生活秘书和三个娃,也接受着臣民的祝贺。

学生们情绪更是高昂,纷纷振臂高呼,不少人都高兴的嚎啕大哭。

颜政也已换了辆敞篷马车,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他的脸。

转了一圈后,他才回到招待所下榻,第一时间就召见赵小婵。

赵小婵浑身充满干练之气,一进门就鞠躬道:“君上,行程已经安排好,不日就可启程!”

颜政望了她一眼,赞许道:“这件事情你懂得压下来,说明你的政治敏感性很高,你做的不错,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赵小婵谦虚道:“治下发生这样的事,我未能及时阻止,不敢谈功劳!”

颜政摆了摆手说:“此事怪不得你,土客矛盾自古有之,这一次也是国府忽视所致。你先说说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

赵小婵点头,将来龙去脉一一详说。

年初,南投发生械斗!这在明国不算什么大事,在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都时不时有械斗发生。

而南投这次械斗,起因是争夺灌既用水,由于这地方多山,水渠修建更难,所以用水一直有问题,加上新开不少田,这就造成矛盾。

只是矛盾双方的身份有些特殊,一方是明裔移民,一方是东秦的原住民部落。

这次械斗规模较大,似乎有五六个部落参与,也有好几个明裔村落参与。

使用的武器包括柴刀、梭镖,只是土着有弓箭,箭术还不错,所以明裔吃了大亏。

最终动用驻军,才将双方劝离,可依旧没有妥善处理。

这事坏就坏在这一方面,不是宗族带头,而是明裔移民集体抱团,发起对原住民的一场械斗。

关乎的是东秦岛上,团结的大局,否则二十多万已经归化的原住民,势必会对国府的归属感下降。

好在事情压了下来,消息也没有传播出去,赵小婵以惊人的敏感性,只将这事以专人专信的方式告知国君。

这就是为什么,颜政要偷偷的埋金石、挖金石、研究金石,不遗余力又塑造一个血统认同。

赵小婵不紧不慢的说着,将了解的情况清晰明了的告知颜政。

颜政听罢,不由就拧着眉,这种事情迟早会发生,解决却不好解决。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