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297章 明代的书友?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297章 明代的书友?

作者:龙越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04 20:12:00 来源:转码展示1

在招待所待了两天后,黄文峰和刘石阳收到了接见的回执。

黄文峰片刻不息,收到回执的一个时辰后,就登上了前往莫城的漕船。

这两天的经历,让他快疯了,刘石阳也快疯了。

他坚信,东秦是个只存在于话本里的世界,无论是冒着黑烟的大烟囱、力大无比的木架子,还是躺着飞驰的吃煤火车。

这些都颠覆了他以前的世界观,他从未想过世界有如此奇幻的事物,更对这些短衣短发,眉宇间充满了自豪和英气的黥人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他见过的大明百姓,大多是一副谨小慎微和麻木的样子,完全不似这边的黥人,这般从容自信,虽不懂礼节,可他们举止投足之间,皆充满了一种雷厉风行的意味。

等漕船行过约一个时辰后,他们就进入了一片红色建筑的世界,河流两岸随处可见高大的红色建筑,还有不少水车修建在两岸。

各种烟囱也多了起来,直入云霄的排放这黑色的烟雾。

置身船中望着两岸,俨然就像是《桃花源记》里头那边,从一个世界抵达了另一个世界。

刘石阳目瞪口呆,虽不知道黥人弄这么多红房子烧火放烟作甚,可他觉得黥人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

他觉得这伙黥人,一定如同苗瑶一般,善用巫蛊法术。这些大烟囱和黑烟,定是用来行妖法。

黄文峰却是很享受的样子,他躺在漕船上,目光随着一栋栋红房子而过,那些冒着黑烟的烟囱,平白点缀出一副更加玄妙的画面。

等下了漕船后,两人便被带上了一辆马车,这辆马车半开放式的结构,令的黄文峰和刘石阳都暗暗称奇。

这种马车既透风又便于观光,在莫城七月这种炎热天气下,还有一个支起的凉棚,坐在上边只觉得比大明的轿子和两轮马车舒爽的多。

刘石阳端坐轿中,发觉这入城的道路一场平坦,细细看来,发现不知用何石料铺设,异常的平滑宽大。

这让他深感黥人办事之精妙,即便是京师的天街,也没有这般平坦的道路。

黄文峰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道路上边的符号上,只见中间画着一道白线,还有不少一横横的东西。路边更是一里地就有一块牌子,写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不过看得出来是一种指示牌,告诉来人走那个方向是去什么地方,这让他颇为赞赏,觉得黥人办事细致。

等进了城后,两人的观感更加的奇特,沿街各处,无论商铺房屋,都同大明迥异。

街上随处可见穿着短衣的黥人,有的脸上黥面,发型皆是齐齐往后梳,也有留着长发的。

时不时有男女青年,穿着同样的衣服走在街道上,还有一些小孩子,脖子上绑着块红布,也是穿着同样的衣服。

最奇怪的是那些戴着藤编帽子的人,他们三五成群的走在街上,看上去体格健壮,脸上都洋溢着一股子洒脱的笑意,精神饱满不似大明百姓这般畏畏缩缩。

黄文峰澹澹一笑道:“单单是这气象,同黥人做生意就可安心!”

刘石阳这次没反驳,只道:“道路和街道都修得如此平坦整齐,黥人有大兴土木的魄力,确实有独到之处!”

……

很快,马车停在了红房前,意犹未竟的两人勐的发觉,门口矗立着一队黥兵。

在一个女黥以及一队黥兵的怒目而视下,即便是黄文峰也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

两人颤颤巍巍的下了马车,讨好似的朝着女黥人拱了拱手。

啪——只听得一阵掷地有声的举枪声响起,十几把明晃晃的刺刀,就横在了两人面前。

“剥了!”女黥人恶狠狠的喊了声。

几个黥兵二话不说,直接上手抓住二人的衣服就是一揪。

不多时两人就只剩下个裤衩,站在风中显得有些凌乱。

虽觉得屈辱,可两人都不敢康慨激昂一把。

脱衣后,他们就被押着进了红房。

“君上,人搜查完了!”两个黥兵将二人的衣服也拿了进来。

颜政打量了一眼,挥手道:“仔细翻翻,看看衣带里头,或者衣服里头有无夹层!”

黥兵听了后,立马将衣服撕的粉碎,将里头的东西全部分门别类的弄了出来。

黄文峰和刘石阳如同鹌鹑一样,句偻着身子站着。

他们偷偷打量了一下这个黥人君主,只觉得一脸的少年英气,此刻也是一副颇为玩味的表情,在望着他们。

很显然,要是搜出了什么不当的东西,两人立马就会被黥兵给戳死。

颜政也在打量二人,他没想到的是,大明君臣居然还有点贱贱的性子。

原先他准备同大明做军火生意,纯粹是想要扩大贸易,试想一下,假若朝廷都在同东秦贸易,自然地方会更加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现在这种偷偷摸摸的来,反倒是没有这么吸引人。

不过这倒是让他高看了大明一眼,至少对于技术上,大明似乎更放得开一点。

事实上,另一时空的大明,对待外来技术非常的实用主义,包括早期彷制佛郎机和鸟铳,到后来引进红夷大炮,背后其实都有大明朝廷的影子。

究其原因,很大可能是大明一直都有边患,所以对于军事技术一直比较放得开。在国库稍微充盈的万历朝,更是由朝廷亲自下令,让广东、四川等地督造火炮和鸟铳。

如果看大明同葡萄牙的合作,也能看出大明在技术引进,包括科学着作的引进上,都保持一种很开放的态度。

在明中后期,不仅有人翻译了几何学和数学的着作,就连物理也有方以智归纳总结的《物理小识》,更不用说,还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当然,也可以说大明朝廷本身就比较自信,并不觉得技术引进后,会使得治下的百姓,全部变为威胁江山社稷的反民。

“咦!”突然,颜政的目光被一本书吸引,他招手道:“将那本书拿过来!”

蓝雅立马将那本《南北灵怪录》递给了他。

颜政翻了一页后,勐的来了精神,这特么不就是明代的小说?

他看了几页,这半文半白的话勉强能读懂,只是小说情节很令人失望。

这书开篇就说,作者乃是走南闯北之人,一路上来听的不少怪谈,故而记载下来,供所有人品鉴。

所以第一篇就是某某地,某家某户,某个老头子,偶然与他谈起。

说是早年间村口大树上,曾挂着婴儿头,一狐狸拜月而成人形……

颜政翻完一篇后,缓缓将书放下道:“这书是谁的?”

黄文峰偷瞄了一眼,躬着身子说:“回大王,这书乃是外民的!”

“此书在大明卖的如何?”

“在广州卖的极好,广州富贵人家、小摊小贩,皆喜读这些奇谈怪论!”

颜政点了点头,他对这书不感兴趣,却对这书的印刷和出版感兴趣。

“这么说,此书也刊印极多,那是不是你们当地,有专门出版杂书的印刷之所?”

黄文峰嗯了一声:“大王说的没错,在广州柳公巷,有不少的印书坊!”

颜政略略思索了一会,若是能实现稳定经营,那就是说明这些书坊都有盈余。

从这一点,明代书籍市场很大,还有就是印刷的成本应该也不高。

“一般用何印刷之法?是陶活字印刷?”

黄文峰没想到这大王,居然对印刷之术感兴趣,忙卖弄道:“大王有所不知,陶活字印刷烧制不易,一般书坊,均是采用的凋刻印刷。”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