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160章 人为财死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160章 人为财死

作者:龙越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04 20:12:00 来源:转码展示1

几日后,宋家一口气出动了四艘大船,再次载着货物往澎湖方向而去。

得知此消息之后,不少渔船都出港,远远的跟随这四艘大船。

按照规矩,其余豪商是不能直接出面来窥探航线。

但若是私底下找到了,那么就算是他有本事,谁都得认。

这些豪商也已经往东蕃行过几次船,都差不多知道了大概的方位,唯一不确定的是该在何处停靠,才能找到那传说中的短毛大王。

而这四艘宋家的船,也丝毫不在意这些渔船,他们照常行驶。

只在澎湖借道后,这四艘大船突然就利用逆风和渔船受不了更大风浪的特点,轻松将这些渔船甩掉。

整个过程熟练的让这些渔船都没有反应的时间,一个个只能看着大船消失。

只是也有不怕死的,一艘小渔船冒着黑水沟里那反复无常的风浪,毅然决然的扎向了那四艘大船远去从船影。

其余人见状,纷纷胆怯的选择了观望。

他们办这事,办成了有百两的赏银拿,没办成也能拿几百文的辛苦费,犯不着这么拼命。

而那艘小渔船在黑水沟里天旋地转一会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怜悯,居然送来了一阵风助力,将其从这风浪漩涡中给带了出去。

可是小渔船还没得意太久,大船上便放下了几条小船。

不一会儿之后,海面上就多了一艘孤零零的小渔船在飘荡。

宋德荣目睹了这一切,也是长叹了口气。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现在漳州豪商,已经开价数百两,只要有人能够奉上海图,让他们找到那传说中的短毛大王。

宋德荣知道,重赏之下,这些渔民一定会前仆后继的不断奔赴东蕃,找到皮毛肯定是时间问题。

即便是找不到短毛大王,他们也可能遇到其他土着,届时只要交流开始了,那么他们也能获取皮毛。

不过他也明白,那个有城池兵甲的短毛大王,才有可能提供足量的皮毛,何况现在还能出产铁锅和脱粒机。

“掌柜,咱们马上就过打狗了!”船上直库来禀报了一声。

宋德荣点了点头,起身走向一旁的船舱。

他看到甲板上满是灾民,不由得心里又是叹了口气。

现在顺带一些流民或者灾民去东蕃,已经成为这些伙计重要的收入。

不少宋家船工,因此非常喜欢跑东蕃,只为了每趟都能额外捞点汤喝。

不多时,四艘大船利用洋流交汇处的水情,成功调转船头。

由于是秋冬,所以此时乃是顺风,船帆被猛地撑开,飞速的向前驶去。

…………

等再度抵达盐港时,宋德荣发现远处建立起来几个圆柱形的房子,并且有蛮兵在上边巡游。

隔离棚子更是增加了不知道多少,沿岸的盐田,也是增加了诺大的一片区域。

“这次有多少移民?”一位港口的伙计走过来问。

这个伙计一看就知道,是明国的移民。

以灾民管理灾民,这一手让宋德荣也颇为感慨。

“总共有五百余人!”船上的直库立马谄媚道。

那个伙计点了点头,开始让他们将灾民送去净化。

整个过程已经有条不紊,男女分开后,不再是一个个的冲洗。

而是逼着这些灾民,爬过一个装满石灰水的池子,还不断有人将灾民的头往水下按。

且也增加另一道净化的程序,那就是让这些人喝下一碗汤药。

宋德荣经过询问后才得知,这碗汤药是用来防止水土不服的,还具有一定的防疟疾功效。

在上个月,疟疾还是零星出现了,好在大部分是良性疟,这种良性疟,发病十几次之后,基本就能同疟原虫共存了。

只不过发病的时候,往往都要痛苦好几天,营养跟不上的话,人也容易扛不住。

宋德荣等了一会,管事的何二婶这才姗姗来迟。

“这次怎么宋掌柜亲自来了?”何二婶一见面就问。

宋德荣笑着拱手道:“主家有点事,要求见大王!”

“哦,好说!”何二婶大手一挥道:“待我这边禀报完后,大王会召见你的!”

“那就劳烦了!”宋德荣又是拱手一礼。

何二婶笑着安排他在一旁住下,派了个人前去莫城禀报。

宋德荣闲来无事,在房间里躺着闭目养神。

突然,一阵朗朗读书声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起身循着声音而去。

发现在他住的客居后边,搭起了一个硕大的棚子,里头正有一些灾民的孩子,在读书识字。

而教他们的好像也是个大明人,他正在教的乃是东蕃的新话。

宋德荣暗暗吃惊,站在旁边看了看后,发觉教的不是什么四书五经,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这些符号配合着特定的读法,可以确定某个字的发音。

“真真是惊奇!这短毛大王,居然让灾民的孩子读书识字!”

不一会儿,一堂课上完,这位教师宣布下课后,便是拿着教案离开,而棚子内的小孩子,也开始了撒欢。

宋德荣靠上前去,对那个老师拱手道:“这位朋友,你可是大明人?”

“正是!”这个老师也拱手道:“学生乃成化四年进学!可惜只是个童生!”

“童生!”宋德荣更惊讶了,“既然是童生,为何沦落到这东蕃来?”

“说来让朋友笑话,学生自十二岁考上童生后,便一直没考上秀才,本来家中还有几亩薄田,可全被我用在了科考上!可怜我爹娘,一辈子未曾享福,早几年就先后都去了!后又屡屡遭灾,家道中落至此,不得已投身东蕃!”

“哎,可惜啊!”宋德荣叹了口气。

“倒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在大明,我已是无立锥之地。而东蕃于我而言,至少我同我的孩儿,现在每天都能吃饱穿暖,等这边事了,那大王又答应让我去莫城,到时候给我分田分屋!”

宋德荣愣了愣说:“可东蕃这边……皆是蛮夷,与我大明风俗迥异!你身为读书人,饱读圣贤书,难道就教这些东西?”

“朋友说笑了,圣贤书再好,也不能饱腹啊?况且这拼音句读,也不见得粗鄙,我靠着拼音和声调,一个月就领会了奥妙,虽新话说的不怎么样,可却已经能教这些孩子,这不比大明启蒙要更快更好吗?”

宋德荣怔住了,一时之间不好如何反驳。

这老师又道:“而且圣贤书也教过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东蕃能给我口饭吃,我自当兢兢业业,倘若当初在老家,我有一口饭吃,那我自当会为大明尽忠,可惜,在大明,我得饿死!”

宋德荣脸色变了一下,不知为何,他觉得读书人流落到东蕃,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现在颜政手下已经有了三个童生,这些童生虽然都是科举功夫不到家的,但是可都是实打实的文化人。

颜政将他们,全部扔去当识字老师,看中的就是他们对拼音和声调的快速理解能力。

如果不是怕太张扬,他甚至打算直接开价,邀请大明仕途不顺的读书人,通通来为他效力。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