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223章 大王,转让法门吗?

同转炉一道开始建设的,还有一个水泥厂和轮窑红砖厂。

水泥没有采用白垩土和高岭土烧制,而是使用的东秦岛上很常见的火山岩,还有就是利用粉碎的陶器和红砖。

这种土水泥只需要600-800c的煅烧温度,造出来的水泥,完全能用作建筑材料的黏合剂,甚至还能用来制造要求不高的混凝土。

配合上轮窑砖厂,这两样建筑神器的投产,将彻底重塑莫城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的速度。

这就是有了煤炭资源的好处,等两艘在建的驳船下水后,颜政已经做好了向明国进口煤炭的打算。

按照他的规划,代水泥厂和红砖厂,还会在竹堑那边建造三到四个,在盐港建造一到两个。

如此一来,就能就近利用挖来的或者买来的煤,烧制的水泥和红砖,完全能够供应现阶段沿海地区的开发。

而由于颜安河-北带河公路的开通,所以水泥厂和轮窑砖厂,被安置在了对岸大约半里处。

这条公路被颜政命名为301号国道,在上个月就进行通车的试验,反响很不错,于是机械厂就多了一个造马车的业务。

未来安置移民的重点,就是颜安河两岸,以及这条路两侧,等扩张到北带河时,就意味着中间这一大块地区,都将纳入实控。

…………

…………

王琰今年四十三岁,身上有个秀才的功名,此刻他的身份是宁波商人。

去年岁末,弘治皇帝下令推广脚踏式脱粒机,浙江也收到了旨意。

即是要推广,浙江三司大员立马将图纸下发,命地方官员及乡绅,抓紧彷造此物。

三司官员当然不知道,此物彷造到底需要多少钱,老百姓是否用得起。

他们单纯的就是下放旨意,自然会有地方官员,为了这份旨意去奔走。

于这些地方官而言,只要能在奏章里露个名字,让皇帝高兴一下,那么前程自然就有了。

所以办此事最积极的是府以下的州县官员,这些官员起初便是命工匠彷造,还大力张发图纸。

结果一个月后,彷造非但不顺利,成本还让这些官员望而却步。

在他们看来,用这玩意还不如多请两个人,那样不仅能省银子,还能减少几个流民。

所以要推广只能硬推,好在浙江算是幸运,民间早有一些脱粒机流入。

而宁波是最集中的流入地,知府马文升稍一了解,所有难题立马就是自解。

他二话不说就召见了商贾张贺,一番交谈之后,两人达成了合作。

张贺也是受宠若惊,他没想到一夜醒来,居然因为一台脱粒机,让他搭上了知府大人的路子。

激动之余,张贺拍着胸脯保证,只要知府大人需要,脱粒机有多少要多少。

他又将知道的东番情况,一一告知了马文升。

听的马文升大为好奇,感慨海外居然有这等地方。

这一来二去,马文升的幕僚王琰,就担负了一个往东番打探的重担。

刚到盐港时,王琰非常的惊恐。虽没遭受什么虐待,可所见所闻令他惊诧无比。

这些所谓的东蕃人虽然讲道理,可士卒中有不少是短毛黥面,寻常百姓也是短发短衣。

且看得出来,这个地方还正在收纳大明百姓,从不少平民的口音中就能看出,这些人原先也是大明的百姓。

王琰有些恍忽,他当人家幕僚,有的就是一颗七窍玲珑心,一番窥探之后,他确信这个地方,肯定也有个朝廷。

只是这里的朝廷,同大明有着莫大的联系。

他们用的文字也是汉字,虽都是俗体字,却同大明并无诧异。

那些写在墙上的标语,也让王琰有些头大,这摆明了此地以华夏自居,可风俗礼仪却截然不同。

单单这短发短衣的习惯,就远不是华夏风俗。

等他得到召见后,一路行来更是发现,此地虽蛮荒,可莫城一带已经非常的富庶。

王琰心里头有些惊涛骇浪,他不清楚这个地方究竟如何,可是心里头觉得很怪。

很快,他就被两个兵卒押解到了一栋红色的楼面前,这栋楼面前有块白底黑字的牌子,有两个兵在一旁站岗。

上边写着:华夏国府朝议院。

王琰心中暗道:“朝议院,此地难不成是这东蕃的中枢?”

未等他多想,几个士卒便是上下其手,将他衣服给拔了检查了后,这才放他进去。

等他被带着来到一件会客室时,他发现里边坐着一个短毛少年,穿着一身黑色的短衣,正坐在一张桌子前,桌上放着一面小旗子,这个旗子他知道,是东蕃的国旗。

“外……外民参加东番国王!”

颜政抬眼望了一下,澹澹道:“请坐!”

王琰打量了一眼,立马在一旁坐下,发现这等凳子很软,完全不似大明的椅子。

很快又有一个女侍,端上来一碗茶,只是杯子有些粗俗,就是一个圆筒配上一个把手。

他喝了一口后,发现颜政正在打量着他,忙笑着拱了拱手。

颜政却收回了目光,继续在翻阅桌上的文书来。

王琰有些懵了,所谓入乡随俗,可他不知道这边的习俗。

其实颜政也有些懵,这么正常的事情,偏偏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按理说,早就应该有商贾主动找来才是,可等了这么久,福建商贾没找来,倒是提前跑来一个宁波商贾。

颜政看着这个人,脑子里在想,会不会是出了什么状况,才导致了福建商贾一直没有找到盐港?

他不相信,那些知情的漳州商贾,不会主动派船来寻找。毕竟东秦离得多近,努努力肯定能找到。

这可是皮毛贸易,那个商贾能不被这种利润吸引?

“大王!”王琰又尬笑着喊了一句。

颜政点了点头:“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王琰愣了一下,忙道:“大王,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下知道这边有生意,自然会找来!”

“哦,不是走的张贺的路子?”

“不是!”王琰急忙否认说:“于张贺而言,这可是他的财路,怎会轻易示人!”

“也对!可你也应该知道吧,张贺手下可有海贼!”颜政又道。

王琰笑了笑,自信道:“些许海贼,在下不惧!”

“行,你们那点破事我也不管!在商言商,我们东秦,生意的话有皮毛、铁锅、铁农具,还有就是脱粒机、夏布!只不过想同我们做生意,先看看这个吧!”

说着颜政就让蓝雅,递过去一份贸易条例。

王琰看了看,这份条例倒是很清晰。

只是有一条让他有些看不懂,那就是这个大王不要太多银钱,反而要求货款中,有一半必须是各种货物。

例如想要做夏布生意,就必须能卖来麻纱,还有就是想要买铁制品,必须能够贩来生铁。

王琰捋了捋胡子道:“这些条款都没问题,不过我有笔大生意,大王可有想法?”

“什么大生意?”

“十万两银子,买大王造脱粒机的法门!”王琰拱手道。

颜政略带玩味的望了这人一眼,冷冷道:“你要这法门作甚?”

王琰澹笑道:“大王一台脱粒机,不过一两三钱!可大王却没想过,此物于明国,有大大的用处!只有大王将法门卖于我,十万两银子,一分不少!”

颜政像看傻逼一样看着他,不耐烦道:“没其他事了吧?”

王琰愣了愣,“大王还请考虑一二,十万两银子不够,加一点也是无妨!”

“送客!”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