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禹乔虽说是礼部侍郎, 但因为礼部尚书几乎神隐不干活,因此蔺禹乔一休病假,没人高效地统筹工作, 加上今年皇帝四十大寿的准备, 整个礼部都忙得团团转。
给皇帝负责讲经的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们,都纷纷眼带着黑眼圈了。
皇帝便顺势提了一嘴, 让大家休息休息,着新任的翰林修撰萧戬(宋昱)也来给他讲经。
五岁逃亡。
这是数十年来宋昱第一次与自己父皇单独地面对面交流。
皇帝总觉得看着宋昱有些亲切眼熟,但始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倒也不曾纠结。
他笑得和蔼,一副仁君的模样,拿着宋昱之前在鸿胪寺为那些使者和传教士准备的四书五经、历史典故绘本读物。
“状元郎不妨以这个为朕也讲讲。”
宋昱抑制住内心的跌宕起伏的心绪, 一一为皇帝讲解他亲自绘制或者找人绘制的“绘本”。
生僻的历史典故, 经由画作的形象生动显示,立刻变得简单易懂,而且容易让人记住。
以小见大,精辟入里。
皇帝立刻想到了自己读书不行、非常顽劣的几个儿子。“
连那些不通文墨的传教士和小国使者,都能通过听宋昱讲课而获得进益。
那么他的几个儿子自然也可以。
绘本当然是为了契合时代,又因为是给使者和传教士学的,自然是非常的官方化。
绘本的主角多是读书人, 或是大楚官员, 将他们的形象各种美化。
“这绘本里的书生在家孝敬父母,对自己孩子怜爱。当了官员,便也能对百姓中的老人和幼童非常关爱。”
在看到《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绘本内容时,皇帝一副感慨颇深的模样。
“比如朕看到这绘本, 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如果能读到这些内容自然是有所进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想到,若是这绘本内容如能推及给百姓天下,自然也有教化天下幼童,从而教化百姓之成效。”
皇帝抚着胡须感慨道。
宋昱却是心中冰冷。
一个会对自己儿子下令追杀的君主,有什么资格说什么仁义道德,有什么资格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是他什么都没说。
他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查探皇帝周围。
大殿里看似除了个随身服侍的太监和他自己,再没有人。
但是师从顶级暗卫苏壹的宋昱,如今五感敏锐,便发现这个大殿屋顶、木梁上、纱帐里侧,密密麻麻躲着最起码有数十个暗卫。
一个惜命的帝王。
不过,大殿里屋顶的木梁,还挺结实的。
能站那么多人。
*
“那是,皇宫里的大梁用的可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前几年翻修过,还是我亲自主持的呢。”
蔺禹乔躺在床上,快乐地吃着宋昱带过来的补汤和梅花糕,眉飞色舞。
说完,蔺禹乔又想到了青云台的大梁。
他借着伤病的由头,查来查去,也没查到青云台的大梁哪里有问题。
蔺禹乔被刺杀,是皇帝安排的一场戏。
“平静的水面无法察觉出什么,便把水搅乱了,那些暗处的人就躲不下去喽。”
蔺禹乔呲溜一下将汤喝完,三两口将梅花糕吞肚子里,打了个饱嗝,赞叹不已。
“阿戬(宋昱假名)啊,你家东西真好吃。啧,就是糕点都有点甜。”
甜吗?
宋昱吃着正好。
正是因为觉得好吃,他才特意“探病”的时候带着这梅花糕的。
这样说来……
他记忆力极好,稍一回想,便想起,似乎家中最近的糕点,确实比以前要甜上不少。
而这改变,似乎就是在和苏槿密室沟通过之后不久。
“行了,吏部过两天应该就会发文通知你了。因着青云台的事,你要升职了,正六品。不过嘛,升职的理由,我琢磨着十有**肯定是什么你讲书讲得好。”
蔺禹乔对宋昱说道。
宋昱默然。
他那个父皇确是如此,对于看重的人,尤其是寒门出身的官员,倒是向来不吝啬奖赏,有功必赏的。
不然,林迮甫也不能那么快就以寒门出身入了内阁。
“皇上应该也对你说了吧,让你赶紧回乡祭祖,三个月以后再回来。青云台的事情,皇上已经有了眉目。这事不是你能参合的。”
蔺禹乔挥手赶人走了。
“是。学生数日后便启程回乡。”
宋昱点头称是。只是,他人不在,暗卫们却是都在的,并不耽搁什么。
*
没两天,宋昱果然接到了升职的公文。
这日过后,吏部给鸿胪寺加派了2个借调的人员,并告诉鸿胪寺少卿,以后状元郎并不会在这里帮忙了。
鸿胪寺少卿一下子愣住了。
他发现自己第一反应不是“这人终于要滚蛋了”,而是舍不得!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状元郎在翰林院自然是有更广阔的天地了。”
宋昱跟他请辞的时候,鸿胪寺少卿心中很别扭,嘴上说出来的话,也不免有些别扭。
“不像我们这些年老体衰的老头子,也只能在自己擅长的一亩三分地上遛遛了。”
这话说的,听着像是在暗讽宋昱不如他鸿胪寺少卿擅长鸿胪寺的工作一样。
“前两天不是还夸状元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要是像状元郎一样能干,早就能坐到鸿胪寺少卿的位子了嘛。”
老实人主簿不由得低声吐槽。
“还说什么,要是有机会将状元郎留下来,保管鸿胪寺的活计能做得漂亮至极!”
声音太小,鸿胪寺少卿没听到。
宋昱却是听到了。
他笑了。
*
四公主也听说了宋昱升职的消息,心中为宋昱感到自豪不已。
对于公主而言,十几岁的六品官员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宗室里面,十几岁挂着五六品虚职的,并不稀罕。
可,宋昱完全是寒门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千万读书人中脱颖而出的。
她对宋昱的好感与日俱增。
因此,等长公主定了赏花会的日子,她便第一时间催着姑母派人给苏槿送帖子。
长公主送帖子,是按照官员品级送的。
自然没那么快送到宋昱苏槿他们那儿。
于是,心里着急的四公主,抱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借着自己弟弟的名义,给宋昱送点孤本书籍。
毕竟皇上说了,宋昱还会到上书房给皇子们讲课。提前给自己老师送点书,也没什么不对吧。
这事,她又不好意思大张旗鼓地干,便找了两个机灵但不是常在她身边伺候的小太监,前去送东西。
两个小太监去送书的时候,恰好宋昱他们收拾好东西要出发了。
“要回乡?!”
两个小太监瞧着状元郎门口车马收拾了几车,问街边小摊贩打听了下,惊呆了。
“那长公主的赏花会,岂不是去不了了?”
偏偏赏花会的帖子又还没到,两个小太监着急了。
心一横就拦在了车马前,试图跟状元郎说说,过几日再走,参加完赏花会再走……
萧渊恰好看到,疑惑地走到俩小太监面前。
“两位公公,是有什么吩咐吗?”
两个小太监懵了。
不知为何,他们俩心中同时闪过一阵心悸和巨大的恐慌,仿佛面前不是翩翩少年郎,而是他们最害怕的掌刑公公。
他俩对视一眼,一言不发,很有默契地,跑了!
“真是奇怪。”
萧渊如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颇为困惑。
宋昱恰好又看到这一幕。
他若有所思。
这是第二次了。
宫里的太监看到萧渊,似乎都有些畏惧。
难道,前世对于今生,还有会有一些影响吗?
*
回乡祭祖,对每个考上进士的人,都是衣锦还乡的大喜事。
按照惯例,朝廷专门给假期让新科进士回去祭祖。
而且,不仅仅是祭祖,按照不成文的惯例,新科进士们还会挨家挨户拜访官员同僚和当地富户,彼此互通有无,接受对方的“路仪”馈赠。
还有要建进士牌坊等等,事情十分繁杂。
三个月的假期,来回路上其实便很紧张了,更何况还要忙各种事情。
宋昱在苏槿的支撑下,可谓是极富有的,自然便不去拜访那些富户,要什么“路仪”。
但是,萧渊并不富裕。跟着宋昱的拜访路线,少了那些“路仪”,便没什么进项。
他又有些骨气,吃住跟着宋昱,都非要给钱。
幸好考上进士举人,有人主动挂来“挂田”,这倒还有些收入。
如此,加上朝廷给的几十两安家银子,他手上也不到百两银子。
他没舍得花,车马劳顿,回萧家村后第一时间,便全部亲手交给母亲。
“娘,这一百两银子您都收着,看看能不能将我爹当年卖掉的祖宅给买回来。”
萧渊的娘亲,几年前因为发疯差点把自己儿子阉了,便在庵堂里吃斋念佛半软禁地过了好几年。
直到去年萧渊中了举人,萧渊娘亲才看起来正常了,有了笑模样,这才搬了回来,带着女儿一起生活。
可看着萧渊辛苦攒下的一百两银子,萧渊娘亲劈手推开,冷冷地问他。
“苏氏有了敕命?!她是官家夫人了?我怎么没有?!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萧渊愣愣地看着自己娘亲。
脸上深深的法令纹,加上冰冷的表情,看着完全是个刻薄的老妇人。
哪里有幼年时候那个温柔的娘亲形象?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萧渊娘亲夺过百两银子,狠狠地砸向萧渊。
“你阉了你爹,让我没指望当上官夫人?!可是你自己怎么不成器?!连比你小的萧戬都为自家娘谋了敕命!”
萧渊没有躲。
十斤银子砸在脸上,萧渊的额角登时就出了血。
窗外是惊雷阵阵。
急风骤雨,骤然来袭。
萧渊捂着额头跑了出去。
暴雨中,他一时竟分不清脸上的是雨水是血还是眼泪。
“哥,哥,娘气得快要晕倒了,娘捂着心口……怎么办哥……”
身后,萧渊的妹妹急得大喊。
“哥,娘身体不好,你能不能别气娘了!”
每次都是如此,一不如意,便说心口痛要晕倒。
可大夫却说娘亲身体很是康健。
萧渊跑到屋子外的竹林中,蹲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
大雨滂沱,急风骤雨,衣湿寒冷。
他的心却比湿衣要冷。
他好累好冷。
好冷。
而这时,一把伞挡在了他的上方。
伞遮住了暴雨。
一张素净的帕子递了过来。
萧渊抬起头。
眼前的女子,在昏暗的如同从画中走出,在氤氲的雨中美得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