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 第12章 收获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12章 收获

作者:星海灿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3:21:58 来源:文学城

“回女郎,这的确是桑根纸。”作坊管事虽然不知道女郎为什么惊讶,但还是老老实实回话。

时知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平时用的宣纸和这个似乎差距有些大?”

管事愣了:“檀皮宣纸乃纸张之首自然不是桑根纸可比的。”

可是崔家桑根纸不是说挺有名的吗?亏时知早上听到说家里作坊造纸工艺“不错”有些兴奋。

结果就这??

时知再一次明白这个时代技术因为保密,士族家里的技术也不是样样都拿得出手的。

看着桌子上收集的各种市面卖的纸张,普通纸张哪怕是上品,也跟现代的学生们用的草稿纸差一截,难怪宣纸那么贵,这简直就是技术垄断啊。

时知有些心动了,感谢现代各种博主花样百出的“复古”视频,她还真知道一堆“古法”,原本以为这个时代都有了的东西,她也没上心,但她忘了这个年代“技术垄断”空前绝后,很多常见物品其实是贵族专属。

现在冬小麦已经熟了,农庄正在忙着麦收,这让她想起以前看的视频:用树皮和麦秆熬浆做的纸。

虽然她只是“眼睛会了”,可在这里又不用她动手。

纸好不好关键在于植物中纤维的提取与合成,这个除了浆要弄好,合成的家伙事儿也得跟上。

植物纤维提取这部分难不倒时知,但怎么合成出光洁白净的纸张却是要好好考虑的。

时知在作坊观察了几天,就根据记忆改改画画出升级版的造纸机,她也不知道行不行,但先弄出来再说。

纸浆的熬制技术其实没太大区别,但去杂质的技术实在不太行,时知把结合现代知识的方法告诉工匠,哪怕工具还没弄出来,新出的纸张质量也好了不少。

时知画的造纸机其实不太专业,做出来后不太能用,毕竟只是模仿个样子,但匠人得到启发,把现有的滚筒改良后,纸张一下子就平滑不少。

等按照比例混入麦秆后再做了一批后,整个作坊都沸腾了!虽然比不上宣纸的质量,可他们造出了“上上品”的纸。

要知道顶级造纸技术一直被江南几个家族把控,哪怕最顶级士族大多都是北方的也没改变这个状态。

如今崔氏自己就可以做出“洁白如玉”的桑根纸,这是家“文风兴盛”的吉兆啊!

族里原本觉得时知就是“小儿玩闹”,这一下子就开始“歌功颂德”了,有几个族老甚至要去给祖宗念叨一下,“崔氏大祖房兴盛有望”。

一张质量好一点的纸带来的变化时知和崔教授都没预料到,他们和这个时代还是有巨大的认知偏差。

看着勉强比现代的草稿纸好些的纸张,时知心里想着马马虎虎用吧,毕竟宣纸太贵,可这个时代有身份地位的都不会用质量不好的纸,不然“掉价”,这下也算“开源节流”的一项。

造纸的过程中,家主府送来一份名单,阮妈妈和崔大把内外院彻底清洗了一遍,那些“眼睛”吐出了自己是被哪方送进来或者收买的。

五花八门的来源,世家有、权贵有,但大多只是探听消息并没有被指使做些什么,时知接受良好,毕竟貌似崔家也有往皇宫放探子不是?

看过小说原著的人表示这才哪到哪,十几年后那才是暗探活跃的巅峰呢。

这种事既然避免不了,这次她们家发现了一批人家安插的,下次说不定就是别人家,各凭本事吧!

时知看了看别人送进来和被收买的比例,似乎家生子背叛的几率小不少:“家主府内的差事还是尽可能用人品可靠的家生子。”

崔教授知道了结果后也没有太惊讶,毕竟都有心理准备了。

他最近在组织麦收,冬小麦收完就要收他的春小麦,对于家里作坊提高了造纸质量这件事,他只是对众人表达了一点谦虚的客道,他真没觉得这有啥大不了,毕竟更好的纸别人家早就弄出来了。

春小麦收完,农庄一片欢欣,哪怕还没称重入仓,有经验的农人也清楚今年麦子“大丰收”了。

崔教授脸增加了两个色差,原本白皙的肤色变成了小麦色,他最近着实累着了,小麦从耕种到收获他全程跟着,今年勉强算风调雨顺,改良了耕种方法加上良种,他估计亩产得有二三四十百斤。

这简直就是他职业生涯的“低谷”,然而客观条件客观对待,现有的农耕技术有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收了一批当种子的麦穗做研究,其余的晒干后全都跟别的品种一起运回了庄子的仓库,现在他们对清河的掌控没那么强,还是低调些好。

过段时间的高粱收获也得这样做,这个年代哪怕是最贫瘠的土地也能亩产二百多斤,他拿出的新品种高产能长三百来斤,也算是“良种”了。

时知没吃过高粱饭,她好奇爷爷干嘛不干脆大规模推广高粱?

“蜀黍难吃,剌嗓子。”崔教授记起童年的回忆,他真的不爱吃这种作物,但这个时代,这也是主粮之一,谁让它好养活不挑地呢。

往仓库运粮食,都是入仓崔教授带着心腹亲自称重,除了崔教授一行人都激动得不行,但崔教授下了严令。

“绝对不可外传。”

之后几个庄子做了标记的麦子又当做每年的粮食贮备运回了家主府。

时知把良种收获的麦子一部分收回空间,看上去差不多和普通收的量差不多,虽说府上干净了不少,可小心驶得万年船。

“等咱们有更多自保能力,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推广了。”时知安慰爷爷,她知道这么偷偷摸摸,老爷子心里不好受,毕竟他们初衷是为了百姓。

可如今这有些危险,他们怕护不住反而被人惦记。

崔教授心态调整的很快,他经历的事儿多了去了这算什么,连穿越这种神奇的事他都适应良好了。

根据这几个月耕种的记录他确定现代良种也是适合古代耕种的,

心里踏实不少,然后就开始计划“神农六号”实验耕种的计划了,甚至还抽空捡起了嫁接技术,计划明年把几个山头的果树都弄一弄,空间有很多适合嫁接的果树,这个可以交给农人,也不难学。

等高粱熟了,崔教授又带人把粮食收回来时,接到一个意外的消息,剑南道指挥使刘逸之暴毙。

惠嘉长公主勋贵一派与荣安太后为代表的外戚一派表面的“和谐”彻底撕碎了,从接任者是长公主一派的结果来看,似乎是长公主赢了。

但真的赢了么?想

到长公主的结局,时知心里发寒,危机的种子已经种下,长公主这一步走的太急了。

长安

初秋的花园还留着最后的绿意,刘家却一片衰颓,前院儿的灵堂哭声隐约还能传过来。

惠嘉长公主看着今年去刘家上香的官员名单,她心里叹气,这一步走的是不稳当,但她不想再和刘家腻腻歪歪,不把刘逸之除了她始终难安。

如今西北与西南的兵权都在她手里,如此她才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她想做的事。

世家根基在燕北与江南,这个她动不了,可也不是没办法,朝中世家关系盘根错节,她已经拉拢一批小世家,再往上拉拢其实也没那么难。

崔家大祖房衰落,但依旧还在顶级世家中,清河崔氏的祖地主人可没换人,这简直就是打瞌睡时专门为她送上的枕头。

远在清河郡的时知不知道她又被人惦记上了,这会儿她正忙着帮崔教授规划农田呢,因为剑南道指挥使的变动还有陆陆续续从长安传回来的消息,让祖孙俩感觉不太妙,总觉得要出乱子。

时知努力回忆小说的情节,然而小说是围绕男主展开的,惠嘉长公主的政治生涯只存留在别人的回忆里,她实在想不起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了。

但因为这件事,崔教授变了打算,从“循序渐进”改为扩大规模,家主名下的农庄只要是适合种麦子的全部种上,今年要增加兵勇护院的规模,粮食就不能少。

这实在是冒险,可时知与崔教授都有种“风雨欲来”的预感,总觉得还要出事,那么这时候准备总还有些用处。

崔氏有地位的族人,家里有些兵勇护院这很正常,但武力值一般,好在家主府的一千兵勇护院是精心培养的,装备和武力值都有保证。

农庄都是些手无寸铁的农人,看家还行,真有动乱武力值就不太行了。

时知打算再让崔守安去收一批人,先不带回来,放偏远些的庄子观察训练一段时间,等明后年再带回来打散了放各个农庄当护院用。

“拖家带口的也要,都带回来安置,这样他们落了根,才能更忠心。”时知派出崔守安时仔细叮嘱。

清河郡人口密集,但环境安稳,人口流动可操作性太低,时知不想惹麻烦,所以宁愿收拢外乡那些活不下去的人。

这个夏季着实忙碌,还没怎么有感觉的就入了秋,北方如今大多还是以谷子也就是小米为主粮,清河郡虽然没种那么多,但也是种了不少,庄子都在秋收。

设定需要改一下下,所以文也要修一修,努力保持每日一更,要是实在来不及,以后会补的,呜呜呜~蠢作者要头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