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七百一十章 为父想让你进入大学学习

赵铭宇的两只手正握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往上爬着。baoxiaojianduan

现在的赵铭宇正是贪玩的时候,好奇心也重,再加上赵文对赵铭宇的要求没有这个时代那么严格,所以赵铭宇就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喜欢玩闹。

赵铭宇听到李小颖的声音,急忙停了下来。

他爬在树干上,看向李小颖,随后惺惺的从树上缓慢的滑了下来。

“过来!”李小颖看着赵铭宇,严厉的道。

赵铭宇小心翼翼的走到李小颖的面前,准备接受自己母亲的“洗礼”。

“你刚才在干什么?”李小颖看着赵铭宇,低声问道。

赵铭宇头也不敢抬,小声回道:“我在爬树!”

“你还知道你在爬树啊,你难道就不害怕爬上去摔下来吗?要是摔下来该怎么办?要是受伤了该怎么办?”李小颖呵斥着赵铭宇。

赵铭宇恭恭敬敬的站在李小颖的面前,不敢多说一句话。

对于赵铭宇来说,他更害怕自己的母亲。

“行了,小孩子嘛,贪玩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两次的也不碍事。”赵文开口说道。

赵文倒是没有觉得什么,想当年,赵文小的时候,可要比赵铭宇野的多,就是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派头。

赵铭宇一听赵文为了说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以后还这样做吗?”李小颖看着赵铭宇。

李小颖也没想追着不放,只是让赵铭宇明白,以后这种危险的事情就不要再做了。

“不敢了!”赵铭宇小心翼翼的道。

“以后要是再野,可就不是今天这样简单的。行了,你回去吧。小环,带着铭宇回书房。”李小颖看向站在自己旁边的一个侍女。

赵铭宇一脸不解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去书房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给我抄写十遍弟子规,什么时候抄完了,什么时候这件事情才算完。”李小颖板着一张脸,看着赵铭宇。

“哦!”赵铭宇哦了一声,意兴阑珊的跟着小环离开。

当赵铭宇离开之后,赵文笑嘻嘻的道:“铭宇还小,性子野实属正常,没有必要这么严厉,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

李小颖长出一口气,语重心长的道:“你和他不一样,你是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而且你的本事,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

铭宇他和你没有办法相比,他要是有你一半的本事,我也就知足了。所以说,为了他好,现在不得不下功夫。”

“……”赵文无言以对。

……

新年的宣镇是热闹的,转眼间已经是启元二年了,宣镇的百姓们也越来越富裕起来,宣镇当中的商业也越来越繁荣。

宣镇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行人,到处都是商贩。

趁着新年的功夫,宣镇周围的商贩都往宣镇赶,想趁着新年的时候多卖一些东西。

除过宣镇周围的百姓之外,就连山西境内的一些商贩也赶到了宣镇。

在宣镇的一条街道上,一个穿着传统圆领衫的中年人带着一个少年走在宣镇的街道上。

这个中年人看着热闹无比的街道,深吸一口气,道:“赵文在治理地方上,果然不同凡响。”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赵文俘虏的孙传庭。

孙传庭在回家之后,很少出去,每天宅在家中,看着宣镇的报纸。

今年过年,孙传庭在家里待的有些腻了,所以便想在外面转转。

现在山西境内已经有了铁路,出行什么的也还方便,所以孙传庭也不像好多年前那样,需要乘坐马车。

孙传庭原本不想来宣镇的,可是出去之后,又不知道去哪里,鬼使神差之下,来到了宣镇。

他的儿子孙世瑞跟在孙传庭的身后,看着周围,眼冒精光。

“上好的棉布,宣镇第三被服厂出产的棉布,质量有保障!!!”

“快来看啊,上好的香皂,宣镇第二肥皂厂出产的!!!”

街道上到处都是吆喝声,热闹非凡。

孙世瑞之前在宣镇待过,那个时候,他觉得宣镇已经是天下间最繁华的地方,可是没想到,新年的宣镇,才是最繁华的地方。

“爹,咱们去哪?”孙世瑞看向走在少年的孙传庭,开口询问道。

孙传庭沉思了片刻,说道:“随便走走吧,咱们先去赵文设立的大学转转。我倒要看看,这个大学究竟有什么不同,怎么那么多的人都想去大学。”

孙传庭说罢,便拦住一个行人,询问了大学的位置。

宣镇的大学在宣镇可是有名的厉害,随便一个人都知道大学在什么地方。

孙传庭问清楚了大学的位置,便带着孙世瑞朝着大学走去。

越往大学那边走,越繁华,而且人也越多。

孙传庭带着孙世瑞,行走在去往大学的路上。

过年期间,大学按照规定,也会放一个月的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回家。那些住在宣镇的学生,因为距离比较近,所以会回家,而那些住的比较远的,尤其是没有在宣镇境内的,基本上很少有回家的。

这些不回家的学生,要么在学校里认真温习功课,要么就在外面做一点零工。

这些不回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山西那边的,赵文拿下山西之后,在大学招生的时候,特意给了山西一些名额。

至于河南等地新拿下来的地方,因为还没有恢复过来,所以暂时还没招生。

因为山西没有办法和宣镇相比,要是让山西和宣镇的学子一起考试,估计一个也考不上。

赵文拿下山西虽然时间不短,发展的也不错,可依旧没有办法和宣镇相比。

这些来自山西的学子中,有很多学子出身贫寒,这些学子也想回家,可是为了省出路费,就留在了宣镇。

孙传庭走在去往大学的街道上,街道上还能看到穿着学子服的学子。

大学会给学子们提供专门的校服,校服的格式就是宋明时代最传统的学子服,也就是襕衫。

襕衫上绣着“华夏大学”这四个字。

校服分春秋、夏、冬三种款式,款式大体上差不多。

有些学子穿着襕衫,走在大街上,手中提着一些生活用品,往大学走去。

孙世瑞看着这些身着襕衫,自信仰头的学子,眼睛里面满是羡慕。

孙传庭一家乃是书香门第之家,家风优良,孙世瑞也非常喜欢学习。

现在看到这些自信峥嵘的学子,孙世瑞不可能不羡慕。

孙传庭将自己儿子的反应看在眼里,可却没有说什么。

走着走着,孙传庭看到了一个穿着襕衫,正蹲在街道旁边的一个摊位后面,大声的吆喝着。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上好的棉布啊,宣镇被服厂出产的,快来看一看啊!”

吆喝声传进了孙传庭的耳朵里,孙传庭看向那个正在叫卖的学子,眉头微微一皱,便朝着那个学子走去。

来到小摊前,还没等孙传庭开口,这个学子就一脸笑容的问道:“这位客官,您是要买布吗?我这些布是我身后德瑞布庄里面的布,德瑞布庄里面的布可都是从宣镇被服厂进的,质量好着呢。

您看这布,摸上去非常滑溜。要不来上几匹?趁着过年,掌柜的高兴,要是客官能多买上几匹,还能给您便宜点?”

这个学子拿起块布,不停的朝着孙传庭推荐着。

看着这个架势,便能看出来,这个学子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你是大学的学生?”孙传庭直言问道。

学子笑呵呵的道:“是啊,再有两年就能毕业了。”

“你们大学的是怎么个章程?我问得是具体的章程!”孙传庭问道。

“这位客官,我们大学里面的章程我不敢说一清二楚,但是也知道不少。

在我们大学,有六年制和四年制两种。六年制是没有上过中学的,四年制是上过中学的。

六年制和四年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招收的生源不一样。

在我们大学,分为工科学院,理科学院,政科学院等等好多个学院。

其中,工科学院里面又分机械系、土木系等等系别,系下面还有一系列的专业……

……

在我们大学,人数最多的就是政科学院,录取的分数也是最高的。至于人数为什么这么高,录取分数为什么这么高,那是因为这个学院毕业之后,经过几年的实习,就能在各地当官,可以说成储备官员。

政科学院,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政事而学习的。虽然政科学院的学子能当官,但是他们的学习任务却是最重的。

他们不仅要学习四书五经,还要学习为官之道,还要学习史书,还要学习军事,经济等等一系列的功课,可以说,只要进了政科学院,就别想着舒服,每天不学习七八个时辰,根本就不够。

政科学院下面还有一系列的系别,这些我就不详细的说了,总而言之,政科学院是大学里面最繁忙,任务最重的学院。

前几年的时候,政科学院的学长们,刚刚毕业就被陛下安排了下去。如今,山西很多地方的官员都是政科学院出身的。”

这个学子热情的为孙传庭详细的解释着大学里面的学院系别以及其主要任务。

孙传庭听着学子的声音,时而惊讶,时而沉思,时而兴奋。

“对了,你是哪个学院的?除过政科学院能当官之外,其他学院的学生能不能当官?”孙传庭询问道。

“这位客官,其他学院的学子也能当官,只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

其他学院的学子毕业之后会进入研究院又或者各个工厂,虽然是研究院和工厂,但也是有官职的。只不过,这些学院的学子主要以研究为主,和那些治理地方的官不一样!

怎么说呢,就是……”

这个学子又是一通解释,也幸亏孙传庭脑子灵活,不然还真的要被这些条条框框给绕进去。

“那你是哪个学院的?”孙传庭问道。

学子回道:“我是工科学院机械系的,毕业之后,会进入某个工厂或者研究院。研究院不好进,全年级排名靠前的才能进去。”

“这不是工匠之学吗?”孙传庭有些纳闷。

在孙传庭看来,机械、土木这种系别,虽然名字好听,可却是工匠才干的事情。

大明的工匠属于匠户,地位比较低下,孙传庭有些想不通,赵文为什么还要将工匠之学弄到大学。

这个学子一听孙传庭这样说,脸色微变,可本着伸手不打开门客的心,又详细的道:“这不是工匠之学,这是陛下开创的工业之学。别看这个工匠之学,学好了作用不比政科学院的学子差。

我认识一个学长,现在他在研究院工作,跟着工业部尚书宋应星大人学习。现在的俸禄比知府都高,还时常能见到陛下……”

学子不停的说着这些专业有多么的好。

虽然学子不停的解释,可是扎根在孙传庭心里的偏执,让孙传庭不以为然。

虽然心里不觉得怎么样,但是表面上还是做出若有所思的样子,“嗯,你说的不错,说的不错。

对了,你说你现在快毕业了,那你为什么不在学校温习知识,跑出来做这些商贾之事干嘛?”

“这位客官,陛下曾经说过,职业不分高低。大学里面还开设了专门教授商贾之学的课程,而且就在政科学院之下。

再说了,我这叫勤工俭学。我家贫寒,我为自己赚点零用钱,这有啥丢人的?”学子有些不太高兴的道。

孙传庭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唐突了,便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唐突了。多谢解惑,这是一点心意。”

孙传庭说着取出一枚银币,放在了小摊上。

学子见状,又笑眯眯的笑了起来,急忙道:“嘿嘿,这位客官,您实在是客气了。不过是一点众人皆知的事情,没有必要啊。您的心意我领了,这钱我不能收。”

“这钱不是白给你的,是你为我解惑的报酬,收下吧!”

孙传庭说罢,便带着孙世瑞离开。

这个学子见孙传庭执意如此,也只好收下了这枚银币。

“世瑞啊,过了年之后,为父想让你进入大学学习,你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