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你们的东西,赶紧滚。”
一团旧的有些发硬的破棉被砸在了楚词面前,棉被上破了很多洞,露出里面塞的凌乱的布头。
楚词靠在身后的木栅栏旁,脸色惨白浑身绵软,额头上一个窟窿正往外涔涔的冒着血。她抬起头,对上的就是一个妇人尖酸刻薄的脸。
她也终于在片刻的休息之中理清楚了自己目前的处境——她穿越了,从末法时代来到了后赵国,穿越到了同名同姓的一个十三岁的小农女身上,有一个软弱的娘和一个失踪的爹,以及一个姐姐一双弟妹。
后赵国三年前经历战乱,朝廷大举征兵,百姓民不聊生,这具身体的爹也被拉去参军,一去就是三年毫无音讯,据在镇上有些见识的人说,恐怕是凶多吉少。
这具身体的娘是个要强的性子,三年来一边拉扯三个儿女,一边从未放弃过打听丈夫的下落。
面前这个带着一脸施舍表情把他们的东西从房子里扔出来的人,是原主的奶奶方氏。旁边还站着大伯母二伯母等人,全都冷漠的看着他们一家五口像块破布似的被赶出家门。
楚词浑身是没有一点力气,这是饿久了的缘故,再加上刚刚脑袋在大石头上碰过,伤口血流不止,浑身抖的跟筛糠似的,险些又要再一次晕过去。身边是大姐楚诗低低的哭声,攥着她的手骨节发白。
“妹妹,你醒了?”楚诗见楚词虚虚睁着眼,忙上前搂住她:“你怎么样?头还痛不痛?”
楚词咬牙,心道当然痛,她直直的看向院子里的妇人。
妇人被她清凌凌的目光看的有些不自在,片刻之后她啐了一声,尖声尖气道:“看什么看?小蹄子,就知道装死!今天就是你爷回来,这个家你们也必须得给老娘滚出去!一个个的没什么本事,就知道在家里吃粮食!楚诗那个死丫头还不肯嫁张铁匠,人家那是什么家底,叫你嫁过去享清福还不乐意了?还用死威胁老娘?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一个克夫的婆娘生出来的女儿,果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妇人骂声一阵高过一阵,骂的她身边的两个伯母都露出幸灾乐祸的笑。
嫁人?克夫?
楚词心里泛起冷笑,扶着楚诗的手想要站起来,她在作为末法时代的修行者,已经见惯了那些人为了抢夺灵力而互相陷害,她原以为自己已经见惯了人形的险恶,没想到在听到面前这个妇人的话时,她还是会忍不住气愤。
楚词身边的一个瘦弱的身影却倔强的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微微哽咽着声音说道:“娘……那张铁匠是个什么性子,咱们村谁不知道?老大嫁过去,还有活路吗?还有三郎、三郎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呸!张铁匠什么性子?人家有钱,有钱找不着什么样的女人?看上你家老大那是你的福分,没个眼里见的……”妇人中气十足的吼声与原身的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喘了口气,斜了楚诗一眼:“懒得跟你们废话了,要么让这个小蹄子嫁过去,要么你们就给我滚出去,自己选!”
原身的娘闻言,瘦如纸片的身形抖了一抖,颤抖着嗓音:“娘,您这是、您这是不给我们三房留活路啊……老大,我是不会同意她嫁过去的……”
她话为说完,楚词身边的楚诗蓦地攥紧她的手,楚词吃痛,虚弱的偏头看过去,便瞧见十五岁的瘦弱少女咬紧下唇,颤颤巍巍道:“奶,我嫁,我嫁,求您别赶我娘他们走。”
她眼神笃定,只有楚词知道她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攥着自己的手又有多用力。
“大姐!我不要你嫁人!”
六岁的楚棋已经十分懂事了,他腾腾的跑上前,抱住楚诗的腿使劲晃道:“大姐,奶不要你了,我们还要你,你不要嫁给张铁匠。”
张铁匠是什么人?十里村有名的暴徒,抡起拳头能打死个人的那种,已经二十有五了,却没有讨到一个媳妇,人也越发的暴躁,前些日子请了媒婆说媒,给了重金承诺只要能讨到媳妇多少钱都愿意出。
可谁又愿意把自家的女儿嫁过去呢?
媒婆发愁,忍不住便同楚方氏抱怨,后者却在听到高额的聘金时眼睛一亮,起了把楚诗嫁过去的心思。
反正不过是一个不喜欢的孙女,留在家里也是白吃饭,不如嫁了还能得到一笔银子,留着给她的大孙子娶媳妇。
楚方氏不想多说,摆了摆手:“嫁还是不嫁,你们自己想好。”说着就折身往屋子里走。
身后蓦地响起一道笃定的嗓音,打断了一整个院子里咿咿呀呀的哭声。
“不嫁!”
楚方氏回头,便瞧见楚词被楚诗搀着,有气无力的站在栅栏旁,一张小脸毫无血色。
她嗤笑一声,翻了个白眼:“死丫头命还挺大的,你问问你娘你做的了主不?要是不嫁你们一大家子今天就给我滚出去。”
听到“滚出去”三个字,原身的娘孙氏脸色顿时惨白了几分,可要她卖女儿,她是万万不肯的。
“做不做得了主我们家都不会让大姐嫁过去。”楚词细细的开口,嗓音掷地有声。
楚诗在一旁感动的捏了捏她的手,唤了一声:“二妹,大姐、大姐愿意嫁过去……”
楚词下意识的就想要抽回手,她并不习惯与人有肢体接触,尤其是在末法时代的时候,她的警惕心几乎成了本能。可她如今虚弱至极,还得依靠着楚诗才能勉强站稳。
这样软弱无力的情形让她有几分烦躁。
她抿了抿唇,克制住自己的不适应感,轻声道:“就算是被赶出去,也不会让你嫁给张铁匠,有一就会有二,今日是你,以后就会轮到我,只要我们一天要依附他们,就一天要任人摆布。”她顿了顿,微微喘了一口气,暗道现在这副身子太弱了,待恢复了一些体力之后,她又道:“再说了,奶原本就不喜欢我们,就算你嫁过去,我们三房在主家日子一样不好过。”
她的一番话,叫三房一干人犹如醍醐灌顶。
原本还颇为犹豫两难的孙氏,顿时便醒悟过来,对啊,就算把老大嫁过去又能改变什么,卖掉大女儿还有二女儿,还有幺女……她难道要靠卖女儿苟且偷生吗?
再者说,三房的日子本就难过,主家就算给他们吃住,吃的也是糠咽菜,还有比现在更糟的日子吗?
对!就算被赶出去,也不能卖掉大女儿。
一家五口站在一起,紧紧地攥着彼此的手,孙氏身后还背着一个背篓,年仅三岁的小女儿昏昏沉沉的睡在里面,对外界发生的事毫不知情。
方氏面色划过一丝震惊,片刻之后她就在心里算计起来,嫁掉楚诗的钱固然诱人,可是若是能一下子摆脱掉孙氏这一家五口,那么家里就会少了很多张吃饭的嘴,长此以往就能省下多少粮食和银子。
她这么一合计,觉得后者比前者要划算许多。
思及此,她顿时打起了精神,对身边的老大媳妇赶紧道:“三房要分家,你赶紧去把老头子他们叫回来,动作快些!”生怕孙氏她们反悔了似的。
眼看着大伯母走了,楚词身体晃了晃,软软的倒在了楚诗怀里,孙氏牵着楚棋的手,担忧的不行:“词词,你身体还坚持的住吗?”
楚词从未被人这么关心过,看着几人瘦的快脱相的脸,她虚弱笑笑:“我没事,就是分家……”
她有些愧疚,虽然分家于她而言不算什么,但她知道分家在古代意味着什么,怕孙氏等人想不开。
但孙氏却冲她摇了摇头,安慰她道:“你放心,就算是分了家,娘也会把你们养大成人,决计不会让你们受委屈。”
话虽这么说,但三房一家每个人都没有感到一丝安慰,只觉得一股乌云笼着每一个人的心。
“嗯,你们放心。”楚词笃定道:“分了家,我们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她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传进了耳尖的方氏耳中,老妇人刻薄的脸上浮起一抹不屑,看她们像跟看死人似的:“青天白日的就做起梦来了,一屋子女人就一个半大的小子,拿什么过好日子?”
她这般说着,院子外传来一阵火急火燎的脚步声,楚词顺着声音看过去,便看见原身的爷爷、大伯、大伯母以及二伯正扛着锄头从外面行色匆匆的走过来。
人还未走近,楚老头便沉着脸开口:“又是怎么回事?分家?分什么家?”
楚诗和孙氏的脸上浮起一抹希冀,看向疾步走进院子的楚老头。
方氏眼一斜,尖着嗓子道:“老三家的反了天了,竟然不听我的话,我叫她嫁个人竟然以死相逼,二丫头可是说了,要分家!这不是成心为难我这个老婆子叫外人看笑话吗?这样心比天高的人,咱家可留不住!”
古代自来便重视孝道,这后赵国虽然没有严苛的规定必须愚孝,但婚姻大事身为奶奶还是做得了主的。
果然,楚老头一听便皱起了眉头,看向孙氏:“你娘说的可是真的?”
孙氏原本希冀的目光一抖,缠着嗓音道:“爹,娘她、她要把诗儿嫁给张铁匠……”
“我问你,你娘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楚老头再次沉声问道。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方氏说的并不假,是以孙氏沉默了,捂着嘴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
楚老头的目光越来越冷,看到这里楚词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原以为这个爷爷会是个明事理的,现在看来,他不光跟方式一个鼻孔出气,甚至对孙氏还颇有怨恨。
想到原身参军三年杳无音讯的爹,楚词心下叹了一口气。
她实在是累极,身子已经快要到极限,见状出声道:“您既然心中有数,也不必多问了,分家吧。”
楚词确实想分家。
她在末法时期那个人吃人的时代都能安然无恙的生存下去,这里虽然也有战乱和饥饿,但是至少这里没有变异的植物和动物,等度过了这一段时期,她的生活会越变越好,在这里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至于白捡的这一家人……到底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她自然会好好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