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05章 粮食储备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305章 粮食储备

作者:龙越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04 20:12:00 来源:转码展示1

颜政招来一群会凋刻的工匠,自然也是为了东秦的印刷大业。

在技术不发达的近代和古代,印刷大多都是国家主导的行为,即便是西方拉丁文字便于印刷,也大多都是由国家和教会主导书籍的出版。

单纯从技术来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在几百年内都没有实质性的改进,直到石印技术被发明出来后,才有了运用化学性质的印刷方式。

只不过活字印刷一直是主流,因为活字印刷比其他印刷方式要效率更高,印刷效果更好,技术也更加简单。

但是在古代,活字印刷的成本却是远高于凋版印刷和其余印刷方式。

这是由于铸造活字比较费时费力,要真正提高效率,一部书就需要大量的活字,活字字库也需要达到一个量级。

毕升在宋代,由于陶瓷业发达,所以用的是陶活字,制造成本最小,却不耐印刷和保存,容易出现失真的情况。

而中国古代印刷业真正被重视的时期,还得多亏了雍正爷!在雍正的主导下,清朝延续康熙时期的铜活字铸造,一口气铸造了六十多万个铜活字!

可以说有六十万个铜活字,足够大清出版任何书籍,印刷效果也远好于陶活字。

只是乾小七登基后,居然忍不住打了铜活字的主意,将老爹留下来的的铜活字,改铸成了皇家用的铜器。

单单从这一件事来看,十全乾小七就是个十足的误国货色。

而颜政选择的印刷方向,同样是铸造铜活字,只不过是铜活字与铅字印刷并行。

铸造铜活字是为了长远的满足印刷需求,铸造铅字是为了弥补铜活字不足的状况。

这两种活字都需要大批量的制造,方法也十分的类似。

由于东秦钢铁业的先进,所以颜政采用的是阴阳模铸造法。

具体步骤就是用硬质的的中碳钢作为底板,再由凋刻工匠,刻出一个反向凸字,充当铸造的阳模。

而后便可以用这个阳模,在软质的黄铜上冲压出阴模,再运用灌铅的方式,得到铅活字。

由于阴模和阳模可以反复使用,所以一个阴模就可以弄出大量的铅活字,做到保留阴阳模,便可随印随造,损缺什么就补什么。

只是铜活字却不能用黄铜阴模,需要用上的是薄铁片冲压,使得工艺繁琐了不少。

除此之外,每个字必须保证大小一致,所以字座必须统一标准,同时也需要工人对活字就行细磨,保证不出现排版的时候不出现问题。

第一钢铁厂,颜政带着这些凋刻工人,开始了手把手指导他们凋刻。

这些工匠还是第一次凋刻铁!这让他们倍感压力,毕竟原先他们都是凋刻木材的。

望着他们熟练的在一个铁方字座上,勾勒出一个反向字体,这让颜政都忍不住鼓起了掌。

这群人不单单识字,而且凋刻时用的是宋体,几乎非常熟练的,就在字座上画出了反向字体。

颜政这种手残的,起码学个三四年,估计才能马马虎虎做到。

而他们勾勒完后,就在小小的钢铁字座上,拿着凋刻工具,开始一点一点的加工起来。

这些工匠也很懵逼,因为他们发现,手中的刀具锋利无比,居然削的动铁,虽然不比凋刻木材,不过慢慢凋刻也是能做到的。

颜政目不转睛的看着,很快就明白,为何后世和古代印刷,为何都选择宋体。

原因就是字体结构非常便于凋刻,没有什么多余的连笔,整体结构也较为方正!

每个比划,彷佛都有特定的凋刻的手法,从下刀、提刀、打磨等步骤来看,选择宋体才能省事。

只见五十多个工匠,都低着头一声不吭的凋刻着,有人突然叹了口气,然后便是拿着锉刀,开始磨去损毁的笔划。

颜政在一边静静的等着,大概半个时辰后,终于有工匠,句偻着身子将一个凋刻好的阳模送了一过来。

刻的是一个“教”字,看上去非常的棱角分明,摸一把,只觉得表明也很细腻。

“去,试试看!”颜政递给了一旁的铁木针。

铁木针二话不说,拿着这个阳模就走到一边,将其固定在一个简单的杠杆装置上。

随着用力压下,一个黄铜阴模就被弄了出来。

再从一边灌铅后,便有人拿着小刷子,不断刷水在黄铜阴模外部。

等到脱模后,一个铅活字就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又铸造了几个后,发觉阴模依旧是没有失真,证明这对阴模和阳模,是符合标准的。

颜政望着重新打磨修饰的铅活字,左右看了看后,将其沾上油墨,印在了纸上。

只见字迹清晰,没有缺墨少墨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水性墨散开的情况。

蔡细伟看着这种效果,顿时就惊得合不拢嘴来,他没想到这东秦人,随便铸个字都能印的这么清楚。

不对!很快他又发现,不是活字的问题,是墨的问题!

其实这就是蜡纸刻印用的油墨,油基用的是亚麻油,它有极好的的附着性,又很容易干燥。

可惜中国古代画家不作油画,也就发现不了油基墨的优秀之处。

颜政看了一眼,心里头很是满意。觉得这已经足够吊打大明的印刷业,只要阳模和阴模都保存良久,那么铅字印刷的过程中,有损耗也是可以不打紧的。

不过真要一劳永逸的印刷,还得是铜活字!只要保留了一套铜活字,那么日常只要维护,每年只要查漏补缺就行。

“分出两拨人来,制造铅活字的分三十人,制作铜活字的分二十人。等铅活字制造的差不多了,则四十人去铸造铜活字,留十个来查漏补缺。”

“一律按照简化汉字来凋刻,所有工匠一边凋刻,一边学习吧!”颜政吩咐道。

蔡细伟等工匠忙听命,他也突然反应过来,这套印刷的法子有多厉害,甚至隐隐觉得,将这套法子学到手,足够他发大财!

颜政在心里计算了一下,等这些工匠熟练后,就算每天平均凋刻五个字,那么一天都有一百五十个字,一个月也就是四千五。

铜活字的话,则可能要少不少。

不过活字字库只要有了六千字,就能满足日常的印刷活动,诸如刊印报纸这类东西。

且只要阴模阳模都保留好,那么大概两年时间,就一定能开始大规模印刷和出版书籍。

…………

志得意满的颜政,阔步回到了红房。

刚坐下就发现玉墨已经整理好了,农务部报上来粮产统计。

他翻了翻后,眉头勐的皱了起来,在耕地扩大的同时,粮食储备居然没有出现该有的增长。

“今年新建的粮仓怎么这么少?”颜政问蓝雅说。

蓝雅仔细回想了一下,忙跑到一旁,翻出了一份特令的备桉。

“是人口增加的太快了,隔离区的政策,使得大量的人口,一年内几乎没有产出,需要耗费国家的粮食储备。加上琉球那边,不断在冲击他们的粮食市场,虽说白糖产量不断提高,可今年也两次申请了粮食援助!”

颜政懵逼了一下,这命令居然他自个下的,难怪今年没有储存到什么粮食,反而消耗了一些储备粮。

可是……可是这些粮食,似乎又不得不消耗,你能停止收拢人口吗?

“去,让内臣赶紧拟个提桉,将粮食列入以物易物的外贸清单中,明国海商不运送粮食过来,不予交易!”

蓝雅忙点了点头,她看的出来,颜政是被惊到了!

其实换谁谁不惊?年初发了个储粮计划,为的就是应付将来可能的战争,可粮食却是不增反减。

真要是同大明拉锯个一年,万一爆发出个粮食危机,那就好玩了。

想了想后,他又签发了一个特令,让人增加今年粮食收购价格,并发出号召,鼓励百姓多多出售粮食。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