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内阁首辅换人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五百八十四章 内阁首辅换人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8 14:37:09 来源:转码展示1

“我呸,你是怎么能将这种事情说出口的?你是怎么当这个内阁首辅的,你竟然想让辽东的孙阁老领兵回来,你不知道如今赵贼已经将辽东拿了下来吗?要是将孙阁老调回来,你去守山海关吗?

你不知道一旦孙阁老回来,赵贼就有可能从辽东领兵南下,直逼京城吗?朕问你,你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你有何居心?”

崇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温体仁的面前,来来回回的走着,不停的破口大骂,唾沫星子喷了温体仁一脸。mengyuanshucheng

温体仁只能任由崇祯的唾沫星子落在自己的脸上,连动弹也不敢动弹。

“温体仁啊温体仁,朕之前还以为你有几分本事,你之前说的那些话,朕也看在你为朝廷操劳这么长的时间上不和你计较,可是你呢?你竟然不知好歹,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这个主意真是臭不可闻,臭不可闻。”崇祯怒气冲冲,指着温体仁不停的喝骂着。

温体仁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惊恐。

“陛下,臣臣臣有罪啊,还请陛下赎罪!”温体仁看着怒火冲天的崇祯,急忙冲着崇祯磕了几个响头。

崇祯停了下来,他站在温体仁的面前,看着温体仁,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御书房中的文武官员们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一个个的宛若寒蝉。

当崇祯的声音结束时,御书房中只剩下温体仁的磕头声。

崇祯重新回到椅子上,他坐了下来,右手不停的揉着自己的额头以及太阳穴。

温体仁不敢停下来,不停的磕着头,没多长时间就将自己的额头磕的流出了血。

良久之后,崇祯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的道:“温体仁,朕看这样吧,如今赵贼发兵二十万进入山西,孙传庭他们人手肯定不足。

朕从京营给你调两千兵马,你带着这些兵马去河南,协助孙传庭驻守河南。如果你嫌弃人少,那你自己招募兵马,至于军饷粮草之事,朕给你三个月的。

这些事情朕就交给你了,要是你能将赵贼挡住,那这个内阁首辅之位,朕就给你留着。

倘若不能,那就别怪朕不念旧情了!”

温体仁一听这话,身体抖得如同筛糠一样。

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崇祯,他实在想不明白,崇祯竟然会将他派到河南去。

这哪里是让自己抵挡赵文,这根本就是让自己去送死啊。

温体仁哆哆嗦嗦的想要拒绝,可是在看到崇祯那一张冷若冰霜的脸之后,又不敢开口。

良久之后,温体仁恭恭敬敬的朝着崇祯磕了一个响头,涕泗横流的道:“臣臣臣遵旨,臣叩谢皇恩!”

当温体仁抬起头之后,一下子老了十岁,脸上满是灰败之色。

“行了,你现在可以走了,处理你自己的私事吧。明天早上,朕会将京营的人马给你拉出来。”崇祯冷冷的看着温体仁,一脸厌恶的冲着温体仁摆摆手。

温体仁此人没有什么本事,不管是这个时代的温体仁还是历史上的温体仁,都是一个样子,本事不大,嘴皮子利索。

历史上温体仁在担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毫无建树,未立寸功。而且李自成张献忠等一众流贼的壮大也和他分不开关系。

历史上的崇祯一共换过将近二十个内阁首辅,其中温体仁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最长。

但是,担任的时间长不代表温体仁的本事大。

温体仁之所以能担任这么长时间的内阁首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擅长揣摩圣意。

“臣谢陛下!”温体仁冲着崇祯磕了一个响头,告了一声谢,随后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站了起来,独自一人朝着外面走去。

温体仁知道,自己这一去面对的是什么。

御书房中的文武官员们看着温体仁那萧索的背影,表情各异。

有幸灾乐祸的,有叹息的,有惋惜的,也有唏嘘不已的。

当温体仁彻底走出御书房之后,崇祯将目光放在了御书房中的这些文武官员上。

“如今内阁首辅温体仁外出领兵,朕决定由内阁次辅张志发暂代。”崇祯将目光放在了一个中年官员的身上。

这个中年官员正是内阁次辅张志发。

虽然他现在成了内阁首辅,可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在崇祯朝,最倒霉的就是内阁首辅,从崇祯登基到现在,连带着现在的温体仁,一共换了十个内阁首辅。

如今不过是崇祯八年,这才八年的时间就换了十个内阁首辅。

这十个内阁首辅平均下来,一个连一年都没有撑过去。

“臣叩谢陛下!”张志发尽管不愿意,可是崇祯旨意已下,不愿意也得愿意。

张志发崇祯冲着三叩九拜,行了一个大礼。

因为是暂代,所以仪式也不太隆重。

崇祯冲着张志发摆摆手,“行了,你起来吧!”

张志发告了一声谢,从地上站了起来。

“诸位爱卿,如今赵贼发兵二十万进入山西境内,不知道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啊?”崇祯看着这些官员,再次开口道。

之前让温体仁领兵去河南只不过是在惩罚温体仁,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崇祯也知道,让温体仁去河南根本就是无济于事,对于河南的形势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御书房中的众多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张志发回头看了御书房中的官员,在看到没有人站出来的时候,他只好站了出来。

他刚刚被崇祯任命为内阁首辅,虽然只是暂代的,但也是内阁首辅。

要是在这个关头不说些什么,恐怕温体仁的现在就是张志发的未来。

张志发站了出来,他冲着崇祯行了一礼,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一脸凝重的说了起来。

“陛下,之前的时候,锦衣卫从宣镇那里弄来了宣镇的武器,而且英国公也曾经展示过这些武器的威力。

根据当时展示的结果来看,赵贼的武器凶悍异常,能在百丈之外取人性命。

如果和宣镇兵马野战的话,我军毫无胜算。而且,就算往河南增加兵马,不管增加多少,也不是赵贼的对手。

同样,根据如今掌握的消息来看,宣镇当中还有威力巨大的火炮,这些火炮在攻打城池的时候有着强大的作用,能轻而易举的将城墙轰塌。

如此一来,守城战也不行。”

张志发摇摇头,一脸凝重的看着崇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该怎么办?”崇祯一脸急躁的看着张志发。

张志发脑海中根据自己之前说的那些,缓缓勾勒出一个不太完美的计划。

因为时间仓促,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张志发说的还比较缓慢,可是越说越流利,“陛下,不管是野战还是守城之战,朝廷都不是赵贼的对手,既然如此,何不如直接将河南所有的兵力化整为零,在山野乡村和赵贼打游击。

城外野战和守城战都不是赵贼的对手,和他们堂堂正正作战,朝廷肯定不是赵贼的对手。

但是,在乡野野战,就算不是赵贼的对手,也可以骚扰他们,让他们顾首不顾尾,一直疲于奔命。

臣之前研究过赵贼的策略,发现他们每到一处地方,都会拿出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资助当地的百姓。

既然如此,朝廷何不如让那些士兵化妆成普通百姓,向赵贼索要粮食物资?而且,朝廷还可以更狠一些,趁着现在河南还没有被赵贼拿下,可以让河南当地的官员将河南官府囤积的物资全都上交京城。

这样一来,不出三个月,当地的粮价绝对会飞涨。粮价飞涨,百姓势必会群雄激昂。

到时候,只要煽动百姓,说过错都是赵贼的,那么百姓自然会成为抵抗赵贼的急先锋。

就算百姓不敢对赵贼动手,但整个河南的百姓吃都能将赵贼吃垮。

赵贼手中可是有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二十万大军加上河南的百姓,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巨大数字。

我想,赵贼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张志发说罢,深吸一口气,他冲着崇祯拱拱手,“陛下,这是臣唯一能想出来对付赵贼的办法了。”

张志发声音落下,御书房中陷入了寂静之中。

包括崇祯在内,御书房中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说实话,张志发这个办法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个办法的前提就是赵文没有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

如果赵文没有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那么河南一个地方的百姓就能将赵文运送到前线的军粮吃没,将赵文吃垮。

可是,如今铁路已经修建到了太原府,虽然没有修到河南境内,但是要近了很多。

所以,宣镇的粮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运送到山西太原。

赵文在宣镇大量屯田,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而且爪哇、东南亚和台员岛源源不断的将粮食往登州送来,所以,就算朝廷使用张志发这个办法,对于赵文来说,造成的影响也不大。

可是崇祯等人不知道这些啊,他们不知道这些事情。

御书房中的官员眼睛逐渐亮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惊慌失措。

这个办法虽然不是很完美,可这是当下最有效且最不费力的办法了。

良久之后,崇祯长出一口气,“张爱卿这个办法听起来还不错,可是实施起来难度还是有些大啊!”

崇祯觉得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如今军事上无法战胜赵文,那么就只能在其他的地方想办法。

张志发的这个办法虽然还有一些瑕疵,可是比温体仁的狗屁办法好上一倍不止。最起码崇祯是这样认为的。

“陛下,臣觉得张阁老这个办法非常好!”兵部尚书梁廷栋站了出来,冲着崇祯拱拱手。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站了出来,“陛下,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赵贼和李自成这些流贼不同,李自成这些流贼每到一地,不会去管当地百姓的死活,对于李自成这些流贼来说,这些百姓不过是累赘罢了。

可是这个赵文不同,他不会放任当地百姓不管,会拿出粮食救济当地百姓。

虽然这个方法非常好,非常有仁心,可也是赵贼的死穴。只要大量的百姓没有粮食,那么赵贼就不得不想办法给这些百姓提供粮食。

如果赵贼不提供粮食,或者提供一半不提供了,那赵贼就无法在当地建立起统治。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要是赵贼以后不能满足这些百姓的胃口,那么赵贼势必会土崩瓦解!”

毕自严是崇祯的户部尚书,在开源节流上有一手,因为常年和钱粮打交道,所以对于这些事情非常敏锐。

梁廷栋和毕自严这一开口,御书房中的这些官员都七嘴八舌的冲着崇祯说了起来。

说这个办法是当下最好的办法,最适合,最省钱,用力最小的办法。

崇祯也在这些人的声音中,通过了这个办法。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是也还有一些缺陷,你们回去之后,就这个方法好好的给朕讨论一番,明天下午宫门落锁之前,一定要给朕拿出来一个详细且完善的章程出来。”

崇祯冲着御书房中的这些人摆摆手,一脸平静的道。

众官员一听这话,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进入御书房开始,这些官员们战战兢兢的不敢动弹,不敢说话。

现在崇祯终于让他们出去了,他们也就放下心来。

刚才崇祯处理温体仁那一幕实在是将他们给吓怕了,他们生怕崇祯会像处理温体仁那样处理他们。

这些官员冲着崇祯三叩九拜,随后走出了御书房。

张志发走出御书房,他看着挂在西边天上的太阳,脸上满是忧虑。

“唉,如今的这个朝廷还是朝廷吗?我提出的这个办法虽然不错,可是对于河南等地的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一个不为百姓着想的朝廷还算得上是一个好朝廷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