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434章 有人跌倒,有人吃饱!

刘明峰的问题很容易调查清楚,等待他的就是画上一个句号。

阿苦其实觉得公审不合适,毕竟这是一位国府派出来的干部,从心理上来说,物伤我类的情绪是人之常情。

若是真有干部犯错,就拿来公审泄愤,那么这些干部,岂不是同罪大恶极的明国缙绅和贪官一个下场?

所以阿苦在汇报上,刻意征求了一下颜政的意见,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他觉得公审刘明峰,这个第一批中学毕业生,这个第一批公务员,这个第一批地方实权大员,会对国府形象造成很坏的影响。

可是他也想不到,该用什么方式,来对刘明峰的罪行进行判决,因为刘明峰的错误,首先是他掌握了权力,权力又是来自于国府的授予。

阿苦以国府要员的心思来看待此时,隐隐就有“秘不发丧”的想法,也就是快速的处理刘明峰,而后再由国府出一篇通告,如此一来,影响将会最小,刘明峰也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他也不敢揣摩国君的意思,他只是说出顾虑,算是一种变相的提醒。

“说到底,鸡笼面临的困境,也不全是刘明峰造成的,谁能想到,这边的生番会联合起来呢?”

阿苦写完调查报告后,开始思索解决鸡笼的问题,作为救火员的他,第一时间就让人整理了关于鸡笼的所有资料。

当看到当地生番联合作战,还懂得一些基本的谋略时,他不由有些吃惊。

这是第一次碰到互相有交往的猎头族,这种交往还已经形成了联合。

其实这里的生番,乃是泰雅族,他们生性更加温和,在鸡笼这种相对封闭的地方,他们不仅狩猎,还会种植一些作物。

刘明峰也是看他们温顺,才以为可以靠着贸易垄断,进而驱使他们。

可在贸易过程中,刘明峰贪得无厌,想要尽可能的从生番手中,获取到皮毛和特产,进而获得更多资金开发鸡笼。

三天一个价的行为,以及要求出工的举动,都惹怒了生番,尤其是修筑通往鸡笼山的路,更相当于玷污他们的圣地。

所以自然而然,泰雅族人认为这些外来人,想要奴役他们,不少部落便选择联合,一同对付这些穿着怪异、举止怪异的外来人。

而阿苦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眼下鸡笼的主要矛盾,就是生番!

不解决生番,就无法正常的进行生产开发活动。

“去找一下赵营长,让他过来一趟!”阿苦拧着眉对助手说。

不一会儿,7营营长赵鹏程就来到市部办公室。

“阿苦主任,你找我?”

“嗯嗯,你准备一下,用一个营的兵力,带上大炮,去周边攻击这几个部落!一句话,我要你把他们的寨子夷平!”

赵鹏程望了一眼说:“灭几个寨子不是问题,只是……此举会不会影响大局,毕竟咱们不能陷入持久的治安战中。”

“原本对待生番,是以交好同化为主,毕竟他们也是东秦岛上的人,只是在这鸡笼,他们已经攻击了我们的国民,并且桀骜不驯!不狠狠的打一场,他们不知道痛!要让他们明白,今天我们可以调来一个营,要是他们还肆意猎头,那来的就是十个营,一百个营!直到将这里的生番部落,悉数灭亡!”

阿苦知道眼下若是跑去谈条件,难免生番会狮子大开口,但是只要打上一场,原本的条件就会变为恩赐。

赵鹏程点头说:“我回去就做准备,争取在雨季到来前,解决这里的问题。”

“那就辛苦你了!”

……

等赵鹏程退下后,阿苦又找来陈俊友。

五十个人中,有十一个人,属于中途醒悟的,他们对激进的做法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和阻止。

陈俊友更是敢于写举报信,没有这个“吹哨人”,估计国府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说实话,干部们内部或许厌恶打小报告的人,但领导一般都喜欢,甚至还会刻意暗示,让下属积极的打小报告。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监督,人人都不想被监督,可偏偏对于国府来说,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典型的陈俊友,很自然就从这件事中被摘了出来,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这就是跳反背刺的魅力。

阿苦见到陈俊友时,望着那圆圆的头,低低的眉毛,俨然一副憨厚的形象,他澹澹笑道:“小陈同志,这次可多亏了你啊!”

陈俊友脸上没有喜悦,只叹息说:“应当早些让君上知道情况的!”

他写那封信的初衷,其实就是发现刘明峰等人报喜不报忧,怕国府对鸡笼的情况失去判断。他和另外十来个干部,也很同情这些移民,实在不忍心继续压榨他们。

“不,任何时候都不晚,这次能有你们站出来,说来国家的教育还是成功的!你那封举报信,注定将被国君牢记!”

陈俊友心头虽喜,但更多的是侥幸,他谦卑道:“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也算是弥补之前的过错,君上不责备,我已经很惶恐了!”

阿苦摆手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敢于同指出上官的错误,敢于承担这封信造成的后果,即便是自身处在漩涡中,也纵然无惧。你这不单单是有骨气,更是有责任感!你也能看到移民的疾苦,这很好!我翻阅鸡笼的文件资料,发现就你提议过,向国府多申请了一批赤脚医生。这是急百姓之所急,保持住这一条,你就足以主政一方!”

陈俊友抬头望了阿苦一眼,这些赞美话,说的他耳根都红了。

阿苦笑望着他说:“若是鸡笼这个摊子交给你来办,你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陈俊友心里咯噔一下,思索片刻后说:“我会先同生番把关系搞好,再按照进度,先开垦出足够的耕地,而后就可以考虑,利用鸡笼的硫磺,来繁荣商贸!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以硫磺为条件,像琉球市乌木县的硬木一般,吸引商贾来认购投资!”

“哦!”阿苦有些惊讶的说:“你还看过琉球的发展,知道乌木县的硬木开发?”

“之前在报纸上看过,觉得也是开发一个蛮荒之地,觉得应该有借鉴之处!”陈俊友答道。

阿苦赞许一笑说:“这叫招商引资,君上经常这么说,只是在文章通报时,只能写投资。不过我觉得,招商引资这词用的更好!而且君上有句话,你也可以记一下,那就是银子聚在那里,事就办成在那里!所以若是你为政一方,一定要积极的吸引来资金。

就像君上,给予商贾法律上的保护、允许他们投资东秦的公司,这看似是在讨好商贾。实际上,明国商贾的银子不断流入,东秦的机器也在成倍增加,银子在东秦流了一圈,增殖的部分人人受益!

而东秦得到的更多,机器留了下来,就是生产力留了下来,你想用硫磺为条件,引来投资,这很好!我回去后,可以与开拓公司的执行官谈一谈,看能不能促成此事!”

陈俊友怔了怔,这字里行间仿佛都在说,他要升了!一封信,就能享受这么大的好处?

…………

红房,颜政收到阿苦信时,已经是正月初九。

刘明峰的事情实锤了,这让他也是一声长叹,不得不停下重新审视。

他对官员的腐化问题,一直不是很放在心上,觉得就眼下这个摊子,官员能贪腐的银子很少。

因为东秦现在的经济模式,是国君主导下的市场经济,特征就是颜政是各个工厂和企业的绝对大股东。

在他的安排下,投资和建设,很少会走官方的路子,土地也不属于地方能决定的资产。

一般来说,各项投资的资金流动,只在供销社、工厂、股东三方间流动,达到地方官员只能配合,而不能靠着权力来吃拿卡要。

这种模式在摊子小的时候,自然没有问题且高效。

唯一容易产生贪腐的一项,就是各地的农税,以及各个工厂和企业的税收。

不过农税,也是通过供销社来代收,每年也是采取的定额,还没有人头税,所以能**的空间有限。

颜政思索一会后,还是觉得尽快让各个漏洞都完善起来,不能在想当然。

对于阿苦的信,他批复道:已阅!你的顾虑是对的,但我的顾虑是,百姓一直没有发声的渠道,更无法让国府知道他们的情况,长此以往下去,地方百姓的权益如何保障?权益无法保障,难道要让百姓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我看不但要公审,还要让最高行律院进行公开判决,让这么多百姓枉死,刑法上多的是适用的条款!我这个国君,也不是靠干部的形象来维持!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