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256章 琉球糖厂投产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256章 琉球糖厂投产

作者:龙越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04 20:12:00 来源:转码展示1

转眼七月初,弘治皇帝在月初朝会,下旨嘉奖一干地方官员,其中以宁波府的马文升最受优评。

这份圣旨也宣告着,在下旨推广农耕利器大半年后,这项自上而下的技术普及活动正式落幕。

由于弘治皇帝向来宽仁,推广脱粒机一事,也被普遍记载为善政,不少文人骚客,还为此写诗赞赏。

只是稻作区的老百姓,却都因这次推广而受到了影响。

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受到的影响偏正面,当地的百姓没有因为脱粒机,而被趁机剥削的太厉害。

他们甚至已经享受到了,脱粒机带来的便利。这个便利,也让这三个省的百姓,认识了“东秦制造”这四个字。

看见这四个字,他们就会想到结实耐用,构造精巧的脱粒机。

而后在购买铁锅、铁农具和夏布时,他们又惊讶的发现,上边也有类似的四个字。

他们立马习惯性的做出了选择,使得东秦的商品,在这三省畅销无比。

商家也开始标榜,将“东秦货”三个字挂在门口,还让伙计耐心的告诉客人,他们店的货都是从沿海来,绝对是正经的东秦货。

只是其他种稻的省份就没这么幸运,由于工匠不懂齿轮渐开线理论,更没有合适的铸造手段。

所以造出来的脱粒机劣质不断,有的转不起来,有的转不了多久就会脱轴。

一比一等比例还原的话,还勉强可用,可这苛刻的工艺和尺寸要求,让打造成为了凋刻一般的活计。

这让当地官员头疼的同时,彻底选择了弄虚作假,他们贪功求快,弄出来大量残次品。

大地主和士绅不愿接盘,他们就强压给了小地主和自耕农,逼得不少人家都不得不买来这些没用的铁疙瘩。

这个过程中又有小吏的盘剥,害的不少良善老实的农家,不得不破家以免灾。

如此害民之举,在湖广、两广、四川、安徽等地皆有发生,这些百姓听到“脱粒机”三个字,畏之如虎!

这些情况,弘治皇帝都通过镇守太监、镇守御吏,还有锦衣卫或多或少知道。

他本人也能猜到一二,不过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能有如此成绩,依旧让他志得意满。

觉得这次推广,终究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尤其是江西和浙江,更是赋税重地。多一分民力,就意味着朝廷多一分钱粮。

…………

…………

琉球,北谷城。

华夏糖业公司琉球分公司的生产厂房已经建好,采用的是木架衍构式。

这种建筑构造,与带英19世纪的工厂构造差不多,其特点就是只有中间有立柱,呈现每六米修建一根的分布。

其好处就是不需要钢筋混凝土,也不需要打太深的地基,屋顶直接用的是硬木板,板缝里用捻料填塞。

捻料就是造船要用的捻料,用的是麻丝、桐油和蛎壳灰混合而成。

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拥有一个防水、防晒的屋顶。

望着这栋建好的建筑,阿苦心里头松了一口气,先将生产厂房建好,就可以实现生产,其余设施都可以缓着来建。

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琉球榨季,居然不同于漳州,整整早了两个月。

“韩工,可以开始测试了吧?”阿苦问了一下旁边的特派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是随着整台制糖设备而来。

韩工戴着一顶藤制安全帽,点了点头说:“你们需要打个条子,让鞍圆煤矿那边送煤过来,木柴不经烧!”

“已经上奏了,可惜这边没有煤矿!”

韩工嗯了一声,让人开始让炉子里添柴,几台手拉式鼓风机开始帮着点火,等烟囱形成抽烟效应后,便是可以安静的等着水烧开。

整台设备,核心就是两台01型蒸汽机,除此之外就是三道铁辊,加上一道卧式的活塞压榨器。

而琉球岛上的制糖工艺,阿苦他们也已经做了考察,他们参观了一家郑家的土糖作坊。

按照农技员赵喜的说法,那就是琉球的手艺完全没眼看!

他们榨蔗用的是石头上下撞击,如同春米一般。熬糖的工艺更是不行,就连赵喜这种只在漳州糖寮烧过火的人,也非常的鄙夷。认为这群人连火候都不懂得掌握,难怪只能造出黑糖来。

用赵喜的说法,漳州是“牛拉石辘榨蔗,锅灶熬糖,瓦器分蜜”,比琉球这些作坊做糖,要胜出不少。

至于眼前的制糖设备如何,赵喜一眼就认为,只要三道铁辊能够压上一遍,那么甘蔗汁水都将被榨出来。

很快,蒸汽开始大量产生,负责的韩工看了一会后,将气缸的阀门打开。

随着几个工人转动外边的飞轮,整台蒸汽机都发出了一声嘎吱的声音。

随后就是蒸汽入气缸,发出一阵嗤嗤的声音,整个连杆和曲轴,都开始运转起来。

等输出开始稳定后,韩工接上传动的鹿皮革带以及齿轮,将三道铁辊给带动了起来。

言情小说吧免费阅读

三道铁辊分为小中大,过第一道小铁辊后,再将甘蔗渣过第二遍中等铁辊,最后便是第三道最大间隙最小的铁辊。

厂房内的琉球工人,望着这台钢铁机器,居然没有畜力就动了起来,无一不是惊骇莫名。

看着那炉内的火,听着这台机器发出的响声,这些人吓得双股战战,一个个都觉得,这怕不是鬼神之力。

“你们愣着干啥,赶紧将甘蔗投进去!”

监工的赵成林喊了一声,为首的工人,这才胆怯的靠上前去。

他们将一捆捆的甘蔗,塞入第一道铁辊。

就如同扔进去一个鸡蛋一般,柔嫩的甘蔗啪的一声,汁水四溅开来。

这些工人咽了咽口水,他们之前那里见过这等场景!

阿苦大喜,忙让这些人继续。

等过了第二道和第三道铁辊后,这些甘蔗渣已经看上去极为干瘪。

再经过一次卧式的活塞式压榨,连带着的一点汁液也被榨取出来。

经过测算后,五百斤的甘蔗,得到了大概三百五十斤的汁水,出汁率在70%左右。

如果样本增大的话,这个比率还会上浮一些。

比起琉球作坊榨蔗的出汁率,差不多多了有百分之二十五,关键是很省事!

如果化工业给力的话,这个过程的出汁率还可以提高,现代榨糖业,出汁率能达到90%以上!

而在糖厂的琉球工人,天灵盖都差点被震惊飞了,他们很清楚多出汁意味着什么。

“赵工,接下来看你的了!”阿喜笑呵呵道。

赵喜拱了拱手,让人提着甘蔗汁,倒进了一个大铁锅里。

几个工人拿出细密的纱布网,去掉漂浮的一些残渣。

然后一边煮糖,一边弄去其中的泡沫和杂物。

接着在将要沸腾的时候,便是有工人,抬着一些石灰撒了进去。

加入石灰是为了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相当于澄清的过程,琉球的作坊,也会添加草木灰进去。

等到甘蔗汁呈现黄色后,赵喜让人将汁液倒入了一个大铁桶之中,这个铁桶底下烧着木炭,盖上顶盖,随着传动带一连接,铁桶里的一个木叶桨就飞快的转动起来,桨汁液在铁桶中扬起。

这个操作看傻了琉球工人,他们这些种过甘蔗的农户,自然知道要蒸腾干水分,却没见过这般操作的。

等到摇晃好一会后,气孔里蒸汽变得稀疏起来,赵喜赶紧让人倒水在铁桶上。

再掀开顶盖,发现里头的汁液,已经变成了一种深颜色的糖,如同琉球的黑糖一般。

要是琉球制糖,差不多到这一步也就结束了。

只是东秦制糖还要加上一步黄泥水淋,通过这个步骤,就能得到白糖!

白糖的价格,要比黑糖高上三倍!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