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带着手机在大明1566做皇帝 > 第15章 纺纱机,飞梭,小金库

大明皇宫内,某处闲置的庭院内,摆放着两架新制作的“珍妮纺纱机”,两个宫女在操作纺纱。jiujiuzuowen

这种纺纱机,可以将棉,毛,麻等等纺成纱线。

在大明,织布是用纱线,而纱线则都是手工制作,使用那种手摇的简单的纺纱工具,效率地下。

眼前的珍妮纺纱机,有六十个纱锭,熟练操作后,效率是手工纺纱的十倍左右。

历史上的珍妮纺纱机还有一百多年才会出现。

“不错,朕很满意,有赏。”

嘉靖皇帝仔细看了看,纺纱机运行正常,一人就能操作。

当然,珍妮纺纱机的动力还是人力,只不过效率提升了十倍左右。

“继续制作新的纺纱机,先做一百架,同时让人学会使用。”

嘉靖皇帝有新的打算:“在宫里找个专门的庭院安置纺纱机,进行纺纱。从外面购买棉,毛,麻等材料进行纺纱,制作的纱线再卖出去。”

停了下,看向黄锦:“此事还是由你负责。注意,这是生意,不能仗势欺人,按规矩来。”

嘉靖皇帝盘算着,建一个纺纱作坊,纺纱来卖,做生意,为自己整小金库。

做皇帝,最好还是要财务自由。

“主子放心,奴婢会努力做好。”

此事黄锦,对于黄锦来说不难。购买原材料,出手纱线都容易找到门路。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问:“飞梭制作如何?”

飞梭的图纸,十几天前交给了黄锦。

黄锦回道:“回主子,飞梭最难的还是弹簧,目前还在尝试制作合适的弹簧。”

弹簧是新词,还是嘉靖皇帝告诉黄锦他们的。

金属弹簧,现在没有工艺,没有制作的机器,只能手工制作,需要不断尝试。

飞梭,用在织布机上的。当前,在大明只有“梭子”,需要两个人操作。

而飞梭更为便利,历史上还有一百多年前会出现。

难点在于弹簧的制作,需要时间。

“多找一些匠人尝试,集思广益。”

嘉靖皇帝说道:“此外,与西方接触,不是有生意往来吗?出钱,从西方人手中购买制作弹簧的工具。”

这个时期,西方正在文艺复兴后期,出现了比较精密的金属弹簧,可以尝试引进技术。

此事,嘉靖皇帝准备交给刚负责江南织造局的高瀚文夫妇去与西方商人沟通。

先建一个百架纺纱机的作坊,让太监和宫女来操作,进行纺纱。

“参与纺纱的太监和宫女可以每月额外获得一份钱银,标准就暂时以针工局发放的工钱为准吧。制作纺纱机的人,多给两份钱银。”

嘉靖皇帝的意思是,纺织工双倍工钱,制作纺纱机的三倍工钱。

一百架纺纱机的作坊,制作维修的人,操作纺纱机的人,其他的,加起来,至少需要一百多人。

不过,宫里有的是太监宫女,劳动力充足得很。

“主子万岁爷,张居正来了。”

陈洪急急忙忙跑来。

对于纺纱机的事情,他有所耳闻,但并不太在意,认为皇帝只是玩玩儿,而且黄锦比吕芳好对付。

张居正把改革细则整理出来,今日亲自送到宫里。

“放在这里,朕会仔细看看。”

嘉靖皇帝初步看了看,张居正写了不少,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

“陈洪。”

把陈洪叫进来,说道:“传朕旨意,张居正即日起入内阁,兼吏部右侍郎职。”

历史上张居正十几年后才入内阁的,但这个电视剧世界里,之前张居正已经进过一次内阁,不过后来与严世蕃,高拱一起退出的,现在在进入内阁,也不奇怪。

消息传开。

徐阶等内阁成员惊讶意外,裕王朱载坖同样也是。

原本以为赵贞吉会入内阁,但被安排继续担任浙江巡抚去了。

万万没想到,张居正如此快,又进入了内阁。

“太岳,恭喜入阁。”

徐阶带领内阁成员欢迎张居正。

张居正可算是徐阶的弟子,他能进来,徐阶当然高兴。

次辅李春芳和陈以勤,有点佛系,就看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怎么闹腾。

而高拱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张居正入内阁,与徐阶联合,他就孤立了,以后想做首辅就更难了。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张居正与嘉靖皇帝达成的默契。张居正现在是潜伏内阁,然后进一步熟悉六部九司的政务,为不久后开始的改革做准备。

嘉靖皇帝给张居正的时间是八年内完成改革,不然就将其治罪。

张居正对自己有信心,然而担心嘉靖皇帝会不会中途变化,毕竟自古改革,变化之人,许多失败了,最关键的是过程中君臣离心。

另一方面,有担心嘉靖皇帝的身体,能不能撑到改革结束。

当然,如今机会来了,张居正表示愿意放手一搏。

成功了,就功成名就,失败则身死。

这是每个改革者必须清楚的现实。

“徐阁老。”

陈洪来到了内阁值房:“圣上问南面抗倭,北面御鞑靼的进展,还有贪墨赈济钱银之事可有查清?”

最近陈洪很风光,作为司礼监掌印,可以不在看吕芳脸色,在内阁成员面前也是昂首挺胸。

徐阶应道:“回圣上的话,胡宗宪,戚继光已经拟定围剿倭寇的计划,近期必将有行动。

北面鞑靼犯边,王崇古,马芳已经稳定局面,伺机反击。

最近消息,应该在路上。”

陈洪记下来,又问:“赈济银贪墨一事呢?”

徐阶沉默片刻,说:“牵扯太多,还需要一些时日。”

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了,被派去调查的张文达,却没有什么收获。

甚至回书说李时珍夸大其词,事情并不严重,只是个别的官员而已。

“圣上希望听到好消息。”

陈洪带着徐阶的话,离开,回去禀报嘉靖皇帝。

“嗯。”

听了陈洪带回来的消息,嘉靖皇帝也只是嗯了一声,没有生气。

就在这时候。

吕芳急匆匆而来:“主子,李时珍有加急奏疏。”

嘉靖皇帝皱眉,接过来把信件拆开一看。

啪!

怒道:“真是贪得无厌!”

李时珍奏疏中说,朝廷派去的钦差已经被当地官员收买,新调拨的赈济银,落实到受灾百姓身上的只有一半多点,又被贪墨了。

“陈洪,传海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