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石拱桥大队,一行人经过了一户户人家,打了无数个招呼,终于,再穿过一条小路就到家了,秋爱华却渐渐放慢了脚步。
这便是近乡情怯的道理了,越是离家近了,便越是害怕归家,生怕自己瞧见了父母在干什么重活儿,生怕瞧见父母不再乌黑的发和日渐佝偻的身子。
无论秋爱华的步子放得多慢,一行人终究还是跨进了秋家的院子。
院子里只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手里抱着一个箩筐,两只手翻得飞快,这是在忙着搓麻绳呢!
石拱桥大队也有一个手工业生产小组,秋老太太便是纺织合作小组的开创者之一,不仅仅是纺布搓麻,那一手好绣活才是她最厉害的本事哩!
可惜现在勤劳朴实才是最珍贵的品质,那一手好绣活在现在也几乎没了太大用处,劳动者哪用得着给衣服上绣花呢?
而且秋老太现在也早就退出了纺织合作小组,只是时不时还要搓几根麻绳,挣点儿额外的公分补贴家用。
“哟,建国来了!死丫头,你可舍得回来了!诶哟哟,咋还带这一背篓东西呢!这又是谁家的娃娃?哎呦,我外孙也带过来了?”
秋老太一看见林建国小两口,嘴里便吐出来一连串的问题。
秋爱华赶紧把她往堂屋里扶:“哎呀,妈您咋这么多问题呢!快快快,快进屋来我们给您慢慢念叨。”
秋老太赶紧把手里的活儿放下,又差使东间里趴着写字的小男孩去地里喊人回来。
“这是我侄儿,叫秋衡,现在也和远志一样,在公社学堂里读书,不过比远志大两岁,现在读二年级了。”秋爱华给林建国介绍道。
秋老太闲不下来,忙着进灶房给几人烧开水喝,等灶上的火燃上了,李老太才进了堂屋。
“诶呦,你们也不让人带个口信,你何叔也没怎么说清楚,这什么都还没准备好呢,你们就来了。”
秋爱华搬了几个凳子过来,几人才不至于坐饭桌的条凳上。
等气喘匀了,林建国赶紧把背篓里的东西一件件掏出来,这些东西看着不多,但分量可不少,背了这一路,也把他累地直喘气。
“哎呦,你们咋又带过来这么多东西,这些精细东西你们自己吃就好了,爱华刚出月子,还有这小娃,都是缺营养的时候呢!”
等林建国把那只肥兔子掏出来,秋老太声音更大了:“呀!咋还有这么大一只兔子?山里逮的?你们该自己杀了吃的,算了算了,待会儿你们都拿回去吧,咱家也不缺这一点儿东西。”
“妈,咱们特意给你们带的东西,咋还好意思拿回去,放心吧,我们前几天刚分家了,现在粮食又刚收回来,咱们东西够吃的,等以后不够吃了,再来求你们接济!”
秋老太听见这消息,心里也终于落下一块大石,老林家终于分家了,现在女婿终于能一心给小家庭挣生活了。
“诶,对了,这娃又是哪里来的?你们收养的吗?还是老林家的侄儿?”
秋老太自然是向着自己闺女,女儿两口子结婚这么久好不容易怀孕了,却只生下一个闺女,自己家虽然觉得闺女儿子一样好,但婆家也不知道要说多少闲话。
现在女婿名下也没个男娃,听说闺女当时还有些难产,现在收养了个儿子,也免得闺女日后再受罪。
秋爱华赶紧把林远志的来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了,秋老太越听越难受,这么好一个孩子,咋受这么多苦呢!
秋老太一把把林远志搂过去,倒是吓了小远志一跳,不过很快,便在老太太温暖的怀抱中放松下来。
直到秋老太估摸着锅里的水开了,起身去倒水,林远志才从秋老太温暖的怀抱中解放出来。
秋爱华和秋老太端过来几碗放了红糖的开水,林建国也细心地端着开水,带着林远志去院子里玩儿,把空间让给媳妇儿和丈母娘说些体己话。
等到娘俩把话说完,秋老爷子和秋爱国也从地里回来了,现在公社小学放了忙假,本来在学校教书的爷俩也回来帮着收谷子。
“爸,地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呐?”
秋老爷子鼻子一哼:“哟,咱家大小姐也舍得回来啦?”
秋爱华不高兴了:“爸!你阴阳怪气说些什么呢!我这不是带着你女婿一家回来了?看,还有你外孙女,你还没见过吧!”
秋老爷子放下手里的草帽,洗洗手,抱过秋爱华怀里的小林悦,嘴里念叨着:“诶呦,外公的小乖乖,让外公看看,诶,咱家小乖乖咋这么讨人喜欢。”
秋爱华也知道爸不会真生气,只是自己确实太久没回娘家,心里难免存着一点儿担忧和怨怼。
“对了,哥,嫂子呢?还在纺织小组里面忙呢?”
秋爱国洗干净手,笑着答复道:“可不是,织布又不看天的,你嫂子现在还在队里忙着织布呢,本来让她休息一天的,可是她舍不得那十个公分,今儿还是雷打不动地去了。”
十个公分可不少,其他妇女在地里累死累活晒了一天太阳也才最多八个公分呢!
以前要组建纺织小组的时候可没多少人想要加入,土麻布哪有粮食这种硬通货好,老农民都踏实惯了,一般都不敢轻易离了种地生活。
可秋老太却是个有远见的,那纺织小组能办下来,她的贡献可不小!自己后来虽然退下来了,但还是把儿媳安排进去了,现在林倩一天十个公分,在整个大队都有脸面。
当然,这成就可与秋老太那一手纺布裁衣的手艺可分不开,这么些年来,那纺织小组的女工们,哪一个没有受过她的指导?
秋老太以前是在土地主家做过丫鬟的,不光有那一手织布裁衣的手艺,最令人叫绝是那手绣花的手艺,可惜现在都讲究一个艰苦朴素,这手艺倒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诶呦,他就是李叔说的,叫……远志是吧?他爹我见过,挺好一小伙子,可惜啊……”
秋老大爷望着院子里和秋衡一起玩闹的小朋友,悄悄像林建国和秋爱华打听消息。
虽说两个大队离得近,但农忙期间每天忙个不停,两家人也没空走动走动,老秋家媳妇儿有工作的,婆婆又要把持家里,平常也不和那些长舌妇混在一起,这消息就难免滞后很多。
这唯一听到的一点儿消息还是秋老太给自留地捉虫拔草的时候听见那几个给菜园子灌粪的老太婆说的。
听了这匮乏的一点儿消息,秋老太反倒是更加着急了,她宁愿是没有消息,也不希望听见这些福祸难知的消息。
“对了,这孩子性子怎么样?没给你们添麻烦吧?要我说啊,你们就不该馋那房子,实在不行,我们一家人挤挤也行。”
秋爱华望着两个孩子你来我往的,心头倒是松了一口气,还知道玩儿就好,就怕心里憋着事,没个宣泄的时候。
“远志这孩子好,定的下心,学习成绩也不错,还懂得忙我收拾东西,总之,咱俩都不后悔。”
“这孩子我也听说过,一年级就他学习最好,脑瓜子好使!既然你们两口子认定了,那我们也:不干涉,只要以后别后悔,更不能……更不能随随便便就弃养了他!”
别说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多的是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走或者溺死的,有的人家的闺女,甚至还来不及睁开眼睛,就被扔进尿桶里溺死了。
没办法,民智未开,地方又穷,秋老大爷管不了其他人家,但是自己家的人手底下一定得干干净净,可做不得那伤天害理的事。
林建国也知道老丈人的为人,当下就是一通保证,说得秋老大爷止不住得点头。
“好了好了,让孩子去玩儿吧,衡衡!衡衡!你带弟弟去玩儿!”
秋老大爷话音刚落,东间儿便跑出来一个机灵的小孩儿,一窜就窜到了林远志身边,刚刚才去喊了父亲回来,小人儿气还没喘匀。
“这孩子坐不住,刚刚写作业不专心,我罚他练字呢!衡衡,既然弟弟来了,你就明天再写字,现在带弟弟去玩一会儿好不好?”
秋衡嘿嘿笑了几声,答了一声好,就拉着林远志朝后院跑去,嘴里还喊着:“弟弟,我带你去看我们家的小鸡!”
秋爱华眼前一亮,赶紧问道:“妈,你们孵小鸡崽了?那能不能让我们挑几只回去养养?”
秋老太无奈地笑笑:“鸡崽还在蛋里呢!还差几天,过几天你回来挑挑,衡衡他心急,天天惦记着,看吧,待会儿就得哭丧着脸回来。”
秋爱华高兴地点了点头,这正愁没有鸡崽养呢,现成的就送上来了,等鸡养出来了,那离实现鸡蛋自由就不远了!
…………
“对了,大哥,我们带过来一只兔子,趁它现在屎尿都拉干净了,我们把它给收拾了吧!”
秋大哥刚把柴劈好,听见林建国的话,感觉擦了一把汗过来,提起背篓里的那只兔子掂了掂。
“这兔子得有十斤吧!这么肥,你们从大包山里抓的?我咋就没这么好运呢!爹,为啥我们石拱桥大队的山不长这么肥的兔子?”
秋老大爷瞪了秋大哥一眼:“那是你妹夫运气好,快放下,这么肥的兔子我们哪能要?建国啊,你们把兔子带回去,用盐腌了,能吃好久哩!”
秋爱华提起那只兔子放到秋大哥手里,笑着打趣道:“刚刚妈说了一回,咋爸也变得这么絮絮叨叨了,大哥,你和建国去杀兔子吧,我们专门带过来,就是不缺粮,等以后缺了,就得仰仗大哥了,希望以后大哥不要赶我出门才好。”
秋大哥望望手里的兔子,又看看秋老太的眼色,却是没动。
最后,还是秋老太发话:“算了算了,杀了咱们吃个饱也好,咱们家衡衡也好久没沾到荤腥了,你们去杀兔子吧,我去煮饭去了!”
等到秋老太发话,秋大哥笑着应了一声,就开心得提着兔子,回屋里去拿菜刀了。
“衡衡,远志,快来看杀兔子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